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书!
转眼又临近了一年的尾声
桂子山的“读书人”们
你的藏书都读过了吗
小诗选出了几份书评
大家一起来看看最喜欢哪一本呢
曾走过细雨翻飞的湿润土地
曾思绪千万 欲言还休
该去哪里寻找一片心灵栖息地
偶然一瞥
就在书册丛林里找到你
我要告诉你的是一棵稗子的春天
——《月光落在左手上》有感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19级 李冀羽
巴巴地活着
每天打水 煮饭 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
像一块陈皮叶轮换着喝
菊花 茉莉 玫瑰 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翻开书的第一页,便是这首叫《我爱你》的诗。它读来太干净了,而写这首诗的人却有着一副“歪斜的身体”,这样的反差让这首诗和这位诗人迅速走红——余秀华,许多人因此知道了她的名字。
我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所以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
她就这样写自己的精神世界:一辆不会错轨的火车,装的下月光也装的下酒,车上人来人往,雅兴与粗俗杂糅。
读她的诗,仿佛探索一个世界:她喜欢养花、喜欢读书、喜欢看着窗外的云飘来飘去、喜欢喝酒、喜欢喝完酒之后去田野间散步。她歪斜在农村的乡路上,走在小麦金黄的土地边,喝着酒唱着歌,生活的放肆又张扬。
古怪如余秀华
坦率如余秀华
浪漫也如余秀华
我要和你在无常的人世里庸俗地相爱
对坐饮茶 相拥而眠
她在这本诗集里写着自己的爱情,那样简单又那样热烈。了解她的人知道,她有过一段婚姻,爱过几个人,拥有过也失去过,或许只有爱能让她倍受折磨,甚至超过身体带给她的疼痛。她想爱,渴爱,因此也恨这不公的人世,时常与自己的身体作对。或者也只有爱而不得的时候,她会痛恨自己身体上的残疾:“没有这面镜子,世界该是公允的了。”
几个星期前的一场小型读书会上,我有幸见到了余秀华老师。她的幽默、直率、真诚,让我真正把藏在诗歌背后的那个人和眼前这个嬉笑怒骂都如此真实的人重叠在了一起,让我真正读懂了那些诗句里意义。我看到的是一个奔放、丰盈、纯洁的灵魂,它太强大又太坚韧,跳不出躯壳,却也只能由这副身体来接纳。
用老师的诗来解释:诗歌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她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充当了一根拐杖。
借助这根拐杖,我们读着余秀华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伸出手掌探索着自己的心灵。俗世里来来去去的凡人,千千万万种灵魂,形形色色的人生。月光落在我们的左手上,我们用尽一生,试着看清自己。
这样的世界里,我们都只是一棵稗子,渺小,却不卑微,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春天。
◆ ◆ ◆ ◆ ◆
省略浮华 返璞归真
——杂谈《人间草木》
历史文化学院2018级 甘琳娜
棉线装订的书脊,针脚细细密密,一圈接着一圈地,仿佛可以透过它们触摸书中隽永文字,轻嗅袅袅书香。
潜入书里,与汪老先生进行灵魂的交流,千言万语只化为一句——“草木皆乐于人间,君万事均安否?”
《人间草木》涵盖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与物,有精致灵巧的琐事随笔,也有细致入微的情感流露。本书洋洋洒洒二十万字,被妥帖地分为五个部分——“一果一蔬” “季节的供养” “四方游记” “联大师友” “从容而安”。诚然,根据内容而言,这样的分类方法可以称得上是十分精确的了。但是倘若不顾内容的差异性,我认为汪先生写下的这些篇章是绝对不可拆分的。
——因为纯真的情感弥足珍贵,理应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乔治·屈维廉在《克莱奥——一位缪斯》中写道:“历史有三种任务,我们可以称为科学的、想象的或推测的和文学的。”诚然,自古以来便有文史不分家之说,文学、历史学、哲学被称为中国传统文科的三大文科,我认为三者之间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联系也同样紧密。譬如自古以来文、史、哲的大家学者,都有一大共同特点——真诚所至,挚爱以往。
璀璨繁星点缀于穹顶之上,月下清渠里有皎皎倒影——那是他们赤诚纯真的双眸、横亘不变的梦与追求。
穿梭在汪先生的文字之间,时时刻刻都会为其字里行间的宁静与真诚所撼动。那平铺直叙的语言、与生自来的灵动尤其引人入胜。或许是在某一句评论的末尾,亦或许是在某一段白描的转角处,如同细小石子突然没入平静的水面,泛起一层浅淡的涟漪,心头那朵含苞待放的海棠花,恰在此时含羞绽放,一时惊艳,刹那芳华。
汪先生这样写梨花,“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再写葡萄:“葡萄的果粒大小形状各异。‘玫瑰香’的树枝长,显得披头散发;有一种葡萄,我忘记了叫什么名字了,果粒小而密集,一粒一粒挤得紧紧的,一穗葡萄像一个白马牙老玉米棒子。”
无论是月亮做的梨花瓣,披头散发的“玫瑰香”葡萄,亦或是扑散在黑夜里,无一不体现了作者笔下万物浓厚的灵气,以及一种意趣盎然的童真。
太久了,已经太久没有触碰过同汪老先生一般一尘不染的纯真了。我们总会有一瞬间忘记自我之本质,忘记停下来欣赏生命,即使它们近在眼前,触手可及。
这是《人间草木》带给我的启示,也是汪老先生教会我的——独一无二的天真与烂漫。
汪先生离开世界之前患病住院,留给世界最后一句话是:“哎,出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他一杯晶莹透亮的龙井茶!”
此番话语,读来让人动容。
这世间多有断壁残垣,多有良辰美景;多有雾霭蒙蒙,多有花好月圆……但最多的,依旧是生如夏花之绚烂的生灵,人类尤其是。
人如草木一般蓬勃地扎根发芽,历经风雨而得以成长。
“人间草木”的背后,原来是代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被赋予生命大爱的草木人间!
秋夕春晨,霁月清风,不若笔下草木人间;翻阅摩挲,乐在其中,虽南面王不易也。
读书就是在如画的风景里捡拾朝花
寻找生命感悟的花絮
我们在现实里
不可能事事经历
也不需事事经历
那便在书本里找寻
高大的卑微者
——《羊脂球》观后感
文学院2018级 邢莉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
一个风尘妓女的悲哀和节操,在上层社会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庸俗无聊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高贵端庄的上流社会以酒桌上的污秽玩笑。至于此外更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
上帝给了人们一张脸,人们又替自己创造了一张。马车上,各色人物对羊脂球的称呼的前后转变是莫泊桑精心提炼的细节,生动地刻画了丑陋的众生相。
起初,正派女人在得知马车上的羊脂球是妓女后,便交头接耳起来,“娼妓”、“国家的耻辱”之类的字眼从高贵的上流女子口中冒出。羊脂球拒绝德国军官的下流愿望致使旅客们无法继续赶路时,他们称她为“婊子”、“毛丫头”、“小姐”、“可耻的女人”。相比之下,羊脂球自始至善良热情、终表里如一,坦坦荡荡,爱憎分明。
当一位太太因为饥饿而昏倒时,羊脂球感到无比愧疚,满脸通红,十分尴尬,像犯了不可饶恕的小孩般怯懦地邀请其余四人来吃自己为数不多的食物。从这一微小的细节中便可看出她的无私、热肠、善良、大方。
如此对比之下,是多么的戏剧性啊。羊脂球的出现,像是一面镜子,映出贵族们猥琐卑鄙的面容,上层社会的人物像是滑稽无聊的小丑,实在粗鄙可笑。他们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来费尽心思地装扮丑陋的心灵,用糖衣来包裹恶魔的本性,还傲慢无礼地认为自己演得天衣无缝,堪称一出好戏。
舟车劳顿后,入住旅馆的第一晚,科尔尼德想要与羊脂球一起过夜,而羊脂球的理由义正言辞,“有些时候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要是在这儿做,就会是一种耻辱”。同样地,她又拒绝了普鲁士指挥官,她没有屈服于普鲁士军官的淫威之下,咬牙切齿地说自己永远不会答应。
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上流社会口里哼着《马赛曲》中的歌词,“对祖国的神圣的爱,指引和支持我们复仇的手,自由,珍爱的自由,和你的捍卫者一起战斗”,但见识却比一个被他们轻篾鄙视的妓女还要短浅。
《诗经·卫风·伯兮》中的妇女自白“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她在丈夫外出征战时,蓬头垢面、无心梳妆、相思成疾,可看出她对丈夫、对群体、对国家的忠贞。《战争与和平》中堕落的海伦,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过着放荡的生活,勾引俄罗斯人的公敌:法国士兵。所谓“祸起于萧墙之内”,从平凡女子对残暴者的态度便能看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个社会的腐化堕落也同样是多处受围的,你可以从每个人身上嗅到这种败落与凋零的痕迹。如此看来,羊脂球的不妥协便有了意义。
羊脂球所表现出的浩然正气、民族自尊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让这个本来从事着不是十分光彩的职业的女性形象瞬间变得熠熠生辉起来。同样是对待普鲁士入侵者,上流社会却辱没民族尊严、腐败胆怯、自私无能、见利忘义、伪善狡猾,百般讨好敌方军官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雪花,在变化不定的光影中飞舞。马儿在寒夜中艰难地哒哒前行。你听,羊脂球一直在哭;在黑暗中,在《马赛曲》的两节曲调之间,传来了一声羊脂球没能忍住的呜咽……
◆ ◆ ◆ ◆ ◆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落差里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18级 柏舟
余华有一本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余华以写小说见长,但是他的小说血腥味太重,总会为你解开一个残忍的真相。他的杂文虽没有小说那般笔锋锐利,但是少了血腥味,多了烟火气。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能不能果腹是差距,读不读书也是差距。
物质上的差距,余华已经写过了,我今天想说的,是精神上的差距。
前几天坐地铁,看见一个小男孩在看书,我心里一惊,现在在地铁上看书的孩子可不多了,孩子们坐地铁的时候,大多都是在刷抖音,看小说,或是玩游戏。很长时间,那个小男孩都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我有些好奇,往那边侧了侧身子,想知道他在看什么书。刚巧,小男孩把书拿了起来,露出橙色的封皮——原来是一本玄幻小说。我有些失望,原先还以为他读的是本名著。
不是说网络小说不好,风靡一时的《龙族》作者是北京大学毕业,《仙剑奇侠传》的作者是高考状元。但是我觉得这些书不适合孩子们看,尤其不适合孩子们长期看。我上高中的时候,班主任没少没收班里男生的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都有。
在人年龄尚小时,心智不成熟,很难分辨书里的黑白对错,有的孩子甚至只知模仿书里搏斗的部分。网络小说传达的一些观点,确实有些偏激,但很多孩子们却又分不清。由此一来,孩子的三观不正确,反倒是归咎于网络小说。
很久之前,有人指责中国地铁上的乘客都在玩手机,而外国地铁上的乘客都在读书。
如果很多人能把阅读网络小说的时间用来读书,读经典书籍,那我们的时代是不是会有很大的变化呢?
同样的道理,每天生活在一个嘈杂的环境里,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有时甚至食不果腹,那这个人的精神层次会达到多高?后天的努力固然不可抹杀,但是精神上接受的教育会永远留下。
读的书不同,感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处世之道亦然不同。
同样用手机做媒介工具,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内容。十年之后,他们相差的会是什么?
贫富差距的鸿沟,国家会提供帮助。终有一天,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但是精神上的差距,却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去缩小。
书,的确是一种良物。
人生好似一列火车,时时刻刻都在快速行进。当翻开书时,感觉似乎一切都渐渐慢了下来。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犹如蜻蜓点水,泛起点点涟漪;犹如偶逢站台,吞吐氤氲之气;犹如落叶归根,拥抱无垠大地。
@Krystal
”
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
山民们有什么好书推荐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告知~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李琳 李欣雨 刘禹畅
王春晓(实习) 吴杨倩(实习)
图片:华大记者团·摄影组 陈星雨 李锐欣 唐爽 苏绮琪 刘雨桐 敖丽娟 万怡涵
审校:刘志强
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