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系可以专情,但不要滥情
到底什么样的媒体关系是健康有效并且可持续的?有人说有钱就可以,我同意,双手举起,表示同意,但是万一有一天没钱了,咋办?
*图片来源于一口老炮
刚刚在澳门隔离结束,计划到北京,家里就收到了PR小伙伴们的医疗大礼包,心头一热,老泪纵横,不枉我多年以来一直高度肯定某老师的公关高水平。
随后,我就把这件事分享在我们公关公司的群里了,客户第一,这句话真的不是随口说说,而是要真真切切做到位,为什么我们的客户经理没有想到采购一些抗原和布洛芬?为什么我们的媒介经理没有提过采买需求?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也就是个写文章的,公司到了实操层面,也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随后,陆陆续续又收到几家公关的抗原快筛,基本实现了抗原自由。
不过说实话,抗原做多了也上瘾,我家里有一位阳性病人,我就总疑神疑鬼,觉得自己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连续几天,每天都浪费几个抗原,就是想证明自己也是阳性病人,最后还是一道杠,该去厨房还得去厨房。
言归正传,回到主话题上,如何建立一个健康有效持久的媒体关系?媒体关系的主动力,一定是情感维系,而不是单纯砸钱。
很多人,一直都认为没有预算,公关就没法干了,但是事实上,这么多年,情感和预算一直就是一杆秤,情感投入多一些的公司,预算就可以少花一点,情感投入少一些的公司,预算就可以多花一点。
业内往往都喜欢拿阿里的公关做案例,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被称为公关天团的那几个人成功的时间段,恰恰是阿里预算并不充裕的时候,那个时间段阿里距离美国上市还很遥远,大家就是靠一场酒一顿饭一杯茶辛苦出来的,后来阿里美国上市了,有钱了,反而很多东西却丢失了。
公共关系处处是细节,放大到整个商业里,客户关系也是处处是细节,领导者既要思考宏观,也需要制定基础的细节规范,因为最终落到媒体关系层面,都是细微的点点滴滴,比如中秋节是不是送礼物了,比如出差是不是搞舱位差异化了,比如住宿是不是单人间了,比如饭局的座位排次了。
很多大家觉得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一旦到了媒体关系里,就会被放大,行业里太多的经典故事都是由此而来,虽然事后听起来觉得可笑至极。
这两年,现在大家都很少做公关动作,甚至请媒体出去玩都会引来不必要的负面,为什么呢?媒体实在太多了,多到根本无法全部照顾到,你请了张三,李四就会来闹事。
所以,我们炮哥组织中有一个人说的非常对,拉拢能拉拢的优质媒体,主动放弃一些没有水平的低级黑。
今天的公关,一定是可以专情,但是不要滥情。
这本质上是一个媒体关系体系建设的话题。
现在的媒体环境,犹如满天繁星,人人都是媒体,如果我们要想做大而全的媒体关系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很多公司,媒体维护体系越建越庞大,维护成本越来越高,实话实说,真的有必要吗?这里面的水分又有多大?
对于媒体选择,我的第一个核心观点是要维护长期关注你的作者。
无论是写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长期关注才是核心,因为时间必定会赋予认知,长期关注后就会越来越了解一个企业的真实面目,才能真正把一个企业的故事讲好,或者把一个企业的黑料抖出。
一个一年只写你一两次,或者收了钱就不再关注你的媒体,本质上没有太大维护的价值。
我在日常的工作中,见到太多的公关,只要一有媒体写负面,立刻就扑上去,为啥?因为领导的要求是负面零容忍,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企业的媒体关系维护体系失控,一家中小型企业甚至最终需要面对四五百家媒体,媒体名单拉出来比腾讯、阿里还长。
我这里可以给一个建议,就是如何评判什么样的负面需要扑灭,互联网上的已知公开信息的整合负面稿件,不需要去过多处理,如果有扣帽子或者攻击语言,那就直接律师函;如果是增量信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独家信源,那就需要去核实然后尽快处理,这才是真正有杀伤力的东西。
新闻的本质是调查和信源,今时今日大多在家闭门造车产出观点的内容,真的要甄别对待,否则会把基层公关活活累死。
对于媒体选择,我的第二个核心观点是永远都是产品至上。
媒体的产品只有一个,那就是内容,如果你作为一个公关,在为垃圾内容的创作者买单或者投入维护资源,那就是失职,因为今天的媒体环境,不足以让你去做这样的奢侈行为,这样的行为的后遗症就是会导致更多的垃圾内容涌入。
每一个行业里,真正懂行业,可以写出值得企业买单内容的人,本质上是少之又少的,这就跟田忌赛马的道理一样,整个媒体环境就是上中下三等马在赛跑,优胜劣汰的局面永远不会变。
所以,每年企业的媒体关系库是需要复核调整的,库里的媒体,每一家几年写了多少我们的文章,多少是约稿,多少是主动报道,无论正负面,做一次内容水平定级。
才华横溢、价值观守正的作者,永远都是稀缺资源,遇到了,就一定要把握住,这些人走在哪里,都是值得我们以礼相待的。
确定了维护范围之后,接下来就是关系维护的问题了。
情感是需要见面来维系的,见一次面比网上聊一百句都要有效,所以一个季度与媒体库里的媒体见一面,这是一个基本要求。
一个季度,有63个工作日,每一天最少可以见两个媒体,126人次,打个折下来,80人次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据我所知,大部分的媒介也不会对接这么多媒体,很多企业现在也意识到本届年轻人比较懒的问题,开始下达KPI要求媒介出门,这种冲突之下,就开始出现了管理冲突,但是这一次我是不站年轻人的,媒介这个工作就是个人脉工作,不爱社交和见人,就早早换工作。
如果,一个媒介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养尊处优,我认为这是可以迅速淘汰掉的,这仿佛一个企业销售,每天坐在家里等单子一样,属于痴人说梦。
这也许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后遗症,年轻人们越来越热衷于用网聊代替见面,微信的出现甚至导致年轻人连电话都不打了,我经常因为这个事情跟年轻人发火,我问他们为何还没联系到客户?他们总是告诉我,客户没有回微信,我就会追问,你们不会打电话吗?
打电话,在当下,似乎成了一种不礼貌的表现,因为不知道客户方便不方便。
一个有经验的媒介,能够通过第一次拜访获取多少有用信息?
我用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说明一下,十五年前,我刚刚做记者的时候,当时热衷于跑中关村,写了很多联想渠道的负面,后来就被登门拜访了,约在我家楼下喝的咖啡,一个比我大几岁的老师,很客气一直叫我老师,基本上没聊什么太多工作的事情,持续时间大概一个小时左右。
一周后,我就收到了他寄过来的一台上网本评测机,地址我都没给过他,人家来拜访时顺道就记住了我住在哪里,为什么给我寄上网本?因为我当时还在用一个比较笨重的笔记本,人家看出了我可能需要一台轻便式的电脑,为什么给我一台评测机?因为如果白送我一台机器,我大概率会很警觉的拒绝,但是如果是需要归还的评测机,那么就算是师出有名。
一个月后,这位老师又来了,是过来拿机器的,这一次我们便开始喝酒了,开始更深入了解彼此,他终于搞清楚,我不是刻意写联想负面,而是因为我们媒体属性导致我必须要去中关村跑市场,市场上的乱象也的确多。
我跟这位老师,多年以来一直是好朋友,虽然他早已不在联想,也不再从事公关工作,但是我一直认为他是高段位的公关人,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最高明的公关,永远是抱着一颗交朋友的真诚之心去做事。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民谣,尤其喜欢南京那位被禁的歌手,通过这个人我们找到了很多趋同的价值观,后来我们继续找到了更多的共同点,我们一起听鲍勃.迪伦、大卫.鲍伊,讨论索尔仁尼琴和海明威。
后来,我这位朋友告诉我,其实第一次来见我的时候,很不喜欢我,因为年轻气盛,傲慢无礼,后来第二次接触,酒过三巡之后,才发现我原来是个文艺青年,然后才慢慢找到了与我相处的方式。
我说我其实也不太喜欢你,我感觉你就是来想办法套话,然后试图用物质收买我的。
寻找价值观趋同点,这是每一个公关应该做的功课,如果对方是你必须要维护的一个媒体,那么就去寻找你与他之间的价值纽带,可能是一个明星,可能是一个品牌,可能是一个旅行目的地,可能是一种运动,可能是同乡,实在找不到,那就换个人来,我之前一直都在传播一个理论,媒体关系划分应该按照性格来。
多年以后,当我跟他都已经年近中年的时候,我们见到彼此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是偶尔的见面,偶尔的推杯换盏,还是非常开心,年轻时的那些歌,我们还会在酒过三巡后唱起。
我们后来,都发现了一种玄学,人的面相是会变化的,他跟我说,你这几年变化很大,没以前那么尖锐了,面相也和善了许多,但是还有最后一丝丝的刻薄,可能这也是支撑你还能写文章的原因吧;我说,你也变化很大,变得更加人畜无害了,这会儿你拿着东西去送礼,怕是不需要铺垫,一下子就送出去了,难怪创业自己做老板了。
说完,我们哈哈大笑,公关的工作不就是这样吗?一辈子与人爱恨情仇,从不打不相识,到相识相知,到硕果仅存的一生挚友。
尊重一切优质内容创作者,沟通一切优质内容创作者,挚友一切优质内容创作者,其他可以忽略。
优质=正确的价值观+才华横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