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帅不行”的福建游神,找寻不到的文化温室

蛙蛙日记 知著网 2023-04-06

「我们为艺术拷上了太多无形的道德枷锁,在挤压文化创新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丧失了对美的包容与理解。」

>>>


神像长什么样?
或不怒自威,或宝相庄严,是一眼望去便心生敬畏的肃穆。
但近日福建的游神队伍,却由于“高颜值”出圈。其中的华光大世子、张世子等传统神像被塑造得剑眉星目,神似“焦恩俊”等古装帅哥。
(福建游神队伍中的神像)
网友形容其为“玉树临风,英气逼人;眉如远山,目似刚星”,当地的旅游宣传博主也打出“我与神明画押,赌你心动一刹”的标语。从前敬而远之的神明,霎时间在社交平台吸引了一大波“颜值粉”。
然而这一波靠颜值出圈,福建游神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网友评论)
有网友认为,神像应当具有的威严与震撼被现代化的精致面孔所打破,失去了历史所赋予他们的神性与文化特色。被注入了现代审美的神像,让人们对传统工艺的欣赏仅浮于表面,美则美矣,却失了灵魂。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磨合中,每一次创新都是对公众包容度的试探,也是一场关乎民俗文化存续的冒险。

千神一面的顾虑

审美泛化的危机


“游神”是在传统节日中,将庙宇中的神仙们请出来巡街的习俗,是民间膜拜神灵、祈求保佑的盛大仪式,寓意着“神明降临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
福建信奉的神灵众多,各有各的传说,每年的游神也格外隆重。每年的福建游神,都凭借着众神狂欢的赛博场面,引发大批网友围观。
(福建游神的壮观场面)
在如今的数字社会中,视觉符号无疑占据了当代文化的重要席位。游神影像在社交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压缩了受众对神话的想象空间,使其对原本抽象的神话文本有了具象的把握。
因此,视觉符号改变的限度关乎着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其呈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
(传统游神的形象)
而今年,在这一场关于“神该是什么样”的讨论中,最中心的议题之一便是神的面貌是否能够改变,以及改变的限度在何处?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可以。神话凝聚了普世的人性观念,寄托的是人们对当代价值的召唤。而神像作为神话的具象化产物,并无实体可考,本就是千时千面,不仅随时代变迁而变动,甚至与其所在地理位置也息息相关。
(“孩童样貌”的哪吒形象)
以我们所熟知的“哪吒”为例,在北宋释道原的描述中,哪吒是“三头六臂擎天地, 忿怒哪吒扑帝钟” 的庄严肃穆形象。而到了《西游记》中,哪吒便成了“神奇多敏悟, 秀骨更清妍”的孩童样貌。
至于第二个问题,反对者最大的顾虑便是传统艺术沦为市场化的附庸,对一切传统美学进行分割与降解。
一方面,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下,大众视觉媒介创造了一系列的美学标准,“美”的形象逐渐被固化,逐渐形成审美茧房。
无论是对“白幼瘦”的追逐,还是对“180双开门”的审美取向,都在无形中束缚了身体形象的多样性。
当神像也被赋予“帅气的脸庞”“双开门的身材”时,部分网友难免产生对“颜值至上”的不适感,将其视为审美泛化的同质性产物。
(“双开门”的韩漫形象)
另一方面,社会对于西方主导审美格局的不满情绪,一直以来都是掀起网络论战的导火索。
在西方凝视的语境下,“小眼睛塌鼻子”是对东方面孔的刻板印象,被剔除在美的边界之外。
(雄狮少年中的主角形象)
而不论是网友对电影《雄狮少年》中主角“眯眯眼”的不满,还是对游神中华光大世子等神像高鼻深目的抨击,都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东方文化审美崛起的祈盼。
在迎合市场化与保留东方性的踯躅中,传统文化无疑是在“戴着镣铐跳舞”。

何处寻找

传统艺术喘息的空间


传统文化的创新之路,一直与争议并肩。
对于游神神像的“新面貌”,部分互联网看官给予“太帅了”“丧失敬畏心”的差评;而大部分情况下,争议来自于“太丑了”的吐槽。
春节期间,重庆三峡广场所建造的巨型兔子灯,一经亮相就被网友吐槽“丑哭”“吓人”,最后无奈被拆除。然而这只兔子灯,虽未中规中矩地沿用可爱的卡通图形象,却也在融合了剪纸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拟人化的创意表达。
(重庆三峡广场的兔子灯)
重庆兔子灯因为没有迎合大众的普遍审美,最终难逃被拆除的厄运;福建游神神像却由于贴合了大众的审美期待,被绑上“漠视历史”的刑架。
这是否显示出,我们为艺术拷上了太多无形的道德枷锁,在挤压文化创新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丧失了对美的包容与理解?
同时,值得思考的是,对于部分网友质疑神像“浓眉大眼”是在迎合西式审美,是否有略带自我东方化的嫌疑?
(网友评论)
一边是对传统文化循规蹈矩的“恨铁不成钢”,一边却又对传统文化迈出的脚步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在部分网友眼中,仿佛批判“出格”的传统文化,成了展现自身文化底蕴的手段。
在一声声吐槽中,我们可以看到情真意切的箴言,却也不乏跟风嘲讽的嬉笑。
(对福建游神形象的评论)
固然,审美是私人化的体验,有人爱如今现代审美下的“华光大世子”,就有人更青睐更具传统风格的游神。但一味地蔑视前者,却也未免失了包容的气量。
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着给予更多的宽容。
当艺术的创作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会被拉上社交平台的舆论场进行大肆批判,那么真正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

跳脱出个人的想象

让包容回归艺术


福建游神的这一次尝试虽然有迎合大众审美之嫌,但在社交传播上对传统民俗的推动却不言而喻。
不论是慕名前去参观游神的游客,还是在云端共赏“华光大世子”盛世美颜的网友,都对民俗文化产生了关注与兴趣。
(被颜值吸引的网友)
固然,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我们要警惕被视觉符号所操纵,避免单一的身体美学标准。但“张世子”的俊美有其历史依据,在传说中本就是“鲜衣怒马,拈弓搭箭,少年神将,意气风发”,其神像的塑造也并非是单纯地向流量文化的妥协。
然而,这一种关注与兴趣若仅仅停留在审美层面,恐怕就真的会让传统文化之美沦为装饰性的工业产品。
当神像之“美”堕落成肤浅的“精致”与“帅气”,这一种肤浅的感官快感只会同化我们的审美情趣,再难发掘其背后的文化意味。
(形态各异的福建游神)
或许,网友对于神像的关注源于其给予的感官刺激,但这绝不能成为网友注意力的终点。
通过感官刺激来攫取大众趋于浅表的低层次审美倾向,仅仅是传统文化传播的第一步。如何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进一步传递出来,才是我们应当思索的问题。
我们对传统艺术何去何从的讨论,究其根本,还是怀着期待与热爱,想要为其探寻一条顺应时代的发展路径。
正如美猴王的形象千变万化,从电视剧中六小龄童的演绎,到电影《大话西游》中周星驰的改编,虽无恒定的表现形态,却无不丰富了这一文化IP的内涵。
(动漫中的孙悟空的形象)
无止境的争辩只会让个人囿于对于艺术的想象中,反倒限制了文化的野蛮生长。
不如多给文化一些舒展的空间,天高海阔,任凭翱翔。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