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 | 为什么在茶餐厅可以吃到西餐?

MJ.Ng 港你知粤语 2023-02-08


上周,我们分享了香港与上海的“点心文化”,“港式茶餐厅”VS“海派茶室”:沪港点心大PK | 你pick 鲜肉月饼 or 莲蓉月饼?今天,我们继续探讨香港饮食文化,一起追溯“港式茶餐厅”的起源:为什么在茶餐厅可以吃到西餐?冰室和茶餐厅究竟有什么区别?香港人的“三点三下午茶时间”究竟是怎么来的?


让我们先从一个“包”字说起。



01/“食包”究竟是吃什么“包”?


在香港(或广东地区),“饮啖茶、食个包”是一种生活常态,意思是“去喝口茶吃点点心,放松一下”的意思。粤语中的“饮茶”容易被误认为是等同于“喝茶”,而且是茶叶泡茶那种。而“食包”,更容易产生歧义,是要吃小笼包,还是生煎包(生煎馒头)?因为在非粤语地区,“包”和“包子”以及“面包”都有着不同概念。

 


粤语的“包”可以指西式面包、中式包点等;而普通话的“包”一般指女士的手袋等;“包子”一般指中式的包点;“面包”才是指西式的包点。

 

通过对不同方言中“包”的含义对比,我们可以透视出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差异:“茶餐厅”之所以香港饮食文化的代表,是因为综合了很多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成为香港“中西合璧”文化内核的重要体现。

 

 

02/英式到港式,茶餐厅的起源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普遍的港式茶餐厅除了有供应中式的餐单以外,还有不少西式的食物。其实,这是因为茶餐厅的餐膳在兼容各国饮食文化的同时,也保留了香港人的特点、满足了香港人独有的喜好,这种混杂而富有个性的特质,进一步拓宽了茶餐厅的文化内涵,成为香港文化的表征。

 

香港于1841年被英国殖民,至1997年回归中国,期间多受西方文化影响,加上港口的自由开放,贸易往来引进各地特色,就如比较文学家兼文化研究者梁秉钧所说: “混杂性的确是香港文化的一个特色,与外界的交往联系也超乎任何一个华人都市!”香港通过世界性的渠道吸纳多方元素,构成香港兼收并蓄的饮食文化。

 


19世纪中叶,随着英国殖民香港,西餐厅应运而生,当时最早的西餐厅名叫“雍仁会馆”,雍仁会馆的服务对象主要以英国人为主,价格高昂,非当时一般收入的香港民众所能接受,但是社会对于西方饮食文化和西餐的需求程度却与日俱增,式,很多酒店例如当时的香港大酒店、鹿角酒店等都有了对外开放的西餐厅,但价格依旧高昂,民众的需求持续升温。

 

到了1905年,衍生出了当时最早的华资西餐厅,“华乐园”就是是酒店以外最早、最著名的华资西餐厅,将酒店价格高昂的的“大餐”“小餐”进行整合,称之为“全餐”,但是从用料和菜单设计上都进行了悉心的改良,以鹿角酒店的西餐菜单与华乐园的全餐菜单比较,一张图就能看清这其中的差异。



由此,西餐厅贴近大众消费的趋势形成,距离原本英式餐食的文化越来越远,港式就逐渐形成了,平民西餐营造出了低价格西餐的消费氛围,为后期茶餐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3/ 冰室与茶餐厅一样吗?

 

冰室见于二十世纪初,兴起于二次大战以后的四十、五十年代。被视为茶餐厅前身的冰室,依然有西餐厅的影子。1910年左右,香港已有非常多的冰室出现,同样也分成不同的档次和级别以面对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群,再加上香港饮茶文化的强势介入,很快,就出现了结合平价西餐餐食及以冰室饮品的茶餐厅,从价格方面来看,冰室有消费高低之分,而茶餐厅更接近于消费低廉的冰室,之所以定名为茶餐厅,就是要与价格高昂的冰室作区分,划定鲜明的廉价路线。

 


从功能定位来看,冰室原先是定义为:消暑、小聚、闲谈的地方,而茶餐厅之所以以“茶”+“餐厅”命名,其已经说明了是在西式冰室的基础功能上加上了用膳的功能。从所销售的食物种类来看,文化人梁文道是这样说的: “冰室本来应该归在西式饮食的范畴里面( 即使那是本地化了的西式) ,它不会卖鸭腿汤饭,也不会卖牛腩河、猪肝粥,我们今天所知的茶餐厅是后冰室年代的产品,它们摆脱了西式饮食的框框,大胆地加入许多原来在冰室里一定找不到的中式小炒和客饭,甚至打破冰室和粥铺面档的界限,井水犯进了河水,把粥粉面饭奶茶咖啡放在同一个屋顶之下!”

 


总结一下:茶餐厅之所以取名为茶餐厅,就是因为它突破了旧时冰室兜售饮品的局限性,它结合了冰室和西餐厅的优势,低廉的价格以及较多的饮品、食物的选择,潜在的客源要广的多。

 

04/ “下午茶”文化


英国殖民香港,除了主要的经济资本上的垄断,还包括在社会和文化上进行“西化”的渗透。当时的英国人晚餐一般在七点到八点,距离午餐的时间已非常久,难免饥饿,因此在五时左右的下午茶便由此产生。文化渗透总是会夹带因地制宜的调整,英式下午茶的模式传入香港之后,英式的元素也逐渐被淡化。传统英式的下午茶主要包括茶、牛油、面包、蛋糕等餐点,但是在香港,下午茶文化被更好的调整为适合香港人喜好的风格,只取下午茶时间的意义,指在午餐和晚餐之间的用膳时段。因此只要是在这个时间段去餐厅用餐都被称之为“下午茶”。港式的下午茶摆脱传统英式饮食所限,具有了多元的发展,茶餐厅灵活运用下午茶时段,设计富有弹性的餐单,吸引更多市民大众。茶餐厅与下午茶共有英式饮食文化的渊源,两者结合,更展示出外来文化在香港渐变本土化的一面。

 


05/ High tea & Low tea

 

传统英式下午茶文化在香港以High tea的名字出现,主要是为午餐及晚餐间隔太久,感到饥饿的人群迅速补充能量。在英国,皇室、贵族、高收入人群在享用下午茶时,习惯用较矮的扶手椅和小桌子用餐,Lowtea因为得名,而与其相对应的,低收入阶层,由于使用普通餐桌用餐,因此得名HighTea,这是其原本含义。但是到了今天,其实已经没有人如此细致的区分Hightea与Lowtea,而且也随着文化与民众习惯思维的融合,现如今,一般吃得较为讲究丰富的下午茶统称Hightea,与其本意并无太大关联。

 

 


如今,“港式饮食文化”随处可见,

每个城市都不乏有别具特色的“茶餐厅”,

“冰室”与“茶餐厅”的界限也逐渐模糊起来。

无论是中餐、西餐还是早午晚饭市、下午茶、糖水,

一家店铺都可以全天供应。

那些有着“广东胃”的朋友,

走遍天涯海角都总能找到属于家乡的味道。




 更多文章 

粤语 | “痴线”算脏话吗?


粤歌 | 94340634……


係你喇!

港你知招聘 | 缺人,不缺温度

港你知招聘 | 香港粤语老师:坐标北上广

港你知招聘 | 课程顾问:坐标上海

— — — — — — — — — — — — 

高级课程顾问|Joyce-Tsui

全国热线:400-833-8323

微信ID:gangnizhi852

想学粤语?

长按二维码加课程顾问


▲  喜欢我们,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