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提出“政党组织并形塑国家政权,以此深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政治实践有力展开的通则。”正是如此,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党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政党政治不能忽略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政党于社会中建立,也因社会“证其名、显其实、彰其值”,所以几乎所有现代化进程中的执政党都高度重视党社关系的构建与维系。能否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能否赢得社会力量认同、能否凝聚社会资源、能否动员号召社会大众,是对执政党能力和智慧如何的直接考验。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社会,根基、血脉和力量在人民群众。深深扎根于社会,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所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党始终将自身融入社会,与广大群众保持密切互动与沟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就是中国共产党融入社会的形象体现。只不过这种融入不只是为了塑造社会,更是为了动员组织和号召引领社会,实现党与社会在利益、情感和命运上的“共生共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为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以及党社关系的调控、优化明确了重要遵循和准则。社会号召力,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依靠个体自在的魅力和能力唤醒社会大众,让大众偏向于己的一种能力。而执政党社会号召力就是执政党依据政治权威、政党文化、民意基础、民主制度、领导水平、执政绩效、意识形态、利益调控以及社会环境变化对社会成员进行引导、动员、凝聚与感召,使得社会成员产生强烈的向心力、认同力、归属感和追随倾向,主要包括执政党对社会利益关系的整合调控力、对社会思想文化的引领统摄力、对社会资源的组织动员力、对社会成员斗志的激发力以及社会成员对执政党的认同响应。社会号召力与我们经常提到的社会动员力既有内在关联,又有一定差异。就相关性来说,社会动员力和社会号召力都包含组织动员群众的能力,而且在履行一项共同的任务,即把社会有益资源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并保持社会总体的和谐稳定。二者的实质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执政党依靠正常合法途径“渗透社会、提取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弥补自身能力不足的过程”。社会号召力与社会动员力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动员力侧重于国家治理维度,体现着治理能力,而社会号召力侧重于政治领导维度,体现着领导能力、水平以及政治认同度。第二,社会动员力的发生多为紧急或战时特殊时期,而社会号召力体现着对执政党的法理、道义、情感和价值认同,是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的政治自觉和常态化需要。社会动员力不宜频繁发动,但社会号召力需要时刻保持。第三,社会动员力是组织、发动和影响群众心理趋向和行动指向的能力,也是执政党提升社会号召力的重要途径,但社会号召力除了内含社会动员力因素之外,更加注重社会不同群体、阶层和力量对执政党的忠诚度、向心力以及积极拥护、高度信任和自愿追随,是社会大众对执政党认同而形成的一种自觉理性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号召力涉及范围比社会动员力要广。因此,社会号召力与社会动员力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学界对政党社会动员力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关于社会号召力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既有研究成果对社会号召力概念、内涵、内容、意义、路径等问题做了一定探讨,为该问题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但基于理论和现实逻辑以及问题意识角度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提升社会号召力的研究成果还较少,有待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