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州文化】古代通州漕运史(三)

文旅通州 2023-08-07


明清两朝运河每年的运粮数量


据《明实录》记载,永乐八年(1410年),运达北京的税粮为201万石。此后,永乐一朝基本维持在200万至257万石。而永乐十三年(1415年)高达642万石。宣德年间运送至北京的税粮数额波动较大。最低的是宣德元年(1426年),为239万石,最高是宣德七年(1432年),为674万石。其他年份均在338万石至553万石之间波动。正统、景泰年间,每年输京粮食都在420万石至450万石之间。



成化时,多数年份是370万石。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始至嘉靖年间,每年输京粮食固定在400万石。而隆庆以后,因灾减免,折色米改征折色银等因素,输京粮食常低于400万石常数。如隆庆二年(1568年)仅271万石,天启元年(1621年)是247万石,三年是268万石,五年是299万石,六年是295万石。


清代嘉庆前,每年平均在400万石左右。道光开始,逐渐减少至300万石,乃至200万石。根据《光绪顺天府志·经政志三·漕运》记载,自道光五年(1825年)河海分漕以来,运到通州的漕粮数额:道光五年(1825年)至三十年(1850年),每年约280万石;咸丰元年(1851年)、二年,各220余万石,三年至十一年,约110万石。同治以后,运量逐渐减少。


漕船在大运河上行驶

一总帮船队长度


这要看一总帮漕船的数量、漕船的长度,还有航行的队列编排情况。以江安帮(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以北区域的漕帮)为例,根据咸丰《户部则例》资料,在咸丰元年(1851年),江安粮道共有漕船2561艘。一个总漕帮的船队在大运河上,浩浩荡荡几十公里,朝鲜学者朴趾源描述这种景象为“(潞河)舟楫之胜可敌长城之雄”,看来没有丝毫夸张。在清代,朝鲜使者往往将通州“舟楫之盛”,与“皇都之神丽”“辽野之旷阔”,并称为三大“壮观”景象。



农历三月一日,第一批漕船山东德正帮漕船到达通州,这天对通州漕运来说是个盛大的节日,标志着一年的漕运就此开始了。这天,户部仓场侍郎、仓场总督、巡仓御史、坐粮厅厅丞等官员亲自主持祭坝神仪式。普通民众也参与其中,并形成了通州一个独特的节日,即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开漕节”



各省漕粮运抵通州,在通州东门外的运河上形成了“万舟骈集”的景象,但是漕运的艰辛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关键环节——交仓。其中,正兑漕粮在石坝码头卸粮,然后验米,所运漕粮米色、干湿等情况符合标准后,装船沿通惠河运到京仓收储。改兑漕粮在土坝码头卸粮,经过验粮,从土坝上岸,运送到通州各仓。


运来的漕粮储存

在京仓和通仓的比例


漕粮储存京仓和通仓的比例,起初并无规定。宣德六年(1431年),明朝实行兑运法后,朝廷对京、通二仓储存比例有了规定,但是没有形成定制,不同年份变化很大。从成化七年(1471年)实行“长运法”后,朝廷对京、通二仓漕粮储放比例有新的变化。从成化八年(1472年)开始,漕粮以十分为率,十之七运京仓,十之三运通仓,具体分派办法是“正兑三百三十万石,改兑七十万石,原额正兑七分、改兑四分皆上京仓,正兑三分、改兑六分皆上通仓”。后略有细微变化。



据《石匮书·漕运志》记载,隆庆初,“无拘三七、四六之例,凡兑运者,悉人京仓;改兑者,入通仓”。京、通二仓粮食的储运形成了定制。也就是正兑漕粮经通州石坝码头全部运往京仓,改兑漕粮经通州土坝码头全部运往通仓。“将改兑尽人通仓,以省脚价,仍将兑运粮内拨六十六万二千石以补通仓原额,其余粮米俱拨京仓,毋苟三七、四六之例。”此后,京、通粮仓储存漕粮形成定制,清朝京、通粮仓储粮也延续了明制。由于种种原因,每年储存的具体数额有很大变化。漕粮交付京通各仓后,漕运即告一段落,此后漕粮的管理都由各仓负责了。


来源 通州区文化馆

更多精彩视频

欢迎关注文旅通州视频号~


—END—

往期推荐

 

1、【通州文化】古代通州漕运史(二)

2、【通州文化】古代通州漕运史(一)

3、【通州文化】漷县古城遗址——重写漷县历史辉煌


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

觉得不错请给点个“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