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会传染吗?“家庭癌”高发吗?关于癌症传染的知识一文打尽
| 传承与坚守 | 情怀与梦想 |
近年来,癌症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人们预防癌症的同时,也关心癌症会不会传染?
夫妻、子女等“家庭癌”是否高发?
今天,胖熊来和您聊聊这些事。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肯定不会传染。
癌症的发病和发生是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和运动等多种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自身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的结果。
最新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作为内在因素,有部分癌症,比如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作用(但遗传不是最主要的作用,胖熊之前科普过遗传的问题,戳这里)。
先来看看癌症是怎么发生的?
人类的细胞内有两种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一旦被激活,会转变成癌基因,癌基因导致细胞生长与增殖。与癌基因相反,抑癌基因能够抑制细胞生长与增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失去它抑制细胞生长与增殖的作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作用相反,而两者又共同促进癌症的发生。当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两方面的紊,加在一起时,细胞将无限制地增殖,形成我们所说的癌症。总的来讲,癌症产生是因为细胞的基因的改变。
癌症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慢性病。人体细胞在外在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说大家可以做到有效预防。
大量统计资料显示,长期与癌症患者接触的肿瘤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他们的癌症发病率并不比一般人高。重庆市肿瘤医院每年组织员工进行癌症风险筛查,医院员工癌症的发病率并不会高于重庆市癌症的发病率,甚至会低一些(大家懂得预防)。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是假话,那么你想想,如果高的话,还有人会在重庆市肿瘤医院上班吗?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任何的科研证据能直接证明:癌症可以通过亲吻、接触、性、共用餐具等日常的生活方式来传染。
这个倒还真有可能。
不过,它并不是传染的结果,而是......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环境的相同。
前面说了,癌症没有传染性,但不代表导致癌症发生的病毒不会传染,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比如乙肝。(按下不表,后面我们会详细说)
一家人长期居住在一起,每天吃喝基本相同,居住环境基本相同,往往潜移默化之中,大家可能会被同一致癌因素或诱因影响。
举个例子,父亲喜欢吃霉豆腐,妈妈节约喜欢吃剩菜,饭桌上长期存在这些食物,儿子、女儿无奈被迫接受,而霉变、隔夜的食物会增大肝癌、胃癌的风险。
再举个例子,父亲是老烟枪,吃了饭就喜欢在客厅点一支烟看电视,一家人都被迫吸二手烟,这肯定就加大了患肺癌的几率。
还可以举个环境的例子,研究证明,环境是癌症发生的因素之一,空气污染是其中之一,当一家人生活在不通风、周边化学、冶炼厂不加节制和不进行有效处理的情况下,患癌几率是不是会上升?
此外,我们认为情绪会传染,也会诱发癌症。当家庭不和谐,负面情绪长期笼罩,紧张焦虑不断升级,一家人必然会不同程度受影响。
总结一下,这些所谓的“家庭癌”,并不会一定出现,但有几率就是最大的风险,我们要格外注意和预防;“家庭癌”以消化道系统的癌症多见,相同环境、情绪也是诱因。
传染病毒会对身体某个器官进行持续的损伤,从而影响器官的正常运转,虽然不是一蹴而就,但整个损伤的过程中不进行干预和治疗,当质变累及到一定程度,癌症就可能来到你身边。
肝癌
传染病毒:乙肝
乙肝-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肝炎病毒在人的肝脏内进行复制、繁殖,导致肝脏细胞炎症、坏死,对肝脏造成持续损害。乙肝患者如果掉以轻心,有可能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数据显示,我国乙肝发病率约为8-10%,慢性乙肝患者(肝脏已出现炎性病变)约2000万人。重庆市2016年新发肿瘤报告显示,肝癌的发病率达到了29.19/10万。
临床数据显示,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患有乙肝,不加干预,近1/3的乙肝会转变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约3-6%会恶化为肝癌。
传播途径:乙肝不通过共用餐具、母乳喂养、拥抱、接吻、握手、咳嗽、喷嚏,或在公共游泳池玩或类似行为途径传播,但会通过血液、母婴、不安全的性接触进行传播。
预防:大家要格外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各种医疗器具,不建议多位性伴侣,性生活中最好使用安全套。
建议大家最好接种疫苗,这不仅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的措施,还是有效控制丁肝病毒感染的方法。
胃癌
传染病毒:幽门螺旋杆菌
在胃癌的演变过程中,幽门螺旋杆菌扮演的地位很初级,但这种疾病却不得不防,因为患病的几率很大,且同样会持续对胃部进行伤害。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黏膜细胞会发生系列变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目前能够证实1%的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病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传播途径: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一般为经口传播、亲密接触传播、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等。因此,很多情况下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染源直接来自家庭成员之间。比如习惯使用筷子,没有分餐制,患者就会反复感染,导致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增加治疗成本。
预防:自己或家人中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注意防护,最好跟家人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杜绝用嘴喂孩子,碗筷注意清洗干净,高温消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尽量熟食,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烫的东西,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另外,饮食要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等都可避免胃部疾病的发生。
宫颈癌
传染病毒:HPV病毒
HPV病毒的16和18型已被明确为宫颈癌的直接病因。正常情况下,HPV病毒会被人的免疫系统清除,所以短暂的感染很正常,类似于你得了一次病毒感冒,甚至可能还没有出现感冒症状,病毒就已经从体内被清除了,并不会发展为癌前病变。
只有少数免疫功能较弱或免疫机制缺陷的女性,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导致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宫颈癌。
HPV的致癌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HPV感染-持续感染-癌前病变-癌症的时段通常10年左右。
传播途径:HPV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等也有几率中招。前提条件是宫颈有破损,病毒进入宫颈上皮细胞内。
预防:接种HPV疫苗是最好的方法,接种后可以预防70%的宫颈癌。目前,国内可以接种二价疫苗和四价疫苗。和二价宫颈癌疫苗相比,四价疫苗最大区别在于能够预防更多型别的HPV亚型病毒。二价疫苗主要预防HPV16型和18型病毒,这两种亚型的病毒是引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而四价疫苗除了可预防HPV16型和18型病毒,还能预防HPV6型和11型亚病毒,这是尖锐湿疣等生殖器疣疾病的病毒。
鼻咽癌
传染病毒:EB病毒
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它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鼻咽癌的患者中,90%以上患者的EB病毒检查为阳性。
EB病毒在人群中的自然感染非常普遍,人的一生中几乎都会感染上EB病毒。但是EB病毒感染并不代表将来一定会患鼻咽癌。大部分情况下,EB病毒可以和人“和平相处”,只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免疫力缺陷时,EB病毒才可能疯狂增殖,诱导感染的上皮细胞裂解产生癌变,导致鼻咽癌的产生。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唾液传播。
预防:避免近距离口对口、鼻对鼻接触,到人多吵杂的地方注意防范。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癌症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吸烟、喝酒、肥胖、压力、缺乏运动等都是癌症的高危因素,我们应该戒酒戒烟、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舒缓心情。“只要我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最大程度预防癌症,提高癌症生存率。”
我们可通过三级预防进行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文 / 宣教科
图 / 网 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重庆市科普基地 / 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重庆市科委科技传播与普及项目
国家卫健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素养类项目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