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与摘要 |《探索》2022年第5期
✦+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特约栏目主持人:秦宣)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黄建跃
论新时代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
张三元
探索笔会
共同富裕: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工程
师 喆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选择
张等文,刘绍覃
共同富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坚实基础
李 猛
迈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命题
杨渊浩
政治学研究
历史政治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严 庆,王 跃
三重政治结构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
周光俊
政党治理
论健全完善党的会议制度
韩 强,刘伟光
规范有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逻辑结构
郭 玥
公共治理
从“多元分化”到“一体整合”:基层治理秩序演进的组织化逻辑
韩志明,刘子扬
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的情感生成逻辑——基于佛山市南海区的实践考察
文 宏,林仁镇
中产阶层的公共参与度更高吗?——基于社区层面的比较研究
王奎明
思想文化建设与传播
中国共产党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认知与价值追求
周 泉,刘同舫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刻度、短板及实现路径
魏泳安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政德建设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精髓,借鉴了世界各国从政道德建设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优良道德传统,是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相协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律规范相衔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从政道德建设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具有原创性贡献,表现为明确了大德、公德、私德的道德范畴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政德建设内容体系的新发展;建构了熔铸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于一体的从政道德结构,形成了政德建设理论体系的新构造;提出了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为主要修德路径的政德建设新思路,作出了政德建设方法体系的新设计。新时代政德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对从政道德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是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的根本遵循。
作者:黄建跃,男,博士,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重庆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
论新时代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共同富裕的基本问题是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其价值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构成共同富裕的表现与确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与未来理想社会相比存在程度上的差别,但内在一致的是共同富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要求,包括以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与满足为实质性内涵、以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有为具体目标、以人的创新创造能力为真正的财富、以人的自由时间为发展才能的广阔天地。这体现了新时代共同富裕客观性与主体性、规律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形态。新时代一方面需要引导全体人民形成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正确观念,并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另一方面需要增强人民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致富本领,以勤劳创新一起缔造共同富裕,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的全面发展引领与促进共同富裕,从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张三元,男,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共同富裕: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工程
摘要: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的传统、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着日益崛起的中国。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家安全局势,既需要在敏锐研判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坚决斗争,更应保持战略定力,夯实国家安全的基础工程,尤其是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始终坚持公平正义,不断化解社会矛盾。观察当今世界可以发现,共同富裕是深刻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倘若一个国家长期偏离共同富裕,国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因此,需要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性,消除根源性国家安全风险;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抵御外源性国家安全风险;通过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和实现共同富裕,化解无源性国家安全风险,进而从根本上维护国家安全。
作者:师喆,男,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选择
摘要:人民群众的认可、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牢固根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中,实现从夺取政权到执掌政权并长期执政,根本原因就在于赢得了民心,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是党赢得民心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党防范化解执政风险、巩固执政地位、夯实群众基础的现实需要。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共享理念,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为党长期执政筑牢坚实基础。
作者:张等文,男,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绍覃,男,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共同富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坚实基础
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能够超越西方的民主,就在于其“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制度形态。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践空间、治理场域和有效工具。纵观古今,民主的形态和质量与社会的共同富裕程度高度相关。偏离共同富裕会导致民主“全链条”脱实向虚、民主过程“全方位”对抗以及民主沦为“全覆盖”转移矛盾的工具。进一步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需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民生全过程之中;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并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全方位有序运转;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全覆盖,防止不良价值倾向的干扰。
作者:李猛,男,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迈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命题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新中国迈出了共同富裕的第一步,将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以此为奋斗目标推进全面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日益明确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现代化建设、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发出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强音。其中,党的领导是引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保证,人民立场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政治原则,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资源和制度保障,而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保障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必要支撑。这一系列奋斗历程,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执政宗旨以及治国理政的理念与战略,为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富经验。
作者:杨渊浩,男,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历史政治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摘要:历史政治学的视角不仅有助于清晰解释当下中国与传统中国的政治关联性,而且有助于全面认识当代中国的政治理念、制度及行为的由来。历史政治学的历史视野、经验研究取向和求治导向适用于解释中国多民族国家整合的历史合法性与内在机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大一统”政治哲学及政治价值在当代多民族国家整合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政党中心模式”凝聚人民的具体方式。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延续了历史中国的国家发展路径和政治经验,是党基于历史逻辑和历史经验建构现代国家、实行民族整合的重要举措,满足了应对当下内外复杂形势、化危为机的现实需求,能够在民族向度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远景探索提供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践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当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并优化民族工作实践,把培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作为长远、根本措施。历史政治学可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新的研究路径,而作为案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则为历史政治学增添了新的学术主题。
作者:严庆,男,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跃,男,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三重政治结构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
摘要:处于民族、国家和世界体系三重政治结构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既需要完成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也需要在这种结构下保持疆域的完整、民族的多样、国家的持续发展。从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属性来看,作为一个共同体存在的中华民族不仅需要国家场域予以确认和认可,更需要世界维度的他者认可,而民族国家主体的唯一性确保了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受制于三重政治结构的约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呈现出一种非均衡的格局,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制度建构、形态特征和政策选择。在非均衡的格局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呈现出递进式与复合协同式的交织,体现为主体的复合性、任务的交织性和目标的交融性。因此,需要塑造一种共命运的民族共同体以实现民族的演进,完成国家统一与民族国家建设以实现国家的演进,以新的世界秩序的形成助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周光俊,男,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论健全完善党的会议制度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形成了一套独特、规范、完善、民主、高效的会议制度,这一制度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以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扬党内民主为主线,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为核心,覆盖党的中央、地方、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涉及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和党的组织、宣传、纪检、统战工作等各个方面。这一制度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发扬党内民主、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奠定了优良传统,为党的百年奋斗凝练了伟大精神。要健全完善这一制度,应加强会议组织体系建设,形成强大组织力;健全完善会议组织规则,形成强大执行力;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形成强大凝聚力。
作者:韩强,男,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伟光,男,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
规范有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逻辑结构
摘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加强团结、合作共事,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制度安排。新型政党制度是由一系列具体规范分层实施、有效衔接而成的制度规范体系。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逻辑结构,是以宪法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规定为基础规范、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民主党派规章制度为主体规范、以人民政协规章制度为重要规范的有机整体。不断健全这一结构,持续推进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和优势、正确认识和解决新型政党制度中的现实问题、更好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
作者:郭玥,女,博士,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从“多元分化”到“一体整合”:基层治理秩序演进的组织化逻辑
摘要:基层治理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各种社会要素组织起来,理顺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可治理、能稳定的治理秩序。通过重新设计和安排多元社会主体的权能及其关系,组织化的过程最终形成了新的治理秩序。从改革开放至今,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组织化方案经历了从“多元分化”到“一体整合”的重要转型,分别建构了专业化的秩序和协同性的秩序。两种治理秩序面对不同的问题和挑战,分别遵循了不同的价值观,使用了不同的组织工具,也具有各自的正当性基础,形成了特殊的权力结构及其互动体系,内涵着特殊的运行逻辑。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及其发展路径,应以社会主体及其关系为中心,从主体结构、互动机制、问题解决以及秩序设计等组织化维度,理解和阐释基层治理的行动者、关系状况和治理效能,从而深入把握基层治理演进的趋向及其挑战。
作者:韩志明,男,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子扬,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的情感生成逻辑——基于佛山市南海区的实践考察
摘要:情感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起到黏合的重要作用。围绕基层治理中的情感生成,结合对佛山市南海区“创建熟人社区”工作的实践考察,描绘了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情感生成的现实图景,总结了情感演化生成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情感移植—情感再造—情感升华”是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情感演化生成的内在逻辑。其中,情感移植阶段主要采用借鉴方式,重构个体身份认同、强化群体家园归属;情感再造阶段主要运用优化方法,化解矛盾、达成共识,整合资源、激发活力;情感升华阶段主要使用创新手段,营造氛围、培育信任,夯实基础、厚植责任。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仅为情感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提供了新的启示。
作者:文宏,男,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林仁镇,男,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中产阶层的公共参与度更高吗?
——基于社区层面的比较研究
摘要:中产阶层具有良好的公共意识与丰富的社会资本,向来被认为是公共事务参与的活跃主体,但对社区场域公共事务的类别化审视发现,中产阶层的高度参与往往聚焦于维权与抗争等非常态事务,而在常态化事务中的参与程度并不高,甚至低于底层群体。通过对两个无物业小区的比较发现,中产阶层小区的居民参与与其社会资本呈工具化的互动逻辑,展现出前后矛盾的发展轨迹,即居民自治水平的提高反而侵蚀了社区社会资本,导致自治模式难以为继,这一点与底层群体的小区情况恰好相反。参与程度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需求层次的差异,其中中产阶层对于小区治理的需求主要停留在秩序层次,而底层群体的需求则提升到了社交层次,触及了价值层次。该研究发现拓展了学术界对于中产阶层公共参与相关议题的研究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修正了之前的研究结论。
作者:王奎明,男,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
中国共产党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认知与价值追求
摘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的本质需要,是在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精神生产力和精神创造力,使人民群众在精神层面上达到积极进取的总体性状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丰富性受制于物质发展的整体状况,它既以物质生活繁荣为基础又能促进物质生活的发展,并在物质发展条件的制约下呈现出自身特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只有在人的本质需要及其历史发展的总体性状态中才能得到合理阐释。立足人的本质需要和现代化的实践发展,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进什么样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及怎样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论问题,为谋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循。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蕴含多层价值追求,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最低价值追求到解决人的理性和精神发展的高层次追求,都内在表征着中国共产党在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中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价值追求,生动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品格与精神境界。
作者:周泉,男,博士,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刘同舫,男,博士,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刻度、短板及实现路径
摘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刻度表现为“三个层次、两个维度”,即“三个层次”为物质生活层、公共文化层和精神生活层,“两个维度”为空间维度(纵向差异性)和时间维度(横向发展性)。“三个层次”体现于空间差异性和时间发展性两个纵横坐标之中。基于刻度,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短板主要表现为空间和时间维度下物质生活的现实掣肘问题、公共文化的效能不足问题、精神生活的模糊认识问题。着力于补齐短板,需要从发挥物质生活可行能力的基础功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增强精神生活问题的价值和制度回应等三个方面着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夯实、供给优化和需求导引。
作者:魏泳安,男,博士,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