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ta那么普通,却无比自信?|深度解读NPD

爱科普的 简单心理Uni 2024-04-24

本文字6200+|阅读预计需要16min


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是这样诊断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
● 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期待自己被认为是高人一等的,即使自己并没有什么成就来证明这一点● 对自己的成就和才华过分夸大● 关于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伴侣的幻想占据自己的头脑● 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只有跟自己一样特殊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自己● 持续地需要外界的赞美之词● 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赢得的● 期待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优待,并且别人自动地服从自己的这种期待● 利用别人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会也不愿意认同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嫉妒他人,也认为别人会嫉妒自己● 行为高傲、傲慢



我们找到一篇原载于school work helper的文章,其中有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较为全面的介绍。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被误解的复杂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最核心的特征是对自我重要性的夸大。

自相矛盾的是,在这种自大之下,自恋者往往长期体验着一种脆弱的低自尊,只是由于自恋者的自大总是无处不在,才使我们更倾向于将其非人化看待。

事实上,这种深藏的自卑感才是自恋者真正的问题,自大只不过是用来掩盖内在深层“不足感”(inadequacy)的假象。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组成

自恋者的自大行为主要是为了增强其自我的满足感(adequacy)。由于自恋者不能自己维持这种满足感,因此他/她需要通过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崇拜来达到这一目的。

但自恋者极度脆弱的自我价值感让他/她无法冒险去经受任何批评。因此,他/她会避免与他人产生有意义的情绪互动。

自恋者在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崇拜的同时,又会与他们保持距离。这样的方式往往能让自恋者忽略人们的真实反应,从而维持自大的幻觉。因此,自恋者在被夸奖时自大感会增强,而遭受批评时却通常不会受影响,而是去贬低批评自己的人。

Akhtar(1989)[引自 Carson & Butcher, 1992; P. 271]讨论了自恋者的六种典型病态功能,其中有四种最好地诠释了上文提到的模式:

(1)自恋者在对杰出成就的幻想背后,有着一种基本的自卑感;
(2)无法信任和依赖他人,因而发展出很多肤浅的关系,以此来从他人那里获取称赞;
(3)道德观不稳定——总是准备好通过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来获得支持;
(4)不能长期停留于一段恋爱关系,维持忠诚关系的能力受到损害。


不同心理学派对于自恋的观点

1898年,Ellis最先将“自恋”用于描述心理现象。Ellis描述了一种自体性欲(auto-erotism)的特殊状态。

个体在这种状态下将性感受(sexual feelings)融入到对自我的崇拜中(Goldberg, 1980)——就像纳西索斯一样。随后,Freud在其1914年发表的论文《On Narcissism》中,将“自恋”整合到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中。

Freud将“自恋”定义为一种性欲倒错(a sexual perversion),其中包括对自己身体的病态性爱(Sandler & Person, 1991)。

此后,一些心理学理论也尝试解释并治疗自恋现象。尤其要注意的是,最全面的心理理论都受到了心理动力观点的推动,其次还有荣格分析的观点的影响。基本而言,两类理论都认为,童年期的发展问题导致了自恋障碍的发生。


存在主义学派也尝试去处理自恋问题,只是已有的文献相对较少。存在主义学家假定,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可能是自恋发展的关键因素。

最后是人本主义观点:尽管缺乏具体的自恋理论,但人本主义也能应用于自恋障碍。针对自恋,人本主义与精神动力的观点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共鸣。

自恋的精神动力学观点

自恋的精神动力模型主要由两个有重叠的学派主导,一个是自体心理学学派(the self psychology school),另一个是客体关系学派(the object relations school.)。

自体心理学学派(代表人物为Kohut)指出,自恋是每个人精神(psyche)的一个成分。我们生来就是自恋者,婴儿期的自恋会逐渐发展成为健康的成人自恋。当这个过程以某种方式被扰乱时,就会导致自恋障碍。

相较而言,客体关系学派(代表人物为Kernberg)认为,自恋并不是由于婴儿期自恋的正常成熟受到了抑制,自恋者代表的是对儿童期某个发展阶段的固着。具体而言,自恋者所固着的发展阶段是在自我和他人的分化变得模糊的阶段。

Kohut的自恋理论

Kohut认为,自恋是一个正常的发展里程碑,健康个体会学着将他/她的婴儿期自恋转化为成人自恋。这个转化发生的过程被Kohut命名为“蜕变的内化作用”(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s)。

在婴儿转化为成人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挑战,从而导致最终的挫败。如果这种挫折仅仅只是略微超过个体应对能力,那么个体体验到的就是“恰到好处的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

“恰到好处的挫折”会让个体发展出一个强大的内在结构(如一种很强的自体感),刚好可以用来补偿外在结构的缺失(如来自他人的支持)。

如果个体遭受的挫折水平超过“恰到好处的挫折”所在的水平,自恋者经历“蜕变的内化作用”的过程受到抑制,因而被“卡”在婴儿水平,表现出一个全能且“刀枪不入”的小孩所具有的很多特点(Kohut, 1977)。


Kernberg的自恋理论

Kernberg对自恋的观点基于Mahler的婴儿期和儿童早期的个体分化过程理论。

Mahler的理论探讨的是,发展中的儿童如何通过成功掌握个体分化的前两阶段(正常的自我中心,正常的共生)以及四个子阶段(分化differentiation,实践practicing,和解rapprochement,固化consolidation),来获得一个稳定的自体概念。

Kernberg指出,自恋者不能成功地掌握和解这个阶段,因此会固着在这个水平。但很重要的是,在着手处理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理解自恋者在实践阶段的动力。
实践阶段(10-14个月)是儿童学会行走的发展阶段。

行走的能力给儿童带来一种对周围世界的全新认识,它赋予儿童一种自大感和全能感,这与自恋者的表现非常相像。

但是,一旦儿童进入和解阶段(14-24个月),现实很快就会让他们尝到苦果。在这个阶段,儿童发现自己并不是全能的,他们能做的非常有限。

Kernberg认为,儿童在这个阶段会非常受挫,他们可以通过拒绝或回到实践阶段来适应,因为这些方法为他们提供了自大和全能所带来的安全感 (Kernberg, 1976)。


被偏爱的精神动力模型

一般而言,精神动力学文献更倾向于客体关系学派,它重点强调一种全面的发展性解释(如Mahler所采用的个体分化模型)。

但是,Kohut的理论也给精神动力学的思想带来了重大影响,这从精神动力学文献对Kohut各种概念的使用中可见一斑(如Johnson, 1987; Manfield, 1992; Masterson, 1981)

因此,精神动力学的其余分支也沿用了相似的思路,偶尔用Kohut的观点来强调客体关系的概念。

自恋型人格的形成

根据Kernberg和客体关系学派的观点,和解阶段的危机对于自恋型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个体如果不能成功应对这一阶段挑战,就会遭受一种自恋损伤(a narcissistic injury)。

从本质上说,不论任何时候,只要环境(特别是重要他人)要求个体成为不是他/她的样子,这种自恋损伤就会出现。

遭受自恋伤害的个体会被告知“不要成为你自己,成为我需要你成为的样子。你原本的样子让我失望、受威胁、生气、受刺激。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这样我就会爱你”(Johnson, 1987; P. 39)。

自恋损伤摧毁了个体正在形成的自体。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样子。这些受到自恋损伤的个体通过分裂自己的人格来适应。被分裂出来的两个自体被Kohut命名为“核心自体”( 也是真正的自体,the nuclear self)和“虚假自体”(the false self)。

其中,真正的自体支离破碎,受到压抑,而虚假自体则掌控了这个人。由此,自恋者学会通过隐藏被他人拒绝的部分来拒绝自己。

最终自恋者会尝试通过给他人留下深刻的自大的印象去补偿自我的“不足”(deficiencies)。自恋者从本质上就决定了“我本身是有问题的。因此,我必须特别”(Johnson, 1987; P. 53)。


自恋者眼中的他人

正如自恋者的自恋是由于环境“需要”,自恋者眼中的他人也不是他们真正的样子,而是自恋者需要他们成为的样子。

这样一来,他人被觉知到的存在也仅仅只与自恋者的需要有关。因此客体关系这个术语对于自恋者就有了特殊的含义。

“我们对他人而言只是客体,就某种程度而言我们都是自恋的,他人对我们而言也都是客体。
他们并不真的看到、听到或感受到我们是谁——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自恋的,我们也不能真的看到、听到或感受到他人真正的存在。
他们、我们,都是客体……我不是真实的。你也不是真实的。对我而言,你只是我的一个客体。对你而言,我也只是客体。”
——(Johnson, 1987; P. 48)

这比自恋者维持与客体融为一体的婴儿期幻觉更为明显。在心理上,自恋者存在一种自体与他人分化的困难。正是这种区分个人界限的无能程度,决定了自恋障碍的严重程度(Johnson, 1987)。


自恋的水平

最极端的自恋形式包括这样一种觉知——自我和客体之间不存在分离。自恋者认为他人是与自己融合的一部分,客体因而被看作是自我的外延。通常,被自恋者选中的客体代表着自恋者人格中那些让他/她自卑的部分。

比如,如果一个自恋者认为自己没有吸引力,他/她就会寻找那些让自己觉得有吸引力的人来融合。承认与客体分离的自恋者存在于更高的水平,然而,视客体与自己相似的自恋者,就此种程度而言,认为客体同样有相似的心理状态。

因此,自恋者就会将客体知觉为“刚好像我”。发展最好的自恋人格将客体知觉为与自己是分离的,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同的,但又无法将客体当做一个独特且分离的个体来欣赏。

客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增强自恋者的虚假自体,这个客体就在多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有用的(Manfield, 1992)。

自恋的类型

在对环境觉知需求不确定时,自恋者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

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支持他/她的夸大的自我,同时对他/她的要求又超过了他/她能成为的样子,这个个体就会发展成一个暴露的自恋者(an exhibitionistic narcissist)。

这样的个体被告知的是“你优于他人”,但同时,他/她自己的感受却是被忽视的。

因此,为了恢复自我的满足感,这个发展中的个体会尝试去强迫环境来支持自己优越和完美的自大声明。

另一方面,如果环境感觉受到了个体自大所带来的威胁,环境就会尝试去抑制他/她自大的表达。

个体学会将自大隐藏起来不被他人发现,最后发展成为“壁橱里的自恋者”(a closet narcissist,即隐性的自恋者,译者注),只在自认为自大的暴露是安全的时,才显露出自己的自大感(Manfield, 1992)。


自恋的防御机制

在某种程度上,自恋防御机制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但在自恋者中尤其普遍。这些防御机制被用来保护自恋者免受自恋伤害。最普遍的防御机制就是自大防御(grandiose defense),其功能在于恢复自恋者膨胀的自我认知。

一般而言,当他人的言语与自恋者夸大的自我认知相冲突或者自恋者的自大被他人揭穿时,这种防御就会出现。自恋者会体验到与儿童期经历过的相似的自恋损伤,同时通过增强自己的自大作为反应,以此来修复受伤的自体概念。

在相似情景下,第二种常见的防御机制是贬低(devaluation)。

受伤或受挫时,自恋者会通过贬低“冒犯”自己的人作为回应。贬低通过让自恋者体验到一种优于冒犯者的感受来修复其受伤的自我(ego)。

第三种是“自给自足型防御”(the self-sufficiency defense),用来保持自恋者在情感上与他人的隔离。通过情感隔离,自恋者的自大可以继续保持不被挑战的状态。

第四种是“疯狂防御”(the manic defense),当无价值感出现的时候,为了避免去体验这些无价值的感受,自恋者会尝试让自己忙于各种活动中,这样一来,他/她就没有时间去体验那些感受了(Manfield, 1992)。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来寻求心理治疗的自恋者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通常而言,自恋者寻求治疗的原因是他/她无法维持那种使他/她远离绝望的自大感。自恋者并不认为自己的处境是由个人的适应不良导致,而是源自于一些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环境因素。

因此,自恋者并不期待治疗师“治愈”他/她的问题——因为他/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相反,自恋者希望治疗师能帮其恢复自大感带来的那种受保护的感觉。

对治疗师而言很关键的一点是,在治疗中治疗师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自恋者会试图操纵治疗来治愈其受伤的自我,而不是探索其背后的自卑感和绝望感。

 1. 针对自恋者的精神动力疗法 

针对自恋者的精神动力疗法的核心主要围绕治疗中出现的移情关系(the transference relationship)展开。为了发展出移情关系,治疗师必须能同理病人的自恋需要。

通过与自恋者产生共鸣(echoing),治疗师在自恋者面前是“沉默的”(silent)、“隐匿的”(invisible)。

从本质上说,治疗师成为了自恋者的一面镜子,而自恋者在面对另一个自我(alter ego)时获得了自恋愉悦(narcissistic pleasure)。

Grunberger的观点非常好地澄清了这一点,他认为“病人应该是唯一的主动方,因而应该享受完全的自恋自由。在分析中,分析师自己并不真的存在。分析师不需要是好的或者坏的——他/她甚至都不需要存在......因此,分析从根本上不能算是对话;最多只是一种有着两个声音的独白,一个在说,一个在共鸣、重复、澄清、解释——就像一面忠实而没有污点的镜子”(Grunberger, 1979; P. 49)。


 2. 针对自恋者的分析治疗 

由于自恋的情况是自我疏离的表现,分析治疗师会尝试去修复“自我-自体轴”联结上由于缺乏足够好的母性照料而产生的断裂。

要修复这种断裂,治疗师必须通过共情的方式向自恋者传达这样的信息:他人真的关心他/她;治疗师必须通过给予自恋者一种母亲般的照料来修复其对于好母亲的原型(Asper, 1993)。

而这种母亲般的照料,就包括了关注自恋者的需要。

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知识?欢迎评论区交流~


图片:《死期将至》
编辑:培颖
责编:Aurora


http://schoolworkhelper.net/narcissism-psychological-disorder-theories-treatment/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专业内容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发送【福利】免费领取课程👇


圣诞节过后, 又到了圣诞老人去心理咨询的时候了

“心理咨询师就是情绪垃圾桶?” | 3个方法应对来访的“消极情绪”

这10个表现,说明你正在“被忽视”|亲密关系中的情感忽视

为什么我还是这么痛苦,心理咨询真的有用吗?|精神分析是如何起作用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