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ZAKER迈过了四个坑,突破了传统媒体体制壁垒

赵治国 传媒大观察 2018-07-01

本专栏凡闻科技—新闻大数据服务商特邀关注。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2·19”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公布后,媒体融合转型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未来的媒体形态和媒体格局将发生哪些变化?已经转型的传统媒体又在进行怎样的探索?为了更好地促进业界交流与学习,观媒(传媒大观察)自媒体推出“对话掌门人”专栏,选择部分融合转型颇有建树的传媒集团、新媒体,专访高层负责人,畅谈媒体融合与创新发展。


第五期专栏,观媒带你走进ZAKER,寻找ZAKER的转型密码。



ZAKER迈过了四个坑,突破了传统媒体体制壁垒

——观媒对话ZAKER创始人兼CEO李森和


赵治国/观媒主笔


ZAKER创始人兼CEO李森和


VR风头正盛。


早在今年4月底,ZAKER发布了全国首个新闻VR资讯平台“威芽”。


对这家成立已有五年的互联网公司而言,在移动端的风口上,这是再一次领先于业界之举。


但移动互联网的诡谲之处在于,看似风口,但过一段时间来看,或许有可能是个坑。


ZAKER创始人兼CEO李森和对此有着更深的理解。他笑谈,ZAKER走到今天,移动互联网的坑,他们几乎都踩过了。


那么,VR是风口还是个坑?


现在的ZAKER只知道迎风而上。


1

风口之坑                          


2010年12月19日,ZAKER第一次发布上线,选择的载体是当时看起来风头正劲的iPad平板电脑。这是国内首款移动互联网平台社会化阅读软件。


当时的电子阅读,俨然是移动互联网最大的风口。早在2002年至2003年,电子杂志的风潮兴起,美国电子杂志的鼻祖Zinio,当时做的事情主要就是做纸本杂志的数字化,曾吸引了INTEL等VC的投资。但这种电子阅读主要是在PC端进行,携带不方便是最大痛点,而且制作成本太高,周期也长,每个平台养十几个杂志品牌,导致内容有限,用户下载成本太高,容量太大,这些都导致了早期的电子阅读无疾而终。


2007年,毕业一年的李森和加盟陈迟创立的电子杂志平台“读览天下”,出任副总裁兼技术总监。这个平台的初衷是做杂志的免费电子阅读,但在版权问题上,因太多的杂志不认可免费模式,于是读览天下走上了一条“收费的不归路”。但基于对免费模式的互联网商业逻辑的理解,陈迟与李森和还是有做免费内容的转型计划。


机遇就是这样巧合。


2010年的夏天,联想集团上马乐Phone手机项目,其中一个生态就是移动阅读。联想方面找到了已经成为国内最大杂志版权库的读览天下,双方在探讨合作中萌生了做移动免费阅读的想法。


此时,2010年7月,Flipboard面世,针对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上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利用iPad的触摸屏界面创造了非常炫酷的体验,开辟了社会化杂志流派。李森和曾不止一次谈到,这对ZAKER的创立影响较大。


到iPad与亚马逊的Kindle上市时,电子阅读被人们寄予了太多的梦想。但事与愿违,平板电脑并未引发太多的爆发点,其普及程度远远低于手机,二者根本不在一个发展量级上。


ZAKER也是如此,在当时专注于平板电脑的行业论调之下,把研发重心集中到iPad平板电脑应用程序上,以致于李森和在多年以后回望这段历史时,押注平板被他认为是踩下的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个坑。


第二个坑是错过手机端。因对手机产品的研发相对滞后,到2011年4月,ZAKER才上线iPhone版,慢了半年,但140万的安装量还是超出了iPad端120万的安装速度。


第三个坑则是在安卓系统的发展速度上又慢了一年,2012年4月才上线Android端ZAKER,但仅用了一个月安装量就超过了100万。这也说明手机端的发展,包括安卓端的用户发展都非常迅猛。


第四个坑则是Windows应用。


如今冷静回望这些年踩过的“坑”,李森和反思的是,一开始对手机认识得不够,认为手机屏幕太小,而且不具备商业模式,行业一度弥漫着这样的声音,影响了判断。好在手机端上线的醒悟时间总体也不算太晚,毕竟当时的市面上还没有太多的APP。进入安卓系统较晚,也是重视不够,错过了早期发展的大好时机。早期技术人员追求高大上和炫酷感,对IOS系统情有独钟,在安卓的研发上总感觉不太自信。


 “说好听是全线覆盖,说难听就是全面出击”。李森和把这些视为一个年轻的创业公司在成长路上的代价,但收获却是让ZAKER变得更加专注。而且他意识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事情不是一上来就明白,需要有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思路和想法也在不断修正中逐渐清晰。


ZAKER真正调整产品线的时候是2013年。此时,ZAKER的重心全部收缩到手机端,全力适配最新款的手机,平板端则保证能用,不再进行大的投入。


这个时候,在新闻聚合市场上,已是群雄逐鹿,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这个领域。ZAKER踩过的坑,后来者就开始规避了。



2

创业之艰                          



出生于1982年的李森和,顶着一个“潮汕人”的标签,在创业的路上确实彰显了潮汕人的本性。


李森和有个哥哥,是他创业早期的启蒙老师。哥哥是较早触网的一代,早期做域名和空间销售,在华南理工大学求学的时候,李森和的“勤工俭学”就是做哥哥的代理,拿货在学校里卖。


李森和曾经在一个采访中自述早年的这段经历:“一个域名卖120块钱,我拿货是60块,也不是说赚多少钱,但是就是有了很多接触,自己也是乐此不疲。”


除了做哥哥的代理,这段时间的李森和,还把别人打牌玩游戏的时间放在了写代码上。别人玩游戏玩到深夜两三点,他则是写代码写到深夜两三点。大学期间,李森和还做过大大小小的网站几十个,包括视频网站、音乐网站、博客插件等各种尝试。


李森和最早进行聚合方面的探索也是在这段大学期间。他把当时很火的优酷、土豆的视频资源聚合起来,做了一个视频网站,发展一度也是相当迅猛。但核心的视频文件并不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加之个人因素,这个尝试最后也“歇菜”了。


大学期间的折腾,李森和并不认为是真正的创业。这些经历带来的思考就是,单枪匹马创业很难做大,而且要做一些正规的行业。


2006年大学毕业后,李森和在电讯盈科短暂工作了一年,然后加盟到读览天下。正是在这里,“码农”李森和开始与媒体业发生紧密联系,而且ZAKER早期的创业团队,也是脱离于读览天下。


2010年夏秋之际,手握资金、设备和用户积累的联想集团,唯独缺少内容提供方,而读览天下积累下来的恰恰是内容资源。于是,联想君联资本为读览天下估值1000万美元,同时投资250万美元。这笔投资促成了ZAKER的问世。


虽然在创立ZAKER之后的两三年内,一分钱的进账都没有,一直处在烧钱的局面,但这并没有阻碍发展。相反,最近三年,ZAKER的收入实现了500%的增长。


李森和感叹,如果早期理解透彻的话,这条创业之路走起来可能就会更顺畅一些。


李森和与他的团队目前并不急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在收入还可以“扛得住”的前提下,他们思考的是如何让ZAKER走得更远。


毕竟,在这个领域里,竞争已是群雄逐鹿。



3

突围之道                          



2013年,ZAKER熟悉的新闻聚合领域出现了强劲的挑战者——今日头条,后来还有一点资讯。更重要的是,中国互联网的三大巨头BAT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像腾讯旗下的天天快报、阿里旗下的UC头条,百度的百家号,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声音出现,而且大家都是越做越像。


对ZAKER而言,在群雄逐鹿的竞争格局面前,门户网站的移动端可能对他们的冲击更大。在寻找突围方向时,他们选择的是和传统媒体合作。


目前的ZAKER已经连下七城。第一个合作的对象是深圳晚报,取得了业内瞩目的骄人战绩后,广东广播电视台,武汉、南昌、郑州、重庆、南京……ZAKER的区域市场布局连奏凯歌。


李森和认为,目前的传统媒体的权威、公信力正在被挑战,新闻和资讯的外沿在不断地被打破,移动端的内容同质化已经相当严重了,一件大新闻一出,全世界几乎都是同样的速度。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上说,30%的朋友圈分享的是本地新闻。所以在2015年初,ZAKER确定了一个发展的方向,就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生活要与线下连接,把同城业务打通。


此时大家面临的一个困局是,O2O的本地流量是匮乏的,在线下做内容与运营难度很大。李森和就想用本地资讯来带动本地服务。在他看来,这种区域垂直的意义和商业模式还是存在的。而拥有技术优势的ZAKER,如果选择和拥有优质内容生产能力的地方传统媒体合作,或许是破局良策。


ZAKER决定把区域用户完全交给本地媒体去运营,自己只做平台和技术支撑。在收益分成上,让本地媒体占大头。


2015年初,本着这样想法的ZAKER,认认真真地去联系广州本地的一家报业集团寻求合作,搞了五个月,结果没谈成,合作最终没能在这家报业集团的党委会上通过。


这是李森和第一次意识到传统媒体的体制壁垒如此森严。


尽管合作黄了,但产品已经研发成形。李森和准备孤注一掷自己搞的时候,很偶然的一次机会,他们和深圳晚报交流中谈到这个项目,双方一拍即合。很快,深圳ZAKER重磅出世,深圳晚报把“半条命”交给了ZAKER。


广深两地的遭遇,也让李森和感叹,同样是传统媒体阵营,同样有党委会,但双方的执行力并不在一个量级上。也正因为如此,ZAKER在接下来的媒体选择上,更加看重双方的意愿是否强烈,更加看重哪家媒体的团队执行力更强。


有了深圳的成功试点,ZAKER的区域融媒体之路似乎越走越开阔。李森和的规划是,在这一点上,ZAKER如果能扫过50个城市,做到区域市场的NO.1就很好了。此时,他们要做的是略微放慢一下脚步,有意识地去经营下口碑和品质。


李森和认为,一个地方的合作,如果口碑更好,品质更高,会提高接下来的议价能力。同时,有了好的口碑,一个省会城市的合作伙伴,可以利用自身的辐射全省的能力,去发展下线合作,可能会比自己做市场推广更容易。


李森和很注意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玩法。至少,在新闻聚合领域里,只有ZAKER是这样和传统媒体一起玩的。


在PC互联网时代,腾讯是坚持这种玩法的。在地方市场布局上,腾讯联合地方传统媒体,创立大粤网、大浙网、大渝网等,战果显著。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似乎抛弃了这种玩法。


现在,李森和的玩法又瞄准了VR。这是一个令他十分兴奋的领域,让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媒介形态。他认为,VR对现场还原的能力,比任何一种媒介都要强,而且将是文字、图片、视频之后的内容传播的又一个标准。记者写得再天花乱坠,但一个全景VR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曾经深夜写代码的李森和,最为自信的是拥有技术解决方案。他的下一个梦想是,把VR变成一个傻瓜相机,免费提供给合作的地方传统媒体记者使用,这样的话,VR的爆发只是一个节点的问题。


在南京与现代快报合作上线南京ZAKER时,直播平台“直播现场”也正式推出。


至此,无论是“直播现场”、VR,还是区域融媒体的思路,ZAKER所持有的媒体发展观点渐渐清晰。在信息爆炸和网络狂欢之后,人们终究将回归理性。这个时候,媒体对真相的追求,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就会再次凸显出来,机构媒体在专业化领域仍然拥有很强的优势。技术驱动在重构媒体,但内容仍然是发展的。也因此,ZAKER开发出VR与直播技术,提出区域融媒体计划,携手机构媒体开创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品质的资讯生产与传播模式。


所以,VR也好,直播也好,到底是风口还是坑,就不再重要了,ZAKER的策略是先把这个坑做出来。



4

焦点问答:野心是要干出来的                          




Q=观媒   A=李森和


Q:ZAKER这几年的发展,都比较超前,这次在VR的发展上也布局较早。但是过于超前,就可能会踩了一个坑。如何避免VR成为发展中的一个坑?


A:我们天然是做技术研发和解决方案的。我们现在做的VR技术解决方案,30秒可以制作一个VR新闻,就可以上线传播,而且可以嵌入到ZAKER和微信,除了拍还可以有录音。记者可以做一个解说员,把现场的全景进行呈现。这个解决方案只需要2M的流量。而其他VR技术的流量太大,这是一个痛点。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是传统媒体,是有新闻牌照的。一个事件就可能会让这种技术大爆炸。


我们把最难做的技术傻瓜化,进行互动性的传播,并让记者从后台走向前台。


至于会不会有过于超前的问题?怎么去摸准这个点,可能需要事后的再判断,但至少现在看到这样一个机会,就不能错过。而且VR、直播都是有商业模式的,用户也需要新鲜的玩法。何况我们整个VR的技术开发、运营以及使用成本都很低,也比较符合当前市场的实际状况,所以超前的风险其实并不大,即便存在,也是在可控的范围内。


Q:在新闻聚合领域,有对手定下了很大的目标,那么你和ZAKER的野心是什么?


A:野心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传统媒体如果不被冲击的话,我们这一代人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包括以前的三大门户,现在又怎么样呢?一家会吃光所有的市场吗?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聚合领域里面蕴含的市场是巨大的,我们做的是要把握住这个机会。空喊没有意义。


Q:ZAKER目前在和传统媒体搞合作,但如何看待合作伙伴也在上马自己的原生客户端?


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武器,不一定都是竞争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抢地盘的逻辑,也有可能是战略同盟。或许ZAKER走得更快一些的话,他们会看到未来的趋势。传统媒体的笔杆子很强,但受冲击很大,传播渠道发生了变化,发行量与影响力都在下降。现阶段报业做APP的困局都是一样的。投多少钱能做好,还是要有一个问号的。搞移动互联网,如果产品不行,又该如何竞争呢?我们合作,把ZAKER的存量用户给你用,而且用户量领先,收入也是领先的。合作伙伴做原生客户端,势必要生产更多的原创内容,如果和ZAKER结盟,成为一致行动人,这种合作反而更有利。大家要多出去打天下,而不是着眼于家里的房子怎么分。


Q:目前的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ZAKER的这种合作似乎也无法解决?


A:未必。这个要看你定义如何才算解决困境。任何一个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和转型,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洗牌。融媒体合作的探索不是“普度众生”,只有淘汰掉大部分传统模式的载体,幸存下来的才能欣欣向荣。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和ZAKER展开融媒体合作,至少就是为自己争取成为这场媒体变革幸存者的机会。至少从目前与ZAKER合作开来的案例来看,无论从用户增长速度,业务拓展,还是团队士气,都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


往期回顾


【第1期】对话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洪:上游新闻的6000万元融资,一分钱也不补贴给报纸


【第2期】对话东方网总裁、总编辑徐世平:错过了很多风口,但东方网一直没有错过徐世平


【第3期】对话新浪微博CEO王高飞: 坚决不做内容的微博原来是这样



第4期对话江西日报社长王晖:一家盈利5900万元的报业集团,掌门人爱说“棒棒哒”


观媒(传媒大观察)自媒体欢迎更多的媒体能与我们联系,推广交流各自的创新点与融合路径。联系电话:187-1025-2615。


版权声明:传媒大观察公众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转载时请保留作者、来源。

对话掌门人专栏由凡闻科技特邀关注


杭州凡闻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领先的新闻资讯大数据服务商

* 基于全网数据结构化数据清洗服务

* 基于内容自定义栏目数据推送服务

* 基于编辑角度挖掘的媒体关注热点

* 基于读者搜索热度挖掘的热点汇聚

* 基于时间轴全生命周期的事件追踪

* 基于语义分析判断的转载分析统计

* 基于人名和主题的领导活动报道集

* 基于GPS地理位置匹配的周边新闻

提供精准数据  打造资讯未来






观媒(传媒大观察)成立于2011年2月15日

是受到主管部门、媒体总编等关注的"媒中媒"

投稿、爆料、合作、加入观媒村

请联络微信id:guanmediacom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