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吉利背后的中式死亡焦虑
这篇文章本来是昨天应该发的,但是想了想还是推迟到今天了。因为清明节是难得的一个可以让人认真去思考和“死亡”相关事情的日子了,平时看到这样的文章,可能大部分人都会直接跳过。
每年到这个时候,就会有同学来问同样的问题:“担心孩子因为死亡的事情害怕,怎么样和孩子聊呢?”
家长的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死亡想起来就很可怕,吓到孩子怎么办?但其实,比起成年人来说,小朋友对“死亡”这个概念还很难理解,因此造成的恐惧的可能性也更小。
当孩子最开始接触死亡概念的时候,更多的焦虑担忧,是来自害怕失去亲人的不安全感。家长可以用一些方法来进行安抚。这方面我们以前写过,就不多说了(可以从我们工具栏的搜索工具中,搜索“死亡”来找到对应文章)。
这两天大家应该看到过一些关于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应季文章,死亡教育的确是目前欠缺的内容,需要我们了解和努力。但有一点可能往往被忽略 —— “死亡教育”的效果其实会受到家长本身情绪的限制,如果家长本身的死亡焦虑并没有得到控制和疏解,那么对于孩子的死亡教育效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而绝大部分家长,其实是不承认自己有死亡焦虑的。
死亡焦虑
死亡,是人生的终结,也是人类生活中唯一确定会发生,却不确定什么时候会发生的事情。这必然会让人恐惧,这是生物自我保护的本能。
我们平时说的“恐惧死亡”,在心理学上有个比较专业的词汇叫做“死亡焦虑 / Death Anxiety”。这用来表示当我们意识到死亡、生命终结、终将消散时,所产生的恐惧、不安、焦虑等心态。
死亡焦虑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研究显示,对于死亡焦虑的产生,最早是在5-6岁。而后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加深,从青春期开始明显,成年之后,死亡焦虑会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在30-40岁前后会达到高峰,在60岁以后逐渐下降。
和其他焦虑症一样,严重的死亡焦虑也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长期陷入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中,产生失眠、头晕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看上去截然相反的结果 —— 自杀。前两年曾经被媒体曝光的“蓝鲸”自杀游戏,所利用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死亡焦虑问题。
和产后抑郁以及其他心理疾病类似,一般人很难理解严重的死亡焦虑是如何会反而导致自杀倾向的。所以我们选取了知乎上一名匿名死亡焦虑患者的自我描述:
“这两天我对死亡的恐惧达到了一个爆发的程度,原来绝望真的可以让人胸口疼,深呼吸也没用,我的大脑不能想任何事情,我不能停下学习、工作,否则当想到死亡恐惧,又是锥心的痛苦袭来,瞬间一切都没有了意义,我呆滞机械。
......
我一直有失眠的毛病,以前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因为压力、习惯等。而近期我的失眠(或者说拖着晚睡)又多了另外的原因。近期我尽管有时早晨起的早,晚上很困了,也不停的刷手机、看无聊的节目,因为我不想入睡,不想一个人躺床上在黑暗里任凭那个可怕的死亡恐惧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大脑中。越想越停不下来,越睡不着……
......
如果我只知道活在当下而不会想这种东西该多好!我想到有一件事可以真的让我轻松地驱赶掉这种死亡恐惧,那就是睡觉。可是前面说过,我不仅不喜欢睡觉,而且还总失眠。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件事可以摆脱掉这种痛苦,就是死亡。瞬间我明白为何有些惧怕死亡的人选择自杀了,我完全相信对死亡越想越可怕的思考,可以把一些人折磨地痛苦疯掉,为了结束这种痛苦选择死亡。我对死亡恐惧的恐惧,已经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 ”
这样严重的死亡焦虑只是出现在少数人身上,这也是他们很难得到社会理解的原因之一。
而轻度或者中度的死亡焦虑,这种来自于人类本能的情绪,是社会普遍存在的。而这样的焦虑的主要表现,是规避和“死亡”相关的话题或想法。
这种规避来自潜意识中的自我保护,是人类自然的反应。但有时候,这种规避会进一步“进化”,变成拒绝承认这种情绪来自自己的本能死亡焦虑。而是将它归咎于他人的错误言行,从而将这种焦虑感合理化,无视掉。最常见的就是说:
不吉利。
吉利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地主找了三个算命先生算命,A说:你一定会发大财。地主很开心,给他包了个红包。B说:你一定会当大官。地主更开心了,给他包了个更大的红包。最后C说:你一定会死。地主很生气,把他腿打断了。
人都会死,C说的一点都没有错。而地主之所以听到事实时会生气打人,原因就是他潜意识中对“一定会死”这件事情的恐惧,也就是死亡焦虑。
但当我们将自己内心“死亡焦虑”包装成“吉利/不吉利”,原本地主因为自己恐惧死亡而带来的自发的负面情绪,就变成了因为别人的错误 —— 算命先生说了不吉利的话而导致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了上面这个故事,反而觉得算命先生该打的原因。
而更多人即便了解了死亡焦虑,也依旧会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没人提这种事情,自己不去想,开心了不就好了吗?
死亡焦虑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人都会怕死,就像人都会生病一样。就像生病吃药就好,理解自己的死亡焦虑,并且合理处理解决,这是顺理成章。
但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变成对方的错误。原本应该自己调节解决的事情,变成了打对方一顿出气。在“吉利”的旗帜下,心理焦虑问题就被华丽丽滴掩盖无视了。被打的虽然是算命先生,其实真正受损的,是有问题却不去解决的地主。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样的“地主”。
比如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家庭经济支柱们,人寿险是很重要的一个险种,无论是对于家庭未来的风险,还是缓解个人的“死都不敢死”的中年焦虑,都有很好的作用。
但实际情况是中国居民的人寿险投保率相比国外要低很多。前些天和一位国内外两边跑的保险经纪聊天时,他说了一个有趣的普遍现象:现在说服中国用户买重疾险要更容易,这可能和社会保障不安全感有关;但说服中国用户买人寿险,就比在国外难非常多。因为用户觉得买重疾险是为了活下去,而人寿险是死亡险,不吉利,不想碰。甚至多说几句用户可能就会翻脸走人。
将死亡焦虑包装成“不吉利”的掩盖处理,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判断和处理事务时产生偏差,甚至有时候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有一位读者在后台和我们聊过自己的经历:自己在北京北漂,父母在老家生活,只能每年过年回家。前年的春节回家,发现父亲精神不太好,有些担心想劝父母都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但开了个头,就被说不吉利,"呸呸呸”掉了。自己也觉得大过年的提生病啊死啊的不好,就没再提也不想了。但过了段时间父亲突发疾病身故,才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然后一直陷在“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当时主要是在聊体检的问题,但再多想想:如果我们能直面自己的死亡焦虑,而不是用“不吉利”去规避无视,很多时候也许就有机会在后悔之外获得另外一个选项。
在我们的身边,因为恐慌而拒绝去做定期体检的人一直都有,他们不是不明白提早发现问题的康复概率更高,只是他们宁愿承担这样的风险,也不愿面对自己的死亡焦虑。
也曾经听一位资深医生吐槽过:中国人默认自己或者亲人都是长生不老的,无论是百岁老人,还是新生婴儿,只要死在医院里,都一定是医院的责任 —— “没出错怎么会死人呢?”
在这些年频发的“医闹”事件中,其中一部分医院并没有过失,但家属仍然拒绝接受。医学常识不足、经济诉求是一部分因素,但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在内心拒绝承认“死亡”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拒绝面对人一定会死的结局,而在死亡终将发生的时候,需要用“一个解释”来回答自己内心的死亡焦虑。
毕竟主动面对死亡,可能很痛苦。就像写这篇文章时候,要比平时的科普文章沉重的多一样。但这种直面,是每个智慧生命需要完成的工作。
因为死亡,给了生命意义。
向死而生
“永生”,是很多科幻小说、电影的主题。有趣的是,这种人类终极梦想,在那些经典科幻中,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 当生命失去了终点,也同时失去了目标和意义。
每次参加行业会议之类的,都会有演讲者跟大家分析商业逻辑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以终为始”,也就是美国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在畅销书《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中提出的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 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我们将人生看做一次“项目”,其实同样也适合以终为始的管理它,只不过这个时候,会有另外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向死而生”。
这句话,因为被北野武、李开复等很多名人用作自己的书名而被人所熟悉。它的概念来自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和时间》。“Being toward death” 的含义,海德格尔这样描述过:
"If I take death into my life, acknowledge it, and face it squarely, I will free myself from the anxiety of death and the pettiness of life - and only then will I be free to become myself.
如果我能将死亡当做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直面它,我将会从生活的琐碎以及死亡的焦虑中解脱出来 —— 只有如此我将会自由的成为自我。"
解决死亡焦虑的方法因人而异,而其中“目标”是一个关键词。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给予生命一个“超越自我”的目标意义时,死亡焦虑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每个人的目标都不同,有些是为了神明,有些是为了孩子,有些是为了钱,有些是为了伟大的人类理想。但拥有了自己的目标,就意味着我们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判断标准,来衡量自己每一天的生活,每件事的得失。可以成为“自我”好好的活着。
不过插句嘴,和很多人的判断不同,心理学对死亡焦虑的研究显示,除了背着炸药的狂信徒外,宗教信仰的有无和差异对死亡焦虑的程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死亡是生命的结业考试,它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可以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也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一个具体的目标,而不是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迷失。
人生虽然苦短,但事实上,绝大部分人都花了太多时间在担心死亡,但只花了很少时间在努力好好活着。“活在当下”并非是一句鸡汤,而是因为我们生命的价值并非以长度来衡量,而是质量。
所以我们或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在害怕死亡,还是在害怕死的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有好好活过。
规划死亡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宿,是这个世界唯一公平的事情。没有人能躲开。但在大部分中国人的脑海中,似乎“只要不提”,死亡就不会发生。
但这是我们终将面对的一件事情,逃避、无视、忽略,只会增加我们最终后悔的可能性。而后悔,是会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
我们不能拒绝死亡,我们也无法预知它何时,以怎样的方式来临。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我们可以去规划从现在到死亡,我们会经过怎样的一条人生之路;我们也可以规划自己的毕业谢幕的方式。
规划的方式有很多,也可以试着问自己一些没有标答的问题,比如:
我的人生希望实现的是怎样的目标;在终点时,怎么评判自己的成败?
如果人生只剩下一个月或者一年,我希望怎么度过?
我希望会有一个怎样的葬礼告别?
......
有趣或者说悲哀的是,当婚礼在中国成为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的时候,葬礼依旧是遵循着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模式。也许有一天中国人可以不要那么害怕“不吉利”,花一点点时间给自己的人生设计一个“结业典礼”。相信到时候,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无论是自己还是亲友,都会更开心一些。
比如我个人对上面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最近就发生了变化:
前几天了解到中国火箭商业发射的成本,目前是每公斤不到10万人民币,而且未来会大幅度下降。这意味着自己如果挂了以后,把骨灰撒到太空上去的花费,可能比租块10年公墓还便宜些。
所以我的告别仪式,就可以随着火箭发射仪式一起办了。然后说不定过个几千万年,因缘巧合飘飘散散,我的一部分就可以造访另外一个智慧星球了。
那关于死亡,不对,是关于人生之路,你的答案呢?
与教育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教育”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学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我们还剩下什么
别用识字卡破坏孩子心中的汉字之美
幼儿园禁授小学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园该学的到大学都没教
数学启蒙的赢家,和谁先数到100无关
幼儿园门口的“分离焦虑”
为什么要过洋节?因为开心啊
皮纹测智商天赋?算命先生们还是省省吧
只有1/9家长会看的文章,左撇子宝宝的养育建议
你是哪种育儿风格的父母
清明,如何和孩子谈死亡
别用弟子规来绑架国学教育
为人父母,你为什么不敢管教孩子?
请教会孩子去面对那些“可怕”的人
英语早教班不会和你说的事情
欧美家庭最流行的熊孩子管教法: Time Out
左脑逻辑右脑创意?你的大脑可不是这么分工的
波澜壮阔的第一太空时代,在这部20年前的HBO史诗剧里
别了,毁在小升初上的华罗庚金杯赛
给“少数派”家庭家长的育儿建议
为什么要教孩子做个好人?用数学公式来推导一下
吵闹不专注?蒙台梭利安静游戏的自律练习
数学好的人,怎么买保险
带宝宝去电影院的第一原则——别扰民
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是去关注那些去不了清华北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