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我做什么,都会被父母臭骂一顿 | 如何与“扫兴式父母”共度此生?
文 | 魏湘(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最近看到了一个视频,一个22岁的女孩和她父母的生活日常,他们住在一个简陋的单间房子里,过着不富裕的生活,但是这一家三口,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
女儿嘴馋了,就和妈妈大晚上一起吃冰棍;
女儿心血来潮画个奇怪的妆,爸爸哈哈一笑;
女儿和爸爸一起喝好喝的奶茶,带父母一起吃好吃的,不会被说浪费钱;
女儿化妆一小时,妈妈在旁边刷着小视频,一点也不急;
妈妈和女儿躺在床上聊大天,犹如闺蜜好朋友......
在这个视频里,你能感受到一家人的和谐气氛,女儿无论做什么,爸爸妈妈都是一脸欢喜地看着孩子,真的是女儿的头号粉丝。
这个视频展现出了父母对孩子的欣赏和接纳,我想这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无条件的爱”。
在这个视频下面看到了大家一片羡慕和感叹,这是多么让孩子们艳羡的父母之爱啊,孩子在一时兴起做的所有事情,都能被父母接纳与回应,这就是让孩子期待与喜欢的,不扫兴的父母。
不过,更多人都在感慨的是,自己拥有的是“扫兴式父母”。
孩子带父母吃好吃的,被父母唠叨花钱多了;
孩子满怀期待画个漂亮的妆,被父母说“很丑”;
孩子精心准备给父母一个惊喜的生日仪式,被父亲指责为“乱七八糟”......
所有这些都让孩子们伤心,自己一腔热血做点开心的事儿,却被父母的不理解搞得心情沮丧。
这该怎么理解呢?我想到了自体心理学里的一个词:镜映,这是一个婴儿早期发展的需要,就是需要妈妈来看到孩子的存在,妈妈由心而发地去赞美孩子:“你这么好,并且我是你的一部分”。
这就是在满足一个孩子早期夸大自恋的需求,孩子的自恋需要不断滋养,从TA夸大的幻想中因为被父母镜映,而逐渐走向内聚性自体。
这个过程需要父母对孩子深深地共情和理解,但现实中令人扫兴的父母,是如何做到的,也有着不同的可能性:
1. 父母高度焦虑,没办法看到孩子
现实中的父母有着对孩子的期待,我在和父母工作时,感受到很多家长巨大的焦虑感,特别是当父母好不容易走到了一定高度时,非常担心的是孩子阶层的滑落。于是,家长会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努力托举,但孩子本身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和父母的期待并不相符时,父母会感受到巨大的挫败感。
孩子的喜悦和在自己世界里的进步,父母无法理解,比如孩子喜欢做短视频,或者想学艺术类的方向,不想进体制内,而父母的认知是这就是违背了他们的所有经验,这时的结果是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成绩,做了多少努力,父母的内心都觉得没有前途,令他们无法接受。
图/《父母爱情》
显而易见,孩子无论做什么,父母的态度都只能令孩子感到扫兴,因为这时,两代人的内心走在两条路上,没有交叉。
2. 父母的内心创伤感,代际传承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在渴望被看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爱父母,爱家庭。但无法回避的是,父母的个体或者他们在亲密关系里的创伤在家庭里继续延续,比如女性关于打扮的羞耻感,当一个女孩化妆,穿上紧身一点的衣服,低胸装,甚至仅仅是穿上自己感觉很符合审美的衣服时,就会被父母贬低“很土,很胖,很丑”等等。
我曾听过不止一个女孩说过,妈妈用语言或者暗示着告诉自己“你很丑,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将一无是处”。这样一个暗示,左右了多少女孩不再多照镜子,用了很多年来修复自己的女性身份。
而这背后的母亲,同样也是一个身负创伤的人,她内心对于女性身份的贬低,对于美的恐惧,对于她曾感受到的被挑剔的恐惧,只能用投射到女儿身上来表达。于是,这个家庭的女儿就成为妈妈无法言说痛苦里的替罪羊。
当然,更为显而易见的重男轻女的传统意识,女儿位置和能力被忽视,这在大部分家庭里都可以看到,大概让女儿们最为绝望的是,无论自己努力做了多少事,可能只会收获父母的一句话,“你得照顾一下你弟弟吧”,这一句足能让女儿们彻底寒心。
图/《俗女养成记》
3. 自恋的父母,消失的孩子
在很多家庭里我都能看到“婴儿型父母”,意思是TA的内心高度需要被镜映,被理解,按照内心的发展,孩子需要父母的镜映,但很多家庭的父母自己从未离开过原始自恋满足,有的父母要做很多吸引关注的事情,今天高兴,明天内心沮丧需要被关照,TA的喜怒哀乐是家庭的轴心,所有家人,包括孩子都要围绕着TA。
这个时候,孩子的需求、孩子的想法,从来不能被看到,如果孩子一旦提出自己的需求,这样的父母就会高度否认、嘲讽,因为在以TA自己需要为核心的世界,怎能还容得下另外一个孩子。
另外一种父母则是高度信任自己的规划能力,在自己自恋的世界里,从未失败。于是,他们可以给孩子彻底安排好了所有学习生活路径,在哪里上学,在哪里工作,怎么能够升迁,简直无所不能。
图/《俗女养成记》
于是,在这个家庭的孩子,像是被父母安排好的玩偶,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低头走路就好,一切尽在父母掌控中。这个孩子的需求,也成为了父母眼中的“玩笑”,父母没有对孩子这另外一个个体的欣赏,只有像对小宠物一般的溺爱。
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自身所做的努力和进步,都很难获得来自父母真正的肯定和接纳,仿佛孩子已成为家里的影子,观众只能看到那个闪亮的父母,和他们所有英明的判断。
在面对这些“扫兴”的父母,更准确地说就是令孩子失望的父母时,孩子可以如何做呢?我想可以有以下几个修复阶段:
1. 寻找令自己信任的人,去建立关系
为何这是第一条呢?因为你的内心在已经有了伤痛与创伤的感觉,而这些被屡次打击后的感受,会影响着你内心和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
在一个不太幸福的原生家庭里,会让孩子的感受没有被理解和容纳过,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很晚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的内心没有被很好地、认真地对待过时,孩子的成长基本要靠自己内心的能量,但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如何去和他人交流,建立互信关系,对于缺少父母情感滋养的孩子就会很难,也容易误判信息。
当我们带着内心恐惧或者怀疑的投射去理解他人意思时,在职场就会难以融入,自己的晋升与发展之路就容易受阻,时间久了,就发现自己和同年龄段的人相比,仿佛成熟过程需要更久。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他人走近你的时候,A的内心会感觉“他在靠近我,是因为喜欢我”,但B可能的反应是“危险,这个人可能伤害我,快跑”。这就是情感记忆在起作用,我们就能猜测,很可能B从小就很少感觉过父母靠近自己,就是喜欢自己的表达。而因为两者的反应不同,在人际关系里获得的资源就会明显不同。
而这样一个直接的反应模式,可能就需要让你在现实社会磨炼很长时间,去体验和理解对方究竟在表达什么,TA是什么意思?从曲解到真的了解对方真实的意思,这需要大量的碰撞,还有对自己内心的修正和反思。
图/《我们由奇迹构成》
而能让这个弯路少走一些的路径,就是开始主动建立一个能让你基本信任的关系,然后感受另一个人可以理解你,知道你的情绪,你才能内化一个新的好客体,那个“扫兴父母”带来的负面感受,逐渐在你心中慢慢淡化,慢慢建立起新的,有希望的美好感受与人生体验。
这个关系的对方,可以是你的好朋友,你的伴侣,当然更合适的是一个让你信任的心理咨询师。
2. 肯定自己,重新给自己赋予能量
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每个需要都值得被看到,而每个夜晚都是可以总结的时候,可以列个表格,做自己的“鼓励师”,今天多做了工作,值得肯定,说明你很有干劲儿,今天多休息了,更值得肯定,因为你尊重了自己的“躺平期待”。
每一天,每个事情都去看到和理解自己,接受自己对父母没照顾好自己的恨意,慢慢加强关于自己好的肯定,参与到各种新的关系,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感受新的体验。
哪个关系给你能量,就多巩固这个关系,哪个关系消耗你,就远离那个关系。这个过程可以用书写来完成,写你的感受,写你的愤怒,写你的喜悦,所有感受都书写出来,愤怒的可以撕掉,美好的留存。这样你就会积攒出越来越多关于你的好体验。
3. 觉察感受,和父母建立一个边界
在你心里开始觉察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内心的底线在哪里?你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愤怒,在你和父母相处时,你可以带着觉察和他们相处,虽然我知道很难,很多人和我说,自己调整的特别好了,一见父母,马上破掉十年功。这其实是个正常过程,他们和你纠缠这么多年,很难一下子跟他们拉开距离。
但这个过程,你可以体会一下,你们为何而纠缠在一起?可能有些内在期待,他们是无法满足你的,就需要重新调整你的期望值,放弃一些你对他们的期待,和他们保持在一个合适距离中。
比如一周几次见面,你和他们能够待多久时间等等,你能帮他们做什么,什么又是做不到的,建立你的底线,将让你跟他们相处不至于那么痛苦。当你建立起更多新的好关系时,你对他们的回应期待也就放低了。
4. 看到人生的真实,接受充满瑕疵的父母与自己
这是一个人经过修复和整合之后的状态,而不是理性上明白道理,马上就能做到的和解。
这是需要你内心感受到所有情绪情感,你的愤怒委屈等等负面感受都能被新的客体理解涵容之后,自然而发的感受,你开始感受到父母他们之所以那么扫兴的背后的伤痛,看到他们除了扫兴的一面,还有喜爱你的另一面,这些感觉随着修复,慢慢生发,你将成为既认同他们,又将超越他们,成为一个既有创伤,但又有新的资源,充满创造力的人。
图/《万福》
温尼科特说过:“无论如何,人生都值得一过。”
我想人生就是经历、修复、体验、觉悟的过程,犹如生长在岩石裂缝中的小草,经历严寒酷暑,但依然要活下来,感受四季轮回,天地滋养,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简单心理免费热线小程序上线啦!
有情绪困扰、压力焦虑、情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