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象视点】专栏 | 张献民:移动视觉系统
张献民老师自2014年起在《凤凰都市》杂志发布评论文章,每次围绕一种由于“同义重复”而固化为我们影像潜意识的公共活动影像进行阐发。瑞象视点有幸获得作者授权,将从本周起以专栏形式连载这些文章。文章的顺序不同于以往发布时的顺序,插图部分有的使用了原文的插图,有的将采取从网络中搜罗或向网友征集图片的方式。本文为“公共影像系统”系列第一篇。
从大屏到小屏(图:勾犇)
大屏往小屏的转化,在世界范围内,大约在90年代中期转型。
大屏是幻象,还是集体幻象。在集体幻象的年代,居伊·德波批判景观社会,法国人连自己的战斗机都叫幻影mirage,简直了,那是真家伙吗?不是航模吗?不是虚拟的线模吗?
集体幻象对应于乌托邦,但它在70年代后环保当道的时期、尤其到了90年代初艾滋病恐惧盛行大家收紧性生活的时代,公共场所的巨屏转移成了反乌托邦。当时的反乌托邦大概有如下几个视觉特点:人物过度化妆(从日本艺妓到马修巴尼)、公共场所巨大屏幕播放商业信息并安插政府信息、亚洲面孔入侵欧美(日元和中华黑暗料理),可能的叙事背景是对亚洲式极权在全球统治的恐惧,就是1984的替代版本。
回头观看那段视觉历史,才能更明白小屏或超级小屏是什么视觉体系,反映着我们的什么隐秘欲望。
我见到的第一台计算机是一个单位礼堂的体积,工程技术人员和我这个小孩在机器支撑铁架之间穿行,机器架设在人的上方,大人们不许我知道它在运算什么,那大概是1973年的南京,回想起来,也那么接近乌托邦幻象。
1973年,杨芙清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150机操作系统,这是由杨芙清院士主持研发的我国第一个多道运行操作系统。(来源:腾讯)
1990年生产的Macintosh Classic
(来源:www.landsnail.com)
那时候IMB一直在开发大型机,附带开发所谓PC,从业人员高大上,都看不起PC。1990年左右苹果的machintosh系列开发更亮和更小的屏幕,以及界面内的菜单而不是功能键指令。之后是轻薄化的倾向,机架彻底消失了,全部是集成化的元件板,无风扇的散热问题也解决了。之后再虚拟键盘和取消鼠标。
在i-pad大规模推广之前,国内就有团队每人手中一个平板电脑,移动+手写操作,取消固定工作台面。娄烨做《颐和园》时是这个样子,稍晚北京三里屯的瑜舍酒店也这样,取消了前台,大厅里几位员工随意走动着不时问询陌生面孔Can I help you? 太装了,也非常实际。
奥巴马在州长聚会上讲话时,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州长Nikki Haley聚精会神地用iPad玩起了《愤怒的小鸟》
(来源:http://www.newhua.com/)
如果我能定义它,那么平板手写电脑就是小屏,它小于台式电脑或手提电脑的显示器;手机是超小屏,它大于谷歌眼镜或go-pro或正在推出的i-watch。后者该叫什么,我也不知道,语词跟不上科技的发展。
咱中国人不缺创意,2004年,重庆一个男大学生造了一个大学生黑帮打斗片,还冒充是科幻,一派全部白衣,另一派全部黑衣,虽然很装、打斗不堪入目,但不时冒出小亮点,比如两派之一开发了视觉记录和查询系统的眼镜,他们右眼的镜片在简单操作之下会显示一些存储的信息或透视墙后面的景象。那学生导演缺钱嘛,能找来出演的都是同学,同学们又戴眼镜的太多,实在不象黑帮,所以他就出了这一招吧。可惜风投们没有发现这个人材,令中国再度落后于美国。也可惜那片整体实在一般,已经湮没在天朝早期数码影像的潮涌当中了,我连标题或导演名字都忘了,但愿他本人还保留着这十年前的源文件。科技发展,技术只是个局部问题,还需要风投,还需要想像力,制造居然位居末端。
大屏到小屏的转换,大体揭示着,20世纪是一个大集体幻象、大意识形态、大集体意志的时代。小屏的意识形态意义,暂时还不容易说清,尝试说来:
1、超大集体意识形态衔接个人终端。对,终端就是个人而不是电子工具,个人就是终端。另一方面,是个接近泛神论的、以资本全球化和地球环保为概念的超级集体潜意识。钱,环保,是现在的两极,大家都没办法抵抗或反对,又在多数时候相互冲突。个人终端化,是个貌似很邪恶的概念,从未来的角度,移动终端的个人化只是一个阶段。通俗电影的例子就是《阿凡达》里的链接方式。
电影《阿凡达》中的场景
(来源:douban.com)
2、用居伊·德波的概念,手机是典型的内置式景观。作为内置式景观,它首先完成的是观赏的目的,它既是观赏的技术手段,也是观赏的内容。一切观赏集中于手机,从而手机也终结一切观赏。因为它,所有的风景不再是风景,所有的电影不再是电影,所有的美食不再是美食。它内置了广场巨屏、商店橱窗、杂志封面、电视、互联网。
3、从声音与画面配合的角度,其实在手机之前,最接近它的外型和便携性质的个人电子终端,是老人们逛公园携带的半导体收音机。相互对比,手机的“强迫症”性质就会凸显,半导体是一种伴随性物品,对个人没有强制性。但诡异的又在于对自己没有强制性的恰恰对别人有,那声音可能打扰公共空间中的别人,它的升级版本就是公园红歌会和广场舞。手机恰恰由于对个人的强制色彩,不对公共空间形成干扰。这个不干扰,在某些人看来简直是个致命弱点,所以它升级为集体强迫症的版本之一是弹幕。强迫或强制不一定是褒义的,但要看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从公德角度,强迫大家是最糟糕的。从私德角度,沟通便捷恰恰导致一些人不再依赖实体公共空间或人际交流。最低程度的交流如果是为了避免个人抑郁,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媒体恐怕还不是终点,以后会有更可怕和更可爱的神器。媒体或终端的聚焦方式一直是消费者和设计者共同追求的,现在他们共同求到了手机。强迫症,就是聚焦和唯一性的代价。
老人在公园里听收音机(来源:优酷视频)
4、小屏给出一个私属的幻象。与大屏相比,是另一个划定社群范围的方式,表面显得边界很清晰。古代的一个道德议论是“君子群而不党”,党同必然伐异?群,大体是我称为“时间中的社群”的概念,不是以职业或地域划分的,拼的是比如今晚十点我在某个虚拟区域时、你是否也在。私属性质与个人观看同步,分享就也是时间中的同步概念。所以,这是一个私影像的时代,虽然它仍是幻象,但起码在传播上是新的一度幻象,观看者有理由认为自己是私自观看它的。私下的行为另有一个层面的不确定,就是,消费到底是公众行为还是私人行为?碟片的开头会说此碟片只供个人和家庭观赏,不可公开放映,这传统的规定,既对产品,也对消费行为。私自观看是否给足了免费观看的理由?盗版从而一劳永逸地成了正当行为?这些就是在表面之下的另一些层次,在实践和法律中都还比较模糊。
移动视觉体系,首先是小。小,相反的是大片。如果用小屏看大片,吊丝无疑,是个小时代的小观众。
因为小,所以基于便捷移动端的产品设计,都把字体搞得非常小,比划非常细。相反的“大字手机”,就是老人产品,伴随功能大于聚焦功能。聚焦就是离不开、总看。
因为小,视觉容易疲劳,观看时间会缩减。
传统的活动影像画幅,有4:3、1.66、1.85、2.35等几个格式。数码时代流行的第一个格式是16:9,相当接近1.66而更扁/窄一点。手机,我测量了苹果5和诺基亚lumia的一款,以厘米计,显示屏长宽比例为9:5和9.4:5.6。可以看到这两个比例非常接近,诺基亚稍宽一点。
Iphone 5和lumia920的屏幕比较
(来源:www.redmondpie.com)
1.66是个古典格式,最接近黄金分割。16:9现在仍是电视的主流画幅,小量移动电脑也跟进这个画幅,自诩视频电脑。其得数为1.77……。9:5得数为1.8。
按照电影的概念,1.85是普通宽银幕,又称不变形的宽银幕。2.35是超宽银幕,又称变形宽银幕,比如大部分2.35镜头都是变形镜头,银幕也只能是弧形的。
从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序列:
4:3,平板电脑主流画幅;1.66,电影遮幅;16:9,数码电视主流画幅;苹果手机,1.8。
这个序列越来越窄,或越来越长。
传统黄金分割起源和大部分时候是个竖着的格式,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图片摄影没有颠覆它。电影颠覆了它,把视觉改造为横着的格式,一直到现在都是我们视觉的主流格式。手机大多数时候是竖着看的,与传统一样,但绝大多数视频都是横着看的。
有多少网友现在在街头拍视频还会竖着拍?多数吧。假装专业一点的话,都该横着拍啊。你见过竖着拍、拍出来很好看的吗?
由于有了Snapchat这样的移动发布平台,许多厂家开始制造纵向视频广告
(来源:http://www.fastcocreate.com/)
为什么?一点是横向照顾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上下关系在拍摄中很罕见,多数是同一水平的关系。宫斗、偶像、侦破等剧,人与人都是水平的关系。只有盗墓或av等,人与人是上下的关系,或许以竖幅拍起来更有道理。这也牵涉到对视频的根本理解,它是有关孤独的人还是有关人与人之间的那点事,你说呢?
另一点是移动。这就是移动端嘛。但视频作品中最经常出现的移动是左右两端的,其次是前后两端的,再其次才是上下的,所以画幅是横向的非常合理。
第三、这牵涉到我们对动作的理解,功夫里讲的“枪出一条线,棍扫一大片”,讲的都是水平方向的动作,而且这根本上仍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移动端视频还有两个更简单的视觉特点,是我自己用肉眼观看总结的,不知产品设计者如何考量的。都是因为画幅小。一个是光线对比强烈,不强烈看不清楚。二是色彩简单,色彩复杂了也看不清楚。
虚构类的,在题材上,好像两类最占便宜。一个是小范围钩心斗角,最好比传统电视剧更小点范围,两三个人斗心眼。另一个是加了简单动画效果,在弹幕与脸萌之间。前一个最划算的是美剧,后一个最划算的是日漫。
这些都统一在大中华的山寨文化中!
雷军印度发布会弹幕
(来源:www.fayanbu.com)
张献民“公共影像系统”系列 | 下期预告:《窗口》
(本文著作权属于原作者和【瑞象馆】所有,或经原作者授权【瑞象馆】使用。本文允许引用、转载,但使用时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文章来自瑞象视点www.rayartcen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