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ew ZISUers,如何拥抱大学生活,学长学姐有话说



编者按:青春如“百卉之萌芽,利刃之新发”。金秋九月,浙外新一批ZISUers(紫苏们)即将开启梦寐以求的大学新生活。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新的征程,面对人生的全新阶段,如何更好地拥抱大学生活,为美好未来打下基础。官微推出《拥抱大学生活》系列,聚焦新生们关心关注的话题,邀请思政辅导员、学长学姐答疑解惑,为大学生活导航。







2021级英语专业  伍桢颖


回顾自己大学生活,我认为有三个关键词:方向、机遇、实践。“新生杯”英语演讲比赛是我在浙外参加的第一个比赛,自此,我便踏上了英语演讲辩论的竞赛之旅。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我逐步提升专业能力,并进一步拿到省赛国赛的入场券,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不给自己设限,我尝试多种可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我担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2024年“智慧城市”课题研究助理,参与了第十三期中国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项目,我成为了杭州亚运会的一名“小青荷”,还参加了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了学校的许多外宾接待工作,不断学习新知、提升自己。同时,我也将自己在学生组织锻炼出的组织协调、团队协作、应急处置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风格运用在校外各种实践过程中,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和朋友们,与他们的每一次交流都让我收获满满,正是这样的正向联系与适时复盘,帮助我正视自己,确定发展方向。我想,在大学这样一个试错成本较低的阶段,我们需要对机遇保持敏感度,主动在挖掘自我潜能的实践中看见更多可能性。



2021级阿拉伯语专业  缪筱昕


“学习阿拉伯语,未来你想做什么?”初入浙外,班主任徐爽心老师如是问我们。从初学阿语的困难到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学习阿语的道路也逐渐明朗,并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阿语专四考试。于是我开始思考最初的那个问题,我以后想做什么呢?在这时,我很幸运地成为了杭州亚运会志愿者,成为科威特代表团的一名随团助理。当我听到他们说“想不到中国竟是这样好!”时,我这才感受到,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看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于是梦想的种子在我心里萌芽——我一定要用阿语讲好中国故事。之后,我报名参加了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阿拉伯语组),用阿语讲述中国实践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最终我获得省赛银奖、国赛铜奖的成绩。我很感谢阿语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感谢它引导着我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2023级俄语专业  钟泽华


进入浙外,我一直在寻找各种国际交流机会。今年暑假,刚刚结束大一生活的我开启了第一个国际交流项目。这次项目让我有机会前往欧洲多个国家,走进多个著名大学校园和国际组织参加研讨和交流。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巴黎索邦大学,我和组员们对研讨会的议题展开深入思考和讨论,总结并发表研究报告,为议题贡献中国大学生智慧。在参访欧盟总部、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欧洲议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过程中,我了解到国际组织的运作,近距离感受全球治理的脉搏。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我的外语表达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在异国文化风情的交流中,我对丰富多彩的世界也有了新认识。

大学是一段探索自我、拓展视野的旅程。不要害怕走出舒适区,勇敢地去尝试新事物,去体验不同的文化。每一次的探索都是对自我认知的一次挑战,每一次的体验都是对世界的一次深入了解。开阔视野,不仅是为了增长见识,更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灵更加丰富和强大。把握每一次机会,愿学弟学妹们都能在这段旅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勇敢地追逐梦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2021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叶伟康


大学里最好的课堂是实践。我喜欢在实践中不断感受、应用、巩固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去年此时,我正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舞台上用相机记录着志愿者与运动员们的温馨时刻。当看着我的作品登上新华社、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和“亚运记忆”特展时,我知道我的实践成果得到了认可。

今年,我有幸来到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实习,参与了中心国际传播内容的生产与创作。在与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少年、学者、商人、艺术家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他们对中国的憧憬和向往,看到了我们身上的“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当然,我也遇到了挑战:如何让外国友人“看得懂”并且“喜欢看”中国故事?为此我积极向老师们请教,观察着社交媒体上的潮流趋势,思考让外国友人“驻足”的办法。当看到“精雕细磨”后的作品屡次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斩获“百万播放”时,我也更加坚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听见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的志向。

对于实习,我想说:这是教室外又一个鲜活的课堂,也是一个检验自己、锻炼自己的方式,更是一个发现自己无限可能性的舞台。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在大学期间收获一段美好的实习岁月。 



202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俞小磊


在浙外,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我发展机会,面对多元化的选择,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我的建议是:多尝试,努力拓展自己的优势。正是在一次次的勇于尝试中,我的综合能力才得到大幅提升。入学后,我了解到国际志愿服务是学校的“金字招牌”,我便抓住一切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服务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我以中国代表团随团助理的身份参与其中,出色的表现最终让我获得了担任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火炬手的机会。为进一步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领导力,我还参加了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校博雅人才学院,学会了在不同意见中寻找共识,培养批判性思维。怀揣对法律专业的好奇与热爱,我报名并入选“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创新实验班,在涉外法治领域不断学习,潜心钻研,努力向熟悉国际法律规则和涉外法律事务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涉外法治人才靠拢。一次又一次的经历,铺垫了我发光发亮的人生舞台,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个人都应该追随自己的内心,勇敢地成为自己生命中的那束光。



2021级小学教育专业  杨好


时光回溯,我的大学生活简单且充实,概括起来说就是“合理规划、全力以赴”。大学期间,我们如何评估任务的优先级并作出合理决策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为了参加今年2月份启动的思政微课比赛,我在去年9月份就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有效规避了两者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从思政微课院赛到校赛再到省总决赛,每天我两眼一睁就是赛题。思政微课比赛历时4个多月,共计7场比赛,只要中间有一次的松懈,我都走不到最后,摘不到特等奖这个桂冠,这是一次成长的洗礼。而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上新了,00后talker”理论宣讲活动,正是因为思政微课大赛的经历,我才有机会参与其中。在训练营中,我也受邀参加接下来各地市的巡回宣讲活动。机会都是环环相扣的,请对每一次机会都全力以赴,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机会是不是上一次全力以赴带来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的实力是抓住机会、将机会最大化的根本。而个人素养的提升例如语言表达、文本撰写、教姿教态等等,都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与锻炼。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大学的最开始就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所安排,有目标就有动力!



2021级旅游管理专业  徐赫遥


领略不同文化,遇见不一样的自己。对我来说,出国交流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抱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态,进入浙外后,我一直在关注学校出国(境)交流项目,并先后参加了马来西亚泰来大学、以色列海法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多个国际交流项目。留学期间,面对陌生的语言、文化和人群,我也曾充满焦虑,但看见同期交流的外国朋友们勇于表达自己,不怕失败,我也慢慢变得自信起来。最终,我从不敢开口与人交流的“胆小鬼”,转变为敢于自信表达自己的观点。每次留学回来后,我都会惊讶的发现,之前看似枯燥难耐的专业学习,居然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和踏实。多去看世界的意义,是让我们发觉自己的差距,并由此产生追赶的动力。在接触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的同时,我的视野也在不断拓宽,包容心也不断增强。短暂的国际交流经历带给我的除了实习、就业、国(境)外升学等方面的加分项,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认识世界。对于想出国(境)升学的同学,我的建议是:扎实学好外语,多积攒本领,抓住机遇,勇敢地去奋斗吧。



2022级音乐学(师范)专业  宋亦奇


两年前,我怀揣着教师梦想进入了浙外,并通过努力,加入了国际化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验班(以下简称“卓师班”)这个大家庭。这里是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的新课堂,助力我们尽快站稳讲台。卓师班每年暑假都会安排同学们前往浙江省内知名的学校进行实习,通过备课、磨课,反复演练,我们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每个学期,卓师班还会组织同学们参访杭州知名中小学,让大家深入了解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除了教学,卓师班还注重提升大家的综合素质。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增强国际视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每天早上六点半开始晨跑,每周还会有专业老师来教授竹笛,双管齐下提升我们的体育和音乐素养。卓师班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帮助我们积累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让我们在模拟课堂、教育实习中亲身体验教师工作的酸甜苦辣。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我未来的教师生涯铺设了一条坚实的基石。


推 荐 阅 读


今天,听他们讲述与老师的美好时光

西湖语“露”,丁露赟的西子情缘

@New ZISUers,如何拥抱大学生活,你们的“导”来支招


来源:宣传部、各学院

编辑:姚祥燕、郑周璇

终审:张佩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江外国语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