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城区发学位预警,深圳抢来了人才,却留不住家长?

狗粮罐 芥末堆看教育 2019-10-12

图片来源|纪录片《高考》

作者|芥末堆 9蛋

编辑|芥末堆 天一 吉吉


三年前为儿子报幼儿园的“阴影”还未散去,郑明生又为孩子读小学陷入焦虑。


2018年5月,他在深圳两所“不算热门”的公办小学登记报名,本以为六月底送儿子上学就行了,谁知到了六月,突然接到学校通知,由于2018年报名人数太多,学位紧张,入学要按积分筛选。


郑明生积分在“悬崖边上”,因此特别着急,每天祈祷奇迹发生,祈祷有学校打电话,说孩子被录取了。但奇迹最终没有发生。之后郑明生东奔西走,几乎找遍深圳所有公办学校,得到的回复都是不招生了。民办学校虽然还招生,但不是条件比较差,就是学费比较贵,有些还要收五六万的介绍费。“最后只能送孩子回老家。”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郑明生还是连声叹气。


郑明生并非深圳唯一一个为孩子入学烦恼的家长。


据统计,在过去十年,深圳小学生总数增长率为61.27%,且呈继续上升趋势。此外,截至目前,深圳十个区中已有七个发布2019年学位预警。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2019年,龙华区小一学位总缺口为10286个,由于学位总缺口较大,不仅公办学位极度紧张,民办学位也将“一位难求”。不少家长担心,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学位紧缺情况还将延续。


学位不够了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曾说,深圳有句话,叫来了就是深圳人。这话说起来轻松,其实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相当艰巨的任务,对政府而言,也是相当重的责任。“因为什么叫来了就是深圳人?就是来了深圳,我的孩子要接受教育。”


的确,人口集聚或许可以很快,教育发展却是一件反馈慢且急不来的事。尤其今年以来,抢人大战硝烟四起,深圳作为竞争相对白热化的战场,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也尤为尖锐。


图为深圳市2007—2017人口变动情况


为缓解矛盾,去年12月,深圳市罗湖区两次出现有学校对申请学位家庭的住房购买年限、面积提出限制,后又取消的情况。


以罗湖区热门小学——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为例,2018年12月4日,学校将住房购买年限与住房面积绑定,提出:


住房面积小于或等于30平方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6年以上,且在深圳市内没有其他更大面积住宅类商品房


住房面积大于30平方米且小于或等于50平方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4年以上


住房面积大于50平方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一年以上


尽管学校将制定此规定的初衷解释为“优先保障学校地段内实际购房居住儿童的就近入学的权利,防止临时择校性申请挤占地段生学位”,但涉及房产、财产、教育,加上不少人转述时有意无意,将此规定简化为“买不起大房子就不能入学”,公众的敌对情绪很快被点燃。


巨大争议下,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撤下了关于学位申请补充要求的告示,罗湖区教育局也就此事致歉,承诺增加学位供给,并通过集团化办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一次试图通过制定新的教育资源分配规则,缓和学位告急危机的尝试就这样尴尬收场。


风波虽然平息,问题却依然存在。今年1月,罗湖区又对2019年义务教育学位申请设限,称在罗湖区临时购房、租房的,深圳户籍不保证就近入学,非深户籍不受理申请。


不难想见,这一规定再次引发家长反对。


的确,正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桑锦龙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所言,依照教育界的共识,义务教育是由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在价值取向上,政府追求的是公平。深圳市人大代表杨瑞也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表示,此举显然与深圳教育部门一贯秉持的开放教育、就近入学、租售同权的政策方向相悖。


加大供给还是限制资格


回顾一些列因学位告急引发的学位申请设限事件,公众的困惑、争议主要围绕以下几点。


争议之一,为何不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而是限制资格?


对此,芥末堆梳理发现,目前深圳主推的增加学位供给的方式有扩班、建新校、推进集团化办学等。


对于扩班,在严控大班额背景下,根据国家规定班额编班,深圳中小学每班一般45人,最多不得超过50人。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学校以增加班级数、扩大班额的方式招收更多学生。


一位家长告诉芥末堆:“深圳很多所谓好学校,学校教室就这么多,空间就这么大,为了扩容扩大班额,增加班级数,最后不堪重负。老师办公室都当做教室,科任甚至体育老师都去当班主任,操场也按时间段分,每个班每天分不到十几分钟,何必呢?教学质量能保证吗?”


即便不看对质的牺牲,单从量上看,这一举措虽短期内能缓解部分学校的入学压力,但受人口持续增加、区域不均衡等因素影响,长期来看,仍很难满足家长需求。


深圳市龙华区2019年学位预警信息就指出,2018年,龙华区公民办学校尽最大努力扩班,勉强解决资料合格的学生学位问题,但仍有8000个因入学资料不全的家庭子女无法入学。2019年,龙华区公民办学校学位已无法扩容,公民办学校统筹招生可能无法解决所有资料合格的学位需求。


至于建新校,龙华区2019年学位预警信息一并提到,龙华区的确正在筹建一批新校,但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受前期手续、工程建设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目前龙华区正在筹建的一批新校可能需要借址,部分公办学校学生可能需要分流到比较远的学校。


集团化办学能否一劳永逸?


除了扩班、建新校,集团化办学也是被各方寄予厚望的“破局之法”。


集团化办学是指将一所名校与若干学校组成教育集团,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以强带弱。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曾表示,推进教育均等化要做好三件事,第一就是推进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深圳市也将其作为教育部门重点工作,表示将研究制定集团化办学的系统扶持政策。


事实上,深圳的集团化办学探索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开始。其中南山区起步最早,规模最大,成效也最受肯定。探索中,南山区引入了理事会、基金会,形成了加入型、内生型、联盟型、委托管理型等多种管理模式。


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南山区已成立5个基础教育集团,有38所学校实行集团化、联盟式办学,基础教育集团学生达5.3万人,占全区基础教育公办学校的40%、学生总人数的55%。


虽已初见成效,但围绕集团化办学,仍有不少争议。例如“有名无实,只是贴标签”,例如“稀释优质教育资源”。深圳就有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名校校长的能力、精力有限,如果无限制扩张,肯定会稀释优质教育资源。“寄希望于名校扩张,迅速增加优质学位,是教育浮躁的表现。何况,一些名校的成功不一定能推广。”


的确,集团化办学是个相对积极的解决办法,但也会是个漫长过程,很难一蹴而就,收效如何也仍需一定时间检验。


被尊重与被公平对待


除了短时间内难以缓解的供需矛盾,争议之二,也是家长抱怨的焦点则是政策不可预期,且调整随意。


采访中,有家长抱怨,2016年,工商营业执照还可以作为学位申请材料,2017年偏偏就取消了,“真是太多变了”。


对此,一位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芥末堆,其实家长对就读公办小学,尤其是就读热门公办小学之难可以理解,关键是要做到信息公开、提前告知,让家长心中有数,早做规划,而不是突如其来,不可预期。


例如,上海各区公办小学招生相关信息,一般会在每年四月份,张贴在学校门口、小区门口、小区告示栏、房地产登记交易所等地。政策制定时也尽量做到“三年早知道”。“家长有准备,就不会抱怨。”


争议之三,则是将房产、积分与入学挂钩是否公平,是否侵犯了学龄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和平等择校权。


对此,深圳市政协委员曾表示,在如今学位紧张的现状下,积分入学是解决学位问题的相对而言最公平的办法,也是无奈的、临时的办法。“因为它在对学龄儿童进行选择和甄别,本质上是不公平的。”他还提醒,此类有关学位申请的政策通知,遣词造句一定要慎重考虑,避免突出矛盾,设计规则时也一定要尽可能公平。


本文作者:9蛋

芥末堆 记者

正活在梦想之中的教育记者皮卡然!



RECOMMENDATION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关键词阅读


素质教育

学分银行

少儿编程

留学行业

知识付费

教育账单

中小学教师资格

教师工作新变化

毕业生就业分析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