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招生看点•学院篇 | 哲学院
中国的哲学、伦理学和宗教学教学科研重镇,被誉为“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QS世界大学哲学学科排名多年稳居前50名,大陆高校领先。是目前国内教授最多、规模最大、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的哲学院系,国际声誉一流。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国首批“强基计划”招生试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拥有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哲学、伦理学),1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宗教学),1个跨学科专业(PPE实验班)。
专业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始建于1956年。在六十余载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新中国哲学教育史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第一批哲学硕士点、第一批哲学博士点、第一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哲学学科、第一批哲学一级学科授权点。哲学院拥有哲学、伦理学、宗教学、PPE实验班(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4个本科专业,相互促进,彼此融合;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10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建设有“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哲学院大师云集,英才辈出,国际化强,中国人民大学首批14名一级教授中,哲学院占4位。
哲学院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现有教师近80人,其中教授占比超50%,三分之一教师为海外留学归国博士。李秀林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苗力田主编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罗国杰主编的《伦理学》、陈先达的《陈先达文集》、方立天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张立文的《和合学》、刘大椿的《科学活动论》、李秋零主编的《康德著作全集》等成果在国际、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哲学人。近年来新建有哲学与认知科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应用伦理两个跨学科重大规划创新平台。
专业介绍
哲学专业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培养学生中西兼修,研习经典,关注前沿,成为具敏锐思维、开阔视野、德才兼备的哲学专业人才,培育时代所需的未来思想家。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原典、西方哲学问题、伦理学、数理逻辑、美学原理、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哲学、管理哲学等。
伦理学专业
全国唯一的伦理学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从伦理学基础理论和现实关怀两个角度切入思想史和当代世界,培养学生研读伦理学不同流派的经典理论(如道德实在论、道德责任、德性伦理学、义务论、功利主义等),思考最前沿的现实伦理论争(如生命伦理、法伦理、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等)。
主要课程: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中国伦理学名著选读、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读、政治哲学、应用伦理学、当代伦理文化思潮等。
宗教学专业
QS世界大学宗教学排名前列(51-100),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宗教学重点研究基地,结合宗教学的理论与现实,培养学生学习不同宗教流派的经典、思想及前沿问题,成为具有开放视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型人才。
主要课程:宗教学、宗教哲学、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与当代社会、佛教概论、佛教经典选读、道教与传统文化、道教思想与历史、基督教概论、基督教思想与历史等。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PPE实验班)
借鉴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经验所开设的复合型跨学科专业。由哲学院负责,与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院联合培养,旨在打破因学科孤立带来的思维局限,融会贯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三个专业的理论与方法,集古典与创新为一体,立志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充满中国文化自信的领导型人才。2015年首次招生,首届毕业生大多赴国外一流高校深造。
主要课程: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伦理学、政治哲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概论、英美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史、中国政府与政治等。
国际交流
哲学院现与英国牛津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等9所世界知名大学签订有学术合作、师生交换协议。此外,哲学院设多种奖学金,支持优秀学生出国交流。
毕业 · 去哪儿?
一批批优秀学子从哲学院学成毕业,成为诸多行业工作骨干、社会栋梁、思想精英,如邵华泽(原《人民日报》社社长)、冯俊(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周文彰(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赵汀阳(著名学者)等。哲学院毕业生发展方向多元,前景广阔,广泛就职于高校、各类企事业单位。不少学生赴国际名校深造,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匹兹堡大学、布兰迪斯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等均有哲学院的毕业生就读。
爱思考,爱智慧,人大哲学欢迎你!
推荐阅读
图文/哲学院
排版/姜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