探讨!如何做好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隐患问题治理?
近年来,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隐患问题不断触动广大群众敏感神经,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引发网络舆情,令社会广泛关注。如何让集中用餐单位供餐更安全、更健康、更放心,已是餐饮监管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今以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为例,挖掘工作亮点、总结经验做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供交流探讨。
一、行动开展情况
青阳县集中用餐单位计136家,学校幼儿园占比近50%,养老机构及老年助餐点为次,占比25%,余下为机关事业、医疗机构食堂等,鉴于当前基层执法力量比较薄弱,集中用餐单位涉及各行业主管部门,量大面广,推深做实此工作,应高位推进、部门联合、分类监管、社会共治等多举措齐头并进、协同发力,方可收效。
据此,青阳县市场监管局重点开展四项工作。
一是牵头县教体局、民政局、卫健委、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联合印发《青阳县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结合县情,分解任务,召开专项治理会商调度会,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分别督促本行业集中用餐单位健全各项制度,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确保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对少数承包经营的食堂,县市场监管局指导集中用餐单位加强对食堂承包方监督考核,制定评价与退出机制,对食堂承包方开展行政约谈,点对点通报监管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突出问题,剖析成因,责令承包方拟出整改措施及期限,层层压实责任。
二是精准分类监管。根据集中用餐单位规模、管控水平及供餐人数确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推进风险分类监管。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参照高风险等级监管,其他集中用餐单位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新办证的集中用餐单位及时开展首次监督检查,管理良好的,调低风险等级,受到行政处罚的,调高风险等级,并相应增加检查频次,务求精准监管,提高监管效率,保障行政监管执法效能最大化。
三是推动集中用餐单位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目前,全县购买责任险的集中用餐单位累计108家,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及老年助餐点责任险购买100%全覆盖,机关食堂购买覆盖率达90%,预计年底能实现购买全覆盖。集中用餐单位购买食安责任险存在诸多益处,首先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分散转移风险与事故处置压力,事故受害者能及时获得经济补偿,减轻地方政府为事故善后的财政压力;其次有效化解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民事纠纷,发挥保险社会管理性功能;最后能起到一定的事前第三方监督作用,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监管方式,对营造浓厚的安全经营氛围起到积极作用。
四是将专项治理行动与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融合。将新办证的集中用餐单位及时分配,纳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系统,压紧压实属地包保责任。县食安办督促指导包保干部采用“食安督”APP,对照任务清单实地包保督导。开学季、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对用餐人数较多、风险等级较高的学校食堂、老年食堂及助餐点加大督导频次,发现问题督促食堂立行立改,及时通报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形成工作闭环,力争实现集中用餐单位包保覆盖率、督导完成率及问题整改率分别达到100%。
二、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高度不够。少数集中用餐单位系规模较小的民办幼儿园、民办养老机构、民办托育机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传统,负责人对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思想认识高度不够,未建立以单位负责人为核心,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管理制度与组织架构,难以做到按职尽责,功者赏,过者罚,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学习领悟不深,落实主体责任流于形式,表面应对。
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全县大部分集中用餐单位规模不大,任命的食品安全员很多文化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一般,对餐饮服务日常管理及加工制作流程一知半解,尤其对如何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相关业务知识匮乏,应急手段单一,预案不完备,已成为突出问题。日常管理中,“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台账记录生搬硬套,流于形式,使这种行之有效的自查自改机制难以发挥更大作用。
村(社区)干部包保存在压力。根据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工作要求,除学校外,全县集中用餐单位中大部分划为D级主体,归村(社区)干部包保督导食品安全,全县D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经第三季度统计,503名村(社区)干部包保2764家D级主体,包保比例约1比5。由于村(社区)干部身处基层最前沿,工作繁杂,事无巨细,食品安全知识在不断学习中,导致村级干部包保集中用餐单位存在一定难度,隐患问题发现率不高,及时跟踪督促集中用餐单位改正的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三、对策及建议
强化组织协调。抓好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治理需各行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应健全风险会商长效机制,定期组织会商,联合开展督查,解决突出问题,推广经验做法,确保食品安全各项工作机制落地、落实、落细。将强化集中用餐单位食堂食品安全作为落实行业安全风险防控职责的重要内容,加强评价考核,并对承包经营的集中用餐单位食堂,行业部门应完善招投标等管理手续,及时制定承包经营企业评价与退出相关制度,做好考核评估,一旦不符合要求,要及时更换。
加强教育培训。围绕《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对基层包保干部、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食品从业人员详细解读进货查验、加工操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预防食物中毒等相关知识,结合食品安全隐患图片及事故典型案例,敲警钟,紧绷弦,组织实地观摩,交流工作经验,务求培训接地气,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切实改变业务能力水平不够的问题。
加大资金投入。针对偏远地区供餐条件简陋的集中用餐单位,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餐饮服务提质升级,增添设备,优化餐饮功能布局,有条件的,鼓励采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食品安全可视化监管,施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通过新技术、新手段综合运用,改变传统监管模式,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 |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洪青
审核 | 于成龙 张丽娟
值班编辑 | 黄圆圆
实习编辑 | 张佳宁
中国工商出版社新媒体和数字出版部制作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