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无限期下线的滴滴顺风车在迭代了18个版本,优化了330项功能后再次上线,告诉了人们如果无限期要有一个期限的话,怀着敬畏之心重新出发,我们希望顺风车承担为社会大众出行创造价值的责任,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经济、友善、环保的出行方式。
通过慎重考虑,我们综合评估了不同城市的位置和规模等特点,决定于11月20日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
试运营期间,我们将首先提供5:00-23:00(女性5:00-20:00)、市内中短途(50公里以内)的顺风车平台服务。
这意味着顺风车重新上线后,女性用户将只允许在早5点到晚8点打顺风车。这个逻辑,跟女孩子晚上不要出门、穿得不要太暴露,不然就得怪自己,有什么区别?顺风车是滴滴的现金奶牛,是为数不多的盈利项目,这个项目的重启肯定经过了公司内部一轮又一轮的审查。然而,滴滴在尝试了18个版本,优化了330项功能后,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牺牲女性打车的权益。上次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女乘客的事件发生在下午两点左右,滴滴却又选择在晚上八点后宵禁。滴滴既然已经考虑到女性晚上八点后一个人走很危险,连顺风车都不让她们坐,为何却又选择在冬天的哈尔滨和沈阳上线凌晨5点就能乘坐的顺风车呢?去过东北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凌晨5点,跟半夜几乎没有区别。既然这么“关爱”,也不能厚此薄彼了吧。试想以后顺风车真的上线了按照性别提供服务的要求,以后哪个男乘客也被侵害了,难不成以后顺风车的司机都得强制填写性取向吗?而且,我担心这种逻辑还会带来一种剧场效应,给各大公司开一个坏头: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禁止晚上8点后女用户使用app……它一方面声明,这只是个试运营方案;另一方面做了周密的安排。点开滴滴顺风车的微博,排在这条通告下面,评论第一位的是:
加了企业蓝V认证的滴滴顺风车马上回复了他,可惜可怜兮兮的两个点赞暴露了用户的真心:
点开这位的头像就能看到,这个用户最爱干的事只有点赞和转发小米手机的官方微博。再看滴滴创始人程维和滴滴总裁柳青两位重点维护对象的相关微博下面,也是早早地排满了水军,放眼过去,一片赞誉之声。
当然,我不否认,出行是个大概念,人性也很复杂,很难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可这都9012年了,一家大公司居然给出这样一个解决方式,用性别来区分是否为用户提供服务。
我们真的迷茫:怎么9102年了,大家还仿佛从未经历过启蒙时期一样,为这种行为底线问题吵得面红耳赤?首先,晚上20:00后停止对女性提供顺风车服务,是不是性别歧视?因为,在对性别歧视讨论更加充分的社会里,一切区别对待都可推定为恶意歧视,除非证明这种“区别对待”是为了实现某种正当目的的手段。那么,晚20:00后不让女性乘坐顺风车,是不是一定能保证女性安全(有效性)?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20:00-23:00,女性乘坐顺风车受到侵害的风险更高。至少希望通过限制出行来关爱女性的滴滴,并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你认或不认,女性受到侵害的几率确实更高,而晚八点后也是事故更易发的时段。”
这种近乎臆想的偏见格外常见,正如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女性穿着暴露更容易遭遇强奸”一样,无论 “你认或不认”。如果我们能够多一点逻辑和理性,就不难从下面的数据中看出:现实世界里女性遭受侵害的时间因素,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根据美国司法部的一项研究, 43.4% 的强奸发生在晚18:00至半夜, 33% 的强奸发生在早6:00至晚18:00。很可惜,没有找到国内类似的统计 | 图片来源:知乎答主@王瑞恩那么,晚上20:00后不让女性乘坐顺风车,是不是非这样做不可(必要性)?我们不止看了滴滴简短的顺风车回归公告,还仔细看了他们完整的试运营产品方案。不难看到,顺风车下线这一年多来,滴滴在技术手段和运营机制上提升安全的努力:△滴滴正在酝酿升级对车主的核验及对乘客的保护,目前正在灰度测试(仅随机的部分用户可见)而专门设置的“女性专属保护计划”,为女性用户更严格的匹配机制。可惜,独独最后一项举措——“暂不开放跨城及大于50公里的出行场景,女性晚上20点至次日5点的出行场景也暂不开放”——让前面的一切努力泄了气。滴滴启用这项“下下策”的手段,我们甚至能听到管理层和员工们在心底惴惴不安地打鼓:言下之意,尽管规划了这么多项提升安全的举措,无论司机审查、一键报警、全程录音……恐怕都没办法降低女性20:00-23:00乘车的风险系数,最终还是要采用“不过马路就不会出车祸”的粗暴逻辑,彻底拒绝对女性用户提供顺风车服务成为确保安全的唯一办法。一年多来安全技术层面上的付出,公众评议会、媒体见面会、内部吐槽会等等生态上的努力,被这样的避重就轻的“懒政”掩盖,实在令人扼腕。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当然是最轻松也是最粗暴的决策选择。但我们心知肚明,安全从来不是易事。一家敬畏生命的企业,显然不能止步于做“最轻松”的安全保障决策。我们今日对“滴滴性别歧视”的争论,不是过度敏感,不是刻意抬杠,不是让公共舆论资源浪费在泡沫议题上。恰恰相反,我们今日所坚持争辩的一切,都是为了敦促一家以“美好出行”为使命的公司,让善意惠及每一个人,无论性别、年龄、地域和身份。文/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