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相访 | 高峰:坚守文化的底线和格调

文院新闻宣传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022-06-10

点击上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可以订阅哦



访


文学院新闻宣传中心

2018全新策划  资深教师专访


如李太白一般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又似白居易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感受老师们

高山仰止

而又平易近人

亦师 · 亦友


「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清)刘 开《问说》




 文学是什么?

怎样看待当下“国学热”?

文学院的同学是否该如何关注学术前沿?

如何培养国际视野和作为世界学生的担当?

文院人才培养如何与社会衔接?

......

这样的问题是否常常令你深思?

这期【相访】栏目

有幸采访到了文学院院长高峰老师

他将为我们一一解答






高峰专访

【相访】第一期







高峰,江苏镇江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多年从事唐宋诗词学、中国文学与地域文化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先后出版《花间词研究》、《江苏词文化史论》、《乱世中的优雅——南唐文学研究》等多部学术论著,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期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获得夏承焘词学奖二等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








小新说

高峰老师也曾与你我一样,是南师大文学院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他是如何与文院结缘的呢?在求学阶段又经历过什么趣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与文院结缘


我是1987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范专业的。1991年本科毕业之后被分配到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任教。1995年考回南师大,跟从导师张中先生念中国古代文学硕士。199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其间1999年到2002年在职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诗词学方向博士学位,师从钟振振先生。2005年我调离文学院,先后在社会科学处、教务处、档案馆、学报工作。去年十月底,由于学校工作需要,我调回文学院。


在机关工作的十三年中,我是属于“双肩挑”人员,行政编制在机关,教学、科研的业务还是在文学院,和文学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我的本科、硕士、博士都在文学院就读,已经结缘三十余年,因此对文学院充满着深厚的感情。




“也许多年之后,这些老师曾经教给了我们什么会被忘记,但这些有趣的事情和深厚的感情都烙印在我们心里。”


在我的求学生涯里,目前很多文学院的老教师都是教过我的。在读本科的时候,徐克谦、潘百齐、何永康、朱晓进、钟振振等等老师都给我们上过课。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硕士导师张中先生。他是文革结束后北大招收的第一届硕士生,师从著名学者季镇淮先生。张老师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思想深刻,学贯中西。当时,一名导师只带一名学生,所以他和我的关系亲如父子。我是张老师的关门弟子,他教给了我许多人生的道理和治学经验,我的逻辑思辨和理论分析的能力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有很大提升。


过去我们读本科的时候,当时中文系有一个制度,就是学术导师制,给每一名学生配备一名学术导师。当时我们和导师都生活在随园校区,导师经常会遇见我们,甚至经常会到我们宿舍去聊天,因而师生之间关系非常融洽,感情也非常深厚。我的导师是钟振振老师,当时我买了不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杂志《古典文学知识》,但是没有配全。后来钟老师亲自去出版社的书库里帮我补配了不少册,令我非常感动。而且我发现,杂志当中刊发的他的文章,只要有编辑校对的错误,他都逐一加以纠正,这种严谨的态度确实令人感佩!


钟老师还有个绝活,就是擅长理发。他每个星期会带着我们同学,在中大楼门口替师生义务理发,分文不收。也许多年之后,这些老师曾经教给了我们什么会被忘记,但这些有趣的事情和深厚的感情都烙印在我们心里。


我们文学院作为一个老院、大院,校友工作非常重要。文学院这么多年培养了那么多校友,而且校友对于母校怀抱着深厚的感情,这是我们做好文学院工作极其重要的动力和资源。对于校友的工作,不应该仅仅指望校友给予你多少捐助,而是要好好地从关心现在的学生开始,培养起所有南师学子的深厚情谊,将来才会有满满的美好回忆和诚挚的回报,这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小新说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想必大家对社会上曾流行过“国学热”都有所耳闻,有些人认为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形式,不是真正的求真求美的文学。“国学热”是否走偏了?来看看高峰老师的观点吧。


关于“国学热”


“有效利用好国学研究院的资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学”的确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近年来人们对它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在十九大提出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的时代需求下,学校领导希望我们文学院率先组建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目前,相关的建设方案已经基本制定完成。这个研究院依据“顶天立地”的建设方略,采取虚实结合的组织架构,重点建设四个研究中心,力争推出一批体现南师最高学术水平的精品力作。另一方面,成立一个国学传播推广中心,采取积极、主动、开放的姿态,向江苏省宣传、文化、教育部门以及全省各市推荐开设国学方面的各类培训、讲座,扩大南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上的影响力;推荐我们的专家教授进入到江苏的文化发展智库中,掌握南师在文化江苏建设中的话语权。我们在句容宝华山以及“千华古村”的文化策划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接下来,将有效利用好国学研究院的资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新说

谈到“国学热”,不禁让人思考:我们是否有可能更进一步,把中国介绍出去,走出去,扩大中文影响力?作为文院学子的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国际视野和作为世界学生的担当呢?高峰老师为我们作了详细的阐述。


中文的走出去与引进来


“作为中文学者,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不管是开拓眼界,还是创新思维,都是有利的。”


作为中文学者,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不管是开拓眼界,还是创新思维,都是有利的。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海外交流的机会。目前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面临的问题,可能有学校层次、学分认定、交流经费等方面。也许是由于信息沟通不够顺畅,学院的组织宣传不够主动,我们“汉语言文学”省品牌专业经费中有很大一块“国际合作与交流”经费没有得到很好使用,其中就包括资助学生海外学习交流。所以我在这里郑重承诺,只要学生到世界名校学习交流,我们学院一定会大力支持。


第二就是要积极组织海外的一些著名学者到文学院来进行学术报告。最近可能陆续有一批国外著名学者来文学院开设讲座,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去年学院邀请法国巴黎高师的著名学者米歇尔·艾斯巴涅作了一个名为“文学史与边界”的学术讲座,讲座的内容后来整理成文章发表在《南京师大学报》2017年第3期上,近期也被《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 这篇文章视野非常开阔,论证的问题也非常深刻,建议大家找来读一读,肯定会给你们很多启发。


第三个就是自己要主动、自觉地认真阅读西方的一些哲学、美学名著。过去邓小平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不能抱残守缺,在学术上还是要采取开放、学习的态度。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普遍缺乏理论素养,要多看一些黑格尔等人所写的哲学、美学名著,这样肯定会对自己的思维深度和理论辨析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你如果真的要做得很好,成为世界顶尖学者,人家就会主动过来顶礼膜拜,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国际化,才是货真价实的国际影响。”


现在国家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国发展的软实力。从机构角度讲,就是创办了很多孔子学院;从成果角度讲,专门设立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去年我们学院的陈书录、徐克谦两位老师就成功获批了两项外译项目,主要目的就是把国内的高水平学术成果翻译到国外去,扩大中国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但是,我们学术界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中文也是国际主要语言,如果说你要一味地迎合西方,还不如让他来学汉语。当年唐圭璋作为词学泰斗,许多国家的学者趋之若鹜地前来南京拜望唐先生,这不就是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吗?所以说,你如果真的要做得很好,成为世界顶尖学者,人家就会主动过来顶礼膜拜,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国际化,才是货真价实的国际影响。


我们南师文学院总体而言,继承的是以章太炎、黄侃为代表的章黄学派学术传统,诸祖耿、徐复两位先生就是章太炎的弟子。而且文学院发展历史当中,像段熙仲、唐圭璋、钱玄等等老先生都是扎扎实实做文献学问的,这就形成了我们南师比较沉稳踏实的学风。目前,钟振振老师的词学文献整理、董志翘老师的中古汉语语料库建设、赵生群老师的《史记》文献整理、王锷老师的经学文献整理,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果在当今时代不是那么光鲜,但是可以站得很久,如果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可以成为我们南师的一个学派,形成非常有底蕴的学术风气。





小新说

作为文院一员,你们可曾思考过:文学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到底该如何学习、研究?即将踏入社会时,自己的专业又该如何适应社会?高峰老师在此作出了解答,并表达了对文院学子的关怀与期待。


文学的作用


“对于我们学文学的人,不管你将来做什么,都要葆有对文学的一颗赤诚的心。”


文学是什么?有三个要素:它是以语言为工具,以感情来打动人,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对于文学,华东师大已故的著名学者钱谷融写过一篇文章《文学是人学》,就是说,文学是用艺术化的形式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等等各种情感世界,所以文学是生动的,是有灵性的。文学的作用是什么呢?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颁奖酒会上的致辞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像我们古代文学,它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形象的载体,具备增强民族的自觉和自信、建构信仰与灵魂、传承文明、铸造精神家园的巨大作用。因为古代的那些东西从物质角度来讲很多都已不复存在;但是透过文学,你可以看到古人的所思所想,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在文学中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学文学有什么作用呢?古代文史哲是不分家的,我们要学历史、学哲学,可以让人知成败、辨是非。那么学文学可以涵养人的性情,文质彬彬,方为君子。


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很多人的精神是空虚的,他们失去了信仰和灵魂。所以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感情的充实、和谐和丰满,就是以深厚的人文情怀来待人接物,彰显出高雅脱俗的文化品位。当今社会文化分层的现象非常普遍,你无法改变别人,只能做好自己,坚守你的底线和格调。


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人还是为己?如果你是为人,那你可能是取悦人,或者说随大流,那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为了自身的精神满足,那才是真正的目的。在上世纪80年代,学文学成为时尚,许多文青对文学大师顶礼膜拜;而当今的时代,学文学的人很可能落落寡欢。在金钱至上的时代,文人和文学注定是孤独的、小众的。不过,随着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层面,人们也越来越需要精神的抚慰,文学也提供给人们美好的精神家园。


对于我们学文学的人,不管你将来做什么,都要葆有对文学的一颗赤诚的心。或者说,你比别人优越的地方在哪里呢?你曾经有一个梦,你始终没有放弃这个梦,你始终有这样一个优雅的东西,它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



“热爱学习、敬畏学术、不忘初心。”


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学习


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我觉得实际上就要热爱学习、敬畏学术、不忘初心。我做过几届本科生的班主任。本科生的学习,第一年是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完成从高中的转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到了第二年,就要开始思考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明确目标之后,就要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然后沿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最怕的是什么呢?有的学生大学就谈了四年恋爱,最后背着空空的行囊回家。还有的呢,他没有谈恋爱,也不知道干什么,四年就这么混过来了。我本科阶段的班主任马景仑老师曾经说过:“一个班上的学生,刚进校的时候基本上处在一个起跑线,到了四年之后,可能成绩好的可以做成绩差的老师。”大学图书馆的书比较多,你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要对某个学术问题产生兴趣,然后有的放矢地查书阅读,持之以恒,就会有所成就。所以说,本科阶段就是要有培育自己热爱学习、敬畏学术的初心。从今年开始,我们文学院的学生每年都要举行学术报告会,而且要评奖,还编印出版评选出来的优秀论文,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励大家投身学术研究,培养可造之才。


到了大学,你会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对自己的人格追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说白了一句话,要识好歹。在我们文学院,有许多老师都很有学问,是海内外知名学者,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言谈中透露出谦逊的美德。真正的学者,到了很高的境界,是很谦逊随和的。不仅要识好歹,还要懂舍得。你想得到什么,就要舍弃一些什么;不仅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去实现这个目标。


到了研究生阶段,主要是加强学术训练,学术基础、学术规范都要有所加强。要多读书、多思考,努力地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查找资料、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一直讲,一篇文章要有新意,一定要有五个“新”。你必须要思考自己的文章有没有五个“新”。哪五个“新”呢?


第一个“新”就是要发现新问题。如果你研究的是一个别人没有研究过而且确实很有价值的问题,那你就有填补空白的原创意义。第二个“新”就是寻找新材料。要么是刚刚出土的文献,要么是尘封在某些地方的文献,过去谁也没有引用过,但是被你发现了。这就是寻找新材料,那你的文章就有价值了。第三个“新”就是选择新角度。比如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文学家的个性特征和文学风格,肖鹏先生的《宋词通史》里面就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第四个“新”就是采用新方法。比如王兆鹏先生对宋词进行数字统计,又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来探讨作家的行踪,等等。最后一个“新”就是得出新结论。人们过去都这么说,但是你最后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或者说补充了一个前人过去没有注意到的结论。对于硕士生、博士生来说,也不是说要你这个文章有很多新意,满眼都是自己的心得,这是不可能的。就目前来说只能是进行合格、规范的学术训练。你不要写错别字,努力做到文从字顺,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要抄袭人家的东西,做学术,规范这个就很重要。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兴趣,你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学术发力点,要善于从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找到学术发力点


文学院的同学该如何关注学术前沿呢?在我的理解中,学术前沿,这可能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圈子内的前沿,还有一个是社会文化的热点。圈子内的学术前沿,就是关注现在的学术主流在研究什么问题。研究特色和占据主流存在着境界上的差距。首先要有学术的雄心,要去占据主流的地位和话语权。大家可以去浏览《中国社会科学报》,它全面介绍中国当前学术界的动态和成果;也可以翻阅几本重要的学术转载刊物,比如《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了解相关学术领域大家共同关注的学术热点问题。


还有一个是社会文化的热点。我们不能完全钻在象牙塔内,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一些看上去很热闹的社会文化热点,你完全可以进行冷静的理论思考,把它转化为学术研究的话题。最近有两个电视节目比较火,一个是《国家宝藏》,这实际上涉及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问题。另一个是《经典咏流传》,实际上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如果说,我们学影视、学文化传播的,以这些个案来进行研究,写出文章,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像这样的文章就容易发表,还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关注。所以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兴趣,你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学术发力点,要善于从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文院学生与社会


“我们的中文学科确实是个长线专业,基本属于'以不变应万变' ;但是在现实社会发展的形势下,还是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究竟对得起对不起这个社会、对得起对不起家长?当年从全省前几千名考生中选拔进来的优秀学子,最后有没有实现继续深造或者高水平就业?这里面主客观的原因很多,既跟社会的大环境有关,也跟我们的课程设置、培养力度、关爱程度等等密切相关。当然,我们的中文学科确实是个长线专业,基本属于“以不变应万变”;但是在现实社会发展的形势下,还是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当中并没有一个中文的职位等着我们的毕业生。中文系的毕业生还是要一个适应社会、随物赋形的能力,你要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语言文学知识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别的专业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深厚的文化素养等等。


其次,中文的学生必须要有高雅脱俗的气质,也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代黄庭坚讲,一个人几天不读书,就被人觉得面目可憎,充满市侩气。所以讲,读书可以使人睿智,读书可以使人快乐,读书可以使人高雅,读书也可以使人豁达。书读多了之后,你就会对荣辱得失产生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进而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体现高雅脱俗的精神气质。学文学的人容易多情善感,你要永葆一颗青春的、天真的、烂漫的心。学文学的人还会长寿,因为你心无芥蒂。华东师大90岁以上的教授有一大把,包括104岁高龄仍然健在的徐中玉先生,2017年以99高龄去世的钱谷融。为什么?他们这个小环境和谐,致使他们看待很多事情都很达然。曾经有人询问钱谷融先生“学问是什么”,他说“学问就是玩的”,并且自称:“我就是一个懒散的人。”那是一个很高的境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6293shaam&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院长寄语





李不言

下自成




特别鸣谢

高峰


采访 &录音稿 & 整理

徐章婧,马安宁,赵伊辰,王柳依

阮旻舞,张若楠,孙甜甜,沈雅婷

 曹舒涵 ,倪立华 ,李昱昕,梅铃悦,韦雨阳



本期小编|阮旻舞

审核|张鹏,曹凯


文学院新闻宣传中心


支持文院请

点赞、转发

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