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年过去,戏剧圈真的要开始“面对现实”了……

Janis El-Bira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2023-11-03
本文转载自剧评网站“午夜剧评”(nachtkritik.de)

@chiabra | © unsplash.com


戏剧导演克里斯托弗·卢平近来在twitter上发文称,根据自己的观察,许久以来,在德国中小城市的剧院里,观众数量相较疫情之前大幅减少。《午夜剧评》的专栏作家Janis El-Bira阐述了他对此的看法,认为这一转变不容忽视。



🪑🪑🪑



一个幽灵正在戏剧圈游荡,仿佛洗衣液广告里的顽固污渍一样,在后疫情时代,给戏剧回归常态的繁荣景象带来一抹黯淡。自从戏剧导演、颇有天赋的公众沟通者克里斯托弗·卢平(Christopher Rüping)近来在Twitter上说起他在汉堡的戏剧首演中前几排空空如也的观众席时,#观众减少#便成为了话题标签。即便是不久前的周五,时值热闹的柏林戏剧节开幕之际,害怕公众的退却和远离也成为开幕致辞中不可避免的话题。




沉睡的公众


事实上,如果去德国中小城市的剧院看看,在新作品的第三、第四场演出时,剧院里往往有超过一半的位置都空着。优秀的戏评,跨地区的关注度,勇气可嘉的话题讨论——观众的观戏兴致似乎依旧在沉睡。这一发展态势着实令戏剧人震惊不已,然而大家对于这个危机的理解一如从前:呼吁戏剧应该世俗化一些,应该紧密贴合当今的时代,有人如是说。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戏剧恰恰应该有别于现实,彰显自己的独立法则与艺术性。然而缺席的观众仿佛对双方的态度都不以为然——依然留在家里,不会出门看戏。


事实显然一如疫情高峰时期的预言。大家常说的“重新启程(Neustart)”,并非能放任其自动实现。要促使那些已经“戒掉”戏剧的观众,至少促使那些对看戏更为审慎的观众重回剧院,是要下一番苦功的。总而言之,要继续疫情之前的做法,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是绝不可能的了。


然而事实却的确如此。戏剧的自信所在:通过选取精巧的主题,加上些许时兴的流行元素,或是聘请几位名人,就可以让剧院坐满观众——这种想法在两年疫情之后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被动摇,也许还可以继续留存下来。前提是,观众减少的危机不会由于俄乌战争原因而变得愈发尖锐。



注意力经济之外


这场战争也明显缩小了戏剧主题的探讨范围。那些剧院原本认为具有迫切当代性的议题,面对东欧的时代转折性事件也只能退居其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战争就必须是唯一的话题,而且也不仅仅是出于吸引眼球的考虑。比起疫情,这场战争更切实地产生了人们对于存亡的恐惧。很多人甚至不确定自己在未来几年还能否承受供暖和用电费用,这样的人在花费30或40欧元购买剧票时,一定更为审慎。面对战争,人们之前生活中的种种复杂决定,很快便下沉到了生活必需品的问题上,或是想方设法缩减生活必需品的开支。


这听上去的确太过了无生趣——然而戏剧除了直面自身重要性的降低,也别无其它可能。仅仅通过选取优秀的选题和高质量的排演,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剧院需要树立全新的概念,尽可能地让观众前往剧院的流程更加简易,风险更低。有些剧院已经允许观众在公演前不久退掉一次自己购买的戏票。这种灵活性也许会给剧院的财政规划带来麻烦,然而对于依靠政府财政补贴的戏剧界而言,却依然可行。对于剧院本身,这无疑意味着树立起来的自我认知遭到磨损。戏剧成为了众多的人们的休闲活动之一,要设法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真是闻所未闻——但至少目前来看,这样做可能确实是必要的。如若不然,我们则要面临这么一个苦涩的事实——在危机到来时,偏偏是戏剧,会沦为只有少数人才会选择的休闲方式。


原标题:《自我的磨损》

作者:Janis El-Bira是《午夜剧评》的编辑。在专栏《街头戏剧》中,他阐述了自己对表演艺术之外的观察:空间,建筑,公共性,人物——有时也会书写这些事物引发的不安和恼怒。

本文原始德文版于2022年5月10日首发于德国《午夜剧评》(Nachtkritik.de)杂志。

翻译:歌德学院



🪑🪑🪑



柏林戏剧节“最值得关注”剧目

线下放映


《好吧。晚安。一部关于消逝与失去的戏剧》 | © Merlin Nadj-Toma / Rimini Protokoll 

作为柏林艺术节的合作伙伴,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2022年继续配合柏林戏剧节举办线下活动。我们将首先于6月25、26日和7月2日三天,在798空间内放映两部入围今年柏林戏剧节“最值得关注”剧作的录像(均配有中文字幕!):由克里斯托弗·卢平执导的《新生活》,以及由里米尼剧团赫尔加德·豪格执导的《好吧。晚安。》。两位导演都将参与首次放映后的对谈。详情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