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童书的性别教育?德国青少年文学现状观察
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品在多大程度上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文学专家玛琳·佐勒尔(Marlene Zöhrer)认为,当今的图书界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元与自由。
作者:玛琳·佐勒尔(Marlene Zöhrer)
青少年儿童文学反映了青少年与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状况及其规范和价值观。与此同时,这些以文本与图画讲述的故事,其本身也是它们所属时代的产物。比如女孩经典读物《犟姑娘》(Der Trotzkopf)就很契合当时盛行的女性形象和教育理念。该书出版于1885年,作者是艾米·冯·罗登(Emmy von Rhoden)。书中讲述了主人公伊尔莎在一所女子寄宿学校中被培养成一个言谈得体、举止恰当、尤其是适合出嫁的淑女的经历。这样的故事在今天看来早已时过境迁。然而,它却在2020年秋天配上海克·玛卡琪(Heike Makatsch)的朗读,以有声书的形式得到了出版。这怎么可能呢?难道青少年儿童文学真的倒退到如此的地步,以至于它不但紧紧抓住早已过时的性别角色不放,而且还在试图对之加以强化吗?
前所未有的平等与多元
不过,当前青少年儿童文学的解放程度却又极难衡量。如果纯粹以数量为依据,那么,我们就根本无法对文本反映出来的两性之间的平等程度或者对待性别角色的方式与态度做出全面的统计。举例而言,仅仅分析关键词列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文学作品完全不能与关键词的总和等量齐观:同样地,关键词也丝毫不能反映出塑造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比如,某些模式化的形象或者情节设置有可能恰恰就是在对这类千篇一律的描写方式进行戏谑、嘲讽与突破。
同样地,通过关注封面设计或者少儿书籍销售部摆放的图书也不一定有很大的作用,因为出于对市场和销售的考虑,人们对于封面设计与书籍摆放都采用了时尚的色彩与大众熟悉的视觉效果。其实,店中陈列的书目大多体现了书店经营者的品味,因为是他们根据库存书籍目录以及新出版的读物开列出进货的书单。而仅仅在青少年儿童文学领域,每年就有逾8500多种德语书籍首发面世。如果书店经营者对性别营销和传统的性别角色描写不抱以批判的态度,或者这类作品格外受到顾客的青睐与追捧,那么,这种取向就会相应地体现在店家的书架上和陈列窗中。不过,在距此不远的书店中,你却很有可能看到一批全然不同的青少年儿童读物。
封面与书名可能具有误导性
无论如何,如果仔细观察图书市场,就会发现,市场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包括图画书、儿童和青少年读物、直至非虚构类作品在内的各类书籍,这些书籍在处理性别角色上既起到了表率作用,还不带陈规定见地描绘了两性之间的平等共处。然而,正因为在这些书中,两性平等被视为理所当然,所以,相比那些运用刻板形象或传统模式写成的作品,它们可能更难以识别。因为它们并没有通过标志色彩或者流行术语来引人注目。不过,有时候,那些由于主题或表现形式让人原本期待看到传统的女孩或者男孩形象以及经典的性别角色分配的作品,却又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与之相反,一些在文学性上呈现出高水准的作品,却因为其中表现出的陈腐观念而令读者大为惊异。总之,一个普遍适用的甄别法则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封面和书名可能具有误导性。因此,作者的观念取向应该可以视作更为可靠的参照:将没有偏见的世界观赋予文本的人,通常也会在作者其它的文本中留下同样的印迹。
最后,让我们重拾文章的开头: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品总在传达着它们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和立场。因此,如果你想挑选出描述榜样人物,并且具有教育功能的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品,那么,你应该首先在当前发行的书目中寻找适合的文本;或者你也可以利用以前的老书展开有关过时的性别角色、两性平等及其价值的对话,从而进一步地推动相关话题的讨论。
原标题:《青少年儿童文学:既不蔚蓝,也不粉红》
作者:玛琳·佐勒尔(Marlene Zöhrer)是一名自由职业编辑、自由职业记者、青少年儿童文学评论家,并任教于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德语语言文学教学法专业。
译者:相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