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5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老城记忆】磨基山

余晨扬/文图提供 三峡影像网 2023-05-04



在每个宜昌长大的孩子心中,

磨基山都永远是最难忘的记忆。

                                 ---  题记


磨基山系宜昌名山,也是宜昌天然地标,“古夷陵八景”之一,从城区隔江相望,长江沿线排开大小六山峰,起伏延绵2.5公里,主峰磨基山海拔217米,高出一江之隔的宜昌城区160多米。伫立江北远望,磨基山一峰独高,众峰列随,如一巨大的山水盆景立于江畔。其北侧三山并立,宛如笔架,故称“笔架山”。



早在东晋时期,磨基山就以其风景险峻秀丽成为文人墨客、方士名流青睐之地,传说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术士、医药学家葛洪曾于山上开炉炼丹;东晋大文豪、风水学家郭璞曾于山顶结庐著述授徒,因此,磨基山又被称为葛道山和郭道山。



东晋大臣、文学家袁崧,曾经从磨基山斜坡登上峰顶,记文曰:"岭容十许人,四面望诸山,略尽其势。""俯临大江,如萦带焉,视舟如凫雁矣。"。进入清代,伴随宜昌开埠,市区便开始大规模向古城外拓展,形成了以解放路、二马路、滨江路、一马路一带为标志的近代城市格局。此间,来宜外国人逐年增多,他们隔江相望磨基山,认为极似埃及金字塔,便称之为"金山"。称之“东方金字塔”。



磨基山临江绝壁、青峦迭嶂,植被丰茂、林木葱茏,碧水青山、相得益彰。小时候,化5分钱乘木船过江爬磨基山,除了玩,还有一件事:挖黄姜。黄姜又叫“黄连参”、“老虎姜”,其实是一味中药材,中药名称叫“地骨龙”、“穿山骨”。有清火解毒、散寒解表、降逆止呕、消肿止痛的功效,但老宜昌人习惯把它当便宜的野生水果吃,磨基山朝南向阳坡上多野生黄姜。



挖黄姜有一个诀窍:长势光鲜、皮嫩体胖的黄姜不能要,我们称之为“水黄姜”,其味又苦又涩;只有那些皮老深黄,长相苍老的才好吃,吃到嘴里像板栗,起初略苦,回味清香。三年困难时期,我常和左右邻居小伙伴上山挖黄姜,回来洗净剥皮后蒸熟了吃,有点像红薯,可以饱肚子。


挖黄姜最好的季节是深秋,一次,我们刚刚到半山坡,突遇暴雨袭来,几个小伙伴淋得像落汤鸡,山上又没地方避雨,只能硬扛,后来雨势小了些,但江风呼呼,冷得受不了,大家一商议,决定回撤,雨后的山路一片泥泞,滑滑溜溜,我们几乎是四肢着地,连滚带爬,才从磨基山南麓摸下山,个个像泥猴。


幸好在山下找到一户农家,主人看到我们这些泥孩子如此惨像,不禁哈哈大笑,然后赶紧打水让我们洗洗脸,再烧了一锅开水,让我们喝了暖暖身子,雨停了,我们才道谢离开。至今,我还十分感谢哪位好心的农家大哥。



1969年底,我哥从武汉调回宜昌,被分配到磨基山下红光港机厂子弟小学,他一个华师大的高材生,在武汉就是中学语文老师,但在“港小”却被安排去打铃,现在偶尔念及此事,后来的一个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居然曾任职小学打铃工,大家好笑之余,仍唏嘘不已。



那个年代,什么奇怪的事都可能发生。那时我在农村插队,1970年夏天回宜,想看望困境中的哥哥,就带着刚刚半岁多的侄子从大公桥乘木船过江去五龙,临行时,母亲嘱咐我:带孩子第一次过江,记得向江水扔2分钱。我问为什么,母亲说那是给河神的买路钱。



那天我抱着侄子上了船,到了江中心了,才想起母亲的叮嘱,赶紧摸口袋,只有一个1分和一个5分的硬币,心里顿时纠结了:给1分吧,怕得罪河神,给5分吧,我亏大了,那时我下乡的生产队,一天分值才9分,这大半天就白干了。想了一想,还是安全第一,扔5分吧。看着亮晶晶的5分硬币泡都不鼓一个就沉入黄褐色的江水中,好一阵惋惜,心里暗暗对河神说:河神老人家,你肯定不会找钱给我,那我下次过江就免了啊!



那段时间,我只要回宜昌,肯定会去五龙港校,时间充裕就爬爬磨基山。当时上山路径基本是先爬磨基山南侧小山,上顶后再下山,然后才能上磨基山南坡再往上爬。山上没有路,一条羊场小道还是人踩出的,尤其是从磨基山南侧小山往北下坡,几乎没有路,又极险陡,常常要扶着沿线树干,小心循着丛生的杂草荆棘下行,故此处多有人坠落伤身。



这种状况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磨基山顶修建了电视转播塔,上山的道路才逐步改善,到90年代中期,山路铺上石板,沿线修建了供游人休憩的亭阁,山北侧还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太空球”。


我家就在磨基山对面,2002年1月夷陵大桥通车,像一道彩虹,连接起了城区与磨基山。交通方便了,时不时就步行过桥去爬爬山,一是健身,二是观景。每至峰顶,引目远望,总想起王安石的那句诗“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不禁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其喜洋洋者矣!及至沿后山小路下山,寻一农家乐,点一火锅,斟二两烧酒,与妻对饮,怡然自得不亦快哉!



我一个广州朋友,酷爱登山,曾登过国内不少名山。一次他来宜昌,住在国酒,我就说带他去登磨基山,他站在窗前,看了一下江对面的磨基山,露出不屑的神情。第二天,我带他们登山到了山顶,凭江一望,他顿时神色大变,连呼:太美了太美了!他第一次从这个角度俯瞰长江,突然发现了磨基山不一样的美。



他对我说:要把刘禹锡的《陋室铭》改一下:“山不在高,有水则灵”,更何况这不是一般的水,这是天下第三大江长江。确实,磨基山因长江而峻秀,长江亦因磨基山而更美。



磨基山占尽天时地利,宜昌政府顺应民意,于2013年9月启动磨基山森林公园建设,按照“山.水.田园.诗”的现代园林规划理论,在保护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对磨基山极其周边丘陵、平原进行了绿化改造,至2015年底,占地120公顷的磨基山森林公园建成,成为宜昌城区最大的公园绿地,为宜昌人民休闲娱乐、体育锻炼打造了一个绝佳的场所。



2016年10月,我带5岁的孙女登磨基山,孙女在北方出生、北方长大,但似乎对祖先所在地有一种天生的亲情。小丫头兴致勃勃,一直跑在我前面,到了山顶,她对着长江自豪地“啊--啊--”喊个不停,我突然觉得:天真的孩子,也让古老的磨基山充满朝气,禁不住当时就冒出几句诗:

         磨基山高树葱茏,小丫登高意兴浓。

         步履轻捷上峰顶,一览大江一揽风。


 

2020年8月20日上午,宜昌突然暴雨倾盆,如鞭似的大雨猛烈冲刷磨基山临江正面,不多时青翠的坡面就被冲刷出数道黄褐色的沟渠,如道道伤痕,格外刺眼。我在窗前目睹如此惨状,心疼不已。那天,我拍了照片发到同学群里,好多人都有如伤亲人之感。


这是我们近70年来,第一次看到磨基山遭此劫难。好在大自然旺盛的自我修复能力,加上有关部门积极整修,至2021年春天,磨基山又恢复了昔日苍翠的面容。




2021年年9月,我们一伙小学同学为庆祝建党百年又相聚磨基山公园,那天有同学又提起当年上山挖黄姜的趣事,众皆大笑。抚今追昔,沧桑巨变,我们虽然老了,但祖国越来越好,越来越年轻!真是感慨万分,突然想起那句熟悉的歌:“青山在,人未老,共祝愿,祖国好......”  2021.10.25.再稿于宜昌

 

2022年的磨基山



往期回顾 ☟点击☟ 精彩推荐【老城记忆】百年前的这位宜昌小哥【老城记忆】宜昌四中往事宜昌大撤退 : 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老城记忆】百年沧桑强华里【老城记忆】舌尖上的老宜昌老城记忆 | 宜昌运河

   

本期编辑/板凳

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主办 

投稿 | 34578353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