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篇文章带你看完本届白玉兰奖纪录片 《柴米油盐之上》

科影发现 2023-10-03




第28届上海电视节在上个月闭幕,在本次电视节上有多部海内外纪录片斩获不同奖项。小编将在本篇文章内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柴米油盐之上》这部纪录片,它获得了今年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系列纪录片”的奖项。


《柴米油盐之上》

(A Long Cherished Dream)

导演:柯文思 (Malcolm Clarke)

播出时间:2021年

片长:35分钟*4集


《柴米油盐之上》是英国导演柯文思用“他者”的视角讲述的中国脱贫攻坚的基层故事。在2021年这个对中国来说非常特殊的年份,柯文思用镜头讲述了一系列鲜活的中国基层人物逐梦小康的故事。‍‍‍‍‍‍

 

本片共有四集,名字分别为《开勇》《琳宝》《怀甫》《子胥》。讲述了基层村总支书记、卡车司机、杂技演员、民营企业家通过努力奋斗想要实现“小康”梦想的故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从贫穷的乡村出发,靠自己不断打拼最终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常开勇作为村支书带着小干溪村的村民脱贫;张琳作为卡车司机希望未来可以靠自己打破行业对女性对偏见,并且有自己的房子和车;王怀甫从河南乡村靠自己的杂技天赋和努力走出来,现在成为了国际知名演员;子胥村的人民靠“快递”产业致富,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功成名就”后毅然决定支持家乡的发展。

 

在小编看来,本片最大的特点是主人公用自己的原声做纪录片旁白,在每一集结束后,导演柯文思都会对本集主人公进行点评,同时讲解自己的拍摄理念。此外,在本片中,剧集的中文名称是主人公的名字,而剧集的英文的名称则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导演柯文思在对《开勇》进行点评


开勇 room of their own   

后天下之乐而乐    

NO.

1



本部纪录片第一集的主人公是云南省彝良县小干溪村的村支书——常开勇。而第一集的中文名字也取自他的名。纪录片第一集的内容则和第一集的英文名称相关。2020年小干溪村所在的彝良县被选入执行中国的“乡村振兴”计划,该计划的其中一个目标是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计划中,小干溪村将在一两年内完成100多栋房子的修建,让200多户村民实现易地搬迁。但很多老百姓因为各种顾虑不愿意离开自己住的老房子,第一集就主要讲述了一个个常开勇鼓励并帮助村民离开破旧危险的危房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并没有在开头或者中间任何位置,专门将镜头对准常开勇,让他介绍自己。常开勇的形象是在本片的推进中逐渐清晰的。看完第一集后,小编才对常开勇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他是个瘦瘦高高的中年男人,工作时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他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除了车和摩托车以外,就是“脚”。因为山路泥泞窄小,很多地方是摩托车都无法到达的。而且在工作途中还要小心泥石流和山上掉落的山石。纪录片开拍那年的十月,他才刚刚搬离曾被住建局评级为D级的危房。


常开勇从结婚后就一直住在这个屋檐下,直到纪录片开拍那年的十月才搬走。


他月收入2000元,但是自己上下班的油费就要1000多元。最早的下班时间是晚上八九点。在26岁时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但他却有一个爱他、理解他支持他的家庭。“无奈”和“高兴”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情绪,经常会交替出现在他的脸上。


开勇高兴

开勇无奈


导演的视角真实而冷静。并没有因为纷争难看而不呈现,也并没有因为场面欢乐而多记录。他选择用旁观的视角,真实地呈现一个“村官”的日常。


第一集的第一个镜头,就是村民坐在自家屋顶上威胁村干部,不许拆她家的危房。


“矛盾”和“解决矛盾”是本集的故事逻辑。在第一集中,导演仔细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搬迁故事:常开勇劝说王光富和陶银秀这对贫困户离开自己的危房搬去卯家湾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小编认为这个故事的选择非常符合当下的一句网络流行用语:“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要为别人撑伞。”

 

在常开勇26岁时,父亲突然晕倒,因为当时交通不便所以经过几个小时的路程送到医院后,父亲就已经不在了。因此他想起父亲便常常感到难过、充满遗憾。他曾经在父亲在世的时候,一直梦想能让父亲过上好日子。在今天他也常常假设,如果放到现在,40分钟就能到医院了,父亲是不是有机会被抢救回来。


在父亲坟墓前无法坚强的常开勇


所以当他看到王光富和陶银秀一家六口生活在危楼之下,王光富的父亲还有病在身的时候,非常急切地希望他们能搬离山中老旧的房子,让老人能早点治愈疾病。而面对王光富家的两个孩子,他说:“我真的不想看到,有人像我们小时候那么辛苦。”



但是搬家并非易事,陶银秀说搬家这件事,为小孩好就不能为老人好,因为老人年纪大了经不起搬家这样的折腾。但是不搬家,对老人好,却没法保证两个孩子的教育。他们家也因此陷入纠结之中。

 

常开勇的解决方式是开车带王光富夫妇和两个孩子去新房看看,再让他们决定到底搬还是不搬。


陶银秀在看房那天第一次坐电梯


看房时一家人都很激动,对新房很满意并且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但是回到山中的老房子后,他们仍然没能劝动两位老人。因为王光富的父亲坚持不走,母亲也决定留下来陪着父亲。


三代人面对新房时有截然不同的表情


在影片的最后,王光富决定留下来和母亲一起照顾父亲,而陶银秀则带着两个孩子去新家生活。常开勇开车送一家四口去收拾新家的那天,他返程时一直说着“我很高兴。”



但另一边,他的妻子曹家艳却并不总是像他一样高兴,相反,她偶尔会觉得很难过、很委屈。本片的故事和故事连接紧密,导演的镜头从“大家”对准“小家”的这个转折,是通过展现妻子日常的工作画面以及常开勇介绍妻子的声音作旁白完成的。

 

常开勇常年在村子里奔波,经常在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偶尔会在八九点钟到家。因此全家的家务,农活,家里老人孩子的照顾都得由曹家艳一手操办完成。而且尽管常开勇每天工作忙碌,但收入却很少,为了补贴家用,妻子选择去高速公路上多打一份工。

 

她有多无奈,在谈到常开勇时,曹家艳“笑中带泪”哭着说,她有时候并不希望自己是常开勇的妻子,而是希望自己和家人是他所帮助的贫困户。



为大家奉献,让小家牺牲,让常开勇觉得惭愧。因此他说他很难面对自己的妻儿。他在采访时哭着说尽管自己愧疚却毫无怨言,因为总要有人来建设自己的家乡。他也希望有人可以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就像导演在最后点评时说的那样,“他对自己在做的事很有信念。”


常开勇觉得自己很惭愧

除夕这天,常开勇向妻子敬酒,尽管害羞但真诚地对她说“老婆辛苦了。”


本片设置采访环节时,没有主持人提问,而是在一个故事完成后,让主人公“有感而发”地讲述他的心理活动。此外,本片没有另外请人录制旁白,而是用主人公的采访声音作为本片的旁白,完成转场。

 

在小编看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就体现在常开勇为陶银秀一家感到的无奈和欢喜之中、体现在常开勇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只因他是他们的村支书,他想带自己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琳宝 drive like a girl

漫云女子不英雄

NO.

2



与第一集不同,在《琳宝》这集,主人公开头就介绍了自己。她叫张琳,是一名身材娇小的大货车司机,她的工作是为物流公司送货。与常开勇一样她也来自云南省彝良县。很多人都叫她“琳宝”。第二集讲述了大货车司机张琳的爱情、家庭以及工作的故事。但看完第二集以后,小编觉得,尽管很多人叫她“琳宝”,但与这个看似被很多人宠爱的名字不同,张琳的人生坎坷又不幸。



本集的特点就在于充满了反转。尽管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但是她的人生却并不平淡。她的故事印证了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张琳跑的是福建到浙江这条线,每天晚上从11:30开始工作,每天要开八个半小时的车。在泉州和温州之间往返。一次往返要花两天时间。为了省钱也为了工作方便,她洗澡、休息、吃饭都在服务区。睡觉睡在自己的大货车上。


在服务区洗衣服、晾衣服

张琳睡在自己的大货车上


开大货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张琳坦白说自己每天最容易在凌晨三四点钟犯困。为了防止犯困,她会用很辣的辣椒蘸着辣椒粉吃以此来提神。


琳宝的防止犯困小技巧


本片在讲述张琳的工作经历时,通常镜头所显示的画面都拍摄于副驾驶或者副驾驶后面的位置。这能让观众更直观地看到这位有闯劲儿的大货车司机工作的样子。尽管染了头发,生活中也会做可爱的发型,但是一坐到方向盘前,她却总是将头发扎成利索的“丸子头”。


起初小编以为这是一个“爱拼才会赢”的故事:琳宝希望打破大货车司机这个行业对女性的偏见,努力生活,认真工作。在生活中,她也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


张琳的老公陈勋也是一名大货车司机,当初他们是在快手上认识的。她是这样形容陈勋的,“他开那个大货车,开得太帅了!”后来两个人结婚也与一般人不同,他们的婚车都是大货车。


当年两人结婚的婚车甚至都是大货车


现在婚后二人,因为都跑长途,所以张琳和陈勋每个周都能在服务区见一面。


在服务区见面的二人在各自的车前热情相拥


他们的相遇很巧合,结局似乎也很不错。二人彼此尊重,在事业上一起努力。就像陈勋所说,“我们两个人靠自己的双手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面包和爱情都会有的。”也的确如他们所说,他们一起拼搏,然后靠自己的双手买了属于自己的“四个圈”。


张琳亲自给二人的新车装上车牌


开着新车,他们开启了很多个他们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看海。也比如陈勋第一次回张琳的老家。


二人第一次一起开车去海边


在张琳的返乡途中,导演却让她讲了一个“离家”的故事。她平静地讲述了琳宝故事中的第一个反转。


原来看似“越努力越幸运”的张琳曾经却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当年张琳的父亲收了6000块钱后,就把女儿嫁走了。张琳在结婚后什么农活都要干,早上五点就得起床干活,吃的是白开水泡饭。后来被前夫家暴,找家人求助,哥哥却连续三次都狠心地送她回了前夫家。张琳曾经被打得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因此,她决心一定要逃出去。拿了500块钱逃上火车后,包和鞋却被人偷走了。到了杭州以后找了四天工作,脚上都起满了水泡。最终在杭州的一个面馆打了三个月的工。攒够了钱,偷偷回家补了身份证,然后她再也没回过家。在她平静地讲着自己的故事时,画面中出现的是她安静地看着车窗外的侧脸。


张琳戴着耳机安静地看着车窗外


讲完这个让人难过的故事后,张琳到家了。尽管张琳是“逃走”后第一次回家,陈勋是第一次见张琳的父母,但是他们二人和两位老人的相处却显得亲近又自然。



让小编“心梗”的是,导演拍摄了一个温柔又浪漫的镜头:张琳坐在一条木头凳子上对着雾蒙蒙的大山,和陈勋讲着她小时候的故事。但是她讲的故事却是:小时候每天都要砍柴,挑猪草;因为父母“重男轻女”,因此自己只能吃哥哥剩下的饭和零食;自己上小学来回要花三个小时走山路;初中因为家里没钱只上了两个星期。


张琳和陈勋对着雾蒙蒙的大山讲她小时候的故事

陈勋抱着张琳从小学教室门上偷看,这曾是张琳的母校,后来学校重建了


看到这里,小编以为第二集是一个“不幸女孩被爱情治愈”的故事。直到镜头对准另一所小学。


导演拍到了张琳和儿子重逢的画面。自她离家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因此当她去学校找儿子的时候,小男孩已经不记得她,只记得他们之间通过电话做的“你答应给我买电话手表”的约定了。


张琳在儿子学校的走廊里,抱着小男孩难过地哭

尽管孩子在走廊上看起来很漠然,但是回到教室后,他还是哭了


从小男孩的学校离开,张琳在一家餐厅给陈勋打电话,问他是否愿意和她一起去看儿子。而陈勋拒绝了她。故事马上迎来了第二个反转。在第二集结尾时,大屏幕的字幕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三个月后,张琳和陈勋决定离婚。”

 

或许这个决定是从第二集里录到的那场争吵中做出的。陈勋没有和张琳一起去看儿子,张琳就独自买了东西去陪孩子。在录音中,陈勋责备张琳没有经过他同意就花钱给孩子买东西,而张琳则说这是她作为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陈勋又在采访中补充说,他不希望张琳的过去影响到他们二人的未来。可张琳也表示,儿子并不是一件只存在于过去的事物,他会长大,而张琳在此后将永远选择坚强地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母子二人紧紧相拥


第二集的巧妙在于,它以张琳自己录的《你的答案》这首歌开篇,又以这首歌作为尾声收尾。在故事的最后,张琳唱着“也许我只能沉默,眼泪湿润眼眶,可又不敢懦弱。低着头,期待白昼,接受所有的嘲讽……”画面结束。

 

在小编看来,第二集之所以取名叫“琳宝”而不是和第一集一样用主人公的名字做剧集名称,是因为尽管张琳的人生故事很曲折,似乎也很不幸,并没有像“琳宝”这个名字一样给人一种“被人爱着”的感觉。但是这个名字却代表着张琳的珍贵:自己爱自己,自己“宝贝”自己。她很坚韧又很努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始终坚定地相信自己。就像导演在这集的点评中所说的那样“她的故事方方面面都很不寻常”。




第三集《怀甫》讲述的是出身河南濮阳杂技团的王怀甫,苦练杂技最终成为上海杂技团知名演员的成名经历。导演柯文思选中王怀甫的故事正是看中了他“脱贫故事”的代表性。因为在中国农村,“练习杂技”仍然是很多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孩子的出路。


王怀甫在准备《战上海》的演出


第四集《子胥》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桐庐“子胥村”的故事。申通快递的几位创始人,一开始都是这个村里贫穷的年轻人,他们抓住了快递行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凭借不怕吃苦的精神远赴上海、义乌、湖南。起初骑着自行车送快递,后来成为名扬全国的民营企业家。这是一个白手起家,最终造福桑梓的故事。小编认为,这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故事。导演柯文思在点评时说,“这些人一路走来相互扶持,并成功带动整个村庄,共同致富。就像根植于中国人的基因中一样,无论去离家多远的地方打拼,无论职业如何,成就如何,他们总会想方设法回馈家乡。”


快递行业创始人们年轻时的合照



本部纪录片的英文名叫A Long Cherished Dream,直译为“一个长久以来的梦想”。往大里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的梦想,而对纪录片里的主人公而言,靠自己的努力追求梦想和幸福则是他们“长久以来的梦想”。


柴米油盐是每个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符号代表。宋代吴自牧就在《梦粱录·鲞铺》记载过:“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而元代武汉臣也在《玉壶春》第一折中写道:“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小编看来柴米油盐之上,是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努力生活的缩影,他们不止满足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在意的是精神世界的富足。自古以来,中国人最朴素的梦想从来都是靠勤劳的双手来实现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 THE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