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台一节目《老娘舅》毁了三观 奇葩节目成顽疾
受害者母亲讲述女儿遭侵害的过程(题图)
一鸣/观媒
最近,一档上海电视台的家庭调解类节目《老娘舅》成为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起因是其播出的一期调解节目,人物故事之曲折、内容尺度之大令人咋舌。
节目内容大体为:一个被母亲和外婆抚养成人的女孩,17岁时不幸遭到轮奸,但令人鄙夷的是母亲和外婆竟都没有报警;而当女孩第二次被黑车司机强暴后,外婆居然还纵容强奸犯到家里。
鉴于如此戏剧性的“真实案例”,节目播出后,有观众因内容过于刺眼而选择罢看,更有甚者强烈要求广电总局停播该栏目,并表示“电视节目无底线、秀下限,如此毁三观”的节目早就应该停播”。
我们没有直接和充分的证据证明《老娘舅》节目中的调解双方所述的人物故事是杜撰的,但我们依旧心存疑惑。
其一,该期节目被调解对象的矛盾冲突起因只不过是“这位可怜女孩的母亲和外婆互相推诿,母亲对外婆又怨又恨,想把溺爱外孙女的外婆赶走”,但却在节目中围绕女孩本身扯出这么一连串极富戏剧性的故事背景和案例,让人不免有些存疑。
其次,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除非双方闹到用法律途径都无法解决或者为撕破脸想要曝光家丑于世,才会想到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所谓的调解。一方面,没人愿意用自己的悲情去换来观众所谓的同情;另一方面,消费悲剧的心理是极端弱者的表现,除了换来些许同情的眼泪,还会招致猜忌和鄙夷。
节目播出后,上海电视台立即在其网站以“上海94年女孩屡遭强奸生下三胎 家人无人报警”为题,报道了《老娘舅》中所涉及到的敏感话题。腾讯新闻、新浪新闻、扬子晚报等诸多网站都相继进行了转载,部分网媒配以“花季少女”“屡遭强暴生三胎”“家人无人报警”的扎眼标题。消费悲情泛滥于网络,赚足了阅读量和点击率。
有相当一部分网友对于节目组和媒体过度炒作极端案例、消费悲情的做法充满反感。如果强奸犯蹂躏的是女孩的肉体,那么把别人悲惨的经历供大众消遣就是在使这种身心摧残无以复加的延续。还有的网友从社会层面,对出现这类悲剧的原因进行分析,但无外乎关注的重点是底层人民物质生活不满足,少女缺乏必要的自卫防护,家庭教育缺失,社会监管不力。但财新网专栏作家唐映红认为,对于反映底层一个残缺家庭生态和伦理问题的节目,与其吁求停播,毋宁让更多的观众思索,社会应当怎样帮助这样底层的、极端的“奇葩”家庭。
诚然,奇葩家庭哪都有,地大物博的中国从来都不缺怪奇物语和奇人异事,重要的是电视台作为媒介传播的重要平台,其着力点不光是自身的收益收视,更重要的是社会影响和责任。夺人眼球的故事固然好看,既能带动收视提高栏目收益,还能提升知名度说不定栏目还能就此一炮打响。但独树一帜不等同于“标新立异”,这就好比某些视频门户网站总以一些花边社会新闻配标题党的“劲爆新闻”赚取点击量一样,靠消费悲情和匪夷所思的刹那震惊来引起轰动,媒体火了,但却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伤害。
很多媒体往往喜欢于将同类型的负面事件堆砌,久而久之,公众很容易对社会产生“刻板效应” ,用个体案例来充当社会整体。小群体的悲伤不是社会大环境的映射,更不应拿来作为饭后的谈资和节目的“效果”。可放眼地方,多数城市台为保持本地观众的收视率不惜花重金聘请演员撰写剧本杜撰人物轶事,普法节目杜撰缉毒刑侦案例,社会调解节目捏造所谓真实事件;民生新闻强行制造矛盾冲突;健康节目夸大虚假宣传,诸如此类行为助长了歪风邪气,丧失了媒体操守,有失职业规范,是一些电视台亟需解决的顽疾之症。
[观媒推荐]
版权声明:传媒大观察公众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转载时请保留作者、来源。本公众号部分使用图片、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利,敬请与我们联系。
责任编辑:陈浩洲 haozhou@guanmedia.com
观媒(传媒大观察)成立于2011年2月15日,是受到主管部门、媒体总编、传媒学子等关注的"媒中媒"。
bigmedianews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投稿、爆料、合作、加入观媒村请联络
微信id:guanmediacom