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x40位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回顾
40年,40位艺术家。近期在宝龙美术馆正在展出的《艺术史:40×40——从四十位艺术家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抛开辅助知识,想要在展览风格迥异的作品本身中总结出中国当代艺术40年的历史似乎有些困难。作为历史的镜像,市场提供我们独特的观察视角。我们以展览中40位艺术家为对象,结合雅昌艺搜的拍卖数据,从市场角度解读中国当代艺术近40年发展概况。
《艺术史:40×40》
宝龙美术馆地下一层。坐在昏暗空阔的地下走廊,光影把时间从1978年一页页翻到今天。黑白渐转彩色,地下升到地上;从几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种现象;从北京到香港再到纽约;从窘迫到暴富再到萎靡……这40年里中国当代艺术家经历了什么?或许每个人都能说出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
▲纪录片《中国艺术四十年:1978年以来的艺术历程》在宝龙美术馆BF层播放
我们很难用文字把每个人的艺术故事道尽。但宝龙美术馆当前的《艺术史:40×40》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答案。
本次展览呈现了罗中立、尚扬、陈丹青、何多苓、黄锐、毛旭辉、夏小万、傅中望、谷文达、黄永砯、张培力、朱新建、刘小东、方力钧、岳敏君、刘炜、王广义、张晓刚、马六明、丁乙、洪磊、隋建国、展望、徐冰、李山、余友涵、蔡国强、尹朝阳、杨福东、李松松、宋冬、邱志杰、尹秀珍、汪建伟、毛同强、姜杰、向京、毛焰、叶永青、曾梵志、周春芽等人的约80件作品。
展览分为两大部分:3个收费的室内展厅和包括大厅、过道、室外空间在内的公共展示区域,展品以所探讨的问题和提出的解决方案为排序的基础。张培力《今夜没有爵士乐》(1985)作为在’85一代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作品在展厅的入口处亮相。不过其余展品大都来自2000年以后,主要呈现近20年来的新变化。策展人吕澎表示“该展览旨在通过40位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的研究和呈现,来勾划从1978年至2018年这40年的艺术史。”
▲张培力《今夜没有爵士乐》(1985)
参展艺术家多数出生于五、六十年代,从他们青年时代至今的创作轨迹来看,主题和表现手法越来越自由丰富,但一种朦胧的压抑、孤独和隔离感在这批人的笔尖一直挥洒不去。从当初的《白色人体:奔逃》(1989)到现在的《光芒》(2017),毛旭辉的色彩愈发明亮了,但仓皇的奔逃者背后多了巨型剪刀的追逐;从《黑色三部曲之一:忧郁》(1989)到《浴缸》(2017),张晓刚的意象和风格都卡通化了,但成年人那种刻板严肃的精神气质如今蔓延到了儿童身上;从《大玩偶:圣母子》(1988)到《新宗教-如何向人类解释》(2013),王广义从细腻的超现实主义走向了洒脱的表现主义,可信仰的缺失、冲突和迷惘却一直笼罩着……
▲张晓刚《浴缸》(2017)
或许每个人看完这个展览脑中都会有自己的艺术史版本。吕澎认为:“没有历史真理,只存在着不同的历史看法。”
为了激发更多人对艺术史的兴趣、启发更多维度的理解和阐释。展览还同步推出了纪录片《中国艺术四十年:1978年以来的艺术历程》和图书《中国当代艺术简史:1978-2018》,以多重媒介来呈现策划团队关于这段历史的研究,在纪念品商店可以买到。
中国后现代艺术如何走上天价之路
80年代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滥觞。“星星画会”的艺术家们首先提出“要艺术创作自由”的口号。1981年陈丹青的《西藏组图》和罗中立的《父亲》首发,追求真实、探究个人命运的作品受到赞誉。1985年国际青年中国组织委员会主办“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真正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中国作品面世,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性展览,揭开了’85新潮的序幕。
在这十年诞生的作品中,写实主义绘画依然占据市场的主流:罗中立的《春蚕》(1982)在去年嘉德春拍上卖出7,417,500美元;尚扬的《黄河船夫》(1981)在保利拍到4,743,750美元;陈丹青《1980年西藏组画·牧羊人》在北京匡时拍到4,588,988美元。而同期的后现代主义作品似乎还略显稚嫩,参展画家中,80年代创作的作品后来卖到最高的是张培力的《X?系列三号》,可也仅仅拍出2,951,680美元的价格。
▲罗中立《春蚕》(1982)
(此作品不再展览中出现)
90年代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影响下,当代艺术如何以一种新的方式去构建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成为了中国艺术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在这样的语境下,艺术家们告别了对“真理”、“本质”的追求。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生代、玩世现实主义主义、政治波普、艳俗艺术等艺术形式登上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舞台,当代艺术市场化进程正式拉开序幕。
1993 年“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是中国当代艺术家走出国门的标志性事件,它也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国际化预埋下了伏笔。
从现在的市场回过头来看,后现代主义已经取代了写实主义,成为90年代的主流。“四大天王”中的张晓刚《血缘:大家庭3号》(1995)2017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到了12,057,600美元的天价;刘小东的《违章》(1996)同样是在香港苏富比以8,473,600美元成交;岳敏君的《轰轰》(1993)以6,923,200美元的价格在年佳士得2008年秋拍成交。同期创作的写实主义绘画作品已经望尘莫及。许多以写实油画为人所知的艺术家也开始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探索和尝试。
▲罗中立《拥抱系列》(1885-2000)
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欧美当代艺术的“世界中心”地位也随着了解的深入被逐步消解。中国艺术市场也成为了在官方体系之外对艺术影响最为重要的力量。在此背景下,大量的艺术区、民营美术馆与经营性画廊诞生了。这些机构的建立,为新的艺术生态的形成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而在艺术作品创作上,进入新世纪后“碎片化”成为了一种趋势。
2013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油画《最后的晚餐》(2001〉以23,096,320美元的价格使曾梵志一举成为最贵的中国在世艺术家;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蔡国强的《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以9,519,910美元的价格成交,体现了碎片化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多维媒介。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闭幕式景观焰火表演
Courtesy Cai Studio
40位艺术家每个人的历史最高价作品,实际上没有一件是2010年以后创作的。市场是一个能帮助我们完善历史的机制,如果没有市场的爆发,可能40位艺术家到现在依然默默无闻。所以说市场一定程度上映射着作品的艺术价值,且参与书写艺术史。
那能说我们的时代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没落或者颓废吗?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公允,最近十年诞生的作品似乎应该放到下一个十年再谈。市场的滞后性和经典需要时间验证的本质特征说明,这个时代的经典,往往是留给后辈去决定的。
“国际化”与“去政治化”的取舍
“去政治化”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想要逃脱的魔咒。虽然现在很多的艺术家在创作中都极力避免任何和政治相关的内容,但事实上,以批判现实主义和具有政治色彩的作品依旧在国际艺术市场上最受欢迎。这其中的原因也许和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中上的发展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香港苏富比2013年的秋拍上,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以2千多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成为了中国最贵的当代艺术家。在这一幅模仿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油画中,一群带着红领巾,别着徽章的学生坐在教室里,摆出和《最后的晚餐》一样的造型。桌上放着生肉。代替背叛耶稣犹大的是打着金色领带,穿着衬衫的人,代表着西方的资本主义。这幅画是作者对于90年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写照和思考,不乏政治元素。
▲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2001)
(此作品不再展览中出现)
无独有偶,2014年同样是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上,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3号》最终拍得1千多万美元,在我们所整理的40位艺术家中,排名第二。这并非是《血缘》第一次拍得高价。在2006年3月举办的纽约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中,张晓刚的《血缘:同志第120号》以97万美元的高价成为当时最贵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波中国当代艺术的热潮。《血缘》系列展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般家庭的面貌。而成为张晓刚最高价作品的三号作品中是整个系列中唯一一张以戴着毛主席徽章,穿着绿色革命服的小红卫兵位于画面中心的作品。这不禁让人怀疑,画中强烈的政治符号是这张油画拍出高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3号》(1995)
(此作品不再展览中出现)
1993年举办的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使“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孔长安在《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访谈集》中回忆说:“我们在1992年、1993年的时候,已经很不愿意把东方主义作为推介中国艺术家的一个理由,西方人把东方看成是一个非常概念化的东西,他们认为东方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像方力钧就是典型的东方主义的艺术家,他画的形象让西方人觉得:这就是中国人。”
从现在国际拍卖的成绩来,这两大艺术潮流依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除了曾梵志和张晓刚,在我们对40位艺术家的整理中,刘小东《违章》,岳敏君的《轰轰》,刘炜的《革命家庭系列(三联画)》,这类和政治或者表现当今社会的作品都成为排名前列的作品。
在西方艺术界的认识中,“政治波普”是中国走向消费主义的政治讽刺,而“玩世现实主义”同样也是中国社会当下面貌的体现和讽刺。越是有这种“政治讽刺”的作品,似乎在国际市场上越是受到追捧。
▲ 姜杰《长征-肖淑贤2002-今》(2002-今)
当然,在近些年,很多“去政治化”的作品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认可。周春芽在经历了从2012年开始的一路下滑后,在去年的逆风翻盘。他的风景画《中国风景》以近7百万美元的高价在去年的嘉德秋拍售出,作品成交额比前一年增长超过200%。
然而在这次宝龙的当代艺术回顾展中,其实很少有感受到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作品。不同主题,不同内涵的作品越来越多,这也许也正是当今中国当代艺术多元化的一个小小写照。
油画板块占据主导地位
在本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近半数为油画作品, 并且创作者都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的领军人物,如曾梵志,陈丹青,周春芽等等。而当我们分析这40位艺术家在市场的表现时发现,艺术家们个人最高价作品也是以油画为主,在40件作品中,23件为画作,占到将近六成的比重;价格排在前10的作品中,9件都是油画,仅有1件例外。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油画在拍卖场上的表现就相较于其他板块较为突出。在1991年陈逸飞的《浔阳遗韵》以135.7万港元的高价拍出。而当时许多国外收藏家因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势,开始收藏中国当代油画,并成为当时的主要购买力。
2006年,张晓刚的《血缘:同志第120号》以97万美元的高价在纽约出售,意味着中国当代油画开始进入国际视野,同时带起了中国二、三线艺术家的作品价格。2005年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年度成交额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并且在2006和2007年保持增长。以张晓刚为代表的一批50后、60后在那时占据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因此他们的作品价值较为稳定;反观70、80后的艺术家,他们在收藏家心中目前比较难得到共识,鲜少有市场公认的艺术家出现。
从成交时间上看,40位艺术家个人最高价作品的成交年份主要集中在2007年到2014年,06、07年市场的繁荣,其实是从9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开始酝酿了十多年后的爆发,其后则是过山车似的起伏。而狂热过去,如今的低迷又因为哪般呢?这是否将成为往后较长时间的常态呢?
高明潞指出:“在艺术产业的辉光下,虚张声势和假、大、空的外观效果替代了真正的观念和美学内涵。甚至某些早期意念至上的艺术家,也转向制作巨型的、骇人听闻的装置。”但是从市场表现看,80、90年代的油画高居榜首,好莱坞式的缤纷装置似乎并没有取代架上绘画,得到无穷的追捧和投资,说明市场整体还是有一定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市场的冷热终究还是取决于艺术的好坏。
40年无论对于一个艺术流派还是对于一个产业来说都还不算长。动荡是必经之路。也许在下一个十年,会发现这个十年也有属于它的美和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