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指尖技艺“绣”前程!贵州传统苗绣勇闯现代市场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黔妹妹



  从世代延续的传统技艺,到带富苗乡的时尚产业,黔东南传统苗绣勇闯现代市场,站到了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前沿,成为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美丽产业。


  从一针一线身上穿,到一针一线来致富,在时光流转中,苗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织布


  技艺精湛 苗绣作品惊艳国际舞台

  近日,记者走进黔东南州剑河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代表性传承人龙女三九的工作室。室内,绣片、染布、纺车、织布机摆放其间,别样的韵味扑面而来。

  在作坊里,一张龙女三九与模特同台的照片格外显眼。


锡绣上锡


  “我站在台上,和一个穿着我设计的衣服的很高的姑娘一起,当所有人为我鼓掌、所有相机对着我,我感觉我整个人都在发抖,又激动、又紧张、又高兴。”回忆起2012年被邀请参加在北京举行的“2012嘉人中国风·穿越”国际顶级时装设计大赏活动的场景,龙女三九依然兴奋如初。

  当全场的聚光灯、镜头、掌声一拥而至,来自深山苗寨的龙女三九才知道,原来在村子里看起来稀松平常的苗族锡绣,有这么大的魅力、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

  龙女三九是剑河县南寨镇展留村人。在这个古树环抱的村落里,世世代代流传着锡绣技艺。


台江苗绣作品《锦绣台江》局部图


  “自我六七岁,就开始跟母亲和寨子里的老人学习锡绣、纺织、古歌。”从小学习锡绣的龙女三九,如今近60岁的她已练就了炉火纯青的锡绣技艺。

  那次活动回来,龙女三九的订单也接踵而至,许多大品牌商找她合作:“接到订单,我就把绣片分给村里的姐妹,大家一起绣。”

  而收藏于台江县博物馆的台江苗绣作品《锦绣台江》也因精湛的技艺,在法国国家艺术沙龙展上,获得了“法国国家艺术沙龙展卓越艺术奖”。

  据了解,苗绣是仅次于中国四大名绣的民族绣法,其历史悠久,手工精湛,针法多样,古朴典雅。在黔东南境内,苗绣技艺的针法就有挑花、平绣、破线绣、锡绣等20大类50余种,是绣种最多的地区,苗族就被称为把历史写在服饰上的民族。许多优秀绣娘的作品被各国收藏家争相收藏。

  激活传统 “指尖技艺”转为“指尖经济”

  妇女三五成群,或者村头大树下,或在屋檐下,穿针引线刺绣、切磋技艺,这是农闲时节,黔东南苗族村寨里常见的场景。


妈妈制造台江扶贫工坊


  “针线一上手,常常一绣就是一整天。苗族女孩是否心灵手巧,都体现在身上的绣片里。”龙女三九说,“但我们的刺绣,大多是自己用。迫于生活压力,很多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学了。”

  如何把“指尖技艺”转为“指尖经济”?

  “十三五”期间,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产业发展,并把民族手工产业作为“旅游活州”战略重点来积极推动,制定《黔东南州民族工艺品产业发展振兴行动方案》、《黔东南州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黔东南州贯彻落实<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着力推进“锦绣计划”与传承民族文化、发展山地旅游、决战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努力促进“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化,奋力拓展苗绣工艺商品市场,加速黔东南州民族手工产业发展。


龙女三九的锡绣作品


  政策的推动让手工艺产业百花齐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黔东南州民族手工旅游商品已有300多个种类,2000多个品种,全州从事刺绣、银饰、蜡染等民族工艺品生产的个体和企业(合作社)6221家。其中刺绣2162家。

  政策推动下,近年来,台江县刺绣产业发展快速。

  余杭区先后投入300万元帮扶资金,为台江县引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项目,通过设计支持、品牌推广、市场导入、平台搭建、技能培训等五项举措,有效提升台江银饰、刺绣产业层次,帮助贫困妇女就业脱贫。目前在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各乡镇设立妈妈制造扶贫工坊10处,吸纳500余名妇女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妇女230人。

  “贫困绣娘就是靠着这一针一线,一个个全部脱贫。这两年受疫情影响订单少了许多,但我相信今年我们可以缓过来。”妈妈制造台江苗手工合作社负责人王建明说,“特别是春节前夕,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为苗绣点赞,给我们巨大的鼓励和信心。我们要努力让更多绣娘可以‘绣着花、带着娃、挣着钱、养着家’。”

  创新发展 传统技艺勇闯现代市场

  当传统手艺与现代设计碰撞、当传统匠人与年轻社群交汇,深山技艺便与城市生活链接起来。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的也是时尚的。”出生于1989年的杨春林是凯里市湾水镇江口村人,他通过把苗绣技法和图案融入现代年轻人喜欢的服饰产品,创建的“古阿新”苗绣服饰近年快速成长为国潮品牌。


龙女三九(左)带着苗绣作品亮相国际舞台


  目前“古阿新”在抖音、快手、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粉丝已突破200万。2014 年至今,古阿新在北京、上海、天津、长沙等地开设门店20多家,年销售额破 6000万,多次前往乌兰巴托、俄罗斯、米兰等国家参加国际时装周,向世界展示传统苗绣和苗族服饰魅力。

  杨春林认为,只要通过不断创新,学会顺应新时代的传播方式,就能让苗族文化更好地融入世人生活,变身为时尚、潮流产品。

  为给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化、生活化应用赋能,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创承发展,黔东南多次组织骨干绣娘赴北京、杭州、苏州、上海、贵阳等地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培训,绣娘们掌握了各类绣法和营销模式。

  在黔东南州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借助网络销售平台、国内外展会平台、国内外赛事平台等多种现代市场拓展手段,不少传统苗绣工艺企业如今已走出大山,飞向国内外。


凯里市湾水镇江口村 ,杨春林和绣娘。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强化电商平台合作。深化与王的手创、网易严选等文创和电商企业合作,鼓励民族工艺品企业入驻淘宝、天猫、京东等国内大型网络销售平台,建立线上、线下销售网络,现已有舞水云台、古苗疆、古阿新等几百家在淘宝开设线上店铺。

  拓展国内外市场。支持苗绣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文博会、文交会、意大利米兰国际手工艺品展、日本东京礼品消费品展、匈牙利艺术节等国内外展会,以及各种民族民间手工艺比赛,使企业直接与客商洽谈项目,提升黔东南州传统苗绣知名度,促进达成供销订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苗绣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共200多场次,促成订单8000多万元。

  蓬勃发展的苗绣产业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加入。据统计,现全州直接从事工艺品经营及加工的人员14万余人,间接从业人员约25万人,年产值超过约30亿元。


来源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 | 潘 婷

责编 | 李美雪

审核丨侯清华


往期回顾:

贵州巾帼学党史 | 红军长征中党中央在贵州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
走进民法典  妇女权益保护新篇章
“花溪苗绣”走进校园,小小少年亦是“小小传承人”



本公众号推文内容只为

传播正能量、好内容,服务于广大妇女群众

如有标注来源错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贵州省妇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