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痒了为什么想挠挠

一小时爸爸 一小时爸爸 2022-05-14


冬天来了,不管是暖气族还是空调族,家里的空气都会变得干燥起来,皮肤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其中比较常见的之一,就是瘙痒


而这个时候,我们的脑海中,就会突然想到一位的热心街道阿姨,手握四齿钉耙,不对,手握痒痒挠,腾空而起冲上来的样子。



那为什么我们痒的时候总会想挠挠,而这样做可以解决问题吗?



这种冬季皮肤瘙痒的情况,在医学上叫做异位性皮肤炎,或者叫异位性湿疹,当然,如果叫“皮肤瘙痒症”也是可以的。


我们比较熟悉的湿疹,是小朋友刚出生之后出现的皮肤问题,其实成年之后,湿疹皮炎出现的情况也很常见,尤其是随着年龄逐渐增长,皮肤也更加容易敏感受刺激,因为接触到过敏的物质,或者遇到干燥的环境,就更容易出现瘙痒、皮屑等问题。


而异位性皮炎的一个问题就在于,由于瘙痒的时候,我们都会忍不住去挠,而挠痒则会进一步的刺激皮肤,以及扩大皮疹的范围,而如果这样恶性循环下去,症状反而可能会越来越重,越挠越痒,越痒越挠。在学术上这叫做“痒-挠循环(Itch-Scratch Cycle)”



那痒痒和挠挠之间有什么紧密的联系呢?


首先,他们是辛普森一家中的剧中剧《痒痒鼠与抓抓猫/ Itchy & Scratchy》的两位主角。



好吧,这个梗可能有点冷,不过其实辛普森的主创们能用痒痒和挠挠作为血腥喜剧主角们的名字,说不定也是被皮炎折磨了太久,对这两者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了解吧。


痒是什么? —— 痒从字义上,就是说会让人想挠的一种感觉。



痒这种感知是可以分为生理性或者心理性的,后者的情况比较复杂,也和今天要聊的情况关系不大。而生理性的痒也分为很多种,我们今天的重点是其中的皮肤瘙痒。



皮痒的原因并不是想挨揍,而是因为皮肤接收到了外界的一些刺激,比如机械性、化学、热和电等等。在痒的过程中,组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当人体受到特定的刺激,分泌出组胺,人体神经感知到,就可能会引发瘙痒感。


人体会感应到各种外界的刺激,比如热、冷、机械性,当这些刺激超过一定标准的时候,就会变为疼痛,从而提醒人们要保护自己了。主要感知痒和疼痛的是人的C纤维神经。再加上人在痒的时候用力挠,挠到痛就不痒了。这让历史上,很多医生和科学家都认为,痒是一种较弱的痛感,所以当用力挠,将痛感加强后,就不觉得痒了。


但随着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这种理论逐渐被推翻。一方面疼痛和瘙痒的生理反应是不同的—— 疼痛会造成退避反射,让我们下意识赶快停止某个行为。而痒造成的则是搔刮反射,是让我们下意识马上去做某个动作。另一方面研究也发现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人体处理痛和痒的神经回路是不同的。因此现在可以认定,痒和痛是两种不同的感应,痒并不是轻微的痛感。


那既然不是一种感觉,为什么挠疼了就不痒了呢?


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让我们将“痛”作为一种比“痒”优先级更高的危险信号。


痒这种症状,所对应的一般是湿疹皮炎,疱疹,过敏,蚊虫叮咬,伤口愈合等等。它在提醒我们的,是一些需要注意,但并不是很紧急要命的情况


但痛感对应都是严重的内外伤情况,是在提醒我们如果不重视,可能会危及生命的事情


这两种情况,孰轻孰重,一眼就能分清了。所以人体在进化中,也就很聪明的将痛放在比痒更优先的位置 —— 一旦感知到痛了,谁还管你痒不痒啊。



不过这也带来一个风险:痒了就挠挠,这个反应是自然的,也是很有效的。但挠只是简单的缓解了痒的感觉。即便是挠到很痛,一般也只能短时间,在几十分钟内缓解痒的感觉。


而且挠可能导致的皮肤刺激和损害,反而会进一步加剧皮炎。即便不考虑感染的风险,我们也很可能要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酸爽的痒感了。


那皮肤瘙痒应该怎么处理呢?《哈佛家庭医学全书》中,给出的建议是这样的:

  • 识别并远离刺激物。当有疑似过敏症状时,可以进行过敏原测试。

  • 洗澡时,用淋浴而非浴缸,避免用热水洗。

  • 使用含有高脂肪或甘油的肥皂,或者使用肥皂替代品。

  • 趁皮肤还潮湿的时候就涂上保湿霜。

  • 尝试含有乳酸盐的保湿霜。

  • 避免使用含有香料和染色的产品,因为这些东西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

  • 如果这些方法没什么效果,那么试用一下市场上销售的皮质类固醇药膏或者口服的抗组胺药片,以此来控制瘙痒,尤其是在晚间。


不过如果我们聚焦在冬季带来的季节性皮肤瘙痒,除了上面这些以外,更需要注意的就是加湿保湿的情况。一方面要多喝水、使用加湿器,另一方则注意使用保湿霜,并且注意穿衣等问题带来的干燥,比如我们之前写过的穿衣问题(点击阅读:秋裤,皮肤和冬季的皮屑)。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这里:【提问沟通】,进入留言区告诉我们,也可以从工具栏找到入口:



更多和健康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健康”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水牙线能用吗?好用吗?

  • 益生菌,“可能”有用,但并不神奇

  • 亚铁氰化钾不是食盐里最有害的成分,这个才是

  • 白雾≠污染,那加湿器怎么选怎么用?顺便回一些空净和新风的问题

  • 用洗洁精洗碗,怎样可以少残留?(用碱洗碗呢?)

  • 当你开始变得怕冷,是老了么

  • 自制酵素可以减肥么?命不好就有可能

  • 奶瓶用到1岁记得换杯子,太久会有健康风险

  • 来,聊聊小dd的健康和护理

  • “中国体质不同....”这是什么鬼?

  • 宝宝多大可以吃大人饭菜?1岁+

  • 糖和脂肪哪个更坏? BBC双胞胎实验节目到底说了什么

  • 脂肪练着练着就成肌肉了么?

  • 生酮?少吃不吃碳水会更健康么?



近期文章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