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方派高管赴美,石破天惊的一句话,引美方关注!

震海 邱震海 2024-03-24

点击上方▲收听《震海听风》音频


全文4828字,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各位朋友,大家好。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2024年一月已经过了1/3。在过去的几天里,中美关系发生了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都发生在美国

第一件事,1月8日,中美两军在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举行面对面会谈,而且出席会议的官员层级不低。

第二件事,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讨会在美国卡特中心举行,中国驻美大使发表讲话。

第三件事非常重要,中国对外联络部部长率中方代表团,前往纽约出席一系列的公开活动和闭门活动。据报道,目前中联部长已在不少智库和社团上发表公开演讲,其中包括亚洲协会、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等场合,另外还有一些闭门会议。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背后透露出的信号。

第一个信号是,中联部长的身份。

大家知道,中联按理说处理的是党与党的关系,而以中联部部长的身份前往美国,理应是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进行党际交往,然而实际情况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双边事务。所以,身份特殊显示出意义特殊,也许未来现任的中联部长会担任更加重要的职位。

第二个信号是,访问的时机一共有两个

第一,正值中美建交45周年;

第二,三天后(1月13日)就将迎来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此次选举不只是岛内选举,还涉及到中美关系。所以在此之前,中美之间必须划定一些界限,同时要像十几年前,时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所提出的那样,做一些“战略再保障”。

个信号是,中联部长所发出的核心观点,我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个核心观点,中联部长正式表示:
“中国不寻求改变现行国际秩序,更不会另起炉灶,再搞一套所谓新秩序。”

“中方期待中美落实旧金山元首会晤达成的共识,增强对话沟通,推动各层级的对话,扩大经贸等各领域合作...”

“中国无意改变现行国际秩序,我们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创建者、受益者、维护者......”
其中提到的“受益者”,一方面是指过去四五十年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中国受益其中;另一方面是指冷战时期,之前我在评论中美建交45周年时说,中美之所以能在冷战时期缓和关系并最终走到一起,主要是因为双方有共同的敌人——苏联,因此中国受益其中,表现之一就是中美关系的改善,这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关系。

所以,中联部长后续说道: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时期,各国人民都寄希望于中美两国带头解决更多问题......”
第二个核心观点,中联部长谈到一些策略性的问题:
“互利合作会给中美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也会给中美关系带来稳定性,所以中方认为,中美可以在贸易、农业、执法、人工智能等于领域扩大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话里提到了“人工智能”。众所周知,在去年3月美国提出的“小院高墙”中,包含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半导体等,其中人工智能最为重要。所谓“小院高墙”,其实就是院子要小,防止中国进入;墙要高,防止中国窃取。
而现在,中方明确表示,双方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扩大合作,比如中美可以在打击芬太尼的滥用问题上,取得进一步成果,而这相当于直接回应了美方此前在这方面的多次诉求。这次不仅是明确给出答复,更是公开承诺,当然也可以说是作为一种“交换”。

随后,中联部长话锋一转: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中国的立场清晰有力,也不会改变,中国严肃对待美方不支持台独的表态......”
所谓“严肃对待”,其实是因为美方经常表示不会改变一个中国原则,既然如此,中方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也希望美方能够言必行行必果。

而作为“交换”,中方给出的“交换条件”就是一开始我引述的那句话:“中国不寻求改变现行国际秩序,更不会另起炉灶,再搞一套所谓新秩序。”

实际上,这应该是我们中国人的共识,但问题是,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样的表述了。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美国一直对中国存在误解。

比如以前美国最大的一个误解者和传播者——时任美国国防部的中国问题顾问白邦瑞。他在十几年前写了一本书并送给我们,叫作《百年马拉松》,副标题是“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的秘密战略”。

对于白邦瑞的这个观点,中国当时就进行了反驳,因为中国从来没有说过要替代美国,也许最近几年出现过类似的声音,但我们也迅速进行了纠正,自始至终,至少在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尤其是进入深度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一直在提倡虚心学习,接受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但问题是,白邦瑞的这番言论传播会影响美国人的对华思想,甚至误导了一批美国人,其中最主要的是特朗普周围的一批人,他们会影响特朗普的对华战略,然后特朗普的战略又影响到了拜登,并且拜登还在争取连任。

所有的这些因素搅和在一起,事情变得越来越糟,都以为中国要替代美国,中国要改变秩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要站出来为自己正名,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十几年之前,当时的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所提出的中美“战略再保障”的构想。

所谓的“战略再保障”,通俗来讲就相当于一个保险公司在给别人保险的同时,自己又去买了一个保险,这就是“再保障”。所以当时就提出,中美之间要撇除前面的失误,在终极的立场上要做一番交流,讲明双方最终的底线、意图和计划,对于不能突破的事情,双方要讲清楚说明白。

但现在的情况是,中方已经很久没有说过最终的底线、意图和计划,任由白邦瑞这样的人影响特朗普,而特朗普这样的人又去影响民主党、拜登等等。同时,一些与此相关的情绪在民间蔓延,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双方互相斗来斗去,于是便出现了以讹传讹的情况。

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多年前有一个时事辩论的电视节目,引发了很多国家的战略官员的关注。这些战略官员们表示,他们从这档节目中看出了中国民间,乃至中国官方的一些情绪,并将这些情绪视为一种公共舆论来进行收集。明明就是几个嘉宾的辩论,他们却将其作为公共舆论,不免让人既大惊失色又哑然失笑。

从这个例子一看,西方人的实证主义传统既好也不好,有时候会导致他们钻牛角尖,而中国人则讲究“大概齐”,可能我们认为没什么问题,但人家却一条一条都给你记录下来并以此进行推导,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再以这个结论进行分析并形成一种战略,战略一旦形成就会变成策略或政策,到时便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现在美国方面就是要追根溯源,回到源头,看中国到底有没有意图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建立一套新国际秩序。所以中联部长这次的讲话中明确表示:“中国不寻求改变现行国际秩序,更不会另起炉灶,再搞一套所谓新秩序。”

现行的国际秩序是谁主导的?是由美国主导的,所以中国并不会改变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也不会另起炉灶搞一套新秩序。

所谓的“新秩序”是什么?民间的很多人说是中国领导的一套新秩序,所以才会有中美对抗,这就是以讹传讹。

中联部长这次的讲话,在我们听上去是稀松平常,因为我们一直在虚心接受人类一切先进文明的成果,但在美国人听起来却是久违的石破天惊,为什么说是“久违”?因为这句话上一次由中国官员公开表述出来,还是在2006年,中间已经相隔18年。

那年11月份,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访华,那个时候中美之间还是G2,牛津大学一位历史学家也用“Chinamerica(中美国)”这种词来表示中国和美国。虽然当时我们不希望被西方忽悠,也不承认这些表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都反映出中美关系在当时是不错的。在当时的二十国峰会里,很多人都说只要中美两国握手,世界就搞定了。

当然,中美之间还是有一些分歧的,在中国国力日益强大的情况下,美国当时已经开始有点感到诧异,因为2001年中国刚入世的时候,人均GDP才1000美元,但在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就已经到了近3000美元,到了2010年已经成功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2006年,小布什离开北京的第二天,当时的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就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大概意思就是中国共产党不寻求挑战21世纪的国际秩序。但就像我说的,这句话听上去稀松平常,实际却是石破天惊。

当时我们很奇怪,为什么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不寻求挑战21世纪的国际秩序”这样的观点?现在我们知道了,早在21世纪刚开始,中国就开始让美国放心,“我们之间利益不同,我不会挑战你。”

如果我记得不错,这次是我们第二次表达出这样的观点,当然中间或许还有个别官员也讲过,但没有引起国际间如此强烈的关注,而中联部长这次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是因为他是直接到美国去说的,这就是在告诉美国我们的态度。如此一来,双方各自的边界和底线都明确了。

以上是中联部长此次访美主要传达的信息。接下来,我再重点谈谈中联部长这次的访美时机。
三天之后就是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而今年的1月1日是中美建交45周年,我们正好以此为由头,重申在台湾地区问题上的态度,为中美关系的磨合奠定基础。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也分析过,如果国民党胜出,并不意味着一切变得柳暗花明,毕竟现在的国民党不复当年,只不过战争的阴云会稍微散开一点;如果民进党胜出,它也不可能直接摆出显性的台独,而是采取更加隐晦的隐性台独。在这个时候,中美双方的承诺实际上很难100%回到20年前共同管理台独的时期,但是我们能不能做到65%以上,而不是20%以下,如果按照前阵子的态度,只能做到15%到20%之间。
了解这些背景,前面发生的两件事情就不难理解了。美国在卡特中心举办中美建交45周年研讨会,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去往华盛顿的飞机上录了一段视频,视频里表达了几个核心的观点。
第一,中美的竞争不可怕,我们应该像参加田径赛,而不是像拳击手一样打擂台。
第二,过去四十五年,中美之间虽然有差异和矛盾,我们仍然能够建交,现在我们也能做到求同存异。中国驻美大使的讲话和中联部长的发言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那么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就可以解释在1月8日,中美双方的军方代表在五角大楼见面。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是中国军方主动来到五角大楼与美方对话,对话的核心问题就是对台湾地区的管控。
以前总是说中美经贸是压舱石,军事是短板,直到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之后,我们发现压舱石不在之后,短板更短了,船就翻了,所以当务之急是把短板给补上。
最后总结一下,中联部长此次在美国向外界发出的信息,我认为非常睿智,具有大历史观、大哲学、大战略。当然这背后一定是中美双方高层沟通的结果,但如此明确的表达出来,不仅是将了美国一军,同时也表达出了我们足够的战略诚意和战略智慧。

编辑:吕祖健 张纪红 陈诗敏

排版:陈诗敏

2024开年,《震海面对面》第一场直播如约而至。

目前,距离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还有三天,这场选举不仅事关岛内,更加事关中美关系。

为此,本期《震海面对面》联合《震海月月谈》推出特别策划,共播三天,主题为“海峡和平,关键之局”。

1月13日直击现场,邱震海博士将与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先生、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先生、海基会前董事长洪奇昌先生这三大阵营内部人士解读选举。1月14日沙盘推演,邱震海博士与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先生、著名军事评论员张友骅先生,一起解读大陆美台三方关系复杂博弈。1月19日尘埃落定,邱震海博士与大中华地区著名学者和企业家雷倩女士解析经济地缘格局。对本次特别策划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加入震海会,观看本次直播。

▼点击加入震海会▼



今日【震海内参】研报预告(会员专享)

CES科技盛会背后:投资者需要关注的2024年汽车电子消费新趋势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辞职引发内部担忧,欧洲议会选举或致中欧关系波动

▼点击加入震海会▼【震海会】旗下《震海内参》每周一、三、五,为会员提供关于国际市场和科技动态的最新内幕综合、独家分析和趋势前瞻。从去年以来,已就楼市、产业、汇率、美联储加息等提出了多次预警,有效帮助会员规避风险。今年以来,《震海内参》持续对“碳中和”“医美”“数字货币”以及“第三代半导体”等板块行情的准确分析,帮助会员在股市中精准投资。未来,《震海内参》也会持续输出结合政策、市场动态变化的最新观察,助力会员找到先机。




往期推荐

泽连斯基遇冷,西方启动B计划,俄乌结局将形同朝鲜战争?

国民党出动两位大佬,最后的拉票黄金周,谁是最后的赢家?

2024开年,中国制裁5家美国军工企业,释放了什么信号?



防止走失,欢迎关注【彼得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