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父母总觉得我亏欠他们?| “养儿防老”:以养育为名的道德绑架
本文字数3900+|阅读预计需要10min
文|王雪岩(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近几年“就地过年”的号召,虽阻断了很多人的回乡路,但也使多少人暗自庆幸“躲过一劫”。
这一劫,不仅是被催婚,被催育,还有一劫是:不知如何与父母相处。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父母是被称颂的对象,儿女是被教导“孝顺、感恩”的对象。
可是,感恩和孝顺都不是靠教育可以实现的,感恩来自内心深处爱的能力发展,孝顺来自父母子女之间建立起安全信任的依恋关系。
所以这一代父母,再简单的秉持“养儿防老”观念,是很难再与自己的儿女保持情感上的亲密的。
“养儿防老”观念下的父母和孩子
“养儿防老”,当孩子被工具化对待后,他们的人格健康成长会遇上阻力。当父母期待养儿防老时,难免会把子女朝向“最有用,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培养。
买学区房,读名校,上各种培训班,父母对子女的投入可谓是呕心沥血,可子女未必领情。
图/《小欢喜》
在孩子的内心,他感受到的可能就是自己成为满足父母自恋的工具,他并不为自己获得的成绩开心,相反,他可能为自己失去了游戏童年而悲伤。
失去童年游戏的孩子成长后也可能会遇上各种困难。
他的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耐受挫折的能力、痛苦修复能力等等,可能都会适应困难,而这些能力,实际上在童年游戏中都有机会获得发展。
“养儿防老”,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感与尊严感,导致两代人情感中的敌意
图/《天道》
“养儿防老”的另一种常见剥夺是是剥夺了孩子分离与独立的机会
父母倾向于为孩子选择和设计他的人生道路,因为父母认为“小孩子懂什么,不能让他走弯路”。
这就使孩子不得不放弃他自己在人生路上闯荡和尝试的机会,也习惯于服从父母的安排。
当这个孩子逐渐长大后,随着他视野的逐渐开阔,他也可能会越来越将父母感受为无知无能的限制者。
他们会愤怒于父母不曾承认自己的能力,也愤怒于父母并不能真的给予自己想要的人生。
还会嘲笑父母的无能,以及父母的“无能”对自己的伤害,同时又会潜意识中推动父母不断重复对他的照顾与限制。
总之,两代人会在各种拧巴里纠缠不清。
“养儿防老”,父母的生存恐惧不断投射给孩子,使两代人的关系不断增加张力
养儿防老的一个“防”字,清晰的传递出老年人的生存恐惧,近些年不断有媒体报道农村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自杀事件,这在某些地方已经成为风潮。
图/Pexels
从自杀老人的绝望中,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老人与子女之间情感纽带的脆弱,而这个纽带,是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建立的。
之后需要持续多年的不断修整加固,才能使两代人之间真正建立起爱的纽带。
一个生活于“父母不慈爱,子女不可靠”文化环境中的人,两代人之间很难产生彼此信任的依恋关系。
不慈爱的父母对儿女来说,是混乱的,他最需要依赖的人,却是可能伤害他的人,那这个孩子很难信任父母是可靠的。
如果子女未来是生活中不能可靠提供养老的人,父母也很难全身心投入对子女的照顾,很难只是为了祝福孩子而照顾孩子,除非这对父母本身是人格成熟度非常高的人。
为了获得内心的安全感,父母就有可能对子女进行一些潜意识中的控制和贬低。
有些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要不是为了你”、“全是为你好”,父母将自己置于能力和道德高点上的时候,也将无能、无助的部分投射给了子女。
在子女内心产生的反应有可能是内疚、羞愧,这就可以使父母对子女获得全能控制感,从而抵御来自现实生活的无助和对生存压力的恐惧,子女会因此而感觉更加无助。
那些分离化过程完成得好一些的子女,可能内心产生的是对父母愤怒,用愤怒的力量帮助自己与父母保持着距离,他会拒绝父母的情绪控制,于是产生两代人之间的冲突。
另外一部分父母的不安是,父母对未来不能得到儿女照顾的老年生活的恐惧,会让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强烈的委屈。
他们将对儿女的无法信任投射在养育关系里,会在建立亲子关系中加注大量不安全、不信任的内容。
如果父母对关系是怀疑的,就很难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亲密关系的信任,也许会使孩子相信亲密关系是彼此剥削,彼此利用的。
他们这样对关系的理解方式,真的有可能造成未来在照顾老年父母时,感觉父母是无使用价值的,是累赘,进而导致失去照顾父母的耐心。
拥有“养儿防老”观念的父母,真正进入老年期后,有可能会变得卑微、讨好,反而更加破坏与子女的关系。
有些父母,曾经对孩子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随着渐渐老去,他们的力量感慢慢丧失,他们的信念依然存在。
他们会相信面对现在更有力量更有能力的孩子,他们面临着被嫌弃和伤害的风险。
于是他们在孩子面前变得卑微、恐惧,他们可能会讨好孩子,也可能会拒绝孩子们的照顾努力。
有些老人不断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以期在孩子面前保持着的“我所求很少,你不要抛弃我”的恐惧。
实际上,所有的这些做法,情感中都在向子女传递着:你不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我不得不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换取你减少对我的伤害。
所以,这就造成有些父母越卑微,就会使子女越愤怒。
图/《天道》
还有些父母,年老时开始反思自己与子女的关系。他们可以反思到自己曾经的方式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但他们并没有能力承认自己是伤害者。
于是他们可能在内心做一个逆转:他们用糟糕的生活状态来惩罚自己,同时感受到是因为子女没有向自己提供照顾,所以才有了这么糟糕的生活。
从而在内心获得些许的平衡:子女已经惩罚了我,我不必再为过去内疚了。
也有些父母会把自己内心攻击、伤害的力量投射到孩子身上。天天担心孩子对自己不满,担心孩子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来,担心孩子不管自己的老年生活等等。
他们的担心带来的,就是对孩子和敌意性感受,而这些敌意,最终可能导致子女对他们避之不及。
图/《都挺好》
还有一些父母,内心缺少对于人与人之间相互满足的信任,他们更愿意让自己成为给予者,从而在关系中拥有一个更有力量的位置。
而当他们进入老年,当他们需要子女照顾的时候,他们很难让自己处于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弱者位置,他们也很难让自己对子女提供的照顾表达感激。
所以他们无意中就会破坏子女提供照顾的意愿:可能是贬低子女的给予,可能是拒绝接受子女的照顾、或者是在幻想中扩大自己给予的能力,不断向子女许诺各种好处,等等。
所有的这些,都有可能使子女感受到自己对父母的照顾是没有价值的,从而破坏子女持续照顾父母的耐心。
图/Pexels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作者文章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