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第三周,“线上教学”渐入佳境 | 不停教、不停学㉘
编者按
受疫情影响,按照教育部和湖北省统一部署,学校延迟春季开学返校时间。2月12日,华师全体师生按照原定正常开学时间,开始网上教学与指导。从2月20日起特开设“不停教、不停学”专栏,聚焦学校和学院应对在线教学大考的举措。今天我们聚焦公共管理学院。
我们的本质,就如同梦一般虚幻不实,而我们渺小的生命,以一场睡眠圆满落幕。by 莎士比亚
为落实保障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工作,公共管理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体老师认真准备,探索创新,学院51门课程全部顺利在线开课,教学效果受到学校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提前部署 师生合力空中开课
根据学校“一院一策、一课一案”的线上教学思路,学院提前部署,从落实课程的教学管理服务,到协调课程安排及教学方式;从协调联系教师和学生、组建QQ课程群,到日常组织打卡签到,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学工组、团学组织协同联动,各司其职,全力为“网”上教与学提供支撑与保障。
学院以寝室为单位,准确摸查了每位学生进行线上学习的基础条件;选定学生课程助理建课程群搭建空中教室。各授课老师在正式开课前,通过云课堂、QQ群、企业微信,还有大学慕课、智慧树等多个网络平台与同学们进行学前试课,耐心测试调整画质、清晰度、杂音等小细节,确保同学们的网课接收质量。同时,老师们还积极与同学们探讨线上授课模式,收集同学们的意见,使课程更具创新性、高效性,以保障同学们的学习质量。
精心准备 线上教学有质量
网络授课要比面授课更用心,是学院对老师们开展网络授课的基本要求。老师们也在适应网络教学特点后,不断调整教学设计和思路,使之更加符合网上授课的特点。
谢胜华副教授在讲授《组织行为学》时综合运用讲授、云课堂学习、现场实验、自主学习、报告撰写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为不同网络条件与学习环境下的学生提供多元选择方式。副院长戴胜利教授在智慧树平台上开设的《品三国,论领导艺术》课程本学期选课达到了7759人次,由师生共同参与的网络互动达到了3965次,授课效果良好。李名峰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的现象和问题,并把自己在学习中的所思、所得、所感录制成视频,做课堂展示进行交流。
戴胜利老师在智慧树平台上开设的
《品三国,论领导艺术》
谢胜华老师在讲授《组织行为学》中分享大量学习资料
李名峰副教授指导学生做课堂展示
对症出招 自主学习有效果
受疫情影响,很多学生手上没有对应课程的教学材料,学生开展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都存在很大困难,为此,在开课前,学院就安排授课教师,提前为同学们准备和推送学习材料,并指导学生如何在线上正确使用课程对应的学习资料。此举节约了学生自己收集教学资料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经过教师对学习资料的严格挑选和精准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李名峰副教授所授课程的云课堂教学资源丰富,有完备的高清教学视频和课程学习资料,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自学提供了良好的在线条件。考虑到在家学习诱惑多,学习氛围不浓,容易跑神儿等问题,饶常林副教授在讨论区设教师答疑区,在线提问学生听课效果,同时也鼓励学生多提问,加强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同时将个人自主学习作业、小组作业、章节测验相结合,进行教测检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饶常林老师《宪法与行政法》云课堂
平台讨论区和布置的作业
特殊时期,公管师生同心战疫,线上“开学”,虽然隔着屏幕,但学生对这种全新的上课方式给予了积极反馈。2017级学生刘晓歌说,本以为网课体验还是会像在学校上网课那样,没想到却完全不同,“举手发言”变成“现场连麦”,“课堂讨论”变成“群内交流”,热烈的课堂氛围瞬间拉近了彼此,也发现自己比以前听的更认真了,直播的课程形式让“弹幕文化”下成长的他们更敢于发表想法,这样的讨论模式甚至比线下课堂更有效。
2018级学生张祖成说,网络课程可以给同学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和更加高效的互动方式。同学们在课程期间有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和老师取得联系,很快就收到答疑回复,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同学们家中的环境和学校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2019级学生孙蕊说,上网课要做的准备比平时多了,也就更能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网课也能实现比较好的互动交流,感觉网课挺好。但她还是希望疫情能快点过去,回到学校里和老师同学在一个教室里上课交流。
抗战疫情,停课不停学,公共管理学院师生深耕好自己的责任田,同屏共振,将以坚定的信心,创新的理念,务实的举措,全力以赴打好线上教学攻坚战。
推荐阅读
▷伍伦贡联合研究院:中澳携手“贡”创教学新模式丨不停教、不停学㉕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丨不停教、不停学㉒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抗疫与教学并重,防控与育人同行 | 不停教、不停学㉑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刘禹畅
图文来源:魏寅 崔宏博
审校:郝日虹
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