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反驳李想的时候,他已经赢了
*图片来源于一口老炮
有人让我写一下理想和李想,剖析一下他们到底是怎么玩的,我后面几段详细讲了一下。
李想太聪明了,甚至聪明的有点过了,这周他在微博上怼完自媒体后,这是我的最大感知。
李想关于回扣的那段话,其实没什么,那都是行业里的常识。只是灰色地带,大家平时不愿意拿到台面上来说,毕竟在圈子里的人,大家都是利益既得者。
我觉得最核心的部分,还是李想关于理想投放逻辑的那一段说辞。
他说了两个核心点,一箭双雕,拉拢一批人,打压一批人。
第一,我有钱。
我其实也有六七个亿的预算,而且哥不怎么投硬广告,媒体老师,你觉得我的预算有没有吸引力?
第二,我也投放。
我肯定是投放的,而且是稳定的商业回报。潜台词就是,你们吃不到我的饭,是你们没找到路子,什么是我的路子?帮助过我们的。
李想作为连续创业者,做过泡泡网,做过汽车之家,做为媒体人的老板,他太了解如何撩拨媒体人脆弱的神经了。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该调什么样的情,李想几乎预判了媒体人的预判。
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的确是属于比较抠门的一家,能够吃到理想饭的自媒体,为数不多。
但是,理想的确又不缺话题和流量,这样的产出比,让人羡慕不已。
前段时间,行业里很多老板,尤其是一些IPO前夜的公司,都给市场部和公关部下达了指令,让下面人去学习理想。甚至李想微博暴露自己只用0.6%的费用做市场后,甚至直接引来了吉利的高管的膜拜,说要给下面人开会。
其实,理想营销套路并不神秘,我分开讲解一下。
首先,就是媒体的选择问题。
车圈为啥普遍不喜欢理想,觉得理想很傲慢,很嚣张跋扈,就是因为理想更多的选择了价格低廉的数码媒体。
这几年,大量的数码媒体跟着新能源车,破圈来到汽车圈。跨界恰饭,就是因为传统汽车媒体的价格太贵,动则十几二十万,让还在亏损中的新能源汽车厂商感觉吃不消。
数码圈这些年日落江河,绝对的夕阳行业了。因为我自己也曾经跑过,给个车马费,给个switch,给个iphone就可以出去嗷嗷吹起来。而且这些人在各大平台的流量也不弱,他们的受众跟新能源的受众也高度重合。
在媒体选择上,李想用“泡泡网”取代了“汽车之家”。他数码和汽车都做过,深刻知道数码和汽车媒体之间的价格差距,他找到了媒体“平替”。
其次,看媒体转化率的问题。
二流的企业公关,现在还在用行业区分媒体。一流的企业,早就开始用流量区分媒体,垂直不垂直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流量。
你可能会认为数码媒体做汽车,有些驴头不对马嘴。但事实上,效果很好,因为今天的新能源汽车相比较传统汽车,更像一部手机了,它们的评测方式,媒体展现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新能源汽车,一直靠线上的大数据获客,这些数码直男媒体交互式报道,更能打动潜在用户。
数码圈都是静态测评,这帮人拍个视频,说大灯不错、空间感好,他们都是按照数码的逻辑去评价,传统的性能他们也不会说。
要说这种做法,还真的在慢慢扭转整个汽车行业。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测评,讲交互体验,几乎已经成为规定动作。要知道,这可是以前手机评测的词汇。
炮哥一个做车媒的朋友就说,他们做汽车评测也在转型,以前都是标准的三大件,外观、内饰、动力操控。讲发动机、变速箱、悬挂、底盘。发几篇文章、几个视频,一个视频十几甚至二十几分钟。现在他们都在改革,传统底盘发动机都不讲了,强调单点突破,讲究传播规律,讲些吸引关注度的地方。
我不敢说这种改变,是理想带来的,但是行业确实已经在变了。
第三,就是预算的审批问题。
理想投放,非常谨慎、非常少,办法也很聪明。
关于投放,行业里有一句甲方名言:我知道我投放的钱里有一半是浪费的,但我永远不知道是哪一半。
这是甲方的痛点——主要是甲方老板的痛点,很多甲方具体负责人可能就在浪费的那一半里,他们滋润着呢。
这浪费的一半里,一部分是回扣,一部分是无效投放。很多甲方不知道那一半浪费在哪,但是李想可能更清楚一点。李想自己在微博里就说,几万块钱的投放他都是自己审批。
另外,理想的投放模式,也非常精明,大量借鉴了曾经的传统汽车行业。
我有一个朋友,就曾接到某汽车媒体朋友询问,说你们的车出来,是不是也像理想那样合作?他很好奇是什么模式,打听完之后才知道理想的玩法。
理想是这么玩的,他跟媒体签个年框,把钱给你,然后给你一个不错的折扣,让你去买理想汽车。媒体也合作了,车也卖出去了,而且媒体费用还能再省一点。
这个套路,其实当年传统汽车也玩过,我第一辆沃尔沃汽车,就是这么来的。
最终,我们看到的局面是什么?
拉拢一批人,打压一批人,理想带着新的队伍,照样可以把路走通。
所以媒体理想的发布会之后,你会发现,汽车圈一片沉默,但是数码圈欢呼雀跃。但是车一旦出了一点问题,汽车圈马上沸腾起来,大家开始集体狂喷。去年的试驾汽车断轴的事,网上就闹得挺大。大家都觉得,你理想不讲规矩,不喷你喷谁呢。
但是,对于汽车的头部媒体,理想还是要照顾到的。这也是他的资源优势,李想做过汽车之家,和陈震、闫闯这些人都很熟,怎么也得卖个面子。
李想只舔用户,不舔媒体。
第一种做法,传统车企比较轻车熟路。这些传统车企,即使是做新能源品牌,也仍然摆脱不了这种做法。比如智己汽车、岚图、飞凡,你看到的投放大笔广告的新能源汽车,绝大部分背后都有传统车企的背景。
第二种做法,就是借势。比如阿维塔,对外号称是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华为合作的品牌,但是实际上,华为没有占股份。据说是在签署股权协议的前夜,被任正非紧急叫停。但是,在宣传中,阿维塔把华为合作用到了极致。
还有问界、极狐阿尔法,都希望能够借势华为,让自己产品带上科技属性。
第三种,就是话题,说通俗点就是口水战。这种玩法,拿捏的难度极高。
智己汽车刚出来的时候,联席CEO刘涛也曾尝试这种方法,比如怼特斯拉、怼雷军,也博过很多次出位,但是遭遇过一波反弹,甚至引火烧身,现在刘涛说话缓和多了。这次车展邀请代言人汤唯站台,最终还是走上了请明星代言的老路。
这背后的原因,一个是发现自己玩不转口水战,一个是销售压力太大,明星代言花钱虽多,但是大家普遍认为效果快一些,至于真快还是假快,仁者见仁。
传统车企要做口水战,其实很难。因为母公司就没有这种文化,你要出位,在自己的公司内部就会遇到问题。尤其是很多车企都是国企背景,这种办法就更难了。
这其实就是特斯拉的玩法,马斯克几乎不投公关,事情出来了也不去灭火。只要流量,只要关注度,在推特发推,一波一波带热点。
很多国内的车企也看清楚了,特斯拉天天被爆锤,但是没有啥影响,车照样卖。有媒体使劲黑,他干脆就起诉,反正公司有律师有法务,起诉一个,震慑效果就很大,最近李想不也是频频在微博呼叫自己的法务部么?
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这种现象。一个企业创始人在网上天天口水战,对产品销售的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最起码从理想看来,这个影响是正面的,起码把知名度打出去了。要知道,知名度是很多新能源品牌的痛点。如果你的产品做的足够好,似乎创始人在网上的争议话题,并不会影响产品销量。
理想是玩的最像特斯拉的。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一,拿行业、同行祭旗。
李想在微博上各种怼,怼对手、揭黑幕,都是拿整个行业给理想祭旗。李想揭露一个黑幕,你觉得这公司还挺实在,还能留下印象。
再说了,没有一个车主,会因为李想怼媒体、揭黑幕而认为理想的汽车不好。
第二,出位不出格,有分寸。
李想指名道姓怼过李一男、怼过陆正耀,一些微博发布之后,也会删除。但是也会有一定的分寸。
比如这次李想说某品牌买水军,有人认为,说的就是长城汽车。这是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和长城汽车交锋中,李想一直比较克制。但是长城汽车毫不客气,蓝山汽车发布的时候,就差指着理想的鼻子了,但是李想微博回应的很含蓄。
长城集团旗下的蜂巢新能源,为理想汽车建了专属生产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层合作关系,李想对长城汽车相对克制,很少指名道姓。但是该怼的时候,他也没落下。
李想一贯口无遮拦,也有收不住的时候,搞的公司上下忙成一团。
比如去年8月份,理想要推出L8前,理想ONE还在售,李想在微博说,“等L8的阶段就别买ONE了”。据说搞的销售端连夜开会,讨论新的话术。
第三,预判媒体预判。
李想很懂媒体,也知道如何用言论吸引媒体关注,制造话题。比如去年6月份,发布L9的时候,李想说L9是“500万内最好的SUV”。
这背后也是有考量的。他如果要说50万以内租好的SUBV,毫无稀奇,大家也不会那么关注。但是要说500万以内,媒体肯定会不服气,会去找500万以内有啥车,和理想做对比。
但是注意,当媒体把理想汽车和库里南放到一起比的时候,理想已经赢了。
在车圈、手机圈,很多企业为了保持热度,会分好几次发布产品,而不是一次性发完,为的就是保持热度。理想汽车款式相对少,总不能老发车,产品发布会热度一过,李想再来一些出位言论,关注度和流量马上有了。
写到这里,你会发现,李想在微博引爆的话题,已经吸引一堆媒体报道,比如我也忍不住要写他。没错,这个时候,李想已经赢麻了。
微博,没错,是微博。理想和李想都深度捆绑了微博,这一点至关重要,配方还是那个配方。
但是,我劝你们最好别模仿。
除非你也像李想一样,拥有几十年的媒体经验,并且成功做过上市的垂直媒体。
媒体和企业,本质上,应该是合作协调的关系,不是敌人 李想用的是走钢丝的套路,前提是他的产品和公司不出大问题,一旦出了大问题,他前期积攒的怨念就会集中爆发。
我的乌鸦嘴放在这里,我的预判准不准,将来可以复盘。除非理想的产品能够持续保持高水平,祝福他们。
找到自己的路,适合自己的路,做好产品,也许是基业长青的更好选择。新能源汽车赛道中,比亚迪和特斯拉,依旧是我最看好的两家企业。它们对汽车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前者笃定车就是车,后者笃定车是数据中心,两家公司我都没有打过交道,也没有给我恰过饭,但是依旧不妨碍,我对这两家公司的尊敬。
也许是从业时间太久,百团大战、手机大战、P2P大战、区块链大战。行业向上的时候,我们看不到真理,只有退潮的时候,才有是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