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媒体聚焦|钱文荣教授接受《经济》杂志专访,谈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强国建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经济杂志 Author 刘越山
数字技术对农业强国的助力作用
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水平需从数方面发力
进一步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有效赋能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钱文荣教授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积极完善数字乡村顶层设计,提升数据统筹水平。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为各类主体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有效的激励措施,提升主体间的协作动力。二是夯实农村数字化发展基础,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完善农村信息化系统,建设乡村数字农业科技园区、数字乡村示范性农场,示范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强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的跟踪与利用,推动农业农村基础数据整合共享。三是提高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通过建设乡村数字文化和培育乡村数字新农人,提升乡村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让农民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发展主体和受益主体。
我国与世界农业强国的差距
在钱文荣教授看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以色列、日本等农业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强国必是农业科技创新强国。过去20年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35%快速上升至超过60%,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与真正的农业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在80%左右,远高于我们的60%。农业强国更是在前沿农业科技的研发、应用和示范引领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如美国80%的大农场实现大田生产全程数字化,平均每个农场拥有约50台连接物联网的设备,而我国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较为薄弱,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低。我国耕地质量存在“先天不足”,优质耕地占比低。农业农村部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由高到低的一至十等中,一至三等的优质耕地面积仅6.32亿亩,只占了31.24%。而近年来的多种现象导致了耕地整体质量进一步下降:耕地从水热条件优、农田设施佳的南方地区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北方地区“转移”,近10年间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减少1.42亿亩,北方地区耕地增加0.29亿亩;东北黑土地退化、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等耕地质量恶化问题突出。化肥、农药的高强度施用,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低等问题,也都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是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弱。近年来中国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每50公斤稻谷、小麦和玉米的总成本分别高于美国42元、37元和52元。我国农业“走出去企业”普遍规模小、韧性不足,极易受到国际局势动荡的冲击,总体竞争力较弱。
制约我国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因素
建设农业强国需要有效组织生产
让乡村成为各类主体创业大舞台
◆观点|《半月谈》黄祖辉 胡伟斌:彰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媒体聚焦|黄祖辉教授等接受第一财经采访,谈“上海人”在安吉农村:乡村旅游势不可挡,从业者正抢抓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