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九大报告中的“千年大计”,你真的懂了吗?

2017-11-30 周宏春 环境保护

新时期、新高度、新任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重点方向与方略,是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发展的主基调。文章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成就与问题,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已提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新高度,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中,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之一。以生态文明为指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在多处涉及,包括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总结、工作中的不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等,第九部分重点部署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指导方针和基本遵循。

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地变绿了,水变清了,天变蓝了,这是不少国人的感受,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的标志。

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阶段特性、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生产方式、生活模式、文化与科技范式的系统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部署,频度之高、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


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

       按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我国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和自然岸线格局。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国土资源部发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严格保护耕地,促进耕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城乡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和管制区域,严禁在限制和禁止建设区内安排建设项目。产业布局向园区集中,以便接近原料、市场或配套生产,企业集群、生产集聚,促进了发展集约。推进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减少了“九龙治水”现象。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初步形成,体现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



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

       加强生产全过程节约化管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大幅降低了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效仿食物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城市矿产、再制造、园区循环化改造取得预期效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13部委印发《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将实施十大重大专项行动,包括园区循环化改造、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设、“互联网+”资源循环、京津冀区域循环经济协同发展、再生产品再制造产品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创新试验区建设等;积极实施工业绿色发展战略,加强产业上下游间衔接耦合,推进工业集约发展。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快速涌现,共享经济、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增长点。据国家统计局研究,与2012年相比,2015年全国资源产出率提高20.9%,单位GDP能耗下降13.4%,资源消耗强度指数提高24.0点。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54.6%左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75%的国家级、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雏形显现。


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陆续出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水源保护和“黑臭水体”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中央环保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居民也获得更多的宜居环境:


       天在变蓝。

       压减燃煤、淘汰黄标车、整治排放不达标企业;抑尘、治源、禁燃力度前所未有。为保卫蓝天,环保部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环保督察。28个城市排查出环保不达标“散乱污”企业5.6万余家。与2013年相比,2016年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3%、长三角下降了31.3%、珠三角下降了31.9%。


       水在变清。

       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水利部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项目,不办理新增取水许可和入河排污口设置等手续。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推进入河、入海排污口科学布局,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开展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河湖内源污染治理,“河长制”成为水环境保护的有益探索,大多数城市河道开始变清。


       地在变绿。

       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十大生态修复工程,构筑十大生态安全屏障,发展十大绿色富民产业;118个城市建成“国家森林城市”。5年来,我国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恢复退化湿地30万亩,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根本转变。选择生态基础较好的福建、贵州、江西三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明确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要素,是一种稀缺资源;良好的植被、优美的环境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十大生态修复工程,构筑十大生态安全屏障,发展十大绿色富民产业,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十二五”期间实施了两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十三五”期间选择生态基础较好的福建、贵州、江西三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力求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使绿色富民惠民。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建设,“四梁八柱”的制度安排已然形成

       以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逐渐完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确立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继18亿亩耕地红线划定之后,水、环境、生态等的基线、上限、红线陆续划出,以便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没有制度安排,生态文明建设难以保障。


环保法制建设不断健全

       2016年,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土、气污染防治制度系统推进,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方面力度空前。环境诉讼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相继发布,促进生态文明司法的专门化。转变长期以来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观,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十分重要。


       2016年12月,《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印发,确定对各省区市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制度,并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依据。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干部,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2017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深刻剖析了“不作为、不担当、不碰硬”,“没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监管层层失守”“弄虚作假、包庇纵容”等生态破坏的根源,包括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几十名领导干部被问责,不仅以儆效尤,能使地方领导干部真正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分量,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还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理念走向世界

       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生态文明从不被外国人理解、国外文献主要是中国作者发表,到被国际社会采纳,世界可持续发展中的中国智慧逐步彰显。2013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表明生态文明中国智慧的认同和支持得到国际组织的认同。


       完善“一带一路”环境合作机制,强化“走出去”企业的环境意识,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在环保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与产业等方面的合作。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6个缔约方通过《巴黎协定》;中国不仅是《巴黎协定》达成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坚定的履约国。中国向国际社会宣布,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格局,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时,如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等。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新高度

       十九大报告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了理论分析,将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千年大计的新高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与蓝图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新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方略。坚持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时代语境,也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此作了说明: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彰显了我国开拓发展方式新革命、提升发展水平新境界的决心与信心,以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十九大报告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的发展条件基础上,分出2020年到21世纪中叶两个阶段,提出了发展目标,勾画了新时期中国发展蓝图和战略愿景。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届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得到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那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全国空气质量得到根本改善,达到或好于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全国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生态安全屏障稳固,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得到休养生息,城乡环境优美和谐宜居,满足人民对优美环境和生态产品的需要。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总体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基本协调,绿色低碳循环水平显著提升,绿色经济蓬勃发展。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持续优化,生态服务功能稳步恢复。大气、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土壤环境安全有效保障,蓝天常在、绿水长流,自然和谐、风貌独特、设施健全、建筑绿色、乡村美丽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建成。生态文化繁荣昌盛、绿色生活蔚然成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升。也就是到21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得到改善,绿色低碳生产和消费体系全面建立,系统完整协调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最终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构建全球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树立“中国范例”。

换言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基本方略。要求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落脚点是可持续发展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典论述。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提问时,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文明、自然规律、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国人的梦想和期待,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了人们对绿水青山价值的认识过程。如果将发展比作一个登山过程,山还是那座山,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绿水青山”的认识不同,愿意付出的资金、即支付意愿(WTP)不同,对自然的开发和保护态度和做法也不同。用“倒S型曲线”解释就是:在登山前的山脚下,人们想到“砍柴烧”、绿水青山“不能当饭吃”,这也是世界银行报告中提到的,“越砍越穷,越穷越砍”的恶性循环;在登山中,由于饿怕了会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环境;接近或翻过山顶时,蓦然回首发现绿水青山的美轮美奂,意识到要保护生态环境,并探索用可持续的途径将之转化为“金山银山”。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强调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从发展角度看,强调发展的后劲,要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经济。如果将发展比作“接力赛”,每一代人是接力赛中的一位“运动员”,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如“接力棒”从前一位运动员手中顺利递到后一位运动员手中、不能掉了或为下一位运动员带来不必要麻烦。我国有大量与可持续发展内涵一致的词汇。例如,“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强调的是宁愿不发展也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很难。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致使文明消失,国内外有大量的例子。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等都湮灭了。我国新疆境内楼兰古城的消失,可能与当地水资源利用不当或水源枯竭有关。我国有大量反映这种思想的词汇,如“坐吃山空”“吃祖宗饭”等。从世界发展史看,一些国家或地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求通过环境标准优化发展的理念,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了人对自然生态价值的认识回归。核心是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采用集约、高效、循环、可持续的利用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要素,体现了保护“绿水青山”就是做大“金山银山”、破坏“绿水青山”就是损耗“金山银山”的价值观和政绩观。从投资角度看,今天的投资不仅要产生短期效益,更要为明天发展奠定基础。


       金山银山就是财富,是GDP,是发展;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发展与保护这对矛盾:在经济发展中必须保护绿水青山、守护绿水青山;如果没有绿水青山,就不会有金山银山,更谈不上转变为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安吉余村,发展形成特色的生态产品、有机产品及生态旅游等。绿水青山是南方常见景象,如在福建、江西等省份,植被覆盖率高达60%以上;而在西北一些地方就很难看到,如青海的植被覆盖率仅百分之几。当然,西北地区有自身的优势,那里光热资源好,风能、太阳能在西北地区发展很快。


       因此,以理论指导实践,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如“农家乐”到处都有,但发展模式各不相同:1.0版的“农家乐”是吃土菜,2.0版增加了住宿,3.0版是将“农家乐”做成一条街,4.0版则成为高端旅游。将来,还会有5.0版的“农家乐”,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等可以有很大发展空间。此外,像绿色有机食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太阳能加上养鱼或种植形成光伏+产业等,都可以成为一些地方的发展模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我国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大战略任务。


推进绿色发展

      绿色成为发展的基色调。从理念升华到制度建设、再到实践检验,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一条有别于西方工业文明、超越中国传统增长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关键在创新发展思路,关键在处理和平衡好改革、发展、稳定和保护关系,在寻找新动能和处理老问题上把握好方向、节奏和力度,摒弃粗放、低品质的发展方式,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引导产业布局、倒逼结构转型,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不再依靠资源环境等要素投入,架起绿色发展、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之间的桥梁,推进从“绿色的贫困”到“美丽的富饶”新跨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多赢。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五个方面来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一是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二是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三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四是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五是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建立节约低碳健康的绿色生产生活体系。


       清洁生产产业是新出现的概念,尚未被从事清洁生产工作的公务员和技术人员理解。事实上,按照经济学的界定,只要存在劳动、流通和分配(对清洁生产而言是,资金从承担清洁生产的单位转移委托单位),就客观存在产业,尽管产业规模有着较大的差异。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清洁生产产业,指从事清洁生产审核、规划和资金服务等活动所形成的产业。


       只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就能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点,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多年来,我国政府文件和相关领导同志讲话中提到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虽然近年来有所改观,但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多阶段多领域多类型的生态环境问题长期累积叠加,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远高于环境容量,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质量改善任务艰巨。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重中之重;环境污染与发展阶段相关,解决环境污染可以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收效。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为重点,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发展与保护矛盾最激烈、百姓身边最严重、健康影响最显著、治理体系最薄弱、国际反响最强烈的环境问题为抓手,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发扬“钉钉子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抓出一批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能受益的治理成果,确保实现“生态良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十九大报告把污染防治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作为新时代的三大攻坚战,提出了气、水、土壤、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领域,以及提高排污标准、信息披露、严惩重罚、治理体系构建等要求。在新时代的环境污染防治,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根据中国工程院的有关研究,能源、气候与环境保护具有同源的特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节能提高能源效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经济和可持续利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碳汇林业,不断降低人为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自实施“一退三还”政策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观,“地绿了”是各地群众的普遍感受。另一方面,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仍然不高,影响国家生态安全。一是生态空间遭受无序无度挤占。一些地区不合理的城镇建设和工业开发,导致湿地、海岸带、湖滨、河滨等自然生态空间不断减少。二是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干扰,自然保护区面积与功能不相匹配。


       2015年,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95%。三是生态退化导致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据水利部资料,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95万平方千米,年均土壤侵蚀量45亿吨,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崩岗和耕地损毁,长江上中游、黄河中上游、珠江上游和东北黑土区等地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四是生物多样性加速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高等物种受威胁比例高,10.72%的维管植物、40.1%的哺乳动物、15%的内陆鱼类处于受威胁状态,大量物种处于极危和濒危状态。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既能筑牢民生之基,生产必不可少的生态产品,又能满足民生之需,扩大就业、夯实民生之本。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贯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管理体制面临诸多问题,与现代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行政力量过于强大,但各部门职能存在交叉重叠、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不匹配,运行效率有待提高;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意愿不断增强,但参与能力、支付意愿、制度保障不足;企业环保责任和义务逐步明晰,但环境守法意识不高、逃避环境监管的现象仍较普遍。由于治理主体力量不均衡,我国生态环保治理手段相对单一,治理机制仍以自上而下的管控为主,缺少从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的角度进行管理的体制安排。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主要思路和具体任务。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建立政、企、公众良性互动、互促共治的新机制。随着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成效将成为一个全世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改革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进程。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通过各方努力,力争2020年基本建立统一协调、高效共治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监管体制。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执政和世界引领的“中国方案”。加强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绿色发展,确保生态产品稳步增长的重要抓手。从生态系统管理角度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基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循环性和韧性,强调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以及“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管理,基于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注重跨部门和跨地区的统筹协调,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属性突出生态环境的独立性监督,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从自然资源管理来看,鉴于自然资源的生态属性重要性日益提升,必须重视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合理设置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与自然资源生态监督管理职能。


       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改革,既要尊重历史经验及发展改革规律,也要尊重自然生态系统规律,抓准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打通“中梗阻”,还要统筹考虑各地方各部门的资源和技术经济以及能力条件,防止“一刀切”。根据所有权和监管权相分离、开发与保护相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减少职能交叉,通过推动综合、高效、协调的中央大部制改革,形成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综合管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及监管为主的体制格局;组建跨行政区域、流域管理机构,进一步理顺中央地方关系;建立严格的问责和激励机制,积极探索绿色转型发展的解决办法和出路;合理区分政府和市场的界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



       综上所述,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新定位;“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新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定义为现代化的本质属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观念,以及新设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的顶层设计,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大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不仅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END

本文作者

周宏春

原文载于《环境保护》杂志 2017年第22期

周宏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河北今年已关停取缔6.9万家企业!文安县整治力度大


注意:环保部已废止21份文件!涉及危废、固废等领域!造纸、印染、医疗行业等


水资源税要来了!征收范围扩大至10省!对你有何影响?


中办国办印发《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


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鹤岗4市被环保部和黑龙江省政府联合约谈!


河北发紧急通知:企业无排污许可证将一律停产!11月底前完成许可证核发!涉及石化、有色金属、焦化等11行业


农用地土壤污染怎么管?环保部、农业部答记者问!


如何破解京津冀空气污染难题?王金南院士来支招!


名单来了!中国工程院新增67名院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