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文美图】赵红继 | 观黄河入海

赵红继 / 文图 三峡影像网 2023-12-17


黄河的源头巴彦喀拉雪山。   赵红继摄 


那日,站在巴颜喀拉山雪山下网状溪流之上,因为缺氧,目光有点眩,身子有点飘,虽然太阳悬于头顶,水面反射着刺芒,但用手触摸脚下清流,却很冰凉。


也就是从那刻起,我暗自许诺,将用毕生时间沿黄河走上一遍。之后三十多个年头,断断续续走完了黄河的上游、中游、下游。今年秋天,完成了最后一站:黄河入海口,见证了九曲黄河注入大海。

从高空俯瞰黄土高原。     赵红继摄


雄浑、伟岸、苍凉的黄土高原。   赵红继摄


在黄土高原上的黄河乾坤湾。    赵红继摄 


祁连山脉是黄河中游的过度地带,这里有着良好的植被。    赵红继摄


博大而厚重的黄土高原,生态极其脆弱。    赵红继摄

黄河之黄,实为泥沙,古籍记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民间有传:“一瓢黄河水,半瓢都是沙。” 其实黄河上游也是清澈宜人的,我到过上游的泽曲草原,在那里,它蜿蜒曲折,百转千回,青草碧水,蓝天雪山,温润委婉。但是黄河进入雄浑的黄土高原后,就有了野性,特别在壶口一带,因为落差大让黄河瞬间咆哮起来。连续暴雨之后,黄河水甚至变成了粘稠的泥浆。这是黄土高原让黄河拥有一般河流所没有的特质。


黄河生态旅游区游客中心。     赵红继摄

黄河具有造地功能,每年造地三万亩。    赵红继摄


碱蓬,是黄河入海口湿地中的一种植物,若到了深秋,连片的碱蓬会让整个海滩一片赤红。    赵红继摄 


黄河入海与众不同,进入游览区后,即四处张望黄河和大海的位置,却寻觅不到踪影,闯入视野的尽是无涯无际的绿色植被,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电动车沿着景区一条黑色缎带般的柏油马路,以三十公里的时速向着黄河入海口观景台望远楼驶去。公路显然是在人迹罕至的湿地上修筑起来的,遇水避水,见林绕林,蜿蜒逶迤。路面不宽,仅可容下两辆电动车错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波澜壮阔的湿地,这里没有任何建筑,除了大片大片的水面,便是茫茫苍苍的芦苇荡。


茂密的芦苇。    赵红继摄


站在望远楼上,眼前就是一条黄河的故道。    赵红继摄


更神奇的是,芦苇荡里居然还有天然柳林和刺槐林。湿地是原生态的,除去一条观景公路和少许人工栈道,少有其它人为的痕迹。水面、芦苇与森林的天然搭配,让黄河入海口充满了某种神秘,但又极具和谐自然,湿地几乎还完整保留着纯天然属性,让我惊叹不已。公路两侧甚至没有一寸裸露土地,尽是芦苇,芦苇极其茂盛,茎儿粗壮,叶片修长。时至深秋,正是芦花盛开的季节,秋风里,芦花翻着银色波浪,一浪逐着一浪,煞是美妙壮观。

已经行驶了二十多公里,居然还没有看到黄河和大海,却意外的发现了一种从没有见过的景象:柳林和刺槐林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鸟巢,一蓬一蓬,一窝一窝,甚至水泥电线杆上也有鸟儿在上面筑巢安家。细看,水上漂伏着的,湿地上觅食的,树上嘻戏的,空中飞翔的,各种各样的鸟儿,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有的体型硕大,有的腿长嘴尖,有的羽毛华丽,有的小巧玲珑。不时有三五只结伴在头顶掠过,留下几声脆生生的鸣叫。导游告诉我们:“黄河入海口既是鸟类家园,也是鸟类天堂。”


黄河入海观景台望远楼就建在黄河岸边。   赵红继摄


造型独特的黄河入海口望远楼。    赵红继摄


约四十分钟,黄河入海口最佳观景点终于到了,这里没有明显高出水面的河堤,站在岸边,黄河水触手可及。脚下泥土松软,跺上几脚,能渗出水来。也许几年前这里还是渤海海面,因为泥沙淤积,现在成了成了陆地和沼泽。沿岸有几百米长,专门铺设了栈道,竖起了护栏,供游人观景。站在栈道上,浪打来,甚至可以弄湿我的裤脚。


黄河入海口是石碑。    赵红继摄


岸边广场上,立一方巨石,重达数十吨,上书五个描红大字:“黄河入海口”,颇有些气势,一群群游人在那里争先恐后地拍照。这里建有一栋五层楼高的观景平台,像绿皮火车车厢堆叠而成,名曰“望远楼”。唯有登高望远,方能领略黄河入海之壮景。遂乘电梯直达楼顶,虽然楼高不过十余丈,但四下眺望,感觉就大不一样,更能体会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深刻意境。


黄河入海口湿地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旅游胜地。       赵红继摄


黄色巨龙入海。       赵红继摄


那一日是雨后放晴,天特别蓝,白云不仅丰富,而且极有层次。云团很低,仿佛悬浮于海面之上。凝视着下面那条万古不朽的黄河,就如同一条黄色巨龙,蠕动着它庞大而有力的身躯慢慢游入大海,大海张开它宽阔的臂膀,轻轻地把黄河揽入怀中,然后,饱含泥沙的黄河水与湛蓝清澈的海水温柔相拥,慢慢浸染为一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彼时彼刻,无比感慨,可用六字概括:辽阔、雄浑、壮观。


黄河就在脚下。   赵红继摄


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赵红继摄


直到那一刻我才懂得,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原生湿地生态系统,面积达六十余平方公里。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河海交汇的雄浑,也可以看到长河日出的壮观,更能欣赏到由这片年轻湿地孕育出来的碱蓬、芦苇、森林和由这一切所构成的鱼的家乡、鸟的乐园。一块湿地让古老而年轻的黄河三角洲平添了无限神韵,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河入海口有了更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的内涵。


壶口瀑布泄下来的黄河水都是泥浆。    赵红继摄

黄河入海口形态、面积每年都在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二十年前,大约每年有十七亿吨泥沙从黄河进入大海,泥沙量太大,淤积速度惊人,平均每年造地三万亩。


从黄河右岸俯看左岸。    赵红继摄

治理黄河,我们已经在行动。生态优劣,甚至不需要专家用数据来证明,鸟、鱼这些大自然精灵对生态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它们的生存状况就能说明一切。目前,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区内,有各种野生动物一千六百多种,达到了历史之最,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就有数十种,每年在这里越冬、繁殖、栖息的鸟类达六百余万只,被人戏称为 “鸟家族的国际机场”。


黄河入海口,值得一去的地方。(2023年11月)


卫星拍摄的黄河三角洲    网络照片


往期精彩回顾一张老照片见证一座城 | 百年宜昌巨幅全景照片首次展现宜昌火车站 |  鲜为人知的珍贵影像
【老城记忆】 长阳和清江画廊
百年前宜昌有家响当当的银楼"同震"
【家有老照片】宜昌走出去的全国劳模王佩芳
【梦回三峡 ▪ 周末】难忘秭归桥百年前,宜昌城的四所学校事发宜昌 !城区上空的一场空战
影像探秘 | 宜昌长江南岸高地争夺战
【梦回三峡•周末】点军仙人桥百年影像探秘
珍藏千张珍贵老照片,见证当年宜昌水电建设
【梦回三峡•周末】峡 江 放 排
【家有老照片】美好的芳华 | 致敬70年代宜昌民兵
追寻 | 一张宜昌老照片背后的历史烟云【梦回三峡 • 周末】闪闪的航标灯
【梦回三峡 • 周末】不可忘记的老江渝【梦回三峡】 新滩,青滩
【梦回三峡】宜昌古八景梦回三峡:峡江桡夫子【梦回三峡 ▪ 国庆特辑】沧海桑田话宜昌一百多年前的长江三峡,惊奇险峻、原汁原味
【梦回三峡】长江三峡大事记(11)【老城记忆】一张宜昌天主堂老照片唤起的往事【老城记忆】宜昌大山里有个绝密图纸库
【老城记忆】百年前的这位宜昌小哥【老城记忆】宜昌四中往事【老城记忆】百年沧桑强华里老城记忆 | 宜昌运河

   

本期编辑/悠游天下

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主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