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果|汪笑溪等在Nature Food发文探讨中国食物系统转型的多重影响

浙大卡特三农智库 浙大卡特三农智库 2023-02-21

近日,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汪笑溪研究员与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袁长征研究员、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 (PIK) Benjamin Leon Bodirsky、Christoph Müller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陈志钢教授合作研究的论文 “The triple benefits of slimming and greening the Chinese food system”于在Nature Food发表。该文章探讨了过去数十年间中国食物系统转型产生的多重影响,及未来中国食物系统可持续转型所带来的多重收益。Nature Food的影响因子为20.443。



◇ 文章概要:


过去几十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食物系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转型,也影响了国民经济、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短短两代人的时间内,中国实现了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向多样化、高蛋白饮食的结构性转变,营养不良人群大大减少(图1)。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粮食供需不匹配、环境恶化、超重肥胖率上升及病原体传播风险增加等多重挑战。全谷物、坚果和种子、水果、蔬菜、豆类和纤维的摄入不足和含糖饮料、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过多导致归因风险上升,农业就业和农业GDP占比大幅下降,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负担不断加重(图2)。


图1. 中国人均每日食物摄入量(a)与营养不良和肥胖患病率(b)


图2. 中国食物系统变迁带来的多重影响:公众健康(a)、经济结构(b)和环境负担(c)


对于食物系统的可持续转型路径,本文综合考虑整个食物系统中农业生产和食物消费间的相互关联,并且将可持续转型的宏观经济思想与健康和环境方面结合起来,总结了一系列针对经济、健康和环境相关主要目标的示例性干预措施及其可能对次要目标产生的协同效应,进而提出中国食物系统的“精简绿色增长”战略:一方面,将食物浪费、营养过剩等相关要素转移到更具生产力的用途;另一方面,将食物系统发展产生的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纳入其评价指标综合考量。根据这一战略,作者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零售、食品消费、公共卫生系统和非食物经济主体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和改革循证建议。


作者团队呼吁,未来的食物系统研究需要打破学科壁垒,超越以农业为中心的思维,采用系统性的分析框架,综合分析经济、健康和环境的潜在三重效益,以支持营养和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领域循证政策的制定。例如将环境标准纳入营养指南,或将环境和营养目标纳入农业研发资助方案。为此,作者团队同步开发了中国食物系统大数据平台(图3),包括食物供应链、食物环境、个体层面因素、消费者行为、膳食、营养和健康结果等维度,该平台将成为了解中国食物系统及其面临关键挑战的实用工具,用以协调高质量的数据收集、政策影响的经济学分析、复杂的模型开发和应用,并计划基于团队的研究成果建立长期协作网络。


图3. 中国食物系统大数据平台的整体架构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汪笑溪研究员、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 Benjamin Leon Bodirsky教授和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袁长征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辉、公共管理学院宣佳琦和南京师范大学顾钰璇为本研究提供了帮助。食物系统大数据平台由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本项目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A0608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134006)、浙江大学学科交叉预研专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Food System Economics Commission(G-2009-01682)和良食基金支持。


◇ 全文链接:


Wang, X., Bodirsky, B.L., Müller, C., Chen, K., Yuan, C. The triple benefits of slimming and greening the Chinese food system. Nat Food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3016-022-00580-1


◇ 作者简介:


汪笑溪(一作、共同通讯作者)



汪笑溪,柏林洪堡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教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系、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农业经济土地利用模型MAgPIE的核心开发成员。同时兼任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客座高级科学家,担任World Development期刊执行编辑。研究主要关注综合评估模型开发和应用、食物系统、气候变化影响及减缓政策等领域。其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Food、Nature Aging、Nature Sustainability、Lancet Regional Health、World Development、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Ecological Economics等国际权威期刊。


Benjamin Leon Bodirsky (共同通讯作者)



Benjamin Leon Bodirsky,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高级研究员,MAgPIE模型、食物需求模型和MADRAT的核心开发成员。其研究主要关注食物系统、经济建模、粮食安全、膳食转型、全球氮循环、气候变化影响及减缓政策、土地系统等领域。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Nature Food、Nature Climate Change、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权威期刊。


Christoph Müller



Christoph Müller,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资深研究员,LPJmL模型开发主要负责人,浙江大学“食物系统与政策”海外大师联合工作室学术大师。其研究主要关注气候变化影响及减缓政策、作物模型等,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Food、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


陈志钢



陈志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讲席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国际院长,浙江大学-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联合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食物系统与政策”海外大师联合工作室主任。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农业产业组织理论和供应链治理、区域经济转型与农业发展战略、食物系统模型、扶贫以及南南合作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100余篇,出版专著8部。研究成果被中国政府、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联合国等机构采用,产生了广泛的政策影响。


袁长征(共同通讯作者)



袁长征,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和流行病学博士,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教于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同时担任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双聘教授,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兼职助理教授。其研究主要集中于膳食营养、生活方式与健康老龄化及老年认知衰退发生发展的关系。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及国际基金项目。其研究成果在Nature Food、Nature Aging、Lancet Regional Health、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Neurology、JAMA Pediatric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70余篇文章。

劳务派遣人员招聘(派遣至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新闻速递|2022浙江大学-京都大学暑期交流项目圆满结束

喜讯|龚斌磊团队专著法文版入选中宣部“丝路书香出版工程”

成果|黄祖辉教授等合作论文在Applied Economics在线发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