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上半年浙江省船舶工业运行分析发布

浙江经信 2023-09-24

2022年上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浙江特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决策部署,我省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市场动荡、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船舶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承压,但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多项重要指标领先于全国。

运行总体情况



1-6月,我省船舶行业运行情况总体良好,完工量、新承接订单和手持订单量等重要指标的同比增速均远高于全国水平。实现总产值172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民用船舶产值80.5亿元,同比增长36.9%;配套产值22.0亿元,同比增长9.3%;船舶修理产值55.2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4亿元,同比增长3.4%,亏损6.4亿元。船舶完工量为14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6.5个百分点,但出口同比下降28.8%。新承接订单同比增长57.9%,占全国比重13.5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99.2个百分点,创近8年来新高;在新承接订单有效补充下,我省手持订单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同比增长62.8%。



运行特点分析



(一)行业发展稳中有升,主要指标增长明显

全球造船市场在经历2021年快速上涨后,于2022年进入回调区间,叠加上海、江苏、广东等国内主要造船省份疫情反复的影响,导致全球和中国的三大造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在船舶工业整体运行情况下行背景下,我省上半年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助力船舶工业发展稳中有升,多项统计指标增幅均领先于全国,三大造船指标占全国比重增长明显。其中1-6月新承接订单同比增幅超50%,预计可满足行业未来两年的发展需要。



(二)船舶行业重点地区呈现新气象

台州市已成为我省第二大造船地市,各项统计数据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完工占比上升至41%,较去年同期增长20个百分点。台州市发展势头强劲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客户群体定位于国内的中小型沿海货船市场,从2019年起台州市船企近9成的新承接订单主要集中于国内沿海且单船载重不超过1.6万吨的中小型货运船舶;另一方面,政府主导重新配置优质产能要素,企业灵活的经营策略和相对充沛的资金保障,为台州近两年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今年上半年,宁波市(主要是象山)的东红船业、浙江新乐、宁波振鹤、宁波博大等民营船企,积极配合地方行业管理部门、地方协会等开展以“安全、转型、提升”为主题的船企整治工作,获得喜人回报,民营船企收获大量新增订单。



(三)细分行业同步发展,修船业提速回升

在我省疫情防控总体平稳的大环境下,1-6月,我省船舶制造和修理两大支柱细分产业均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上半年,我省修船企业抢抓疫情影响总体向好的机遇,迅速开启复工复产,实现上半年修船产业量价齐涨。1-6月我省完成修船产值55.2亿元,同比增长7.7%,占全国份额约为35%,修船完工艘数和吨位数分别同比增长22.1%和15.6%,修理单船平均吨位数1.98万吨/艘,其中外轮修理完工艘数和吨位数分别同比增长3.1%和19.6%。万邦永跃、鑫亚修船、舟山友联等骨干修船企业在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后,二季度再次提速,产值同比增长20%,全部实现盈利,除个别小型修船企业坞位还有间歇性空闲,其余中大型修船企业入坞维修计划已排至2023年。另一方面,大量新船订单的逐步开工和建设,助推我省船舶制造业和船配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船舶制造产值同比增长36%,占全省船舶行业总产值46.8%,较同期上涨7个百分点;民用船舶配套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9.3%。


(四)主流船型基石地位不变,高附加值船型有突破

1-6月,三大主流船型在我省船舶工业发展中继续起着稳定器作用,尤其是集装箱新船订单持续维持较快增长,助推我省新接订单载修比提高至0.54(去年同期为0.49)。从新承接的绝对量上看,散货船和集装箱船继续领跑,两类船型占比高达84.9%,其中集装箱船成交艘数和吨位数分别同比增长70%和98.6%,且呈现产品大型化(平均吨位3.1万吨/艘,去年同期为2.5万吨/艘)、建造技术难度提高(载修比0.63,去年同期0.51,2021年底为0.56)的新特点。完工船型中,散货船占比约61.6%,油船完工交付量近2年来首次超过集装箱船,占比约24.3%。气体船市场迎来突破,长宏国际1-6月共交付3艘气体运输船(2艘5000m³LPG、1艘7500m³LNG)。


(五)内河船企先缓后急,夯实“专精”特色

我省以杭嘉湖地区为主的内河船舶企业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约占全国内河公务船艇、特种船舶及游览船建造市场份额的40%。但1-6月受上海疫情外溢等影响,杭嘉湖14家骨干内河船舶生产企业全年生产任务完成率均未过半,其中嘉兴地区因个别船企正常生产开工时间不足2个月,主要统计指标较去年同期下降60%以上。二季度,我省内河船企也开足马力复工复产,成功交付“苏港航宁108”航标艇、国内首艘新能源2000吨级集散两用运输船“东兴100”、海上风电结构工程专业运维综合服务船“华东院316”轮、国内首艘运用直翼舵桨推进装置“玉环101”等产品,进一步打造我省内河船舶制造“专精”特色,并依托千岛湖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积极开拓运动船艇、竞速龙舟等运动休闲艇市场。


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订单饱满情况下的履约风险研判

要重点考虑应对不确定性引发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案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手持订单船舶按期交付,避免产生重大履约风险。加强对航运和造船市场形势的研判,及时把握重大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提前作出预警预报。


(二)抓住绿色船舶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着力加强标准制定、船型标准化和示范区建立,加速老旧、高耗能船舶淘汰,补贴新建以新能源为动力的货运船舶;研究出台政策,培育我省新能源船舶(纯电、氢能)产业链,鼓励船舶设计、船企和航运公司共同开发、运营新能源船舶及相关节能环保配套产品;大力发展智能船厂,推进各管理环节的在线可视化管理,扩展工业机器人和柔性生产线应用领域;推动服务智能化,实现供船舶智能航线制定、电子商务、营销等服务为一体的智能服务。


(三)加大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育

制订我省培育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推动建设高端船舶制造和海工装备制造核心区、产业协同发展区及关键技术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加快稳链固链畅链强链进程,力争在船舶海工产业新赛道上开辟新篇章。
供稿 | 高端装备处(汽车产业处)责编 | 朱琼瑜编辑 | 胡璐瑶


往期 · 推荐

主要指标两位数增长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全省船舶行业运行情况

2021年一季度全省船舶行业运行分析

总体平稳!浙江前三季度船舶行业好于预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