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心竹“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7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于2021年初正式启动“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项目。该项目联合多位国内外资深艺术家、策展人、学者,为有潜力的艺术创作者提供系统性的指导,为创作道路上遇到瓶颈或希望迈上职业艺术家道路的创作者予以启发和帮助。
在过去的几个月,我们陆续收到非常多优质的申请者资料。经过三影堂初审,导师复审后,已经确定了2021年“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9位入围者名单。三影堂教育计划对第七位入围者吴心竹,受邀导师王庆松、Ruben Lundgren(鲁小本)进行简单访问,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与“陪跑计划”的故事~
· 入围者专访Q&A ·
吴心竹
2016-2020生活创作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毕业于Gerrit Rietveld Academie。专注于移动装置、行为影像的创作。
Q1:心竹你好,恭喜入围2021年三影堂“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请问报名参加本项目的初衷是什么?
吴心竹:我个人的创作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着高能量的状态,但回国后我对于创作和展陈的环境都还没有适应,处在一个瓶颈期。我希望通过项目能多实践和学习,同时在和导师的交流中多角度地观察自己和世界,打磨创作的内核。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截取自《鸡:灯与电影》 11′ 48″
“
为了用电影烤一只鸡,我试图在阿姆斯特丹找到一只有头的鸡,然而我发现这非常困难。
”
Q2:你本科的专业是国际会计,在毕业后是如何决定转向追寻艺术的呢?
吴心竹:因为我意识到,只有艺术创作才能满足我对世界永恒的好奇心。
Q3:为什么选择装置艺术和行为影像作为你的创作媒介?
吴心竹:装置和行为影像创作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自然选择的方向。我的专业是影像方向,影像是我个人比较熟悉的媒介和表达方式。我对实物的三维空间和结构有一种迷恋,特别喜欢研究各种东西的物理性。行为常常是无意中产生的,我的每个作品都可以看作是一场行动,就是很想行动,有这个欲望。它们很自然地就配合在一起。
《概念乐器》装置,行为艺术,8′31″
“
我创作了一系列概念乐器,并且进行了表演。乐器的结构基于从未有过的演奏规则。我试图将木工的结构和技术推向极致。
”
Q4:你的项目计划书里写到你的下一部作品的灵感来源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请问你的创作灵感一般来源于哪儿?
吴心竹:我的创作是比较即发性的,常常在生活中被灵感砸中脑袋,所以比较多变。在过去的四年,我每半年就会转变一次方向,以期达到更多的探索。这次以西西弗作为项目,是因为它在我脑袋里不断地叫我,如果我再不做出来,就要被它吵死了。
Q5:为什么选择王庆松和鲁小本作为你的导师呢?
吴心竹:我选择王庆松老师,是因为他的作品实在太有意思了,非常敏锐。他的作品说纪实不完全是纪实,说戏剧也不是戏剧,说行为又不是行为,虽然以摄影来呈现,却完全跨越了媒介和定义,是一种很独特的东西,带着那种诙谐的态度又有点严肃。他的每张作品长线的创作过程也非常令我触动又好奇。我希望和他交流,能够更大胆、更接地气地去打磨作品。
我选择Ruben老师,是因为他对待艺术和作品的整个态度非常轻松,他的创作是令自己和他人快乐的,他总能在日常中发现新奇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我很需要学习的方面。我也很欣赏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角度。我相信和他交流会很有启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截取自作品《画,墨、宣纸》
“
画是我的自留地,我不展览它们。前四幅来源于我对中国古文字和功夫的兴趣,后四幅来源于我对植物和自然的观察和想象。
”
Q6:你最希望能从这个项目中收获什么?
· 导师专访Q&A ·
王庆松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93年至今生活工作在北京,于1996年开始影像创作。在国内外诸多美术馆和画廊举办过40多个个展,参加过光州双年展、台北双年展、悉尼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基辅双年展等多个国际双年展。2019在武汉合美术馆及韩国首尔摄影美术馆举办个展。2006年获得Outreach Award in Rencontres de le Photographie,法国阿尔勒杰出摄影奖。曾组织策划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及成都“金熊猫摄影艺术奖”等展览,现担任成都当代影像馆艺术总监。
作品被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纽约现代美术馆、盖蒂美术馆、旧金山现代美术馆、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日本森美术馆、水户当代美术馆、巴西国家美术馆、法国巴黎欧洲摄影中心、奥地利MUMOK美术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美术馆、韩国大邱美术馆、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等60多家公立美术馆收藏。
Q1:您为什么选择吴心竹作为您的学员呢?她的作品集和项目申请书中哪一点吸引了您?
王庆松:吴心竹起初学习跟金融相关,但是非常喜欢当代艺术,在荷兰学习Moving Image的这些年时常奔走在欧洲各地看艺术展,这给予了她许多创作灵感,也大大拓展了她的艺术视野。她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古建筑、传统木工艺有极大的兴趣。也尝试了实验木工、综合材料等当代创作手法。
Q2:您将会从哪些方向给予吴心竹指导呢?
王庆松:我将会从几不同的角度出发,一方面与她一起进行传统工艺在结构上的探索,木匠与当代钢筋的结合。另一方面,在未来尝试帮助她更好地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再来就是尝试多做一些实验影像,把这些内容都融合进动态语言里。
鲁小本
Ruben Lundgren
摄影师、策展人。
1983年生于荷兰,现驻北京。2005年毕业于乌得勒支艺术学院,在中央美术学院完成硕士学位后不久便移居中国。他在概念摄影二人组WassinkLundgren期间名声大噪,并出版了《空瓶子》(2007年)和《东京东京》(2010年)摄影集。2013年,FOAM摄影博物馆为两位摄影师举办了回顾展。鲁小本目前是荷兰人民报的摄影师,也是一位中国摄影的独立策展人。他曾与马丁·帕尔合作编辑《中国摄影书集》(2015年),与蒂莫西·普鲁斯共同出版了中国乡土美食摄影集《菜单》(2018年)。
更多信息:www.rubenlundgren.com
Q1:您为什么选择吴心竹作为您的学员呢?她的作品集和项目申请书中哪一点吸引了您?
鲁小本:我很喜欢心竹作品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她有很好的幽默感。很多初出茅庐的年轻创作者相比幽默的创作方式,他们更倾向做严肃的作品。而我认为恰恰相反,这样的创作态度正是艺术家强大自信的表现。我尤其喜欢她的视频作品,不断地在大自然中探索,对生命充满好奇。
Q2:您计划给予吴心竹哪些方面的指导?您对她未来的创作有何期待呢?
鲁小本:在我们的第一次线上交流中,我们计划在一年内见面6次。因为我们都更喜欢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辅导过程中我主要会不断地向心竹提出问题,让她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并延伸出新作品。我认为我的角色更像是一位在摄影领域有专业经验的朋友,尽力地去为她提供协助。这就是为什么我很高兴我们似乎从一开始就一拍即合。也非常期待能共同实现这一目标。
· 往期入选者专访 ·
【专访】王婧懿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2
【专访】M青年电影小组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3
【专访】王屿星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4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项目介绍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在北京空间 3.0 space 正式启动“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项目。该项目联合多位国内外资深艺术家、策展人、学者,为有潜力的艺术创作者提供系统性的指导,为创作道路上遇到瓶颈或希望迈上职业艺术家道路的创作者予以启发和帮助。
该项目将以公开报名的方式,经过初步选择,2021年度将录取不超过10位申请者。每位申请者将与2位导师展开合作。在创作周期中,两位导师将为申请者提供总计12次一对一线上或线下的悉心指导(具体授课时间可由双方灵活协商)。在此期间,申请者可在新展厅(3.0 space)内享有独立工作环境。创作周期结束后,申请者将在北京三影堂的 3.0 space 内进行个展呈现。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初步邀请导师有:蔡东东、蔡萌、董冰峰、冯博一、高波、何伊宁、刘勃麟、鲁小本、卢迎华、荣荣&映里、沈宸、王庆松。
* 该项目将每年评选出一位奖学金获得者
扫码购买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门票
新鲜发布 早鸟预售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合作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