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平凉】一则消息让平凉东城区房价一夜暴涨,今天讲述与之相关的故事!
平凉一中校史沿革述略
张佩璟
清朝末年,朝政腐败,科举空疏误国,朝野有识之士共谋“图强御侮”,发出了“救国必自变法始,变法必自科举始”的强烈呼声。在各方压力之下,清政府不得不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发布“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的圣谕。
至此,在我国实行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完全废止。
同年3月28日,平庆泾固化道王树枬奉命以旧有柳湖书院改办中学。赞助者有平凉府知府瑞寿、平凉县知县卢求古等,名曰“陇东官立中学堂”,王任监督,嗣后继之者有熙麟、庆隆、同镇牲、明堃、凤来等。经费仍继接原柳湖书院之经费来源,即道属21州县摊解、田租及门店等。学生仅数十人,合班授课,设备甚简。所开课程,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宗旨为原则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师资等所限,“西学”之比重甚微,学堂仍因旧习,以讲经为主。
虽则如此,它却是陇东教育史上一件大事,它标志着封建的传统教育从形式上不复存在,旧的、为科举服务的书院式教育制度在陇东地区宣告结束,从而也使“柳湖”这所古老书院一变而为陇上新文化之策源地,其意义不可小觑。
辛亥革命后,府制虽废,而中学犹存。
民国二年秋(1913),由省教育司改学堂为学校,易监督为校长,由司委任郑浚为校长,定名为“甘肃省立第二中学校”,校址校舍仍其旧。始分班上课,并规定修业期为4年。本年冬,学生毕业者2名,是为该校创办以来第一届毕业生。
民国三年(1914)春,白朗军攻破陇县,前导至华亭安口窑。省府以平凉、静宁为防堵前沿,令护军使张行志派兵扼守其要。张集军平凉,其部驻军柳湖,学校房屋及教学器具为之破坏者甚多。乃于7月,校址由北郊柳湖迁移至城内旧考院,即现今之校址。
民国四年(1915)12月,郑浚辞职,柳毓堂继任。民国五年(1916)5月,奉令每年拨发办公费3000元。学校经费始由省库开支。是年秋,添招新生一班。民国六年(1917)柳辞职,委张廷选为校长。教厅有将该校与七师(平师)合办之令,不果。
民国十年(1921)张辞职,胡师文继任。民国十三年 (1924)2月,胡去职,委赵秉璋为校长,奉令施行新学制,即改四二制为三三制。是年,添招三三制初中一班。8月,赵因学潮去职,委杨廷祯为校长。
民国十四年(1925)改造校门并整顿校产。该校学田千余亩,而每年租金不过数百元,收人甚微。自杨校长始,增加租金。6月,杨调省,裴俊杰继任。该校学田、校产向由泾原道尹公署经办,裴校长与当局交涉,始行收回,由学校自行管理。
民国十六年(1927)5月,裴去职,教厅复委胡师文为校长。民国十七年(1928)4月,奉令复将三三制改为四二制,即添招四二制初中新生一班。12月,胡去职,魏振华接任校长,对图书馆略加整顿,添购新书,清丈学田,复定租金,订定《教职员服务规程》,使校务管理趋于规范化、民主化。
民国十九年(1930)秋,魏辞职,贺世昌为校长。翌年秋,增加学生一班。民国二十一年(1932)建筑礼堂一座,6月动工,10月落成。民国二十二年(1933)又遵部令,改学制四二制为三三制,招收三三制初中学生两班。收回校北学田内营房54间,以作学生宿舍,后称北院。学校向因经费关系,理化仪器、自然标本等设备,一无所有。贺校长乃发起向各方募捐,赴沪购买仪器标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春,贺去职,委王自治为校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元月,奉命改学校为“甘肃省立平凉中学”,仍委王自治为校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春,王校长调任甘肃学院院长,委田澍普为校长。
时抗日战争爆发,民国二十八年(1939)10月30日上午10时许,敌机25架分两次轰炸平凉,校院投弹7枚,炸毁校舍7间。师生均于郑家沟窑洞授课,幸无伤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夏,奉命成立高中,招收高中新生一班。
自民国至解放,近38年,该校共历校长13任,而田澍普任期最长,建树最丰,在师生中之印象亦最深。他不仅制定并完善学校教学、校务等方面一系列管理制度,而且还整顿学田,增修校舍,改善办学条件,特别在八年抗战期间,他率领全校师生挖建防空窑洞,迁移学校贵重资产,既有效防御了敌机空袭,保护了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又使学生于敌机肆虐之际,平安上课,安然无恙。民国三十七年(1948)8月,田校长坚辞获准,委王宗仁为校长。
民国三十八年(1949)7月30日,平凉解放。溯自该校改制,以迄于解放,共历45载,毕业者53班(其中高中10班),计1700余人(高中218人),班级由不足一班而增至14班,学生由数十人而增至数百人。校址、校舍以及各项设备、设施亦有很大增加。这期间,渗透着不少仁人志士及莘莘学子的汗水与心力。
学校之沿革变迁,巩固发展,固然有日积月累、由小渐大之变,但与其所处地域、人口、当地学校数量及其所历年限相较,是极不相称的。
从上世纪初到上世纪30年代末,陇东平庆固3区21州县,仅此一所中学。到了1940年代初,一些州县虽有初中之设,而高中也还仅此一所,且高中学生数额屡屡奉命增加,而每届毕业生始终未过50之数。其发展何等之慢也! 此等情形.非陇东人民愚蒙庸钝不识向学之益,而是有其深刻之社会政治根源。
首先,社会动乱,兵匪相乘,学校成了军队强占驻扎之所。除前所述民国初年军队强占柳湖被迫迁校及日机轰炸无法在校上课等事由之外,较大兵事尚有如下几起:
一、民国十六年(1927)中院西斋长期驻军,致使学校停办3月有余。驻军开拔时,不慎失火,焚毁学舍20余间。
二、民国二十一年(1932)2月,平凉驻军十七师与十三师火并,以学校为作战中心,枪弹横飞,以致校门几至倒塌。
三、民国三十八年(1949)5月,平凉警备司令部急令学校紧急疏散出校,学校由军队驻扎。接着6月初,陆军第八十一军二九四师八八O团进驻学校。团长马明礼通令学校留守人员,出入须受卫兵检查。如此等等,不计其数。像这样之动荡战乱环境,应接不暇,逃命弗及,又何以办学?
其次,该校学生多属农家子弟,而农村经济凋敝,生灵涂炭,兼之苛杂繁兴,连年荒旱,灾民饥毙触目,于糊口求生而不得,何暇读书?就以民国十八年(1929)为例。本年8月13日,学校出告招生,应招四二制初中学生一班50名,报名应试者不知有几,而榜示仅录学生4名。因招收新生尚未满额,16日起,陆续招考。至9月24日,连续招考8次,仅录学生8名,终未录满应招之数。民国二十年(1931)3月,连续招生10次,仅录学生38名。生员匮乏至此,学校何以能够发展!另外,每学期常有少则十数、多则数十学生因连年荒旱,家境贫寒,甚或因家遭匪劫等原因而辍学。故每届学生都是收录者多而毕业者少。
再次,教职员待遇低微,生活艰难,竭尽全力而代课、兼职,所获几不足糊一人之口,常常是冬暖号寒,年丰啼饥,兼以物价飞涨,米珠薪桂,每人每月伙食费往往高达500元之巨,而薪金、津贴辄数月不发。教职员生活无着,常常举行罢教,以示抗议。民国三十二年(1943)教职员生活极度艰难,而当局由2月至5月底眷属食粮颗粒未发,以致生活陷入窘境,几至断炊。校长田澍普多方交涉未果,到5月21日,忽接粮政局通知,拨发2、3、4月份眷属粮食,改小麦为糜子,而平市、县属公务员尚领小麦,惟教员、囚犯等改发糜子。穷困已极之教职员,深感与囚犯同伍,一时群情激昂,愤然集体向学校交了总辞职书,宣布罢教。直至省府答应教职工条件,风潮才告平息。再如民国三十二年(1943)3月31日,平中少校军训教官慕敬庭就其生活状况给省国民兵教育处处长的呈报中泣诉说:“……教官薪奉……元月迄今概未发放,学校领发之津贴及食粮代金,亦积欠三月。米珠薪桂,每月每人伙食费至少需五佰元,故此三月来,教官日皇皇于生活途程。本月十一日,曾断炊竟日,至十二点后,始靦颜向友人处借面一升,幸学校垫款向县政府买予平价麦一市石九斗,始得维持生涯,言之殊令人酸鼻。虽有军粮一份,但在兰州,涸鲋江水,曷克有济。此教官生活之概况也。”(市档案馆252号卷60-61页)。抗战期间,由军、政两造承供薪奉与津贴的军训教官,生活尚且如此,一般教职员工其生活之苦,就更是可想而知了。教职员身处如此境况之下,何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并使学校得以发展?
虽则如此,然而,处于民族危难之际的平凉中学却依然有所发展,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不少仁人志士教职员工,仍抱有重教兴邦、培才御侮之宏愿。正如上文所举慕敬庭之呈文中最后所言:“教官处此困难之际,每感中华民族,水深火热,前方将士,餐风饮露,虽身遭一时之困,若能赧颜向人,此困斯解,岂敢因之而灰心忘职以负国家哉!”
正因为有这种民族大义,在八年之民族保卫战中,他们共体时艰,同担国难,枵腹从公,荜路蓝缕,为祖国、为民族做出了贡献。他们一方面组织学生上街下乡,进行抗日宣传,另方面,从每月微薄之薪金中挤出部分收入,捐支前线。他们以极大的勇气与毅力,克服了种种难以言状之困难,为国为民培养抗战人才。在教好几百名在校学生的同时,他们还想方设法,接纳了数以百计的来自全国各战区及沦陷区的学生,为他们创造尽可能好的学习与生活条件,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团结奋战之宏阔胸襟与同胞情怀。
在当时,国难当头,民族危难之际,教者之认真,学者之努力,较之战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本投降,蒋介石又疯狂发动内战,广大师生的和平热望又被投到了更大规模的战争深渊。平中师生又经历了一场反饥饿、反内战的艰苦斗争。黑暗之政治,决定了中国黑暗之命运。热切爱国之士,不管做何努力,然而,只要是黑暗统治在,中国是见不到光明的。
脱胎于“柳湖书院”之平凉中学,她虽钟崆峒之灵,毓泾水之秀,曾被誉为陇上明珠,陇东最高学府,但从她改制之日起,就与民族共患难,与祖国同命运,在旧中国整整度过了45年春秋。
这45个春秋,是历经磨难、风雨如磐的45个春秋;是连年荒旱、军阀混战、倭人侵凌、内忧外患的45个春秋!“长夜难明赤县天”,处于汤火焦灼、困厄难继中之平凉中学,渴盼黎明,有如久旱之苗而期云霓;更似涸辙之鲋,以待西江,跛踵引领,而望东方之白也!
(作者原为平凉一中教师,现已退休)
往期精彩回顾
出品:平凉日报社全媒体工作室
监制:李建军
编辑:何冉
技术:崔烘奖
法律顾问:张忠义
投稿邮箱:plrbweixin@163.com
联系电话:1303418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