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应关切丨轨交高架站能抽烟吗?牛角沱站喇叭可否小点声?纳凉可带小板凳,乘车呢?

重庆发布 2023-09-22
纳凉时可以自带小板凳乘轨道交通列车时呢?轨道交通区域内为什么不设置“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发现有乘客吸烟怎么办?
关于轨道交通的Q&A小布丁带你看


01
纳凉时可以自带小板凳,乘轨道交通列车时呢?

不可以。


规格材质符合安检要求的小板凳可以带上列车,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小板凳作为座椅在列车上使用。原因如下:


①在人员密集的车厢内自带凳子乘车,会挤占较大的空间,使车厢内原本有限的空间更加拥挤,减少列车载客量。


②客流较大时,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小板凳放在过道和车门处,会阻碍其他乘客通行,降低通勤效率。


③自带的小板凳无法固定,列车启动或停车时,凳子上的乘客可能会由于惯性摔倒,同时也有绊倒其他乘客或被其他乘客撞到的危险。


02
轨道交通地下站空气为何如此清新?
“通风空调系统”是轨道交通车站空气清新的“秘密武器”。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系统之一,通风空调系统可以对车站内部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空气压力和空气品质进行控制。
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有通风和空调两个功能,而通风功能有小新风空调送风、全新风空调送风及通风三种模式,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节。
除了保证通风,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中的空气净化器还能让空气更加清新。
更多详情,可点击查看详情>>>


03
轨道交通范围内为什么全面禁止吸烟,而不是设置“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呢?
轨道交通属于人群密集、空间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在这样的空间内吸烟,不仅会影响到其他人的身体健康和影响乘车环境,产生的烟雾可能触发烟感设备,影响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秩序;若由此引发火灾,还会危及运营安全和乘客生命安全。所以,无论是在车站内,还是在列车上,都是禁止吸烟的。

同样,高架站、进出站的通道、线路换乘通道、各出入口、卫生间等,都是禁烟区。只要进入到轨道交通管辖范围内,无论是付费区还是非付费区,无论是地下站点还是高架站台、卫生间,或是换乘通道,这些公共区域都完全禁烟。
如有乘客抽烟,在车站内,您可以第一时间告知车站工作人员跟进。在列车上通过车厢内的紧急报警器通知司机,或拨打重庆轨道交通服务热线电话023-68002222反映,司机或服务热线人员会及时将情况通知前方到站的车站,车站会安排工作人员提前在对应位置等候,待列车进站后上车处理。


04
刘家坪地铁站改造后,有没有连接刘家坪北侧道路的便捷通道出口呢?
已运营的地铁6号线刘家坪站,因工程实施条件等原因,前期规划时设计出入口为3个,未在刘家坪站北侧设置出入口。正在建设的地铁6号线东延工程,线路以刘家坪站为起点,同时将进行扩建改造,届时刘家坪会增设一个跨木耳场水库通往茶园北侧公园广场的出入口,方便茶园北侧居民乘坐地铁。


05
海棠溪站声屏障全封闭施工的时间计划是什么样的,预计什么时候完成?
环线海棠溪站声屏障全封闭改造相关招标工作正有序进行中,预计10月底前完成公开招标。由于是对已开通的线路施工改造,为保证运营安全,该工程的施工工期经专家研究论证约为27个月。


06
1、 3号线有的车站顶部有大风扇,有的没有。虽然候车室里有空调,但经常吹空调确实不舒服,能不能人性化一点加装风扇呢?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我们在3号线唐家院子站试点安装了工业风扇,后期将综合工业风扇试点效果、车站空间高度等进一步研究是否进行推广。


07
3号线牛角沱站站务员喇叭声音能不能小一点?

为了乘客乘车安全,车站工作人员会使用喊话器进行安全喊话提醒。针对您所述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车站已要求工作人员喊话时尽量与乘车市民保持适当距离。


08
环线从四公里到海棠溪方向,每天晚上22:55左右列车就收班了,回海棠溪需要在罗家坝站下车然后走回家,能不能延长运营时间?

目前,普通工作日及双休日,环线全程末班车22:30从重庆图书馆站和二郎站对发全程运行。环线除全程车外,还在节假日及节前一天增加了半程载客列车,发车时间延长至23:00。罗家坝站是四公里车场的接入站,相关信号、道岔、站台换端等条件满足列车回库的要求,若运行至海棠溪站则不满足行车组织条件。


因地铁环线线路长、上线列车数多等原因,列车早上4:40左右就开始前往指定的沿线站点准备载客,次日近1:00列车才能完成全部运输任务回到车场。为保障运营安全,夜间工作人员会对线路、列车、接触网及道岔等设备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张,现已无压缩空间,故环线暂无法进一步延长运营时间。


大家都在看



亚信科技@重庆!这一全国总部落户两江新区

【早生活0809】轨交18号线李家沱长江复线桥满荷载试车!

闭幕式,高清大图来了!





来源:重庆发布综合 重庆轨道交通

编辑:邹雨璠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