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此地这个核心社区即将全面升级!未来要变这么美
日前,红山农场同舟社区美丽乡村提升村规划编制已通过区级评审。社区因地制宜,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以居民最迫切、最需要之处作为设计初心,结合社区实际,形成具有同舟特色规划方案。同舟社区会迎来怎样的蝶变?一起来看一下!
同舟社区紧邻空港门户,也是红山农场东部门户,是红山农场行政、商贸、服务中心等核心区,面积2.9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原一分场、二分场、新区、联建房四个居民区,也是同舟社区美丽乡村提升村创建的重点整治、提升范围。
图 / 二分场盐文化广场改造效果图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同舟社区将在拆违、彩钢房(棚)整治拓展公共空间的基础上,实施生活污水纳管、道路拓宽、弱电线路改造、公厕提升、停车场设置、入口形象提升等一系列建设,做好“红山精神”、“板盐文化”展陈,同时突出同舟社区“和”文化,“畅”目标,发挥人、自然和建筑相融的整体空间环境特色。
图 / 同舟路改造效果图
图 /长虹路西段(二分场)改造效果图
“潮涌红山,和畅同舟”象征着同舟社区在农场 “汹涌澎湃”的经济发展洪流中,社区居民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和谐文明,共同畅行。
图 / 新区林带改造效果图
图 / 新区巷道改造效果图
同舟社区将按照上级要求和创建工作计划,9月底前完成项目申报和设计,最迟10月底前开工建设。其中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工程——“污水零直排”已经率先启动,近日联建房污水零直排已经进场施工,其他几个居民区的污水已基本完成预算。
图 / 一分场东直路巷道改造效果图
图 / 一分场十字路口改造效果图
图 / 一分场中心直路改造效果图
(注:实际效果以竣工为准)
板盐文化,是不是一看就很有历史感?
钱塘江板盐制作技艺,是萧山区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并入选了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山农场的板盐文化,可谓一脉相承。其板盐制作技艺,由头蓬盐场的盐民带来。20世纪60年代中期,钱塘江滩涂大规模围垦造田,头蓬、新湾等盐场失去了晒盐环境,头蓬盐场盐民移居红山农场,起先依然以晒盐为生,后来才转为种地务农,如今的红山农场原住民,大部分都是盐民后代。
板盐制作的独特之处,就在刮泥、淋卤、板晒这三个过程。沙地上没有轻松的营生,晒盐同样也是极为辛苦的活。盐民刮取盐泥,曝晒后放置容器内,用水溶解盐,经稻草过滤后得到卤水,然后将卤水倒至盐板上进行晒制。晒盐时最怕下雨,因此夏天是制盐最好的时节,盐民们要冒着烈日作业。
近年来,红山农场对板盐传统制作技艺进行了很多保护工作,包括邀请健在的板盐技艺传承人和农场有识之士,系统调查钱塘江板盐制作技艺的相关史实;还原录制了板盐制作的整个流程;收集保存了部分板盐制作工具和实物资料;制作了板盐生产微缩模型和场景等。以期这门“绝”学,后来人也能看到。
综合萧山红山等
编辑/俞海波
你可能想看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