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载携手共同发展 砥砺奋进谱写发展新篇
吴中霜雪晚,初冬正佳时。11月28日-29日,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暨中德合作教师培训项目三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在浙外隆重举行。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牟凌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与科教处领事乌韦·科赫,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东北亚与中亚处处长维罗尼卡·艾辛格,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出席并致辞。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主席马库斯·费尔伯通过视频致辞。浙江省师干训中心主任,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毛振华主持。
宣勇回顾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与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丰硕的合作成果,介绍了浙外“三地四域”战略布局。宣勇表示,在浙外上下奋力推动转型升级、深入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际,中德合作教师培训项目35周年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里程碑,亦是一个新的起点。浙外愿继续携手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进一步在深化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以实际行动助力两国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参加本次会议的中外专家、学者们围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共享经验、交流思想、启迪智慧,将成为中德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起点。
马库斯·费尔伯对中德双方35年来非凡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他认为,围绕教育、农村发展和社会政策等主题与中国展开合作,符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愿景。他相信,未来的合作也将为双方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宝贵贡献。
牟凌刚表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教师队伍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新形势要树立新理念,面对新任务要确立新标杆,面对新要求要赋予新动能。期待中德双方继续同心协力、同频共振,推动合作迈上新台阶、带入新境界、推到新高度、创造新辉煌。
乌韦·科赫从四个维度着重阐释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德两国构建可持续未来、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和社会公正等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维罗尼卡·艾辛格对未来的合作充满期待,指出要本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精神,将新理念、新教学内容引入教师培训课程和大学校际交流中。
项海刚表示,上城区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教育国际化双向发展中实现教育的开放与共享、共赢与共进,让人人享有优质均衡的教育。
会上,毛振华作《面向未来 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工作报告。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浙江代表处首席代表施小东作《创新与灵感:中德合作项目介绍》工作报告。
在专家报告环节,浙江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周烈教授作《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考》的主题报告。
在分论坛环节,德国纽伦堡教育学和学校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克里斯蒂安·布特纳博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全国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巧玲,分别作了题为《德国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介绍》《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中国实践》的观点报告。
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沙龙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杭州)专业区域中心主任吴卫东教授,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浙江代表处首席代表施小东先生和来自杭州市学军小学、安吉县报福小学、景宁县教育研究中心以及浙江外国语学院的专家学者就可持续发展教育开展了面对面的研讨。
11月29日上午,与会代表分组赴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和杭州市丁兰第二小学考察学习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
德国纽伦堡教育学和学校心理学研究所负责人,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山东代表处、上海代表处的首席代表,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以及省内外教师培训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国际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联盟学校代表等150余人参加了大会。
推荐阅读
来源:合作处、师干训中心办
图片:陈雷
作者:叶丽红
排版:阮馨妮
校对:胡雅萍
编辑:姚祥燕
终审:张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