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头娃娃”背后,不再是三鹿,而是被滥用的“过敏”
#前情摘要:怎么用积木辅助数学启蒙认知(点击阅读:如何用小朋友的积木来讲解数学公式)
这两天,一则新闻让很多家长的心揪起来。在三鹿事件过去12年之后,又出现了“大头娃娃” —— 湖南一些婴幼儿因为服用了“假配方奶粉”,导致营养摄入严重不足,一些出现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症、发育迟缓等问题。
“大头娃娃”又一次成为全中国关注的重点。
不过,在愤怒或恐慌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点:这次大头娃娃事件和三鹿事件的三聚氰胺问题不一样。这次事件不是中国奶制品又出现了严重的质量危机。如果你只是正常使用普通配方奶类产品,不需要因此突然紧张。
三鹿事件是一次恶劣但“简单”的伪劣产品侵害消费者事件。而这次事件所映射出的问题,可能比三鹿事件更为复杂,也可能更需要我们思考。在这次事件的背后,是近年来一个被普遍滥用的概念,一个正在被打造成庞大消费市场的概念。
“婴幼儿食物过敏”。
这几年,“过敏”突然成为家长关注的话题,我们在后台收到的咨询中,关于过敏这个话题的比例每年都在增加。但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这些家长们“担心过敏”的原因,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传统过度焦虑的新瓶旧酒罢了。
孩子睡不好怎么办,孩子长不胖怎么办,孩子头发颜色不对、长不密怎么办,便便形态不好怎么办。更常见的问题是,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在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这些原本是正常孩子发育差异或者生活习惯不同导致的差异性,被过度放大了。怕亏待孩子,怕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开始担心纠结。而这个时候,他们也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孩子其实是过敏”。
关于过敏,我们写过几次。过敏,顾名思义,就是免疫系统的过度敏感。
免疫系统的存在,是为了抵御外来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在我们的身体里,免疫系统随时随地都在跟从外界入侵到体内的细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有害物质战斗。但有时候也会出现敌友不分的情况,食物过敏主要就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把一些无害的食物蛋白当作是入侵者而激发的免疫反应。
食物过敏的症状由于不同的机理,也可分为立竿见影的即发型症状和缓几天才会发作的迟发型症状。
通过和读者在后台的交流,我们听说过不少种很奇怪的检测方式,比如有的药店不知道用什么机器在孩子身上比划两下就打出一个过敏原报告,有些则使用棉签在身上擦擦然后放进某个神奇的设备里。剪头发做测试这种我们小时候最常见的万能检测法也出现在了某些药店的过敏原测试中。
这种所谓的“检测”基本可以认为是既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实际意义的。甚至有些听上去感觉很像是把之前所谓的“微量元素检测仪”、“亚健康检测仪”之类的换了个名字直接推出来再就业了。
目前医院正式的过敏原测试主要是针对IgE检测,主要使用的是皮肤针刺和血液测试两种。在各大医院都可以进行。
但可惜,这类过敏原检测同样被滥用了,因为它也有根本性的问题 —— 不准。
IgE测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过敏原测试,一种是做皮肤表面的过敏测试,一种是抽血化验IgE。国外过敏机构大多推荐优先做皮肤针刺测试。原因是这种测试相对简单、直观和便宜。对于无法使用皮肤测试(比如服药、小朋友无法接受被扎、有严重的皮炎问题或者对皮试成分有极端严重的过敏反应)的患者,则会推荐用抽血检测。
从准确度上来看,验血并不会比皮试更精准。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1984年的《过敏与临床免疫学》上发表过论文,对40例患儿进行皮肤测试和RAST血液检测,结论是对于过敏原的判断,血液检测或者同时做两种检测,并不比单独做皮肤测试的准确度更高。
但不管是皮肤测试或者血液测试,准确度都不高,单看测试结果达不到让我们准确判断过敏原的目的。
所以美国免疫学学会AAAAI对于IgE过敏原检测的说明,有这样一句提示:
False positive results may occur with both skin and blood testing.
皮肤和血液测试都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美国儿科学会AAP在《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也提示:“皮肤或血液测试呈阳性并不足以诊断食物过敏。”
2007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则对几十个患儿针对IgE血液检测准确性做了相关研究,结果用过敏和免疫主任 Robert Wood 的话说是这样的:
“The differences we saw in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are clearly a red flag because reliance on results may lead to a wrong diagnosis”
在敏感度和准确性上的这些误差是一个明确的警告,依赖验血结果会导致错误诊断。
也就是说,检测结果很可能对患者并不过敏的食物进行了误报,显示为过敏。如果只根据IgE检测结果就判断孩子对什么东西过敏,可能会导致本来不过敏的东西被禁食。而且很多时候在检测报告上会误报多项甚至十几项成分假阳性过敏,而家长根据结果和医嘱来全部禁食,就会造成孩子营养摄入失衡的问题。
大概这个错误的比例是多少呢?美国食物过敏研究与教育组织FARE的结论是50-60%。AAAAI则认为皮肤测试阳性结果中大概只有60%能反应患者身体的过敏症状。
换句话说,过敏原测试结果中阳性的食物,孩子可能只有一半的概率真的会过敏,这和扔个硬币赌一把差不多了。
因为过敏原测试的准确率低,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这只是一种辅助诊断的工具 —— 如果家长和医生对过敏原是什么食物没办法下比较准确的判断,那么也可以先做一个过敏原测试来帮助医生评估过敏的可能性,医生可以根据结果来进行下一步的排除。
更重要的事情,是“排除饮食法”。将怀疑过敏的食物先从患者的食物清单中都清除掉,看过敏症状是仍然存在还是会好转。等通过排除法使过敏症状好转之后,过一两周再尝试重新添加。就跟最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一样,每次只加一种,如果又过敏,就证明这个的确是过敏原,如果没有过敏症状,就证明这个食材是安全的,之前是误判。
但国内很多医院目前对儿童食物过敏的诊断中,这个步骤经常被忽略:基本上医生只要拿到显示阳性的检测单,就会直接给出食物过敏的结论,然后要求忌口。
这也就是说即便不考虑测试方法是否正确靠谱,这些被诊断为食物过敏的孩子中,也有一半左右属于误诊。那为什么很多医院,包括妇幼保健机构,一定要坚持给出错误率可能很高的过敏诊断呢?
这里的原因可能很多:一方面就像感冒一定要先验血常规一样,很多医生习惯完全依据检测报告下结论,从而减少可能存在的医患争端风险。所以当孩子检测出过敏阳性,那就直接给出过敏的诊断,这样医生不需要担风险。
但另一方面,此次事件中,财新等媒体也曝光出部分医院医生和“过敏营养产品”进行利益交换 —— 医生向过敏儿童家长推荐某些“过敏营养粉”,收取提成。这种利益关系,也会进一步加剧“食物过敏”的滥用。
这次被曝光的多个产品,均属于蹭过敏概念的固体饮料营养粉。但走“医院路线”的并不是只有这些。正经的“特殊配方奶”产品,如游离氨基酸营养粉或深度水解配方奶等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医疗型的产品。而在十几年前,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便一直在借助儿科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十几年前,恰好是微博开始兴起的时代。当时一批儿科医生开始借助微博平台进行科普,这些科普有很积极的一面,比如很大程度上破除了中国家庭对补钙的迷信。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副作用”:食物过敏的滥用,以及益生菌概念的炒作,也是从那个时间点开始兴起的。
因为对于普通配方奶中的成份,比如奶蛋白过敏的儿童属于很少数,因此在国外,针对过敏婴幼儿的特殊配方奶,一直是高利润低销量的小众市场模式,竞争也一直谈不上激烈。
但在中国,随着越来越多孩子“被过敏”,连很多母乳宝宝都被要求停母乳换特殊配方奶,甚至已经有些人开始鼓吹新生儿刚出生就要喝特殊配方奶。在这种环境下,特殊配方奶在中国变成了一个新兴的“主流产品”。不但是各个正规奶业集团发布新产品抢市场,一些没有能力生产特殊配方奶的公司,也开始打擦边球,用普通的蛋白营养粉等产品,起一个带“氨”,带“敏”的名字,试图诱导用户认为这就是游离氨基酸营养粉。
过敏是现实存在的疾病,对于存在过敏问题的孩子,需要严肃对待。但正是因为过敏是个严肃的医学问题,我们更不能随意容忍商业利益的干扰。
12年前的三鹿事件,是个悲剧,但它让我们警醒,发现中国奶业行业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12年后再一次的“大头娃娃”事件,同样是一个悲剧,但这次同样可能是一个转变的契机,让我们有机会正视过敏被滥用的问题。
更多和奶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奶”、“牛奶”、“奶粉”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美国配方奶都是转基因的么?
乳铁蛋白,中式配方奶粉中的秘方?
返老还童的骆驼奶?你知道喝骆驼奶的国家人均寿命才多少吗?
水牛奶、牦牛奶 、骆驼奶......和普通牛奶差别大吗?
母乳断奶需要排残乳吗?
慢燃”纤维奶昔牛奶能燃脂减肥么?
别怕被巨幅反牛奶广告刷屏,这只说明吃肉的可能比素食者更宽容
1岁?2岁?母乳到底应该喂到几岁
如何给宝宝添加牛奶,不爱喝怎么办?
小安素: 奶粉不能让娃"长高", 不要随便给孩子喝
来月经要断奶?中医“大师”还想怎么造孽吓人
育儿娱乐节目,别再忽悠配方奶害孩子了
鲜牛奶?以及远去的"禁鲜"战争
能一直喝1段奶粉不升段么?分析20款配方奶的成分表后的结论是:不能!
海淘奶粉又不合格了?央视每年都要吓一次人么
对比3段奶粉成分表,揭示高段配方奶背后的营养陷阱
QQ星,未来星……解密超市里那些“可爱”的儿童牛奶
奶粉代购的心机文:荷兰医生说断奶粉后果不堪设想?
什么是适合宝宝的牛奶?包装上其实都写着
解密冲奶粉用水和儿童饮用水的选择方法
洋奶粉不合格损害智力?吓人的新闻怎样解读
配方奶最好喝到7岁?胡扯
羊奶粉像母乳?不要相信这样的海口
3、4段奶粉?没必要给1岁以上宝宝喝配方奶
还怀疑1岁能不能喝牛奶?看这6个权威机构的建议
奶粉经常换着吃?还是别给自己添乱了
配方奶也要喂到2岁?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可信么?
小安素配方奶,解决偏食?长高?还是唬人?
高贵的澳洲A2奶?看澳洲电视台如何扒皮
牛奶中的激素会多有害,一起来八一八
牛奶致癌迷局——香港电视节目报道如何解读
宝宝牛奶喝多了也不好,你造吗?
凉牛奶不喜欢喝?那也不要去煮沸它
别扯牛奶致癌坟墓,我们都活得好好的呢
可乐和牛奶一起会喝出胃结石
保质期长的辅食或牛奶,是加了防腐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