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咖说丨为度生物CEO王俭:本土企业如何弯道超车,跳出内卷化浪潮?

BioBAY 2022-12-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赛柏蓝器械 Author 赛柏蓝器械出品


READING导读

“这个慎重的决定我也思考了有一年多的时间。恰逢是我从美国回来隔离的时候,在家过了50岁的生日,我也考虑是否要尝试些新的方向,去做更有突破性的事情。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自己问自己,很多想法其实并不是验证我自己的预判对或者不对,而是这些问题始终要去考虑和回答。”   — — 王俭

2022年初,B村客官为度生物官宣任命王俭先生为集团新CEO。在他上任后的第一周,首次公开接受了采访,回答了关于外界对他的猜测和疑问,也对风云激变的医药产业、资本角逐的内卷表征等问题作了回答。今天小二便为大家带来这一篇来自《赛柏蓝器械》的专访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近王俭和为度生物。

角色:不是离开外企,而是从外企毕业
 
Q:为度生物CEO是您最新的职位,目前感受如何,工作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俭:“忙”这个字可以概括我现在的状态,上任后需要熟悉研发、技术、营销、标的,同时需要研究执行并购、与高校合作等内容,其实在外企时候节奏就很快了,而现在感觉更快了,工作内容扩展了很多,应用性层面会比之前多一些。
 
为度产品的开发是自主的,这意味着需要去对标国内目前比较先进的同级企业,也要服务国际化的下游公司,这都需要提前对接,和我以前在外资企业相比,增加了很多内容。
 
Q:此前您有强生、巴德、波士顿科学的任职经历,此次新选择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个转变?
 
王俭:生物医药目前在国内发展的十分迅速,很多企业潜力都很大。坦白说,和为度生物的缘分其实不是刚刚才发生,我一年前就与为度的创始人相识,他是一位非常脚踏实地的科学家,在过去10多年里,专注在微球技术上面。为度这个名字也来源于创始之初的想法,即希望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华为和百度,由此也可以看出创始人是有理想信念的。
 
我自己在外企做了18年,其实不是离开外企,而是从外企毕业。例如当初进入强生的想法是,希望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到更多东西,后期在波科、巴德的经历也使我的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强化。
 
而如今的调整也是希望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希望每年都能找到新东西,能够把学到的东西应用起来,恰好为度生物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也需要一个有管理经验的人。
 
Q:目前业界有一个观点是“从跨国企业转战到本土企业,或许已经成为了高管选择新方向的趋势”,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王俭:在观点认同度上,我认为大概在七八成吧。从外资到内资的趋势,还是要看领域,比如成熟耗材的方向,我觉得内资企业已经做得不错,包括心血管、外科、生物科技等方向,国内企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快,一些科学家并不与国际上的有差距。同时,人才红利也是我们的优势。
 
从结构的角度,外资到内资,我觉得现在人才是不足的。外企培养人才的时间比较长,目前本土生命科技领域的人才需求,远远大于外企孵化培养人才的速度。所以趋势上,我认为大概率是这个方向,但从外企里面走出来不应是盲目的,还是需要匹配合适的行业、合适的阶段、合适的时间。
 
竞争:核心技术是护城河,仍需有外延性领域
 
Q:上任后会给为度生物搭载哪些全新的思路,会有不同的战略和打法?
 
王俭:首要的是要把企业的底子更加夯实一点,包括技术、产品、市场、资本等各个方面,在高速发展的时候,不能偏离主业;继续关注研发团队,把产品做得更多更扎实。
 
我还会综合的做管理、吸引更多的人才,使产品国际化,这些都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我们不单单想做出口,我们还希望把海外的研发人才吸引过来。
 
Q:会有哪些担心和可能面对的挑战?
 
王俭:从我自己来讲,首先是让自己尽快的适应新环境、新团队,可能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期望,期望我一下子能带来什么。
 
首要的是融入团队,也会使人员继续扩充,2022年我想至少要增加到近600个职位,甚至可能更多;还会进行一些并购与合作,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碰撞,比如收购后,不同企业之间文化的冲突如何去化解等问题,重要的是,不要去偏离我们的轨道。
 
Q:现阶段为度生物和同类型企业有哪些不同,护城河如何建立?
 
王俭: 我觉得创始团队有微球领域的优势,在IVD行业,新冠爆发以后带来了核酸提取业务的强需求,但这只是改变我们规模的一个方面,不是我们长期发展的最终目的,我还是希望能满足不同客户在微球领域的需求。
 
在生命科学领域,最近也搭建了一个蛮大的开发团队,所以我想企业核心马达最终还是围绕着微球来展开,同时我们也需要打造2-3个组合出来,能够更加可持续发展。
 
为度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是:从技术领域来讲,我们力求规模化生产,保质保量完成客户订单,这应该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除了微球,还有抗体,仪器等多领域的扩展,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整体的解决方案。
 
我认为企业的护城河,应该像上海的结构一样,有内环、中环、外环,既有核心领域,也有外延性领域,可以更加保证稳定。
 
Q:会有业绩压力吗?
 
王俭:业绩压力不大,最近正在研究2022年的业务发展,还要把这个发展变成良性化,变成更宽的一个领域,避免集中在一两个领域。
 
同时,利润率也是我考虑的,当然希望它提升,虽然微球本身有较高的利润,但我们希望打造综合能力的整体解决方案,在一些研发还是要投入巨大的资源。事实上,收购也是要花蛮多的资金,内部人员的能力也需要提升,管理体系也在做强化,我们希望业绩能够高速增长,但要是高质量的增长,给明年后年做良好的铺垫,也把3-5年的规划做好。
 
Q:到目前为止,哪些公司是为度生物学习的对象?
 
王俭:目前生物医药行业规模大的公司中,我们比较希望去追赶的是赛默飞、丹纳赫。这两家企业不仅在技术领域,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整合做的非常好。
 
他们给了股东和投资人很稳健的节奏,也呈现了超越预期的回报。这里面当然有企业管理的因素,也有他们选择这个领域和赛道时间因素,他们的核心技术通过不断的并购整合,变的越来越难被超越。
  
内卷:非良性竞争是泡沫,警惕劣币效应
 
Q:医药企业里有内卷吗,如果有,他们的趋势和特征是什么?
 
王俭:我觉得内卷肯定是存在的。内卷的一个原因是,之前没看到的机会忽然就出现了。比如检验行业,大家一下子发现分子诊断原来是被压抑的一个需求,一下就爆发出来。
 
但是内卷也同样是分阶段的,没有核心技术能力,就会导致当新冠疫情有所稳定或者即将要稳定的时候,竞争力一定会出现下降。在IVD行业,没有核心能力就会被淘汰,内卷它也是有门槛的,有前期中期跟后期。
 
Q:内卷是否与资本助力有关,这种非良性竞争是否不可避免?
 
王俭:我对内卷的另外一种理解,它很像是一种泡沫,在资本的助力下一定有内卷,一个行业一个产业需要迅速发展的时候,就会出现内卷。
 
在特征上,首先是单一市场要够大,像目前中国的医疗行业,不管是上游还是下游,基本上都处于全球第二大第三大的状态,比如说GPS他们在中国的业务占比接近全球业务20%,甚至更多,这已经相当规模了。
 
通常,某一两项技术突然火热,原来可能只有两三家,但忽然一下会出现20多家。经过时间检验后,真正活下来的,都有无法替代的竞争优势、创新能力、规模化能力、质控能力...这些都至关重要。
 
对于企业来说,还要有很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内卷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合并,这给企业规范性和自律性也带来挑战,或许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在高速发展的时候是没有能力去做这一点的,所以整合和被整合都是需要很强的技巧的。
 
Q:医疗是一个和政策强相关的行业,您现在最关注什么政策,企业怎么才能精准的站在风口上?
 
王俭:政策的好处不言而喻,这是企业面对广大需求的一个加速器。另一个层面,我认为政策红利对大部分企业来讲,其实也意味着是挑战。每个企业都在抓那个高速发展的机会,而且这个过程,部分领域的红利期可能不会持续很久,所以一定要在这个过程里加速规模化和人才的积累,高效的去把产品铺开。
 
企业要注重长期发展,以为度来说,质量上,我们是不会用成本和价格来去牺牲的。有时,内卷的副作用是劣币驱逐良币,恶性的竞争,这不利于长远发展。
 
调整:进口替代出现窗口期,可持续性是关键
 
Q:国产替代几乎是2021年器械行业的代名词,国内与全球的供应格局有哪些特征?
 
王俭:假如疫情过了,全球化的供应链短缺问题也解决了,那么企业是否有在海外生存发展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眼光除了拥抱政策红利,还需要让企业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运营企业,不仅仅只盯住国内市场,而是把全球当做是一个市场。全球化也意味着24小时都在运作,这样所带来的规模效益会更大。
 
因为从成本来讲,我觉得进口替代是阶段性的,因为国际化大公司的成本不一定就比国内高。但很多是上市公司对研发的投入需要利润来支撑,所以很多时候它必须保持一个相对高的利润率。
 
这意味着,本土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窗口期,要能确保相对高的利润率,又能够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又能够进口替代。从人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很多企业会从跨国公司招聘很多人才的一个原因,短期内可能不会发挥作用,它中长期一定会有效。
 
Q:您如何评价目前本土企业的人才争夺?
 
王俭:目前内资企业确实存在人才汇集的趋势,从效应上看,如何把人才多元化的聚在一起,把不同文化的公司汇集在一起,都是很重要的。
 
有的内资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就会让单一化成为一个文化。某个阶段它会很容易上量,但到了一定规模碰到不同的挑战的时候,在可持续性就会出现问题。为度是一个开放平台,欢迎上下游横向的企业一起来合作,上述提到的赛默飞等等,他们也都是欢迎不同基因的团队加入。
 
这种融入慢慢的就会形成共同的一个文化理念,这种理念会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助力。
 
Q:为度生物作为成立于2014年的一家公司,和您之前任职的企业相比会更加年轻一些,如果从企业年龄这个维度上看,您如何分析年轻企业在当下形势下的发展?
 
王俭:它是2014年成立的,但创始人在技术上的沉淀要比2014早很多,作为一家公司来讲它是相对新的,所以对于一个年轻的公司来讲,我觉得需要始终保持一个以质量为核心的原则,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去创新。
 
新公司有很多年轻人要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像30年前深圳那块土壤,需要给创业创新的人机会。目前为度本身盈利性比较好,所以有足够的现金流能够提供优秀的研发团队和人才加入。通过汇集不同的人才,把一些风险规避掉,我的加入也有这个意义,我希望我能尽力化解风险、预判风险、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底色:后集采时代,将比拼成本优势
 
Q:没有资本就没有创新,但是资本也可能会导致创新的同质化,您会这样认为吗?
 
王俭:我觉得这也有阶段性的现象,资本它有助力的部分,也有它对于行业发展特有的功能。对于侧重中短期规划的资本或者项目来讲,确实它能够迅速制造一批同质化的企业,如果能避免内卷,可能也会是一个不错的现象。
 
但是从长期发展来讲,与客户匹配就很关键。好的资本是有耐心的资本、有规模的资本。不同行业的资本,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选择资本的时候,也是希望找至少是中长期这样的一些资本。
 
Q:医药行业最终还是要面向大众的,那么需求和支付能力是逃不开的角度,本土企业会有优势吗?
 
王俭:需求上,目前是一个巨大的利好状态。国内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60岁以上的老人对大健康有长期的需求,他们需要更好的药物、更好的诊断、更好的场景来支持,所以利好对于本土企业是实实在在的。
 
产业上,国产替代也是一个刚需,部分中国企业是很多外企零配件的主要的供应商,其实它早就具备了国际化生产的能力的,但仍在贴牌。
 
集采出现了以后,一些企业,忽然马上面对着巨大的国内的市场,成本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未来的竞争,不管是成本、质量、运营,最后考察的一定是综合能力。当然挑战肯定是一直存在的,外资企业的产品长期被市场验证,以后可能也能够用比较低的价格来做。
 
目前一些大的外企都在做国产化,如果把他们最先进的产品国产化的话,其实一方面也是对国内企业发展的助力,因为他们技术更先进,全球规模量产很大,成本也有优势。
 
这对本土企业来讲,又是一个刺激,需要始终拿最高标准来对标,而不是用相对低的标准去对标。
 
角逐:国产化是风口,也是技术战场
 
Q:拥抱研发和技术是重点,但有时也意味着要拥抱风险,您担心哪些风险?
 
王俭:我其实每天也都在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去评估风险,传统是认为高风险就有高回报,但大部分拥抱这样理念的企业,可能无法等到有回报的那一天。
 
技术上的风险只要在适当评估的基础上就可以甄别。不管它是中风险高风险,我们是舍得投入的,技术上如果不舍得投入,肯定是很难有重大突破的,但这个过程中需要平衡企业自身是否有资金能够支撑。
 
目前来讲,为度肯定是技术推动的一个企业,我们希望打造一个人才汇集的基地和中心,如果新技术有很大生命力,也是一种平台型技术,那我们愿意试一试。
 
Q:目前很多外企都在国产化,但其实与内企的国产化不一样,更多的是本土制造,您怎么看?
 
王俭:其实技术的转移和转化是一个比较深远的议题,我觉得应该欢迎外资品牌的企业能够去做国产化,如果技术先进,有可能带动本土产业链的成熟。
 
高标准的进口替代是我们需要追逐,但保质保量的生产并保证迭代仍然是一个挑战。本土企业需要一边学习一边竞争。技术上的进步是没有什么国产或者说外资的区别,是一个层面的比较。
 
Q:如何去评价一个本土企业已经进入成功阶段了?
 
王俭:本土企业的成功对不同企业和他们的团队来讲,可能理解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企业觉得IPO了就进入成功阶段,但对于已经上市了很多年的企业来讲,IPO只是一个开始,IPO对大部分企业和团队来讲是很难过的一关。
 
我觉得一个成功的本土企业,一定要有自己坚守的一块阵地。起家的东西是什么,能不能持续做好,甚至做到国际领先,这个「本」一定要守住。
 
如果上市是目标,那么就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上市企业,给终端消费者利好,给这个行业和股东带来持续可期的回报。一个好的本土企业,也可以像华为一样,能够成为人才向往的企业,这都是衡量标准。
 
Q:迈瑞、联影作为本土企业中典型的案例,他们的路径有哪些特征?
 
王俭:这两个企业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龙头优秀企业,只是他们发展的轨迹不一样。迈瑞是经历过国际化洗礼的,去过纽交所,创始人团队技术基础非常扎实,回到国内以后,几次政策的红利也都抓住了,也能够在深圳非常有效的吸引很多人才,带动了深圳当地的相关产业链发展。
 
联影作为一家相对新的医疗影像专业型企业,在进口替代这个领域任务很重,上市对他来讲只是一个起点,期待他持续带来更多的影像诊断和治疗全过程的高端医疗产品,并提供创新的互联互通的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
 
局势:本土企业,从弯道超车到直线超车
 
Q:疫情之下,中国医药行业真正进入到新阶段了吗?
 
王俭:疫情期间进口替代可能国内医疗企业多年都未曾预料过的一个契机,因为我们国家的相关的疫情管理能力,确保了很多研发的团队能够继续在实验室里一起工作,生产的工人能够在车间里生产。
 
所以对于本土已经积累了良好底子的公司,在这个时候不是弯道超车,而是直线超车,而且如果直线超车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具备一定的先进性。
 
一个好的企业,要有足够的包容能力,去吸引吸收人才和资本,这会一个长期利好的事情。不仅要只面对国内市场,还要面向全球市场,那就一定会孵化出来优秀企业。
 
Q:如果一定要设立一些指标来规划未来,您看中哪一些指标?
 
王俭:通常意义上,大多数管理者,一定会考虑直接的指标,比如收入、毛利、净利润,但作为一家科技驱动的企业来讲,指标一定要包含研发投入。
 
第二,是不是拥有中国最强的相关技术团队,客户也要对我们认可,这是我比较看重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企业也很难长足发展。
 
Q:对本土医药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王俭:从外资到内资,我觉得还是要立足于技术本身,挑战肯定是非常多的,但这个过程一定要保持一个年轻人的心态去学习,好机会一定都会存在,如果能把自己调整好,我觉得就能把时代赋予的机会抓住。在医疗行业是没有国界的,多元开放,取长补短永远是方法论。
 
Q:在过去的2021年,中国医药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用一个关键词去描述你对这些变化的观察,你会选择哪一个词?
 
王俭:是「重生」,因为所有要素都在变化。
 
行业经验丰富的人,在原来几乎都可以根据趋势,去判断下一个五年的景观,现在来看三年都有点难,每一年都是新的。各国的政治经济、疫情、人才结构、客户的需求都在变化,所以在这种高度变化的环境里面,每一家企业都有重生的机会,至于能不能抓住机会可持续的发展起来,还是要看很多个角度。一定程度上,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所以是一个重生的时代。


往期精选▼

大咖说 | 唯久生物创始人张洪建博士:小分子药物研发的“历久弥新”

大咖说丨新格元生物联合创始人&CEO方南: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大咖说丨血霁生物吴晨:打造“通用型”血小板细胞疗法,或迎来第二次输血革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