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日活动】从风帆与泥土,窥探今日岛屿

三影堂厦门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2023-11-29

活动


EVENT

11月3日,2023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地行动】单元《小写的岛:地图之外的时空》将在鹭潮·鼓浪屿美院开展,展览呈现两位艺术家舒楚天和赵玉在位列“世界文化遗产”并被称为“历史国际社区”的鼓浪屿上驻留创作的不同媒介作品。


届时,以“风帆与泥土”为主题的艺术家分享会在展览开幕后举办。持续带领观众从未窥探过的视角,再次“登陆”今日岛屿,抛开大众所熟知的鼓浪屿信息,从历史线索、人文隐喻中重新探索岛屿。


活动安排

时间:2023年11月3日(周五)

地点:鹭潮·鼓浪屿美院-厦门市鼓浪屿康泰路151号 

分享嘉宾:舒楚天、赵玉

策展人:李子健


● 10:30-11:00 艺术家、策展人导览

● 11:00-12:00 艺术家分享会《风帆与泥土》


参与方式

无需报名,免费参加

添加【小助手】获取2023集美·阿尔勒最新资讯

↓ 



分享会嘉宾

GUESTS

舒 楚天 

SHU CHUTIAN


舒楚天于2019年毕业于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她近期作品通过影像、行为等方式,记录社区、城市发展进程下的个体记忆,以建立私人视角的电子档案。


作品曾展出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2022)、海上世界文化中心(深圳,2022)、一树Arbre艺术空间(深圳,2022)、要空间防空洞(四川、2022)复星艺术中心(上海,2020)、Pratt Manhattan Gallery(纽约,2019)、Tutu Gallery(布鲁克林,2019)、Deklab Gallery(布鲁克林,2019)。


艺术家肖像©汪正翔


赵 玉 

POCONO ZHAO YU


赵玉本科(DNAP)及硕士(DNSAP)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她的创作主要致力于将“自文化”转化为“他文化”视角,并置进时空深层框架进行思考,她通过图像、视频、写作及装置等诸多媒介进行转译。她基于行走、基于个人经验,借用符号学、文学以及相关社会学科中的元素对场景进行重构,籍此呈现世界范围内的文明流动,文化流变,一个“新”的叙述者从中产生,以“闯入者”的形象迫问历史之真,探讨和回应原本与副本的复杂勾连。


她的主要展览项目包括:《石榴》,MOU PROJECTS,香港(2023);《楼上的城市》,ASE基金会,上海(2023);《北京艺术双年展|大地热流: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北京友谊艺术社区,北京(2022);《多少次呵,我离开了我日常的生活 》,69 ART CAMPUS,北京(2022);《熔炼的暗礁》,We Space,上海(2022);《感性对话》,碧云美术馆,上海(2022);《炼金的任务》,Arch Gallery,长沙(2022);《流动的身份》,广东美术馆,广州(2022);《“辣条”时代:年轻力观察》,年代美术馆,温州(2022);《隐喻与凝视》,LA VIE物质生活艺术中心,深圳(2022);《靡菲斯特的舞步》,沪申画廊,上海(2021);《未来祭中祭2》,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2021);《O,Cat在欢乐谷》,OCAT研究中心,北京(2021);《语言外世界II》,梵融美术馆,苏州(2021);四重奏,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杭州(2021);《你走不出它的边际,无论你远行到何方》,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上海(2020);《风暴山谷》,無同空间,长沙(2020);苏格兰高原的狮子——写作的平行展览,OCAT 研究中心,北京(2019);L'Entre- Deux, Zetoart, 却道艺术,巴黎(2019);《我们在何处相遇》,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 (2019);《观看的剩余》,第七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济南(2018);《另一种设计》,华 · 美术馆,深圳(2018);第十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起承》,三影堂艺术中心,北京(2018);《Waiting For》,Galerie du Crous,巴黎(2018);《Dear mom, What Do People Cross When Crossing The Boundary?》,Kunstraum Potsdamerstraße, 柏林(2018)。


参与的艺术驻留项目包括:“燃冉”UCCAx新天地艺术家驻留(2023);天目里美术馆之驻艺术家驻留(2022);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驻地(2019-2020);“Paris X Berlin”巴黎、柏林驻地(2018)及方志小说(2017)等。


赵玉的写作见于假杂志、《艺术世界》、 CEF实验影像中心、泼先生、招隐等媒体。2018 年联合策划编辑了 2018 年 11 月《艺术世界》的长读项目《苏格兰高原的狮子》;2019年入围OCAT研究中心“研究型策展计划”终选名单,同年出版短篇小说《美丽城地铁站》。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小写的岛:地图之外的时空》展览现场最新剧透!欢迎大家登岛看展,感受艺术家舒楚天、赵玉视角里的“今日”岛屿。展览时间:2023年11月3日至2024年1月21日。



现在在您视野前方这片美丽的岛屿就是被誉为海上花园的鼓浪屿……鼓浪屿有三个特点和两个标志,首先她是万国建筑博览城,其次她是全国唯一一座步行岛,岛上不受机动车辆的污染……


在厦门八月溽热的海风中,轮渡上声量巨大的广播一刻不停地向船上的游客介绍着这座岛屿的基本情况,播音员略显疲惫且机械的声音压过了孩童激动的吵闹,相机的快门声,以及乘客们关于旅行路线,时间安排的讨论。下船后,我在不断宣传着岛上极易迷路的小商贩那里,花了五块钱,买了一张地图,和驻地者们一起登上了鼓浪屿。


在赵玉看来,来自世界各地,如我们一般的登岛者,在过去的数个世纪里的到来让鼓浪屿成了一个由层层叠叠的文化历史符号组成的“文化熔炉”:殖民者的领事馆、厦门装饰风格的南洋富商居所、教堂与医院,仿佛一座座纪念碑纪念着这个岛屿的克里奥尔化 [1]她的作品《在无尽的蓝色中登岛》将法文的“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自由、平等、博爱)三个单词的首字母扩写成英文的诗歌,再翻译成汉语,又转换成闽南语的切音罗马字,最终印制于一面风帆之上。闽南语的切音罗马字先由西方传教士创制,用于朗读圣经。后由卢戆章先生将其改良,并在鼓浪屿的日光岩附近设立学校,向本地人讲习厦门切音罗马字与英文,以简化汉字,解决文盲的电报书信沟通问题。这面印着多层转译文字的风帆,也代表着从古至今往来于鼓浪屿的登岛者所携带的语言、文字和符号,将鼓浪屿纳入了启蒙思想的星座。在展厅的另外一侧,由黄洞石制成的花砖上,印制的是一系列由人工智能基于厦门装饰风格建筑(Amoy Deco)的想象从而转译生成的照片。厦门装饰风格是诞生自鼓浪屿的建筑风格,从南洋归来的富商为了与邻里攀比自己的财力与设计,便博彩世界建筑之长,将各式建筑风格混搭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式。而在赵玉操纵AI生成的这些图像里,古罗马的石柱,西班牙的浮雕,闽南古厝的屋顶相互堆叠,这些来自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建筑形制,再次被打破重组进一个扭曲的时空。


而舒楚天关注到的,则是岛屿上另一段隐秘的历史。婢女救拔团是鼓浪屿人许春草在民国时期建立的妇女解放组织,1930年由他主持的婢女收容院在鼓浪屿上建立,为废除奴婢制度做出努力。而再去寻找更早的历史时,一个跨越了中国南方,从湖南江永到泉州惠安再到广东珠三角的女性文化“金兰契”便显现出来。“金兰契既是异姓姊妹之间的契谊,结拜后便可终身不嫁或嫁后不返夫家,其在清末民初的南方尤为兴盛。”[2] 因受到当时官方的打压和主流文化的排斥,遗留下来的史料非常有限。而金兰契所代表的女性关系也是如此的暧昧不明。基于此,楚天展开了两部分的创作,一是将土地和容器作为血肉和身体的隐喻,用来自鼓浪屿、惠安等处的泥土与陶土混合,手工捏制了一系列陶罐,并在内部或外部留下指向“金兰之盟”的隐秘线索。而另一部分则是一系列的布景摄影,通过想象与虚构尝试建立与那些历史中恍惚身影的对话。


万国建筑、自然遗迹,这些在地图上被重点标识的信息略去了那些在历史中具体的身影:历来登岛者的野心、操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对于交流和理解的渴望、对于父权压迫的抗争,以及隐秘而坚强的金兰之盟。所有的这些均在大写的,向下俯视的地图之外。驻地者们看到的,是这些来历史中具体的人的语气和姿势,而正是这些构成了今日的这座岛屿。


 文/李子健


[1] 克里奥尔化:克里奥尔化(Creolization)是一个人类学术语,指不同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2] 选自《金兰契研究》,张杰,国家图书馆,2005年。


策展人

CURATOR

李 子健

LI ZIJIAN


2020年硕士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国际媒体传播学专业,现任三影堂图书馆馆长,从事摄影理论研究和策展工作。研究方向立足于批判理论关注摄影的传播和流通以及其媒介物质性。曾作为策展人策划2021和2022年“纸上空间——集美·阿尔勒图书展”,以及数个三影堂无界展览项目。


2023集美·阿尔勒【在地行动】

  相关阅读  


🔗【官宣】2023集美·阿尔勒x鹭潮·鼓浪屿美院艺术家驻留计划入选揭晓

🔗【Open Studio】鼓浪屿驻地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厦门

🔗【驻留回顾】不同时代的登岛者,如何重塑小岛故事?

🔗【2023在地行动】小写的岛:地图之外的时空




上海富士X-SPACE正在展出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三影堂厦门即将展出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