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丨黄祖辉、陈志钢应邀在第二届中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做主旨报告
5月13日,第二届中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该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张培刚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办。湖北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蔡党明,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处处长李志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等参加本次活动。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教授、国际院长陈志钢教授受邀出席并围绕“乡村振兴”进行主旨报告。
黄祖辉教授发表了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第二阶段中,要加速推进乡村战略,也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其中,乡村振兴改革的重点在于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完善“三权分置”制度,推进“三块地”改革、“三变”改革与农民生存权与发展权分离改革,最终达到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农村集体真正成为社区主体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发展中突出三项议程:促进乡村产业、推进乡村建设、改进乡村治理;守住两条稳定底线,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努力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2019级本科生陈思现场提问,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政府还有哪些政策解决农民与村集体权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浙江省有哪些经验?黄祖辉教授表示,基于宏观考量(粮食安全、土地用途等),现阶段农村集体并不能够完全做主。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中,政府的角色很重要,要尽快建立公共保障制度、政府赋权、引导村民自主参与以及增强村集体能力、提高基层干部素养。
陈志钢教授发表了题为《减贫、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新发展范式》的主旨报告。我国基尼系数长期居于高位、收入不平等问题较为严峻,而近年的一系列政策可能为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解决思路,为全球不平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经验。他认为,基于资源退化、新冠疫情、人口结构调整等趋势,乡村振兴是我国至关重要的新发展战略。精准扶贫消除绝对贫困后,我国面临返贫、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大挑战,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社会保障与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这些现象在未来10-15年可能依旧存在,亟需建立有效应对机制。他指出,高质量人力资本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证,全面推进乡村、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地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追求共同富裕就是要追求增长与公平内在的一致性,其实现方式是包容性增长路径,以产业集群为实现路径,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和制度环境优化,从而达到城乡融合经济(Rurbanomics)新发展范式。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杨进认为,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层面对乡村发展的重要定位,将乡村振兴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框架之中是崭新的视角,把握乡村振兴对提高资本的边际报酬、实现收入跨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元的,解决收入不平等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的重要目标,需要行稳致远,踏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