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者节后,咱不转行干PR了,行不?

炮哥被人注册了 一口老炮 2022-05-14

所以,从记者到PR,这条路几乎成了行业必由之路,就像蚕蛹到蚕茧再到扑棱蛾子一样,但是如今时代变了,这条路似乎并不是很好走,甚至走不下去了。




*图片来源于一口老炮
 一口老炮写给PR人读的pua

 

开门见山,别再想着干PR了!

 

昨天,记者节,竟然还有很多年前的老朋友给我发了祝贺,我这才恍然大悟,我曾经似乎干了很多年这个职业,就算你今天去扫大街,也难以抹去这个印记。

 

环顾四周,当年一起战斗的兄弟姐妹们,十之八九都已经在企业做PR了,剩下的不是在做自媒体,就是在做公关公司,再或者就是在家做全职太太。真正跨行业去做事的,我用五个手指头都可以数过来。

 

猿辅导的帅科算一个,著名投资人张峰算一个,蜂巢的夏勇峰算一个,经纬的牛立雄算一个,再往前看,李学凌、王华东、李甬、牛文文……

 

这里不是我故意的啊,的确没有女孩子,女拳不要出击。

 

媒体工作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让你快速在社会中提高社会地位,拥有一定的人脉基础,属于前期爆发力很强的职业;后遗症就是中后期的发展不足,世间万物,但凡开始容易的事情,往往都做不大,这就导致了这个行业大部分人,都愿意活在小富即安的世界里,很少有人愿意走出舒适圈,去突破自我,挑战一些困难的事情。

 

所以,从记者到PR,这条路几乎成了行业必由之路,就像蚕蛹到蚕茧再到扑棱蛾子一样,但是如今时代变了,这条路似乎并不是很好走,甚至走不下去了。

 

这篇文章,看似是写给媒体老师们看的,但是也同样是给PR老师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果没有结果,你还在坚持什么呢?

 

上海的线下聚会可能要延后了,北京疫情这个情况,我出不去。

 

线上的社群,还是欢迎各位年轻的脑洞大开的媒体人和PR人参与。

 

原本,这周是讨论另外一个话题的,但是赶上了记者节,临时写一篇我的感想吧,真的不想再看到更多的优秀记者跑去干PR了,时代需要你们去记录。

 


“  想清楚你要什么


你为什么要去企业做PR?这是每一个媒体人在转型之前要想明白的一件事。

 

据我所知,大部分的媒体人,最终转型都是因为薪资的问题,在媒体虽然有大把的企业天天跟在后面舔你,但是实际上收入却要比同年纪的PR低上很大一截,也就是说,你在言语和业务上天天虐PR的时候,PR正在因为被你虐而赚取了更多的收入。

 

之前,我就举过一些例子,比如一些入行三两年的记者,从媒体离开后,去了华为、阿里、百度、字节这样的大厂,工资直接翻倍,你做记者,一个月车马费拿得再多,也很难拿到这么多钱吧。

 

当然,也有疯狂的,炮哥当年最多一天就开过八个发布会,只是每一个数量都很少,三五百元,这里面可笑的事情就多了去了。比如公关公司派出两个小妹专门在会场后门堵我,因为知道我签完到就要从后面溜走,还有跟同行分头行动,代替别人去签到,总之,丑态百出。想想,这也许就是青春吧,那会儿毕竟才二十出头,哪知道什么叫脸面。

 

总之,在媒体做记者,发财是不太可能的,基本就是过一个维持生计的生活,想要日子好一点,就得天天不沾家,在外面各种局和各种飞,国航终生白金卡,据我所知,也飞出来不少了。

 

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媒体不涨工资,没有所谓的晋升体系和工资体系,十年二十年后,你如果还是基层记者,那基本上工资水平就还是这个样子,大家也都明白体制内晋升的困难性有多大。

 

于是乎,为了赚取更多的工资,大部分媒体人都在从业五年到八年左右,选择了转型。

 

稿子也写不动了,腿脚也跑不动了,成家立业负担也大了,恰巧这个时候,人脉也够用了,行业套路也清楚了,性格也稳重了,不去干PR,简直天理难容。

 

但是,往往真正做到行业顶尖的选手,都不是因为钱转行的,这跟创业很像,真正伟大企业的创立初衷基本都不是为了钱。

 

用中国PR行业最成功的一个人来说事,阿里的王帅,当年很明显都是追随者阿里和马云的梦想而去的,这么多年兢兢业业,财富自由后,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最核心的是,王帅在加入阿里的时候,这家企业也没有今天这般如此辉煌,当时更好的选择可以说比比皆是,坊间曾经开玩笑说,阿里当年穷的时候,PR经常抢着点菜,生怕点超了,超出预算。

 

我的核心思想是,你抱着短期目标去企业,就做好短期的收益,抱着中长期的目标去企业,就好好选择一家中长期的企业,赚取中长期的收益。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才有可能获得,在迷宫里乱走,出路纯属运气。




“  少而精的企业需求


很显然,中国的PR们正在迎来一波失业潮,因为大批互联网公司面临着分崩离析的悲惨现状,首先被缩减的很显然就是PR。

 

兜兜转转,之前我在文章里已经说得很清楚,打口水战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一个正常业务驱动型的企业,不再需要庞大的公关团队,这个行业极有可能会再一次回到十五年前的样子,企业拥有一个小而精的基本团队,然后大部分的工作外包出去,公关公司的第二春会再次复活。

 

但是,这里面一些To C的企业可能还会苟延残喘一阵子,毕竟还有这么多媒体需求在这里,日常的事儿也比较多,但是平台型的企业也就这么多,能够容纳多少PR呢?

 

未来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可能就是一个三五人的PR配置,干着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老板要求高一些,就会对这三五个人的个人素质要求极高,策划、内容、写稿、关系、攻防、危机,样样都得会,工资给你开得高一些,团队搞得小一点,干不完的就外包。

 

也许是上一个时代的宏大叙事看得太多了,大家都还期望可以去一个庞大的企业,组建一个庞大的公关团队,然后找一个强大的对手,过上几招。

 

打消这个念头吧,找个你认准的中小企业,趁着你的资历还在升值空间的时候,如果人家给你一个合伙人的机会,市场公关增长一把抓,就赶紧上任,真正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学习一家企业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这里有几件事,是需要再三说明的。

 

首先,记者转型去做PR,财富自由的机会几乎不再存在,中国经济已经过了成就平台型企业的时代,企业不能指数型增长,在企业打工的这些人也同样如此,一夜暴富就是痴人说梦。

 

其次,今天PR的工作压力只会比十年前更强,因为社会上嗷嗷待哺的替代品更多,证券分析师、KOL、KOC、社群组织者,很多都比记者更适合今天的媒体环境,我前段时间跟很多同行们都说了,现在的媒体环境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从业者的来源也需要更新,记者也许不再是最合适的选择。KOL或者KOC需要从KOL或者KOC里面找人去做,社群需要社群的人去做,甚至知乎、小红书、微博等等渠道都需要语境内的玩家去做,要不然在央视工作了几年,怎么就能去企业做一个专门维护央视的PR呢?过往的经历正在决定你的职场价值。

 

最后,很容易发生人到中年无事可做的局面,写字的能力丧失了,企业对你没需求了,突然就废了,这是最可怕的一件事,市场正在抛弃纯关系型的PR。

 

总而言之,PR这个行业的人数需求正在逐渐减少,而且整个行业也在内卷式清洗,上述几千个字,其实都是在劝你,没事别进坑了,PR不是一个好选择。



“  真正做好一个记录者


前段时间,从北京到深圳的往返飞机上,翻出《乔布斯传》复习了一遍,里面有个桥段很有意思,是作者自己的记录,说乔布斯多年以来一直跟这位记者保持了良好关系,为了让他帮助自己写自传,求了十年。

 

这其实就是两个圈子的故事,我们的科技圈和互联网圈这么多年以来,其实并没有真正学习到硅谷的精髓。

 

首先,我们的圈子,没有传承,大部分创业者在成功后,并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也不愿意辅导别的企业创业,大家都是竞争再竞争,零和游戏玩到底,我们至今没有比尔·坎贝尔。

 

其次,我们的圈子,大家所有的镁光灯都集中在少数几个成功者的身上,但是商业是立体的,对于整个行业各个领域顶尖选手的尊重明显不够。

 

第三,对于记者的尊重不够,所有成功者的认知,都是这些给钱就可以打发的人,很多PR甚至都认为,又来吠了,赶紧扔个骨头过去。

 

针对上述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媒体工作者,真正到了应该踏踏实实记录时代的时候了,花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去记录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过往,中国的商业社会,太缺乏这样的记录者,大部分人都在为了短期的利益进行付费制的商业写作。

 

但是,任何一个时代,最终赢得尊重的写作都是与钱无关的。

 

这里插个广告,前段时间林军、胡喆寄来一本《沸腾新十年》,一看就是经历大量采访才完成的,跟之前的《沸腾十五年》一脉相承。

 

我个人认为,一个人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情就足够了,你二十多岁入行选择了写字为生,那么就踏踏实实一条路走到底,也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PR转头回去做媒体做得好的人也比比皆是,王冠雄老师现在不是每天潇洒走一回吗?既不用上班伺候老板,也不用看人脸色乱写文章,想写的时候就写一写,不想写的时候,就打打高尔夫,人生不一定非要敲钟才算成功,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冠雄之前跟我说过自己从PR转回媒体的缘由,当时伺候了好几任老板,老板没事让他找这个人在微博说说,找那个人在微博说说,最后钱花了,发现也没卵用,这些人还没有自己在微博的影响力大,钱这么好挣,干脆自己下场干得了,于是一干干这些年。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记者是一个可以干到死的职业,而且干得好也可以扬名立万,也可以挣很多钱。

 

你做记者没有发财,去做PR也不一定就能成功,从机会和地位上来看,记者和PR的起跑线几乎是一致的。

 

只是在企业里,你更加靠近商业,更加靠近容易成功的人,你充其量是跟着鸡犬升天。

 

我目前能够看到的是,未来十年,因为经济的持续平稳或者下行,阿猫阿狗都能靠做内容挣钱的时代过去了,未来将是一个真正尊重好内容的十年,如果你对自己的文章足够自信,我建议你努力做一个KOL,无论在机构还是个体,都要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努力去记录这个时代。

 

剩者为王,坚持下去,你就会胜利。


骗子现在手段真是越来越高级了,自己PS一个假名片,冒充企业PR要求加群,进来之后立刻疯狂加人,看来以后得严格审核了。


END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已做版权保护,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公众号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侵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