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马拉:卑微而无限的事业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十月杂志”
卑微而无限的事业
为什么要写作,如何写作?无数前辈大师谈过,再谈无非重复,重复还是要谈,这并非倔强或缺乏自知之明。写作即生活,人活在时代之中,所有的写作都会刻上时代的疤痕,差别在于,有的深些,有的浅些。我不认为有脱离时代的写作,伟大的作品并不是指它脱离了所处的时代,而是它审视它所处的时代,开启了另一种可能。人类的生活因此变得丰富,发展成为可能。庸俗的写作停留在呈现,缺乏发现的能力。这也说明,呈现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是伟大的基础。我们能够发现什么?能为人类贡献哪怕一个新词,也是值得骄傲的。我这么说,没有说新即是好,问题在于,我们身在俗世,世界丰富,缭乱多姿,它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新奇感,相反,我们因为重复而厌倦。激情退场,我们试图找一个安静的栖息地,接受不断重复的命运。激进的人们认为,四十之后都是余生:我们已经历生、爱,只有死是未知的。然而,那是一个必将抵达的终点。爱或许在某些人生命中缺席,床单上的斑痕,肉体的激情,充满快感的时刻,空虚接踵而至。肉体成为消费一种,心灵是否充实还是一个未知数。为了消解对必然到来的终点的恐惧,人类需要一个词:信仰。
写作作为一种信仰,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它并不限定什么,但无形的边界控制着写作者。在远古时代,文字被认为是具有神性的。在我幼年生活的乡村,有“敬惜字纸”的说法,写过字的纸都是值得尊重的。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会成为禁忌。还不远的疯狂时代,将印有伟大领袖的报纸擦屁股,可能会导致生命的代价。对文字的敬惜,影响着写作,写作被神圣化,日常生活不配被书写,它只记录重大的事件,对人类精神有规范性、指导性的内容。从这个角度讲,文字是精神的载体,而写作则规范着人的思维和行为。写作上的每一次突破,意味着精神领域的一次重大解放,或者现实生活的拓展。写作并未超越现实,它只是将某个隐蔽的部分予以呈现,或者强化、放大,使之成为日常的一部分。通常,惊世骇俗的作品并不在于它书写了一个新的世界,而是将它强行展露出来,如同撕开一个伤口,鲜血淋漓,我们不得不正视它,不得继续忽略它的存在。《洛丽塔》曾经如此,它所表现的内容,今天看起来如此稀松平常。《洛丽塔》出现之前多少个时代,多少个洛丽塔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我们并不知道,但一定有过。即使在今天,我们的写作也非完全自由,依然有无数的禁忌存在,权力拥有者通过出版审查等方式装聋作哑,甚至不惜对冒犯者大加鞭挞。勇敢的写作如同布鲁诺,他维护真理,被另一种真理的维护者活活烧死。没有信仰,绝无这种可能。有意思的是,生活或者观念并无绝对真理可言,昨日的先锋可能会是今天的笑话。为了一个笑话去死,似乎是荒唐的。
审视我们当下的写作,我有种强烈的厌倦感,它过于现实,过于机巧,我也是其中一份子。这两年,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应该如何去写作。如果我们将写作抽象化,它无非是将当下的境况文字化,我们试图将写作的根须扎进现实腐烂的皮肉,野蛮生长,开出让人震惊的恶之花。作为一个有着十多年写作经验的写作者,我看到周围有很多同行进入中年后,放弃了写作。开始,我以为是屈从于生活的压力,他们为面包放下手中的笔,我相信有一天,他们还会回来。后来,我慢慢意识到,和面包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密。他们不再写,一定是意识到了某种虚空,他们在问自己,写作的意义到底在哪儿,我为什么要写作?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写作的重要性下降,面包的意义上升。是的,写了二十年,你发现,你写下的东西不值一提,你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仅仅只是沉溺于现实琐碎的书写,那些家长里短让人厌倦。爆炸、失业、财富梦想、股票、战争,发达的媒体时刻在直播现实。它如此贴近,如此冰冷,让人丧失书写的激情,似乎一切都被强大的资讯掩埋。写作,还能干什么?这个疑问压迫着写作者。
不妨用科学领域打个比方。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这两个大得不能再大的名字。如果让我们凭直觉选一个最伟大的,我想多数人会和我一样选爱因斯坦。这个问题值得分析,爱迪生作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解决了无数现实问题,有力改变了我们的现实生活,比如电灯,比如电话,比如复印机,比如发报机……。爱因斯坦的成就我们不太理解,但知道他打开了一个宇宙。显然爱迪生是在基础理论的支持下,创造了新的事物。爱因斯坦却是那个建立了基础理论的人,在他的基础上,发明成为可能。对多数作家来说,能成为爱迪生已经是值得骄傲的了,爱因斯坦是神一样的名字。这么说,答案已经清晰。作为一个伟大的写作者,他要解决的是基础的、根本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写作的根本问题?我以为无非是自由、平等和爱。这是任何书写的基础。写作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人的发展一致的,我们注意到人的自由和解放是一个逐渐放大的过程。先让平民获得自由,接着让奴隶获得自由;从肉体的自由,到精神的自由。今天,我们已经不满足于获得人类的平等,激进的自由主义者要求动物获得和人类平等的权利,也就是动物的生命、自由同样值得尊重。一个有尊严,有追求的写作者,必须立足在这些根本问题之上,他的写作才会获得价值,才能足够的坚定。在这个大前提之下,需要精确地分析我们所处的时代,探索如何扩大自由、平等与爱的领域。把大词细化,让它产生具体,可触的生命质感,让它切入我们零碎的生活。这是项卑微而无限的事业。好的作家有一种沙里淘金的能力,他能从细小的事物中发现伟大的意义。小说家在虚构生活,这种生活比真实的生活更加有力,深入人心,这是理想生活。
马拉
十月杂志官方微信
微信:shiyue1978
大型文学期刊
长按二维码关注
十月杂志微店
咨询电话:
010820280325
最想要的一期在这里
长按二维码关注
十月杂志电子版
纸刊原文电子版
随身携带的十月图书馆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