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黄祖辉:探索增加居民收入的浙江路径
黄祖辉教授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级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突破1万美元。在这个新的阶段,中央强调共同富裕,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任,可以说意义重大。
仔细剖析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1万美元背后的数据,就会发现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很大。一部分人的收入远远高于这个数字,也有大量的人低于这个数字。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但计算其占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30%。理想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中等收入群体要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强,我们离这个水平还很远。浙江的情况总体好于全国,但收入差距仍然显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强调共同富裕,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要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大的难点恐怕也在解决收入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共同富裕的重点工作包括多个方面,解决公共保障、居住环境、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短板问题,虽然也很不容易,但路径相对清晰,方法相对明确;相比之下,收入问题解决起来更加复杂,事关浙江未来发展方式的选择,涉及许多深层结构性矛盾的处理,需要不断深化改革。
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是,居民收入增加应当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相适应。这里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一、第二产业中,从业者的收入本质上凝聚在实在的产品中。不管是农产品,还是制造业的产品,从业者收入增加最终意味着这些产品的成本提高,这就构成了限制。相对于一二产业,服务业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它的收入需求弹性要大得多,进而收入拉动效应的空间也大。我们常常惊讶于发达国家“理个发这么贵”,实际上应该理解为他们服务业发展成熟,从业者收入高。
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能为从业者带来增收空间,而且还能减轻一二产业就业压力,促进一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一二产业从业者的收入,形成低收入群体增收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良性循环。浙江应通过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城市群扩容和乡村休闲产业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占比继续提升,使之成为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条重要路径。
我们说,共同富裕的重点对象,是农村居民、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外来农民工群体;补短板也应优先聚焦26县加快发展地区,农业农村和低收入群体。对这些群体和区域而言,核心的问题就是收入问题。围绕增加居民收入和完善收入分配结构,我们要积极探索,努力提出可借鉴、可参考的浙江路径,这也是“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卡特简介 CARD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大CARD)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育工作。2016年以来,浙大农经相继引进龚斌磊、陈帅、鄢贞、汪笑溪、史新杰、林雯六位“百人计划”研究员和钱振澜、胡伟斌两位博士。与此同时,青年教师不断成长,茅锐、梁巧和季晨分别晋升教授、副教授,龚斌磊和陈帅也先后获得浙江大学长聘制教职。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为浙大农经学科的持续发展与繁荣提供坚实的保障。浙大农经学科坚决落实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破五唯”专项行动的精神,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突出标志性成果的重要性。近年来,在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大大提升了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往期回顾
《2021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英文版正式发布|附全文链接
卡特三农学术论坛之178期暨READ学术午餐会第四期通告 主讲人:杨奇明
媒体聚焦|黄祖辉教授就浙江省如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接受浙江卫视中国蓝新闻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