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生态环保故事(三)丨辽宁:用心用情用力讲述中国生态环保故事
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系列专题论坛之一——首届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论坛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环境保护》杂志以“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 谱写生态文明美丽画卷”进行专题报道。今日,对辽宁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农涛的发言予以摘登。
辽宁不仅自古以来是一个生态特别优美的地方,而且近年来大踏步走上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生态环境的改善十分明显。全省环境空气六项重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全面达标,河流水质达到有环境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也就是说,辽宁不仅有优美的生态环境,而且有大量生动的环保故事,是讲述生态环保故事的“富矿”。
千百年来,辽宁丽质天成、禀赋优越,山地丘陵分列两厢,万里平原绵延居中,拼成其“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基本地貌。这里风光秀美、地负海涵,既有海洋、河流、湿地、山川、森林、草原、沙漠、冰雪等俱全的生态场景和完善的系统功能,又有“黄渤两海两千岸、六百海岛半百湾”的景观资源。这里万物繁盛、生动灵气,2200余种植物在此自由生长,570余种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既有亚洲最大的天然赤松古树群,又有植物活化石东北红豆杉;既有鸭绿江口鸟浪连绵排空,又有红海滩丹顶鹤声震云霄,还有辽东湾斑海豹憨态可掬。近年来,因为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回的候鸟数量也在持续增加。辽宁春夏秋冬时时美,东西南北处处景,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戏雪,绿水青山与冰天雪地完美交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令人流连忘返。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辽宁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深入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农村环保“五大工程”,一座座荒山变绿、一个个沙丘止步、一条条河流变清、一个个村庄变美。位于辽西北的阜新市彰武县,曾经沙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沙子堵门推不开,沙丘撵着百姓跑。如今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34.5%,沙地变成鱼米之乡,沙漠变成文旅宝地。彰武创造了“点沙成金”的奇迹。位于辽东的凤城市大梨树村,曾经满目荒山秃岭,如今万亩果园、香飘四季,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放眼辽沈大地,辽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有力推进,辽河口国家公园积极创建,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全力冲锋,矿坑综合治理科学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辽宁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
好故事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地讲述好。我以为,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讲好故事,就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就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好,生动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二是注重典型示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一个好的典型,其中蕴含着事实、形象、情感和道理。宣传好典型,就是最好的讲故事。我们注重发掘宣传生态环保先进典型,通过“可触摸”“有温度”的故事激发共鸣、凝聚共识。2021年,中央主要媒体报道“彰武治沙”的先进典型,引人赞叹。辽宁主要媒体讲述“鹤爸爸”赵仕伟扎根基层30年,专注丹顶鹤保护的先进事迹,令人感动。通过这些先进典型的正向激励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三是强化融合传播。讲好故事,要统筹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网络宣传、对外宣传,注重推出新闻类、科普类、互动类、文艺类、外宣类等融媒体产品;要充分运用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果,搭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在精准传播、互动传播上下功夫,生动鲜活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
四是开展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要依法有序开展建设性监督。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以及2022年各类生态环境专项执法过程中,我们均组织媒体对违法典型案例进行了曝光,有力推动了问题整改,有效推动了工作。因此,媒体要把握好时、度、效,做好生态环保舆论监督。
作者介绍
农涛:辽宁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相关链接
近期要闻
讲好生态环保故事(二)丨让中国生态环保故事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远
▼ 点击留言、收藏、分享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