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密码

其他

让孩子爱上大语文和科学,怎能错过央视这部宝藏纪录片!

如果列一个“孩子最让父母抓狂的瞬间”排行榜,“孩子总是爱问为什么”,必然位居榜首。尤其是六岁前的孩子,每天脑袋瓜子里会冒出“十万个为什么”来,父母常常因各种原因,随便瞎话糊弄一下孩子的各种问题。这种敷衍了事的做法,其实是不恰当的。好奇心是孩子对世界产生探索欲的源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是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基础。要让孩子对科学知识理解透彻、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培养科学素养,不要硬灌,给孩子看一些优质的科普纪录片,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毕竟比起书上的文字,纪录片要直观得多。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部集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探索、历史典故与语文兴趣培养于一体的顶级纪录片——《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该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中央新影发现纪实传媒承制,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央视纪录片团队最新力作,国家队出手,一如既往地硬品质,精良之作。比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真实发生过的吗?蚂蚁真有这么大能量弄垮堤坝?人们要如何防治呢?现实生活中真的有飞檐走壁的绝技吗?还是说这些人全都“身轻如燕”呢?马真的能识途吗?/图源《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又比如,为了验证“老马是否真的能识途”,纪录片会带着孩子到大草原、茂密的山林,追随马儿的足迹,去求证历史典故的真伪,并探究马儿是如何做到的。整部纪录片6集,每集就着一个历史典故,以“参与型纪录片”为主导模式,用趣味动画引出典故、提出疑问,科学求证人沉浸式调查、溯源、多角度求证、专家趣味解惑及实验等,带来极大观赏性的同时,也激发孩子深入思索。《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里曹冲称象趣味动画纪录片团队用时2年,走遍全国40个地方寻访求证,共计拜访20了多位历史、物理、生物、动物学、声学、舞蹈类等领域权威学者和名校名师、科普界达人,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专家靳宝,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专家黄乘明,知名科普专家、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黄求应,首都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博士李石磊,以及“科普网红”、北京人大附中知名教师李永乐等,只为更好溯源历史,从各角度探究典故背后的科学真相。纪录片视角非常独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借助趣味动画,从孩子必须掌握的历史典故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曹冲称象”“老马识途”入手,用现代科学求证和探索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不止如此,它还带着孩子重新审视这些典故背后的“真与假”,也从中了解到古人的生活方式、科技发展和社会民情。人大附中物理老师李永乐趣味科普压力/图源《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纪录片每集都由趣味动画引出典故,由“科学求证人”提出问题,并带领大家四方求证;当然,每集中怎能少得了我们的权威专家和科普达人,他们分别从各个角度,进行趣味科普,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各种疑惑,都能一一得到解惑。千年前的高科技监听设备——罂/图源《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纪录片大胆融入了动画制作,让孩子更能好地理解这些科学原理和科学现象,比如地底下蚂蚁的洞穴究竟长啥样,东汉末年曹操究竟是如何称象的,墨子是怎么制成高科技监听设备的……这些孩子平时看不到的东西,纪录片用生动的动画片给孩子们还原了真相,有趣又直观。该片不仅能带孩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还能从科学角度解读历史典故,同时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甚至惊叹:原来古人那个时候就那么有智慧,培养孩子的历史兴趣和学习热情!历史典故是最为经典的智慧精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小多接触典故和传统文化,孩子未来错不了。历史里藏着许多有趣又有启发的故事,藏着中国文化的基因,还有古人的无限智慧。纪录片《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选取了6个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典故,这些典故还与孩子的教材息息相关,比如曹冲称象就是二年级课本里出现的故事,老马识途出现在八年级的文言文里。纪录片不仅中小学生能看,幼儿园孩子也能看。每集纪录片开头都是一段趣味动画,历史再现了曹冲称象、伏地听声、刀枪不入、身轻如燕、老马识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经典典故,将原本复杂难懂的情节,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孩子直观了解经典故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讲了战国时期魏国国相白圭的趣味故事:有一次检查河堤,白圭发现了一处蚁穴,他极为恼火,要惩治修堤坝的官员。小蚁穴怎么可能撼动堤坝?/图源《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大臣们一时莫名惊诧:千里之堤,固若金汤,一个小小的蚁穴怎么会对大坝造成威胁呢?连魏王也觉得白圭是在吹毛求疵。但白圭不以为然,一发现蚁洞,就立刻派人填补。又比如,“刀枪不入”这一集,通过“三国演义”中乌戈国的藤甲兵与蜀军交战的故事,带我们认识了“藤甲”,科学求证人多方探索,终于在贵州省安顺市一个神秘的村子找到了传说中的藤甲衣。藤甲真的能刀枪不入吗?/图源《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孩子不仅能通过趣味故事短片轻松了解历史典故,还能跟着“科学求证人”走遍大江南北重现历史,在探访中发现,原来历史人物、事物、地域、地貌等,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如此鲜活地存在着,自然再接触历史知识的时候,孩子就不再因为枯燥乏味而排斥了。纪录片的形式颇为有趣,每个典故都跟国内相关领域的实验室和专家密切互动,用酷炫、吸睛的科学实验,以科技探索的方式来验证典故内容是否属实——既有知识点又有看点。就比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引发人思考的问题:蚂蚁真的能让堤坝坍塌吗?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思考,一定会迫不及待地看下去。首先,研究人员纠正了我们一个误区,造成堤坝坍塌的蚂蚁压根就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褐色蚂蚁,而是白蚁。白蚁也不是白色的蚂蚁,它和蚂蚁甚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白蚁可不是白色的蚂蚁/图源《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是不是很惊讶?来看,白蚁在地球上有1.2亿多年的居住史,远超人类以及蚂蚁。从进化的角度上看,蚂蚁更接近蜜蜂,白蚁则与蟑螂是近亲。甚至有时,蚂蚁还会捕食白蚁。那为什么毁堤这个锅要蚂蚁来背呢?原来是,蚂蚁对光照的这种要求不要这么高,它可以忍受光照,所以它的巢都做得比较浅,一般都是在50厘米以上。而白蚁怕光,巢做得比较深,早早地躲到了土壤里面去。可见,蚂蚁被人们误解了几千年呢。蚁穴里活动的蚂蚁/图源《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那白蚁究竟是怎么破坏堤坝的呢?科学求证人带大家去看了它的地下王国。白蚁的一个主巢可以容纳几十个副巢,各巢之间有蚁道相通,蚁道分布半径可达数十米。蚁穴四通八达,相互贯通,有些甚至可以穿通堤坝的内外坡。
3月13日 上午 11:50
其他

古人诚不欺我!用科学方法验证一千年前的案例 |《典故里的科学2》今晚开播

又涨知识了!这也太好玩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曹冲称象”“老马识途”“刀枪不入”历史典故背后的“真与假”其中又隐藏着哪些科学道理?《典故里的科学2》总宣传视频曹冲用船称大象的重量,是否准确?小小蚁穴,如何能让千里长堤毁于一旦?伏地为何能听声?刀枪不入的藤甲真的存在吗?赵飞燕真的能在掌上起舞吗?管仲和他的士兵们通过老马引路走出山林,真的可靠吗?这些耳熟能详的典故背后,隐藏着的科学道理,我们将在节目中为您一一解密。《典故里的科学2》分集海报第二季《典故里的科学》遵循第一季的还原复古实验、现代科技手段分析等基本创作原则,以“参与型纪录片”为主导模式,科学求证人高泽民带领大家沉浸式探索,加以创新型的表现手段,增强深度调查、历史溯源环节,多角度实验求证环节设计,溯源历史故事的同时,解答背后科学原理的真相。比如说来: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集中,当我们去探究区区一个蚁穴,到底有怎样的威力时?科学求证人来到典故中白圭治水的黄河,观察到堤坝上确实有很多蚂蚁洞。随后来到南宁市白蚁防治所,找到了来此考察的华中农业大学蚁类学专家,求证蚁穴是否能造成堤坝的崩塌。坚固的堤坝是如何被蚁穴瓦解的/图源《典故里的科学2》他们通过观察蚁穴的结构和反复地进行实验,用科学去论证这个典故究竟是否能成立。像这样的实验在节目中还有很多。科学实验纹影摄影/图源《典故里的科学2》模拟古代骑兵突袭、挖地道偷袭的场景,验证古人“伏地听声”的绝技,节目中借助纹影摄影、模拟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能让您直接“看见”声音!用刀砍藤甲/图源《典故里的科学2》典故中“刀枪不入”的藤甲兵在三国时期真的存在吗?藤甲又为什么能做到“刀枪不入”呢?节目中,复原了藤甲,并找到“百炼成钢”的龙泉剑来测试藤甲,实验重现“刀枪不入”的精彩瞬间,呈现了一场古今交汇的对决。一个个经典故事的发生往往是多种条件集合形成,要揭开背后复杂的谜底,节目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尝试更深入、更多维度地思考,反复求证,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给出答案的同时,也打开了科学思考的思路。很多时候,我们在讲述历史典故时,总觉得时间过于久远,无法提起兴趣。但在纪录片中,采用了大量动画来全方面剖析典故中的科学原理,融合年轻语态的表达,带领观众在脑洞大开的实验环节,和诙谐幽默充满故事性的动画场景中来回切换,破解常规实验中枯燥的表达,更直观地理解背后科学原理和科学现象,全程高能无槽点,环环相扣有趣又直观。《典故里的科学2》里曹冲称象趣味动画“老马识途”的故事里,老马真的能够识途吗?如果是真的,马又是怎样做到的呢?“身轻如燕”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赵飞燕真的能掌上跳舞吗?想要得知方圆数里是否有敌人来犯,俯下身来耳朵紧贴地面便能得知敌人的方位?《典故里的科学2》六集节目,借助科学探索的过程,央视创作团队走遍全国40个地方,拜访20位历史、物理、生物等各领域权威专家,历时3年,将这些趣味十足的历史典故用科学的方式,拉回我们的视野。集合探求真相的同时,将各科目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这其中还包含了不少令人惊叹的科学冷知识。蚁后/图源《典故里的科学2》平均2.8秒就能产下一枚卵,一天便能产卵数万枚,还能持续不断产娃20年……如果给蚂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拥有一支上百万之众的蚂蚁军团!蚁后的生娃能力到底有多强。铠甲中国古代花式铠甲、纸和藤竟能保命/图源《典故里的科学2》这竟然是真的,冷兵器时代,铠甲就是战场上防身保命的最好道具。从秦始皇时期的“石甲”,到汉代的“玄甲”,再到明清时期的“纸甲”,中国古代花式铠甲的演变过程你知道吗?不得不让人感叹,原来历史典故还能这么好玩!纪录片中呈现的这些典故,不再是一个藏在历史中冰冷的故事,而是点燃科学兴趣的一个火苗,也是通向历史文化的一把钥匙,引领着我们探索科学的宝藏,在历史典故中真正体验一把科学的神奇。该片由中央新影发现纪实传媒制作。中央新影发现纪实传媒自成立以来,不仅继承北京科影六十年科学纪录片的创作传统,更加积极探索新时代科学纪录片的创新发展之路,近年来连续推出了《手术两百年》《登峰》《总师传奇》《寻古中国•古蜀纪》《寻古中国•寻夏纪》《古墓派》等多部现象级科学纪录片。
3月12日 上午 11:22
其他

一片赤诚向祖国 | 《归来》首播,展现建国初期2000多名海外科学家归国故事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任学术指导,中央新影发现纪实传媒承制的6集大型纪录片《归来》,于2023年12月11日至13日,每晚8点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穿越虫洞是否可以实现穿越? | 三部科学纪录片看懂广义相对论

提到星星,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个反应是“一闪一闪亮晶晶”,还有人想到的是“星星是数不清的”。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Olbers,Wilhelm)在1823年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天空中果真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星星,并且所有的星星都在闪光,那为什么夜空是黑的?这个问题被称为奥伯斯佯谬(Olber‘s
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纪录片《功在当代》何以至千里 | 乌鲁木齐到库尔勒3小时车程背后的故事

站在尖端科技制高点上,重大工程是一把把“重剑”,以雄浑厚重的力道,劈波斩浪,开天辟地;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重大工程是“定海神针”,立梁架柱,筑牢基石。纪录片《功在当代》围绕近十年国内的重大工程项目,阐述中国如何以大型工程为依托,解决当下发展问题,连通中国与世界,并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导演:刘军卫播出时间:2023年时长:50min
2023年10月19日
其他

恐高勿进!16幅动图揭秘云雾缭绕的世界第一高桥 | 科学纪录片推荐

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在贵州高原的喀斯特地貌上有126万座山,山头上峡谷、溪流和溶洞纵横交错。贵州的地貌/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大山曾经隔绝了贵州与外部世界的联通,但贵州人在高山峡谷之间架起了三万多座桥,铺就了与外界畅通无阻的高速网络,因此贵州被称为“世界桥梁博物馆”。贵州的桥梁/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贵州“万桥飞架”的高速网络/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贵州的地质地貌异常复杂,所以建桥的技术难度很大。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桥梁建造过程中,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一览贵州山水间构筑的工程奇观。纪录片海报贵州复杂的地质地貌/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世界100座高桥中,有近一半在贵州。杭瑞高速贵州段的北盘江第一桥,是目前为止世界第一高桥,桥面距离江面高达565米。高空中的北盘江第一桥/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建造这么高的桥,并非贵州桥梁人想炫技,而是被逼无奈。杭瑞高速由杭州至云南瑞丽,是中国东西方向的主要交通动脉,而这条高速必须跨过山高谷深的北盘江大峡谷。山高谷深的北盘江大峡谷/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北盘江的左岸是云南,右岸是贵州,两岸峭壁对峙,给北盘江第一桥的建造带来了很大困难。北盘江两岸的峭壁/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为了避开遍布山体的溶洞和裂隙,桥梁设计人员不断将桥的位置往峡谷高处移,最终将桥面设定在距江面565米的高度。桥梁设计人员尝试避开溶洞和裂隙/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但北盘江高空中凶猛又变化莫测的峡谷风,对于桥梁建设者来说是严峻的挑战,他们是如何保证建造的北盘江第一桥拥有足够的抗风能力呢?北盘江上空的峡谷风/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抗风实验桥梁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过多次桥梁抗风实验。他们在实验室中模拟出不同风速和风向条件,测试桥梁在面对不同风场环境时的状态,以避免强风状态下桥梁产生过大的形变或震动,确保桥梁结构抗风的安全和稳定。桥梁设计师测试桥梁状态/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桥梁设计师模拟不同风场环境/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抗风稳定板北盘江第一桥的建造运用了抗风结构措施,桥梁的中纵梁就相当于一个抗风稳定板。中纵梁能够将桥梁的荷载和压力传递给其支撑结构,使桥梁结构能够更有效地承受外部压力(风压),保持桥梁整体的稳定性。北盘江第一桥的中纵梁/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斜拉桥抗风优势北盘江第一桥被设计成一座斜拉桥。斜拉桥的承重构件主要是无数绷直的高强度斜拉钢索,这些钢索结构刚度大,所以斜拉桥的抗风稳定性好。北盘江第一桥的斜拉钢索/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并且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多,各构件之间能够分散均衡的承担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提高桥梁承受移动压力的性能,使之能够经受住多变的峡谷风。斜拉桥的受力构件/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主梁抗风结构除此之外,该桥梁的主梁结构是钢桁梁,钢桁梁的特点是透风性好且强度高。北盘江第一桥的钢桁梁/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透风性好的钢桁梁能够减轻北盘江上的大风,对桥梁表面结构所施加的直接压力,并且强度高的钢桁梁能够增加桥梁整体的抗风稳定性和安全性。北盘江第一桥的钢桁梁/图片源于纪录片截图2016年年底,北盘江第一桥正式建成通车,从云南宣威至贵州六盘水的车程从之前的五小时缩短为一小时。北盘江第一桥的设计和落成,是贵州桥梁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也为贵州——这座“世界桥梁博物馆”贡献了一件新展品。
2023年10月17日
其他

原来亚运会的历史有这么多动人的故事 | 《嗨,亚运》北京分享会活动预告

“多元”为主题。本篇主要解读《和平》这一集中的几个故事。广岛亚运是为倡导和平举办1984年,亚奥理事会打破在首都举办亚运会的惯例,以倡导和平的名义,将第12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给祖国点赞!| 10部高分纪录片讲述中国传奇!

探梦星空的嫦娥五号、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横跨浪涛之上的港珠澳大桥等等,这一项项超级工程,都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和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展现!今天我们要通过十部展现中国制造业发展主题的纪录片来感受这个匠心技术的时代。01《种子,种子》纪录片《种子种子》通过讲述中国种子的成长发展故事,解开种子背后不为人知的基因密码,揭秘种质资源战略高地的创新博弈,记录种业振兴攻坚克难的时光足迹。
2023年10月5日
其他

美哭了!10部高分自然纪录片惊艳镜头带你看遍祖国大美山河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拥有多样的生态地形和壮阔的风景,高原山脉、沙漠绿洲、江河湖泊、草木丛林和海洋,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雕琢,构成一幅幅景色旖旎、绚丽多彩的画卷。今天我们将通过描绘十部精彩的自然纪录片,带领大家在国庆节假期期间纵览大美中国,点赞祖国大好河山!01《大地之上》纪录片海报纪录片通过讲述中国不同地理单元下孕育出多样的历史文明和风土人情,展现了中国大地与中国人民的“生命互通”,体现了“中国之美”。中国辽阔版图上多样的地理气候格局/图片源于视频截图片中提到黄河流经甘肃时,会像龙一样盘出几道弯,龙湾村就坐落在黄河的臂弯中。龙湾村一带水流湍急,周围的峭壁横插于黄河中间,改变水流方向的同时,在河中冲出许多漩涡。环绕着龙湾村的黄河/图片源于视频截图黄河的壮阔之景/图片源于视频截图02《我们的生物多样性——卓乃湖》纪录片海报该片描述了青藏高原卓乃湖的野生动物的生活,展示了可可西里腹地壮美而又宏大的自然景观,揭开人迹罕至的卓乃湖的神秘面纱。可可西里复杂的水系/图片源于视频截图位于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的卓乃湖/图片源于视频截图片中提到卓乃湖西藏野驴群中的雄性头驴负责寻找新的觅食地,维持家族生存。它带领驴群一路向卓乃湖上游的高山地带行走,发达的嗅觉帮助它找到了远方的青草。卓乃湖畔的西藏野驴群/图片源于视频截图03《与象同行》纪录片海报本片全景式记录了云南亚洲象北移南返的全程,描绘了中国西南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传递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成果。云南热带雨林风光/图片源于视频截图云南省西双版纳有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每年旱季,亚洲象群都会去这片古老密林中的一条小河戏水和进食,于是这里被称为“野象谷”。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图片源于视频截图夜晚野象群下山觅食/图片源于视频截图04《众神之地》纪录片海报纪录片跨越了中国四角的不同生态环境,通过探访各种极致的自然地貌,找寻这些土地上的生命,重点关注了四种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中国东北亚地区原始森林的落叶美景/图片源于视频截图红松是中国东北亚地区原始森林里最引人关注的树种,它从高高的林冠层中突出来。夏季,大量红松的生长使这片森林草木繁盛,吸引了很多食草动物觅食。红松从森林的林冠层中突出来/图片源于视频截图中国东北亚地区的原始森林航拍/图片源于视频截图05《遇见最极致的中国》纪录片海报纪录片每集聚焦于一个中国最极致的自然景观与地理环境,深入这些独特的生态单元之中,通过壮美的极致景色与生命的奇特,去遇见最极致的中国。中国壮美的极致景色/图片源于视频截图片中提到辽阔的普若冈日大冰原位于青藏高原中心,是藏北无人区最高的凸起之一。远远望去,冰原洁白的冰川堆积铺展于群山之上,冰原顶部平缓,边沿放射出了很多条巨龙般的冰舌。冰原的冰川铺展于群山之上/图片源于视频截图冰原顶部放射出多条冰舌/图片源于视频截图06《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纪录片海报本片聚焦于中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质地貌,呈现自然家园十年的恢复和新生。通过探寻动物生灵们的“家族传奇”和“自然奇观”,展现生态环境的变迁。中国丰富和谐的自然景观/图片源于视频截图大雁每年的迁徙路线,乘着西北季风一路南下,两个月里,飞越几千公里的华夏大地。迁徙队伍由体格强健又识途的公雁领头,每两只大雁间的距离都是均等的,这种阵列能节省许多体力。大雁迁徙飞越广袤的华夏大地/图片源于视频截图大雁双翼下的中国胜景/图片源于视频截图07《雪豹的冰封王国》纪录片海报该片跟踪拍摄了中国三江源地区隐秘山谷里的雪豹族群,讲述了雪豹家族的隐秘生活,绘制了高原四季更迭的美景,和充满细节的野性自然风光。中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高山和雪豹/图片源于视频截图八月份,山谷里的季节更迭成夏天,作为新手妈妈的母雪豹带领着刚出生不久的小豹子玩耍,在随后的十八个月里,它们的母亲将竭尽全力教给它们生存的技能,以尽快应对充满变数的山谷。屹立在高原冰雪中的雪豹/图片源于视频截图高原山谷中季节更迭的景色/图片源于视频截图08《野性的呼唤2》纪录片海报该片用真实的记录,讲述了濒危野生动物在自然界生存的精彩故事,拍摄范围包括了多种极端生态环境,展现了中国大自然野性的原始之美。中国的极端生态—极寒之地内蒙古呼伦湖/图片源于视频截图全球数量不足500头的野骆驼,一半以上都生活在中国西北部的“死亡之海”—罗布泊沙漠中,骆驼群中每一只新生的小骆驼都是这个种群与严酷环境苦战的胜利。荒无人烟的罗布泊沙漠/图片源于视频截图罗布泊沙漠中行走的骆驼群/图片源于视频截图09《航拍中国第三季》纪录片海报本片全景式俯瞰中国各省的秀丽山河和迷人风貌,呈现一幅幅精美的风景画卷,从自然地理到社会经济发展,让观众开启一场游览美丽中国的空中旅程。高铁穿越宁夏黄土高原地貌的震撼景象/图片源于视频截图贵州近七成的地貌以石灰岩为主,然而铜仁市的梵净山,岩体由坚硬的变质岩构成。变质岩不像石灰岩那么易溶于水,很难被风雨侵蚀,所以亿万年里,梵净山一直保持着它不变的独有风貌。梵净山山巅云海升腾/图片源于视频截图梵净山巍峨的山峰/图片源于视频截图10蔚蓝之境纪录片海报本片描绘了中国近海的自然景色,带领观众游览了冰封的渤海湾,四季分明的黄海和东海,长夏无冬的南海,呈现一片神秘又充满活力的蔚蓝之境。中国的海洋风光/图片源于视频截图西沙群岛是中国最主要的海龟繁殖地,每年无数小海龟在西沙群岛的海滩上诞生。它们一出生就要尽全力奔向海洋,因为在沙滩上有无数危险等待着刚出生的它们。小海龟奋力向西沙群岛的海洋爬去/图片源于视频截图西沙群岛的蔚蓝海洋/图片源于视频截图
2023年10月2日
其他

用一根手指就能拨动的330吨转轮 | 纪录片《动力澎湃》片段推荐

今天通过介绍纪录片《动力澎湃》中,建造白鹤滩水电站的片段,一起来感受中国制造的力量,向大家揭秘:为什么科学家说,水电站里重量超300吨的机组转轮实现“零配重”,意味着用一根手指的力量就能拨动它?纪录片《动力澎湃》海报白鹤滩水电站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仅次于三峡水电站,是全部“中国建造”的超级工程。白鹤滩水电站航拍/图片源于视频截图白鹤滩水电站航拍/图片源于视频截图水电站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的称号。一、世界首次全坝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低热水泥混凝土。解决了“无坝不裂”的难题,建成了精品“无缝大坝”。大坝用低热水泥混凝土浇筑/图片源于视频截图二、无压泄洪洞群规模世界第一。白鹤滩水电站为洪水通行修建的“高速公路”,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无压泄洪洞群。无压泄洪洞群泄洪/图片源于视频截图泄洪洞内光滑如镜面,洪水在通道中最高时速可达170公里,15分钟的泄洪总量就能把西湖灌满。泄洪洞内部光滑如镜面/图片源于网络三、发电机组单机容量100万千瓦世界第一。16台水轮发电机安装在水电站地下300米的巨大厂房中,将江水的势能转化为强大的电能。厂房里的水轮发电机组/图片源于视频截图如果说大坝是水电站的躯干,水电机组就是心脏。心脏足够强大,水能才能充分、平稳地转化成电能。白鹤滩水电站拥有一颗由我国自主建造的“大心脏”。单机容量百万千瓦的水电机组吊装/图片源于视频截图而水电机组的心脏则是转轮,它是决定发电机组能量转化的最关键部件。白鹤滩水电站的单个转轮重达330吨,因为巨型转轮实现了“零配重”,哈电集团电机公司副总工程师覃大清说,这意味着一根手指的力量就能拨动它。转轮将水能转化成电能/图片源于视频截图“零配重”表示转轮不需要进行任何额外的配重,自身的转动能达到完全平衡的状态。如果转轮中的任何一个零件出现细微的质量偏差,转轮的转动都会失去平衡,偏向稍重的地方,破坏设备的运行。而大多数水电站的水电机组转轮,是通过给质量稍轻的地方增加配重,达到转动平衡的。但是白鹤滩水电站的转轮,在“零配重”的情况下,实现了平衡转动。因为转轮处在一种绝对平衡的状态,轻微的力量就能打破这种平衡,所以意味着一根手指就能拨动它。“零配重”的水电机组转轮/图片源于视频截图水电机组的转轮需要经过精度极高的工序环节,才能达到“零配重”的标准。精确称重虽然每个转轮的15个长叶片和15个短叶片的外观差异用肉眼难以分辨,但是极精细称重会让重量差异显现出来。工程师们首先对所有叶片进行精确称重,根据称重结果,精准计算出每一个叶片的安放位置,再依次安装叶片。转轮叶片精准称重/图片源于视频截图调整角度安放好叶片后必须仔细调整角度。光笔测量仪的红宝石触头,定位精度可达0.01毫米,能精准采集叶片坐标。转轮出水口的叶片安放角度需要使用激光跟踪仪调整,它发射出的激光光束被捕捉和同步跟踪。由此采集到的三维坐标传回电脑,可以帮助工程团队进行高精度分析,他们按照分析结果,再精确调整出水口的叶片角度。光笔测量仪采集转轮叶片坐标/图片源于视频截图激光跟踪仪调整转轮叶片角度/图片源于视频截图精益求精调整好角度的转轮还须经过更多精益求精的环节。首先是焊接固定,再送至加热炉经受炙烤,最后经过精加工机床切削打磨。极致精细的加工工序后,转轮精度能达到微米级别,静止状态下能处于质量平衡的“绝对稳定状态”。焊接固定转轮叶片/图片源于视频截图精细打磨转轮/图片源于视频截图测试验收生产出的转轮最后被送至测试工位等待验收,只有转轮的不平衡力矩低于75千克·米,才算通过静平衡试验,标志着水轮机组转轮实现完全“零配重”,自身能够处于绝对平衡的状态。转轮测试验收/图片源于视频截图白鹤滩水电站是中国水电的新“国家名片”,工程所有环节的设计和建造都被精雕细琢,施工工艺达到极致精湛,彰显了我国工匠的“匠心”和高超技术,是中国工程制造的巅峰之作。
2023年9月28日
其他

《嗨,亚运》| 科学训练 智能办赛 从纪录片中看亚运会相关科技应用

纪录片《嗨,亚运》海报“智能”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办赛理念之一。同时很多运动员在备战亚运的日常训练中,也运用到了科技手段。在最近热播的亚运会官方纪录片《嗨,亚运》中,就展示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应用。本篇带大家一起感受这些科技元素。“智能”办赛动态体育图标动态体育图标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创新。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61个体育图标动了起来,分别代表61个运动项目。为了让静止的线条小人动起来,技术人员模拟拳击运动员的出拳方式,捕捉最精准的动作素材。用于动态体育图标的设计。技术人员模拟拳击运动员出拳/图片源自视频截图技术人员捕捉动作素材/图片源自视频截图动态素材用于体育图标设计/图片源自视频截图技术人员制作动态体育图标/图片源自视频截图61个动态体育图标小人活了起来/图片源自视频截图智能驾驶汽车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中国本土企业研发的智能驾驶汽车,将承担运送各国运动员往返住地与赛场的任务。对于智能驾驶,感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道路、天气和交通参与者必须是准确的,尽可能地和人的决策结果接近。科研人员要不断测试车辆,目的是保证行驶安全。科研人员测试汽车智能驾驶/图片源自视频截图科研人员测试汽车智能驾驶/图片源自视频截图智能驾驶的感知环节必须准确/图片源自视频截图科研人员对智能驾驶的感知进行校正/图片源自视频截图科研人员进一步进行安全测试/图片源自视频截图赛事指挥部杭州第19届亚运会赛事指挥部,是运行指挥体系的核心与枢纽。赛事指挥部是一个
2023年9月19日
其他

用纯透明玻璃瓶装的啤酒真会变质吗?| 发现生活的科学

为什么啤酒通常都是用绿色或者棕色瓶子装?又为什么市面上也会见到纯透明的啤酒瓶?今天的文章要通过这部科学纪录片《造物说:一共分几步》来聊聊这种司空见惯却又略带神秘的饮料。按照纪录片的说法,造啤酒:一共分六步。首先要声明:啤酒是用麦芽酿造的,不是啤酒花!!!在选择麦芽的时候,可以选用大麦芽也可以是小麦芽,可以是多种麦芽混合也可以是单一麦芽。所以理论上说,啤酒如果也像威士忌一样鼓吹所谓单一麦芽,其实并不能决定啤酒的品质,充其量会影响口味。真正起决定性因素的,是麦芽的质量。麦芽正是制作啤酒的基础/动图源自纪录片选好想用的麦芽后,要把麦芽打碎。而打碎麦芽的关键目的,是让隐藏在麦芽中的“酶”暴露出来。通常啤酒厂会使用一套有着三层结构的磨麦设备,它不仅能将麦芽麦皮和麦芽碎粒分开。还可以将一粒完整的麦芽分割成若干个小颗粒,由于麦芽内部的胚乳被破开,胚乳中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酶就被暴露出来。麦芽中酶的位置/截图源自纪录片简单来说,就是把这些麦芽碎粒,跟三倍的水混合,然后加热。他们就能变成麦芽糖汁了。淀粉和蛋白质将在水中完成水解过程/截图源自纪录片在麦芽与水充分混合之后,“酶”要开始工作了。“酶”可以将淀粉和蛋白质这两种大分子物质拆成小分子物质,例如麦芽糖。而为了加快酶的工作效率,酿酒师会逐渐给这堆混合物升温。当温度分别达到50℃和70℃时,麦芽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就能被蛋白酶和淀粉酶拆成小分子。甜腻的麦汁就出现了,因为这时酶已经将麦芽中的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这一步也是让啤酒尝起来甘甜的关键。糖化过程使用的糖化锅/截图源自纪录片但怎么才能知道“糖化”什么时候完成呢?这就又出现了一个高中生物考点: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际上,酿酒师就是用碘来检验麦芽是否已经全部糖化了。他们往样液中滴入碘液,如果样液没有变色,就表示糖化完成了,可以进入下一步了!深色的部分就是还没变成麦芽糖的淀粉/截图源自纪录片啤酒不是小甜水!要想啤酒带有醇香的苦味,就需要加热煮沸,并趁着开始沸腾的时候,立刻加入啤酒花。先来看看啤酒花到底是种什么植物。很多人喝了一辈子啤酒,也没有见过它。啤酒花是大麻科葎草属的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中国古代叫蛇麻草,产于中国新疆、四川北部,属于药材。啤酒花现在在中国各地都有栽培。啤酒花的“真容”/截图源自纪录片生长在枝头的啤酒花/截图源自纪录片当然,现代啤酒工业使用的啤酒花,其实不是这朵花,而是压缩的啤酒花颗粒,它们更像是葡萄酒的软木塞。被压成颗粒的啤酒花/截图源自纪录片资料显示几千年来北半球各地都有拿它泡在酒里的记载。不过啤酒花真正成为啤酒专属酿造添加物,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定型的。9世纪时,人们发现啤酒花可以帮助啤酒防腐。又过了九个世纪,18
2023年9月12日
其他

喵星人爱好者收藏 | 哈基米习性纪录片合集推荐

01《大猫》该片的主角是大型猫科动物们,虽然它们生活状态和行为习惯都不相同,但都有着独特的生存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的猫科动物生活在热带雨林之中,需要面对和适应高温多湿的环境;有的则生活在荒漠中,需要忍受酷热和干旱,尽力找寻水源。片中展示了猫科动物们的分布情况和生活状态,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特征。猎豹在荒漠中极速捕猎|
2023年9月6日
其他

来做做这套初中数理化生题目 | 答案都在“超级系列”纪录片当中

暑假就要结束啦,马上又要奔赴紧张的学习当中了,那今天小编来给大家推荐几部“数理化生”的高分纪录片。不过在在推荐之前,跟着小编一起,先来做一套试卷吧!点击图片显示答案▼summertime点击图片显示答案▼summertimesummerti还会做吗?都还给数学老师了吧?不会的话来看看我们的纪录片吧!《被数学选中的人》海报这是一部从数学与人的关系出发,介绍数学作为最基础学科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意义。通过现实生活中数学的体现,如计时、建筑、音乐、天气预报等,介绍数学的应用。同时,通过对数学家的访谈,了解这些“被数学选中的人”是如何看待数学、看待科学演进的。非常值得一看,趁着暑假的尾巴,赶紧刷起来吧!数学题结束了再来给大家出几道物理题!点击图片显示答案▼summertimesummertime点击图片显示答案▼summertime点击显示丨淡出动点击图片显示答案▼summertime《我的牛顿教练》海报《我的牛顿教练》就是以牛顿为虚拟人物,为观众讲解人体运动中的物理原理。在这部纪录片里,牛顿化身为了体育项目的教练,从物理学的知识角度来讲解各种体育运动项目。这些体育项目五花八门,不仅是高水平运动员所展现的超乎常人的人体机能令人惊叹。让我们印象更深刻的还有不管运动多么复杂或简单,其运动原理都是由最基础的物理原理决定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碳酸饮料里的气泡、面食里的小苏打、游泳池里的“蓝水”,都隐藏着化学的奥秘。点击图片显示答案▼summertime点击图片显示答案▼summertimesummertime《门捷列夫很忙》海报这部纪录片是以发明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为动画形象,把看似触不可及的各种元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带领观众了解元素发现的历史,认识对于宇宙和我们最为重要的氢、氧、碳、氮元素,领略有毒元素的威力以及它们的功用。通过充满趣味性的知识介绍,向广大中国受众普及化学基本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我们都知道生物体内会发生很多化学反应,那我们刚刚已经介绍完化学了,那再来看看生物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吧!点击图片显示答案▼summertime点击图片显示答案▼summertimesummertime以上有趣的问题则来自纪录片《超级巴斯德》中的片段。《超级巴斯德》海报《超级巴斯德》以被人们熟知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串联人物,用6集篇幅系统介绍人类生物学形成至今的发展脉络,用众多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和有趣的故事,向观众展现生物学的动人魅力。本片将以巴斯德为核心,串联起整个生物学的各个学科,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及现代生物技术等相关的有趣知识。回想我们的学生时代,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总是有莫名的抗拒情绪,这大抵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科学的正确打开方式。而如今有如此多的好的资源,欢迎大家利用起来看起来,它可能是唤起对孩子们对理科世界感兴趣、爱上科学的钥匙!以上四部纪录片,其实是来自中央新颖发现纪实传媒于近年推出的品牌。此前该系列IP无论在纪录片还是在衍生品市场,都曾取得很高的流量与收益。尤其在家长和年轻观众中,获得了广泛关注。其制作单位中央新影发现纪实传媒自成立以来,不仅继承北京科影六十年科学纪录片的创作传统,更加积极探索新时代科学纪录片的创新发展之路,近年来连续推出了《手术两百年》《登峰》《总师传奇》《智能时代》等多部现象级科学纪录片。
2023年8月24日
其他

人类何时能够真正预测地震 | 在《地震追踪》中找寻答案

前不久,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了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北京等地都有震感。地震后当天震区记录到的余震数量多达59次,地震共造成了一百多处的房屋倒塌,现在当地的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2023年8月22日
其他

今天医师节!推荐三部让人“头皮发麻”高分医学纪录片

今天是全国第六个医师节,向全国1400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致敬!医学是重要学科,医学纪录片是科学纪录片中的大类。今天介绍三部中央新影发现纪实传媒近年制作的医学纪录片。每一部都扣人心弦,甚至让人“头皮发麻”。该片是中国国内第一部全景展现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科学纪录片,拓展了医学健康这一科学纪录片的大门类。该片以“历史+现实”的回环,全面展示了坎坷又充满人性关怀的手术进化史,讲述了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也介绍了现代手术的高超发展。内容涵盖了解剖学发展、麻醉消毒止血、打开腹部、攻入头颅、打开心脏、移植置换、癌症等多个方面。等待移植并跳动的心脏|图源/作品截图剧组历时3年,跨越十多个国家,采访了50多位国际顶级专家,以此呈现手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本片表现了医学技术的历史变化,展现出人道主义光辉。《打开一颗心》是《手术两百年》原班人马打造的又一部作品,延续了《手术两百年》的揭秘风格,也从此形成了“医学纪录片系列IP”模式。内容涉及心脏的演化、发育,心脏手术的历史、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心脏电生理、主动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以及心脏移植等方面。用跳动的动物心脏进行实验|图源/作品截图该片堪称心脏“史诗”,通过与心脏有关的科普和现实案例,展现了对心脏认知的探索以及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该片主创曾透露:“我们最终还是回到了心脏本体,把它作为主角。通俗地讲,就是把心脏看作一个人,建立它的形象,为它立传。”该片在科学纪录片的形态创新上也做出了新的尝试。在动画展示中,并未使用常规的纯动画,而是从医学VR中得到启发,借助精准的医学模型构建3D效果。在实景中,与主讲人互动,虚实结合,营造医学科学的氛围感和科技感。今年,《手术两百年》团队再上新,推出了《大脑深处》。全片从生物学、医学、神经病学、心理学等不同纬度展开,涵盖大脑网络、大脑可塑性、大脑记忆、大脑决策、脑机接口以及人工智能等脑研究方面的内容。正在进行的脑肿瘤切除术|图源/作品截图该片拍摄历时两年,共采访了60多位专家医生,100多个案例。《大脑深处》的推出再一次丰富了“医学纪录片系列IP”,该团队也把这种从人体器官和相关医学出发讲述故事的手法,固化为独特的创作思路。因为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故事。据透露,下一部作品关注的器官将集中在神经系统。以上三部纪录片,使中国医学纪录片不论从题材还是制作经验上,都有了极大的丰富。对发展科学纪录片的医学纪录片分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这些主创也意识到:医学是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它不可能像数学、物理那样精确。影响人健康的是科学观念,而绝不仅仅是技术。医疗给予患者的是帮助,而绝不仅仅是治愈。因此他们的作品中,都无时无刻不流露出人文的关怀。
2023年8月19日
其他

建议先收藏!全是八月最新上线的精良制作科学纪录片

大型工业纪录片《智造中国》分为五集,分别是《智造浪潮》《慧眼识真》《得心应手》《机思敏捷》《智领未来》。该片走进先进制造业的智能工厂,展现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过程,记录了中国制造业发生的深刻变革,描绘了中国工业的现代化蓝图。生动呈现了“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迈进,从“无所不智”,到“无所不能”,中国的智能制造业拥有广阔的应用市场、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产业生态,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潜力。纪录片《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的五集分别以《荒原新生》、《相伴相行》、《生命交响》、《回归之路》、《万物声息》为题,在中国三大阶梯的地理线索下,讲述了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中雪豹、东北虎、大熊猫、朱鹮、金丝猴、藏羚羊等国宝级动物与人类相伴同行,共同创造人与自然里的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中国国家公园的动植物奇观、自然美景、科学研究工作与成果,阐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对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即将播出的纪录片《望见山水—绿水青山生态兴》利用延时摄影、造景摄影、微距拍摄等多种拍摄手段展现了每集的主题,分别涉及中华大地上的森林、土地、沙漠、草原、湿地和国家公园的内容,回顾了林草湿沙亿万年自然演化历程和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向观众展现中国从古至今的生态保护的演变和发展,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和新奇的视听体验。该片利用新的研究方法、数据和分析方法等探讨新兴主题,这一季纪录片大胆触及了AI、抑郁症、芯片和就业等时下社会讨论度很高的话题,增加了更多元化的理解世界的方式,邀请专业的学者和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员参与到对现代生活的研究中,以头脑风暴的形式不断刺激观众的求知欲。本季纪录片延续第一季“桌面电影”形式,以电脑桌面作为研究的呈现载体,带来可视化、主观视角的独有观感体验。
2023年8月15日
其他

看完让人虎躯一震 | 五部关注气候的自然类纪录片

最近的天气可以说是变化多端,从高温炙烤、暴雨洪灾和这一切引发的衍生灾难,这样极端反常的天气频频出现,带给人们的除了生活的不便,也让我们对怪异气象成因的思考。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5部自然地理类纪录片,一起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风暴之下》,这是一部以第一视角来展现激烈天气以及灾害天气后果的参与型自然纪录片。全片视角来自于导演作为追风者的第一视点,并与一群天气追逐者一起走遍华夏大地,感受不同的风暴,理解风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风暴形成的云墙
2023年8月10日
其他

为何暴雨洪水频频威胁人类?| 推荐BBC高分科学纪录片《完美星球》

近日来,持续的降雨已经严重危害了中国多省多地区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截至发稿时,部分地区的抗洪救灾工作仍在有序开展,一些地区仍在继续转移受灾群众。近年来,我们已经对“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碳排放”等词语不再陌生,但也正是这些词语切实地危害到了地球安全。曾经的地球宜居、有序且欣欣向荣,可近些年来,飓风、山火、暴雨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保护地球,迫在眉睫。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部科学纪录片《完美星球》,它会告诉你,我们的地球环境和生态其实已经变得比你想象得更加脆弱了。
2023年8月8日
其他

精选七部高分考古学纪录片 | 给同学们的暑假穿越之旅

“考古学”是对于历史遗产的探索,其中也包含了许多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当代考古学运用了大量高科技手段。因此科学纪录片的范畴也应该有考古题材的一席之地。今天小编就为正值暑假期间的年轻观众推荐几部和考古相关的纪录片,希望同学们能在夏季的尾声里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进行一场放松的古代心灵之旅,并获得更多有趣的考古知识。01《寻古中国·古蜀记》蚕丛相传是古蜀首位称王的人,李白曾在著名诗篇《蜀道难》中写下过“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所以人们想象的古蜀大地,应是一个迷茫的洪荒世界。本纪录片通过对神秘古蜀国的考古发现的分析研究,深度揭示了古蜀文明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流域互相交流融合的过程,并展现了古蜀曾经辉煌和灿烂的文明。
2023年8月4日
其他

在观赏成都大运会精彩比赛的同时 你是否意识到运动背后的科学原理?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刚刚结束,各种紧张赛事正在紧张地进行当中。而五花八门的体育项目,让高水平的运动员们所展现超常的人体机能。但是你真得看懂这些体育项目了吗?不管运动多么复杂或简单,其运动原理都是由最基础的物理原理决定的。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部讲述运动科学的纪录片——《我的牛顿教练》,这是一部以牛顿为虚拟人物,为观众讲解人体运动中的物理原理。导演:李金炜播出时间:2018年片长:25分钟*6集观看平台:央视频出品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制单位:北京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在这部纪录片里有一位科学家牛顿,他没有继续做科学家而是改行做了体育教练。在他所教的每一个项目中,他都会给学生讲述他提出的牛顿定律是如何影响体育运动的,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本片共包含了骑车、跑步、游泳、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铅球、掷铁饼、滑冰、赛艇、冰壶、举重、射击等多个体育项目,都和物理学挂上了钩。下面一起来看看这部纪录片里面的运动物理学吧。1、游泳——想要游得快你就要克服“阻力三人帮”在该片第二集讲了游泳。泳池是人类挑战极限的第二战场,在奥运会的项目中金牌最多的是田径,其次就是游泳了!在本片中,讲述了人类最早产生的泳姿是蛙泳,后来的仰泳、自由泳和蝶泳等都是由蛙泳演变而来的,可以说青蛙是人类的游泳“祖师”。但是蛙泳却是所有泳姿中速度最慢的一个,那么游泳的时候如何又省力又快呢?牛顿教练是这样解答的!我们在游泳时,几乎98%的能量输出都用在了克服阻力,只要在水中开始前进,就会遇到“阻力三人帮”的拦截,它们分别是压差阻力、波浪阻力和摩擦阻力。水强大而又复杂的阻力,也决定了各种泳姿的差异。速度最快的自由泳游,整个过程人体基本都在水下潜泳,波浪阻力就大幅降低了,而且身体比较平直,没有太大的角度变化,这些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蛙泳虽然是人类最古老的泳姿,但游泳时身体要大幅度倾斜,出水快,入水慢,收腿和伸臂的动作还要在水下进行,可以说是处处受阻,所以蛙泳泳姿游、来最慢。所以,游泳时想要游得快,那么选对泳姿还是很重要的。2、体操和跳水:“角动量守恒定律”起着决定性作用除了游泳还有一个中国梦之队最擅长的项目,那就是跳水,而跳水也经常出现最复杂的人体旋转,就是翻腾与转体结合的动作。《我的牛顿教练》详细解释了这其中的科学原理及其关键作用。这两个项目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就是先翻腾再转体的动作
2023年8月1日
其他

致敬英雄!专访纪录片《中华好儿女》幕后感人故事

今天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出品,中央新影发现纪实传媒承制,央视军事频道首播的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中华好儿女》也在今天收官。该纪录片在多屏多端播出期间产生了较高的收视和浏览,在观众和众多媒体反馈中反响热烈。纪录片《中华好儿女》是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出品,中央新影集团发现纪实传媒承制的军事历史纪录片,共10集,每集15分钟。该片抢救性采访了八十位抗美援朝老兵,他们的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同时首度4K高清彩色修复了大量从未曝光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该片一经播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人民日报》公众号文章评价:“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依然在中华儿女的心间闪耀不息。”学习强国APP评价:“该片剖析和共情了中华英雄儿女的动人故事瞬间。”人民论坛网评论:“本片不仅是一曲英雄赞歌,更是一曲胜利之歌、致敬之歌。”同时,各平台观众和社交媒体网友也给予了本片很高的评价:央视军事的微博网友评论
2023年7月27日
其他

我们的20部科学纪录片陪你过暑假

《西南联大》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手术两百年》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楚国八百年》楚国800年壮阔的历史《良渚》走进良渚文化《大地之上》展现中国地理之美《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探秘与思想之旅《打开一颗心》珍惜每一次心跳《大脑深处》探索人类大脑《门捷列夫很忙》趣味式介绍元素发现的历史《我的牛顿教练》人体运动中的物理原理《被数学选中的人》数学对每个人的意义《大国基石》探秘中国的大型工程《稻米之路》一粒米的历史《登峰》测量珠穆朗玛峰背后的故事《留法岁月》新中国的建设者和他们的理想《全球公敌》中国与全球合作打击毒品犯罪《生命之盐》人类盐式生活的记录史诗《云冈》云冈石窟的故事《珠穆朗玛》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总师传奇》中国大型工程的总工程师们
2023年7月25日
其他

爹不疼娘不爱的中国女足却总让人为她感动 特别推荐《每个人都是答案》

中国女足姑娘们的首场世界杯比赛刚刚结束了。虽然以0:1的比分输掉了比赛,但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女足与欧洲女足的差距本来就非常悬殊。输球的结果并不意外,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女足姑娘不畏强敌的拼劲儿,始终让人血脉贲张。就如同贺炜的那句著名解说:请不要相信,胜利就像山顶上的蒲公英一样唾手可得,但是请相信世上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哪怕粉身碎骨。我们为什么喜欢中国女足,尊敬中国女足?今天想通过一部体育纪录片找寻答案,而它的名字,就叫做《每个人都是答案》。作为一个科学纪录片的自媒体,也算是女足世界杯期间的一次特别推荐吧。2022年四月,央视体育频道推出了这部《每个人都是答案》,时长50分钟。严格来说,是一部专题纪录。全片以当年2月中国女足夺得亚洲杯冠军为故事主线。今天小编将在本篇文章内和大家介绍一下这部纪录片。在当年2月6日举行的女足亚洲杯决赛中,韩国队先入两球,下半场唐佳丽、张琳艳在4分钟内连入两球扳平比分。第93分钟,肖裕仪打进绝杀球。中国女足3:2逆转韩国女足夺冠,这是中国女足第9次夺得亚洲杯冠军。而这场比赛,在所有中国人的记忆中,挥之不去。《每个人都是答案》就是以这场比赛为切入点,结合中国女足队员和水庆霞指导对当时比赛的回忆以及当时比赛的画面,复盘了决赛场上球员及教练员波折的心理历程及战术运用。如同在足球赛场上一样,“时间”在本片中尤为关键,全片按照赛程时间顺序推进故事。本部纪录片通过详细的技战术分析和传跑示意图画面回顾了本次比赛5个进球得分的过程,也通过采访中国女足队员王霜、张琳艳、肖裕仪、王晓雪、队长王珊珊及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指导,为观众从“上帝视角”全面解读了这场困难曲折的比赛。王霜是本片中第一个出场的故事讲述者,她是中国女足的头号球星,在场上司职前锋及中场。她讲了一个以假乱真的故事。在半决赛的前一天,王霜在小组对抗中因为转身回抢动作出脚过慢,右脚踩到了对方球员的脚上因此受伤。“好在”亚洲杯开赛时,时值印度新冠疫情相当严重的时候,每日新冠感染人数在四位数以上,很多媒体都不能到场,因此外界没有人知道王霜受伤的消息。水庆霞指导决定在开赛前先打一场心理战:让已经无法上场比赛的王霜和其他球员一起热身,以此迷惑日本队,让她们做与限制王霜有关的战术部署。在赛前热身时,球员们将行动不便的王霜围在中间画面切换到半决赛的赛前热身镜头。当时的比赛画面拍到了“演员”王霜一边做准备活动一边偷笑的场景。尽管在半决赛中王霜没能上场,但中国女足仍然在120分钟后,以点球大战的方式淘汰了日本。王霜在采访时也表示,很难忍住不笑啊!中国队在半决赛对阵日本队点球胜利王霜在采访中说,自己刚受伤时疼到不能动,连走路都成问题。听到这里,小编“破防”了。因为这场比赛从一开始就让人觉得那么“凄凉”。当时印度的新冠疫情相当严重,几乎全世界的媒体都不能前往印度对这场体育赛事进行报导。同样也因为疫情,本来应该充满加油和欢呼声的看台空空荡荡。与此同时,北京冬奥会刚在前一天开幕,亚洲杯决赛正好撞上可能会诞生多枚金牌的冬奥会第二个比赛日。最能稳定军心的大将受伤、本应在看台上加油助威的中国球迷被疫情阻隔、作为全世界最令人激动的体育赛事之一却难以被报导、与奥运会相撞……种种这些加起来,让这天变得越发像一个普通又平淡的周日。两天后,决赛即将开赛。观众看到的画面是半决赛后女足姑娘们欢呼庆祝和决赛前中国姑娘们镇定地完成赛前热身然后上场比赛。在本片中,小编才了解到组建一支胜利之师其实困难重重。为了全力以赴的对阵韩国队,中国女足自然希望能拿出最好的状态。半决赛和决赛之间只有两天时间,她们不仅要在两天内恢复体能,再次熟悉战术、完成赛前训练,还要换城市前往决赛场地。此外,因为疫情原因,王霜不能去医院治疗,只能让随行队医冰疗。因此王霜能否上场也是一个问题。在决赛前一天的训练结束后,水庆霞指导因为队员们在训练时松散而发火了。队员们在采访中回忆,那是她们集训以来少见得看到水指导发火。而水指导说,她怕队员们因为赢了日本队而放松要求。决赛前一天,在训练结束后,中国女足队员们被水导训了。比赛即将开始,王霜和队员们一起上场热身,这次她不是“演员”而是首发球员。在采访中,小编才知道,王霜是来到赛场休息室后,才知道自己即将上场。水庆霞指导在采访中回忆,对王霜何时上场的犹豫。王霜说在决赛前,她只能感受到兴奋。胜利之师只有优异的球员是不行的,还需要有经验丰富的教练。比赛开始前,水庆霞指导预判了韩国队的阵型,她说“韩国队可能会打三后卫、在防守上,两个边后卫会往回收,三四三阵形进攻比较多……”果然,开赛后,韩国队的技战术使用符合了水指导的预判。而很多观众也是在开赛后发现,中国女足的顶级射手王珊珊在上半场的位置是边后卫。在纪录片的采访中,小编才知道原来在水庆霞指导的安排中,很多球员都能适应2-3个位置,这也是她敲定23人大名单的标准。身穿红色球服、佩戴队长袖标的是中国女足队长王珊珊尽管一切符合预判,但是随着紧张的背景音乐响起,决赛来到了上半场第27分钟,韩国队1:0领先了。在纪录片中,解说词保持了《足球之夜》一贯的专业风格,用专业的术语和带有标注的传跑示意图分析了丢球的原因。“当韩国队展开反击的时候,我们的左边后卫姚伟正在由攻转守的过程中距离球较远,中后卫王珊珊自然要向左边补位,她的身后就出现了一大片空当。对方13号球员快速启动,但上抢未果的王晓雪此时已经落后对方一个身位,追不上来,如果她当时没有选择上抢,而是事先占住位置,如果后腰姚凌薇能够再早一步落位,也许就能切断韩国队进攻的路线。而韩国队迅速向前推进的时候,右边后卫娄佳慧已经注意到了伺机插上的韩国队员崔宥莉,只可惜还是慢了一步。”姚伟此时由攻转守,中后卫王珊珊此时正在向左边补位在采访中球员们说,第一粒进球出现后,球员们的心态其实还不错。紧接着中国球员犯规,送给韩国队点球机会,对方一蹴而就,比分来到了0:2。因此在上半场的45分钟时间内,中国队立马陷入了被动。中国球员禁区内手球,VAR回放裁判判罚给了韩国队一粒点球上半场结束后,球员们比教练员更早到达休息室,在当时比赛的直播镜头之外,水庆霞指导回忆说,进到休息室后,姑娘们都低着头心情很低落,而作为主教练的她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劝说。队长王珊珊回忆说,当时水指导告诉姑娘们“你们该怎么踢怎么踢,后面有什么结果我来承担。”小编认为这段穿插在决赛94分钟之外的、没有被镜头记录下来的画面,恰恰展现了队员和教练员之间的默契。不管失利与否,她们始终相信彼此的能力。水庆霞指导在休息室内布置下半场战术时间来到下半场,画面中显示的是“换人”的镜头。下半场开始前,水庆霞指导为加强进攻的速度和力度决定将原来的右边后卫娄佳慧换成高晨。右边前卫的位置换成肖裕仪。下半场比赛进行到30分钟,水指导做出第三个换人决定。这个决定改变了中国队的命运。为了防止王霜受伤,也为了增大进攻力度,刚满18岁的小将张琳艳将王霜换下场。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决定。后来比赛结束我们才知道,为什么水指导会启用一个在半决赛中甚至没有发挥好的年轻小将。她说,不止是为了让小将成长,也是因为当时世界上关于张琳艳的比赛资料太少,韩国队看她上场将措手不及。这个大胆的决定是否正确有待检验。但很快张琳艳就告诉大家,这个决定十分正确,因为小将张琳艳第一脚出球就给中国队制造了一个任意球机会,第二脚出球就让韩国队员手球犯规。张琳艳制造出了一个任意球后来看过那场球的观众都知道,是唐佳丽罚球。但在本部纪录片中,球员们和水指导还原了当时的心路历程。当时没有人指定谁去罚点球,在场上的球员们想的是,本来一定是经验最丰富的王霜罚球,但是那时王霜已经换下场。水指导也没有指定人员。在短暂的等待后,是唐佳丽主动把球拿了过去。唐佳丽准备点球唐佳丽准备罚球的时候,背景声音是一段心跳声。尽管现在小编已经知道最终结果,但是那个时刻仍然让人非常紧张,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球很关键。水庆霞指导回忆说,当时的她直接低下了头根本不敢看这个点球。在距离比赛结束还有23分钟的时候,中国女足进球了!唐佳丽点球罚进小编在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时常会觉得她们是一支“勤能补拙”的队伍,也是一支对彼此“知根知底”的队伍。因为她们总是会让人觉得尽管知道自己与世界上的其他强队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她们勇敢、坚韧,永不放弃、始终在尽力做到最好。这粒进球结束后,观众们看到中后卫的王珊珊回到了她最熟悉的位置上。而后面就出现了一个空当。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大家的目光都在球上,水指导此时正在快速决定是换李佳悦还是让姚凌薇回到后场。最终她决定让姚凌薇后撤。但这是很冒险的决定,因为此前姚凌薇从来没踢过这个位置。比赛来到第72分钟。神奇小将张琳艳头球破门。从68分钟到72分钟,中国队连追两分将比分扳平。张琳艳头球得分下半场进行到45分钟,比分仍然是2:2,但是此时场上出现了一脚失误。韩国队10号球员池笑然带球内切,起脚射门。边后卫姚伟上前解围。但这一脚却没有踢远,反而让球来到了对方的脚下。最终韩国队的一脚射门让守门员朱钰扑出。但因为球此时还在韩国队脚下。王晓雪为防止手球犯规,特意背手封堵,在第二脚成功断球,将球踢到了界外。而这个画面,成为女足精神的最佳体现。王晓雪背手封堵在本片的采访中,关于那一刻,王晓雪表示,她当时什么都没有考虑,只是想千万不要手球。同时,所有的姑娘们都在紧张时刻后,做好了加时赛的准备。此时伤停补时只剩下3分钟。但在这常规比赛时间的最后3分钟内,她们依靠一次教科书级别的团队配合,赢得了比赛。随着肖裕仪在场上大喊一声“猴王”,她接到队长王珊珊的传球。在92分57秒,肖裕仪破门得分。中国队依靠团队配合给肖裕仪创造了破门机会配合技战术分析图,解说词再次带观众回放那精彩的一次配合:“张睿把球传给了从锋线上回撤的张琳艳,随后张琳艳又背身把球传给了在中路正面接应的唐佳丽,唐佳丽再次将球传回给同样回撤接应的王珊珊,而此时,右路的肖裕仪也在伺机插上。果然王珊珊的这脚直塞球打破了对方的整条防线,也为插上的肖裕仪提供了绝佳的射门机会。92分57秒,肖裕仪破门得分!”女足姑娘们按照训练的要求和长时间形成的对比赛的阅读能力,完成了这一球的得分。此时距离伤停补时结束还有2分钟。王霜在这一刻激动地晕了过去。中国女足的夺冠时刻让小编动容的不止是本片中球员们拼尽全力忍着伤痛在赛场上拼搏、在关键的时刻仍然沉着冷静的态度,还有水庆霞指导和球员们的彼此熟悉和信任。最重要的是,这场比赛让所有人都再次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也许这就是答案。中国女足,不管输赢,努力就好!水指导评价中国女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23年7月22日
其他

五部关于数理化的纪录片 | 适合暑假给孩子看

不论你是哪里人,在你的学生时代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肯定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目前全国的同学们都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放暑假了,今天小编就要给大家推荐5部和“数理化”有关的纪录片。或许在课堂上它们是让人“头晕目眩”的“数字+字母”组合,但是在暑假,让我们给它们一个机会,看看它们本来应该多有趣!《被数学选中的人》NO.1导演: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震撼视觉的50个科学纪录片经典镜头

科学纪录片往往是利用整部影片为观众进行知识的传播与分享,其中不乏拍摄精致,构图严谨,甚至使用了罕见的特技的画面,有的散发美感,有的则以情绪见长,还有的则充满深意。那今天小编就用“定格瞬间”带大家感受50个科学纪录片中的震撼场面!01《北极故事》(2007)在北极,海象妈妈正在教自己的孩子如何从水中爬到冰面上。02《海豚湾》(2009)一只可怜的海豚冲破了几道渔网逃离大屠杀03《病毒为何致命》(2009)显微镜下的病毒好像彩绘的玻璃窗04《冰冻星球》(2011)捕猎的狼群正在试图分散团结一致的野牛群05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一篇文章带你看完本届白玉兰奖纪录片 《柴米油盐之上》

第28届上海电视节在上个月闭幕,在本次电视节上有多部海内外纪录片斩获不同奖项。小编将在本篇文章内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柴米油盐之上》这部纪录片,它获得了今年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系列纪录片”的奖项。《柴米油盐之上》(A
2023年7月13日
其他

一篇文章带你看完上海电视节两部展映科学纪录片

第28届上海电视节在上个月闭幕,本次电视节展映了多部纪录片。小编将在本片文章里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展映的两部科学纪录片:《我们的生物多样性——卓乃湖》以及《布莱恩·考克斯:火星七日》
2023年7月11日
其他

频频致人轻生的抑郁症究竟是什么表现?

著名歌手李玟因患上抑郁症轻生辞世。让人唏嘘感叹的同时,更让人对抑郁症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恐惧。今天就用一部纪录片来帮大家更客观的了解抑郁症。抑郁症的表现究竟是什么样?“在没有底的黑洞里快速的往下坠,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撞到底。”
2023年7月6日
其他

回忆尘封的老科教片(1949-2010)|一脉相承的科学纪录片

2012年发现纪实传媒参与制作的电视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聚焦气候与能源,从人类文明史的高度反思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该片获得了第12届“金熊猫”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自然环境类评委会特别奖。
2023年7月5日
其他

专访总导演石岚 | 纪录片《中国元宇宙》探秘未来科技

中国第一部聚焦“元宇宙”领域的大型科学人文纪录片《中国元宇宙》(暂定名)已于2023年3月19日举行开机仪式。该片将同观众一起探索“元宇宙”这一炙手可热的概念,此外,该片将首先重点关注医疗、教育、文旅、制造业等“元宇宙”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的先行领域,展现元宇宙技术正在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2023年一月中下旬,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成功“出圈”。它的火爆再次引发了中国社会对“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概念的讨论。因此纪录片《中国元宇宙》自开机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在2023年3月19日《中国元宇宙》纪录片开机暨“元宇宙中国行”活动的发布会上,相关领导、业界专家学者和行业践行者对“元宇宙”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热烈讨论,此外还表达了对《中国元宇宙》和“元宇宙中国行”活动的期待。在5月19日,福州作为“元宇宙中国行”系列活动第一站,也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资料图片)
2023年6月29日
其他

我们从全网上千部作品中 | 精选了这10部科学纪录片

《未来漫游指南》由B站出品,BBC
2023年6月27日
其他

在地球最高处,我们拍摄纪录片 | 专访珠峰纪录片主创

前不久,小编的同事们完成了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2》在珠峰的拍摄。这是一次令人敬佩的拍摄任务。为了获取极端海拔的气候变化数据和画面素材,摄制团队5人,历时16天,攀抵珠穆朗玛峰海拔6500米的高度,并完成大量取景拍摄。在此之前,纪录片团队创下的珠峰的取景记录是海拔6800米。这样的高度对于纪录片摄制团队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考验。这次拍摄可以说是纪录片领域的壮举。作为他们的同事,我们感到骄傲,也想和大家分享这份喜悦。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首播于2012年,是一部讲述气候变化,并站在人类文明史的高度去反思人与自然生存关系的纪录片。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次重启的是第二季,仍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题。早在2020年,由中央新影发现纪实传媒的赵宏林、武政国、王澍、苏启昭、刘世乐、冯晶晶等主创组成的《登峰》摄制组,成功纪录了中国科考队史上第二次攀登测量珠峰真实高度。我国官方公布的珠峰最新海拔8848.86米,就是那次科考的数据成果之一。当时,导演赵宏林,摄像师武政国,最高攀抵海拔6800米,创下了国内职业纪录片团队抵达的最高纪录。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还记得你那年的高考吗?

今天全国高考开始了。小编的办公室里,有二十年前参加过高考的老人儿,有十年前参加过高考的不太老的人儿,也有五六年前参加过高考的年轻人儿,但说起这个话题,貌似你的高考,我的高考,大家都一样……有的人说高考遇上了爱情,有的人说高考碰上了生理期,有的人说高考是一种玄学,还有的人说高考是一场收获,也是一次解脱……今天,我们想给大家介绍三部关于高考的纪录片,它们各具特色,而且是当时非常著名甚至是引起过轰动的作品,有的拍摄于将近二十年前,也有近年首播的作品,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不同的青春和相同的十八岁,这些画面和故事,几乎代表了我们所有人的高考岁月。
2023年6月7日
其他

推荐这10部给孩子的科学纪录片 千万别让神兽六一整天玩手机

今天是六一,小编要来推荐几部适合孩子们观看的科学纪录片。既有趣,又能长知识。如果暂时没时间看,也可以收藏。
2023年6月1日
其他

冬夏积雪,望之皓然!原来你是这样的太白山

乌药是一种剧毒草药,虽有回阳救逆,散热去疼的大补功效,但由于其带有剧毒,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就算药农之间,也屡屡有吃乌药中毒的传闻。然而祖上行医的曹家,却自创出了一道结合太白本草的乌药药膳。
2018年3月25日
其他

绝妙陶瓷,看过方知造物有灵且美

与其说窑变的万千,不妨说,泥土是有记忆的。而对陶瓷手艺人来说,每一件陶瓷,都如同大自然赐予的惊喜,都有它独一无二的不确定性,每一个线条,不同的色彩变幻,在精心的揉捏和烧制之后,宛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2017年12月18日
其他

【萌晨的旅行】跟我一起,美美地迎接多彩2017

写出团圆美食<u>@文明密码</u>官方微博
2017年1月30日
其他

【萌晨的旅行】跟我一起,美美地迎接多彩2017

写出团圆美食<u>@文明密码</u>官方微博
2017年1月30日
其他

【编导说】你现在还喜欢过年吗?

发出你的故事<u>@文明密码</u>官方微博
2017年1月29日
其他

【编导说】在浙江平湖,我结交了一个平和的“姑娘”

发出你的故事<u>@文明密码</u>官方微博
2017年1月28日
其他

新年特辑 | 东西南北过大年

在这里的暖泉古镇有一种古老的民俗,已流传了500年之久。身体强壮的勇士们,要把烧红的铁水,甩到城墙上,溅射出来带着高温的炫目火花。惊险的民俗表演让这个平静的小镇在新春之际热闹了起来。
2017年1月27日
其他

央视科教频道文明密码栏目重磅推出《东西南北过大年》十二集春节系列节目!

河南省渑池县,位于黄河小浪底水库南岸,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沿着黄河中下游聚居,创造了早期的人类文明,现在称为仰韶文明,而仰韶就得名于黄河小浪底南岸河南省渑池县的一个小村庄——仰韶村。
2017年1月26日
其他

央视科教频道文明密码栏目重磅推出《东西南北过大年》十二集春节系列节目!

河南省渑池县,位于黄河小浪底水库南岸,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沿着黄河中下游聚居,创造了早期的人类文明,现在称为仰韶文明,而仰韶就得名于黄河小浪底南岸河南省渑池县的一个小村庄——仰韶村。
2017年1月25日
其他

央视科教频道文明密码栏目重磅推出《东西南北过大年》十二集春节系列节目!

河南省渑池县,位于黄河小浪底水库南岸,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沿着黄河中下游聚居,创造了早期的人类文明,现在称为仰韶文明,而仰韶就得名于黄河小浪底南岸河南省渑池县的一个小村庄——仰韶村。
2017年1月24日
其他

与陈晨穿越到古代,过一次原汁原味的二十四节气!

,估计很多人都会感到熟悉又陌生。“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28个字,说明了12个月,表述了365天,又相传了2000多年。
2017年1月23日
其他

【编导说】小时候过“节气”的记忆该从何处寻?

说起二十四节气,我总会感到陌生又熟悉。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28个字虽然小学时学过,但总也记不起。相比之下,倒是一首九九歌,无论何时我都能一字不差地诵起。
2017年1月22日
其他

“九九”的第一夜,要从一顿火锅开始

吃着热腾腾的火锅,听着大家相互的问候,一种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对漂泊在异乡,许久不见的朋友而言,冬至吃火锅,不仅是为了进补,更重要的是一种别样的团聚,更多的冬至传统习俗跟着陈晨去节目中看吧!
2017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